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宋老先生83岁,一年前发现肺部恶性肿瘤,具体的治疗过程患者和家属也讲不清楚。一个月前的一天晚上宋老先生因为嗜睡和呼吸困难被送到急诊科,因为拒绝入住ICU而肿瘤科和呼吸科又拒绝收他住院,在家属们商谈后决定接受安宁疗护临终关怀住到了我们舒缓医疗科。</p> <p class="ql-block"> 宋老先生的肿瘤恶性程度不高,属于老年人常见的惰性肿瘤。经过医生护士的努力,在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的指标改善后,患者嗜睡的症状有所改善。在高流量呼吸机的加持下,氧饱和度也能维持在95%。宋老先生的意识恢复后,表现出悲观厌世的抑郁情绪,几乎不进食,对自己的病情不抱希望,也很少同周围的人交流。</p> <p class="ql-block"> 宋老先育有两儿一女,开始的时候三个子女都在陪着,后来随着病情的改善,就只剩下大儿子在医院陪床,原因是大儿子已经退休有空闲时间。针对宋老先生的情况,我们医护在使用药物控制肺部感染、抗抑郁药物对抗抑郁、补充营养和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的同时,每次查房都鼓励他坐起来,鼓励他多进食。给他描绘了一个灿烂的前景;先在病床上坐,再到床下的椅子上坐,扶着床活动,在病房内走动,到科室楼道散步,最后走回家。</p> <p class="ql-block"> 在大家的努力下,宋老先生的病情就一直按着这个灿烂的前景在向前发展。进食量明显增加,活动量也跟着提高,三周以后他真的已经可以在大儿子搀扶下,在科室楼道踱步了。他自己很高兴,我们医护也很高兴。已经两次大查房时,我们都评判他可以出院了,但不知为什么还一直在病房住着。</p> <p class="ql-block"> 主管医生也很困惑,了解后才知道;宋老先生平时同小儿子一家生活,生病住院后的陪床一直是退了休的大儿子。现在是小儿子认为宋老先生的肺癌不可能治愈,就应该一直在医院住着。而大儿媳也不愿意让宋老先生出院住到大儿子家中。女儿也说她的住房面积小,宋老先生在她家住活动不方便。就这样宋老先生出院回家的时间一推再推。</p> <p class="ql-block"> 看着宋老先生高启的住院费,DRG的费用定额早已经超标。我们只好将宋老先生的3个子女凑在一起,召开了一次安宁疗护的家庭会议。我和主管医生详细介绍了宋老先生目前的病情状况,明确告诉他们回家疗养比住在医院更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同时我们也给他们保证,如果宋老先生回家后病情有变化,科室随时可以入住。他们3个也达成了一致,继续住在小儿子家,白天大儿子去照顾宋老先生。</p> <p class="ql-block">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宋老爷子终于出院了,他的脸上洋溢着微笑,柱着拐杖走起路来也似乎轻快了许多。送走了宋老先生,几个医生护士就年老以后独生子女好还是多子女好展开了讨论,有的说独生子女好,有的说多子女好......其实最主要的不在于是独生子女还是多子女,而在于子女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慈悲之心,有没有在给父母尽孝这件事上不攀比,不计较,尽自己最大努力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 :曹诚,主任医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舒缓医疗科主任。擅长急危重症和老年医学。是西安市老年医养结合学会安宁疗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急诊医师协会委员,陕西省老年医学医师协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首届医师节市级“最美医生”称号获得者。是中国西北地区安宁疗护工作的实践者和开拓者之一。在实践中创立的安宁疗护三原则被卫健委在全市推广,被大多数同行所认可。2016年至今参与创办两家安宁疗护中心,均成为西安市安宁疗护示范单位。先后给超过500位的患者提供过临终关怀服务。联系电话13891969851(微信同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