<p class="ql-block">礼文化源远流长,它是社会和湝的基础。</p><p class="ql-block">"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p> <p class="ql-block">1月5日下午,参观台州博物馆,"宋韵千年,礼行天下"展。展出前言:</p><p class="ql-block">《周礼》记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大量玉琮和玉璧的出土,使得良渚文化成为"礼"的重要发端,文明的肇始。经过周公制定和孔子继承,"礼"成为儒学的重要内容。秦汉魏晋以后,国家礼制层面逐渐形成严格和完整的五礼制度。宋代朝野溯古鉴今,倡导复兴礼乐,"藏礼于器",以期重构社会伦理秩序,不但提出"礼即理也",将"礼"提升到"天理"高度,而且注重礼仪向下层渗透和"礼俗互动",呈现出国礼向家礼倾斜的趋势。</p><p class="ql-block">展览以浙江宋代考古新发现,以及省内外二十余家文博单位收藏宋代精品文物和图像资料为依托,通过设置"崇古尚礼"和"格物致礼"两个单元,主要展示和叙述两宋时期,尤其是北宋真宗、徽宗和南宋高宗时期,崇古尊儒,扶持道教和佛教,加强礼制恢复和建设,以礼治国,以及士大夫群体"敬宗睦族",融合"礼"与"天理","追三代于鼎彝之间"的社会图景。在力图宣传宋代文化典范,挖掘传统礼学当代价值的同时,为观众提供耳目一新的文化盛宴。</p> <p class="ql-block">何谓中国传统"五礼?</p><p class="ql-block">"五礼"最早是儒家的一种理论学说,见于《尚书》《周礼》等儒家典籍。作为制度层面的"吉、凶、军、宾、嘉"五礼制度,形成于魏晋时期。</p><p class="ql-block">吉礼</p><p class="ql-block">吉礼是祭祀之礼,是对天地,日月星辰,祖先等进行祭祀的典礼,分天神、地祗,人鬼三门,共计12项,位于"五礼"之首。</p><p class="ql-block">凶礼</p><p class="ql-block">凶礼是指有关丧葬的礼仪,也包括对天灾人祸的哀吊,即丧礼和荒礼两大类,进一步可细分为丧礼、荒礼、吊礼、稽( gui )礼、恤礼等。</p><p class="ql-block">军礼</p><p class="ql-block">军礼是有关军事活动的典礼,有大师之礼、大军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等五种形式。主要包括举行校阅、出师、献捷、田猎等活动时的礼仪。</p><p class="ql-block">宾礼</p><p class="ql-block">宾礼最初是指周天子与诸侯国,以及诸侯国之间的往来交际之礼,后世也将皇帝遣使藩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王公以下直至士人相见礼仪等归入宾礼。</p><p class="ql-block">嘉礼</p><p class="ql-block">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如帝王登基、太后垂帘、立储册封、节日受朝贺、天子纳后妃、王公大臣结婚、加冠、宴飨、乡饮酒等场合用礼。</p> <p class="ql-block">崇古尚礼。面对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武将干政,以及纲常伦理崩坏的严峻挑战,宋朝建立之初,一方面吸取唐灭亡和五代动乱的教训,将兵权与财政权收归中央,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文治,推崇以古礼治国。仁宗之后更是期望"复古为三代",通过制礼作乐,重构社会秩序,并在大力弘扬、复兴儒学的同时,加大对道教、佛教的扶持。道士和佛教徒积极参与国家礼制建设,使得宋代国家礼制呈现出一定的道教和佛教色彩。</p> <p class="ql-block">格物致礼。士大夫体制的建立使得儒士成为宋代社会的文化主体,在宋代恢复礼制、重整伦常、复兴儒学环境下,宋儒构建了一种以儒家伦理之道为核心,同时援佛道入儒的新儒学﹣﹣宋学。他们不仅讨论人性、人心、天命、理气、道器、义利、体用、知行、动静等形而上的哲学问题,还围绕"礼为虚名还是实用""礼如何由虚名变为实用",以及"援俗入礼""以礼化俗"等内容进行探索,构成宋明理学的重要内容,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长眉罗汉图》,阿氏多尊者是佛教十八罗汉之一,传说其一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所以修成罗汉后,又被称为"长眉罗汉"。图画描绘河边五位罗汉聚集,一罗汉端坐在椅上,其他四位罗汉侧立其旁。长眉罗汉双手分开两道长眉,旁边有一肤色黝黑的和尚,以及一戴帽子的信徒双手合掌向长眉罗汉行礼致敬。</p> <p class="ql-block">所谓"台学",即台州之学。宋代之前,有关台学的记载非常稀少。北宋时台州人徐中行、岁适、陈贻范等传"宋初三先生"之一的胡瑗之学,台学始兴。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朱熹两度提举台州(今浙江台州)崇道观,并任浙东常平使,朱子之学遂传于台州地区,"一时如林、杜、赵、潘、郭、池、吴诸贤咸执贽朱门,闻风兴起。儒术之隆,称小邹鲁"。</p><p class="ql-block">《台学统》共计100卷,将台州历史上学者分为"气节之学""性理之学""经济之学""词章之学""训诂之学""躬行之学"六门,尤重气节与躬行。每门前均有小序,阐述分门之原因和依据。这些内容既包含汉学的训诂、词章,也容纳宋学的性理,体现了"不立门户、汉宋兼融"的台学特色,即便在宋学里,也是事功学与理学兼论。</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宋代文明的脚步也渐行渐远。然而,随着宋元以降官方传播和士人私修家礼的推动,朱子《家礼》逐渐走进民众日常生活,宋代礼仪、礼制和礼学内化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之中。</p><p class="ql-block">宋代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不仅有助于宋代礼制建设和礼俗教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融入当代社会,也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供有益借鉴。</p><p class="ql-block">走出展馆,太阳西沉,礼起乐响;</p><p class="ql-block">克己复礼,礼多不怪,礼行天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