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榕城福州(二)——上下杭

南山松

<p class="ql-block">‌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福州市台江区,是一个集历史文化、商业和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街区。它由上杭路和下杭路及其附近的街区组成,俗称“双杭”,是福州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也是闽商的发祥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p> <p class="ql-block">上下杭木牌坊</p> <p class="ql-block">  三通桥,位于上下杭街区东头,桥南是木牌坊,桥北是尚书庙,是上下杭的标志性建筑。三通桥始建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桥长36.7米,宽3.1米,花岗石二墩三门拱桥。桥栏石板有“嘉庆丙寅年仲秋吉旦造”题刻,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所谓“三通”,是指城内三条小河通过此桥,东通小桥,西通三保,南通新桥仔。河流、水位没改变之前,三条小河同时在桥下涨潮、退潮的奇观,令人拍手叫绝。</p> <p class="ql-block">  万寿尚书庙,位于上下杭,始建于明初,为祭祀福州民族英雄陈文龙而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因陈文龙被敕封为“水部尚书”,被称为“尚书公”,所以后人通称这些庙宇为“尚书庙”。</p> <p class="ql-block">  尚书庙正门为民国式牌坊门墙,墙檐下宽幅彩色灰塑花边纹饰,大门上额直嵌“勅建尚书庙”、横嵌“敕封水部尚书”青石匾额,左右边门,分别题“履仁”与“蹈义”,门口有两只青石狮,旗杆一合,左右建有“马官亭”。</p> <p class="ql-block">大门前的三足铜鼎</p> <p class="ql-block">  《陈文龙传略》碑,陈文龙‌(1232年-1277年),初名子龙,宋度宗为之改名文龙,是福建兴化(今福建莆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抗元名将和民族英雄。曾任镇东军节度判官、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他在抗元斗争中表现出色,但因反对权贵贾似道的公田法而被贬官。最终,他在抗元斗争中被俘,绝食而逝。</p> <p class="ql-block">尚书庙门神</p> <p class="ql-block">  大殿,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殿内供奉陈文龙、水部十五司官、福州府二十五司官及诸将爷。明太祖朱元璋感念陈文龙功于社稷在其生前官邸原址敕建“陈忠肃公神祠”,敕封为“福州府城隍威灵公”;明成祖朱棣敕封为“水部尚书”;清圣祖康熙敕封“镇海王”;清高宗乾隆敕封为“镇海圣王”。</p> <p class="ql-block">陈文龙雕像</p> <p class="ql-block">  上下杭街区有一条小河,河两岸都是商铺。</p> <p class="ql-block">  马官驯马图,是民国时期的壁画,原为长寿堂(道教)旧址殿内的墙体壁画,所绘是马官驯马的情景。马官是负责管理神明出行时所用马匹的小神,百姓也将其奉为神明,设神龛供奉。</p> <p class="ql-block">张真君祖殿,</p> <p class="ql-block">  永德会馆坐落于下杭路张真君祖殿斜对面,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光绪间重修,民国20年重建,长期以来,永德会馆被作为福州永春和德化两县商帮堂会、商会、同乡会的活动场所。福州解放后,永德会馆作为公产。</p> <p class="ql-block">  “海丝印迹,世界永春”,永春县商品展示。走道是几个霓虹灯大字“无永不开市”,说明永春产品的丰富和品质价值。</p> <p class="ql-block">  永春被誉为“中国香都”,是中国四大制香基地之一。700多年前,异国行商携制香手艺沿海上丝绸之路而来。而今,永春蔑香声名远扬,成为“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永春香”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p> <p class="ql-block">  永春佛手茶,是乌龙茶中的名贵品种之一,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荣获福建十大农产品品牌。永春佛手分为红芽佛手与绿芽佛手两种,其中以红芽佛手为佳。</p> <p class="ql-block">  世界磁源,永春苦寨坑窑址是目前发现的全国最早的原始青瓷窑址,它将中国烧制原始青瓷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多年到夏代中晚期。苦寨坑窑遗址被国务院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德化白瓷,福建省德化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p> <p class="ql-block">  德化瓷器具有白度好,光泽度高,热稳定性强,耐温、耐压、耐磨耐腐蚀等特点,另具有釉色纯净温润、致密度高,透光度好等理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  中国白推广展示中心。“中国白”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p> <p class="ql-block">  2006年,德化白瓷的传统烧制技艺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瓷器</p> <p class="ql-block">  星安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经过多次重修。星安桥横跨三捷河,为花岗石两墩三孔拱桥,桥墩呈船形,南北走向,桥面铺有石台阶。桥长18.3米,宽2.1米,是连接旧时双杭的“福星铺”和苍霞洲的“安乐铺”的重要通道,曾是福州著名的“南台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观音庵,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后多次维修,占地面积530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是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星河巷</p> <p class="ql-block">  始创于1898年的“耳聋伯”福州元宵老店,福建省非物质文物遗产。</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品尝了地方小吃:花生汤、芋泥。</p> <p class="ql-block">  创建于1856年的郑森记地方名吃鱼丸、肉燕老店。</p> <p class="ql-block">  宽敞的隆平路,有很多老子号店铺。</p> <p class="ql-block">  遂公亭,创建者是何遂,他是福州人,辛亥革命的元老之一,曾主持黄埔军校的校务。在1918年秋至1919年间,何遂被护法政府任命为靖闽军总司令,并在上下杭潭尾街的一个日本洋行内设立了秘密机关。</p> <p class="ql-block">同利肉燕老铺</p> <p class="ql-block">戴琳会馆,是所民宿。</p> <p class="ql-block">  福州市非物质文物遗产展示馆。位于上杭路181号福州罗氏绸缎庄的旧址。</p> <p class="ql-block">  非遗馆分福乐、福匠、福韵、福传四个展区。</p> <p class="ql-block">福州市非物质文物遗产总览</p> <p class="ql-block">狰</p> <p class="ql-block">舞狮</p> <p class="ql-block">寿山石雕:雄霸天下</p> <p class="ql-block">寿山石雕:海底世界</p> <p class="ql-block">寿山石雕</p> <p class="ql-block">软木雕</p> <p class="ql-block">古树新枝</p> <p class="ql-block">福建供销福茶社</p> <p class="ql-block">  福州第八塑料厂旧址,如今是八闽商阜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福州衡器厂第一车间旧址。</p> <p class="ql-block">十胜熏日式烧烤店</p> <p class="ql-block">街艺福见亭,可以在上面表演节目。</p> <p class="ql-block">上杭街口大排档</p> <p class="ql-block">福石榴</p> <p class="ql-block">  福州有很多特色小吃,海蛎饼、炸糕、鱼丸子、锅边糊、面线糊等等,好吃不贵。</p> <p class="ql-block">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