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音乐会的随感</p><p class="ql-block"> 我不会任何乐器,但我非常喜欢听音乐。我的家离长影音乐厅很近,走路十分钟就到。只要有机会,我就到长影音乐厅去听音乐会,省歌交响音乐会我也常去听。每年的维也纳交响音乐会我必听,在主持人的介绍中,你可以了解每一首曲子的历史,每一个作曲家创作的背景。音乐,说起来很简单,虽然只有那么几个音符,但就是“这么几个音符”,却承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奏响了世间的悲欢离合,浸润着不同的人生智慧和情感。</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我听了省歌的跨年音乐会,听了维也纳的交响音乐会,感觉非常好,真是一种享受。今年正好是纪念小施特劳斯诞辰200年,音乐会几乎都是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这个时候你会感觉,音乐真正的魅力。200年了,小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久演不衰,几乎每一场音乐会都有这部作品。当你听着(尤其是闭眼)那悠扬的旋律,感受着大自然带给你一种意境,你甚至有马上就随着乐曲舞起来的冲动。有的时候我真正感受到音乐就是诞生于生活的提法,作曲家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通过音乐表现出来,比如“雷电波尔卡”、“闲聊波尔卡”、“铁匠波尔卡”。我记得我最早喜欢音乐的时候,还是当年看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的时候,那里面的音乐真正吸引了我。当时没有别的节目,天天八个“样板戏”,有些片段至今都能够哼唱。</p><p class="ql-block"> 77年以后,广播里面开始播放音乐作品,像“春节序曲”、“金蛇狂舞”、“步步高”、“紫竹调”、“二泉映月”和“黄河大合唱”等,慢慢的就喜欢听音乐了。八十年代后期知道还有交响乐,也开始喜欢听交响乐了。西洋乐器和民乐有很大的不同,但各有特色。民乐中的琵琶弹奏的“十面埋伏”,将楚汉之争的场面,项羽与虞姬的诀别故事展现的淋漓尽致,以至于后人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只古筝让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流传千年。大家都知道唢呐,有句话说: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一只唢呐曲子“百鸟朝凤”让你身临其境,身边都是各种各样的鸟儿,那种感觉都不一样。最近流传于西北的唢呐神曲“苏显赶坡”,让人们对西北生活充满向往。不过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唢呐并不是真正的中国乐器,而是从如今的中东传过来的,唐宋时期就有唢呐了。听交响乐又是另一回事了,一曲“春之声圆舞曲”让你仿佛走在春天的大地上,鸟语花香,随着音乐的推进,你也忍不住在宽阔的田野上翩翩起舞。“蓝色的多瑙河”把你带入又一个境界,大自然的美景让你的心潮起伏,随波逐浪。在特定的环境中,水真是呈现的是蓝色的,那个时候,你真正意识到艺术就是生活的再现。</p><p class="ql-block"> 音乐是人类史上不老的神话,它是那样曼妙无穷,或轻快,或激昂,或深沉,或庄重,或悠扬,或神秘……凡此种种,摄人魂魄,涤荡心灵,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有个视频让我非常感动,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晚年患有阿尔氏海默症,有些事情都不记得了。但是,他一听到音乐声就非常清楚,指挥也非常到位。这不能不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卓文君因司马相如一曲深情的“凤求凰”而毅然放弃富贵生活,白居易因忽闻水上琵琶声而“主人忘归客不发”。可见,音乐有着多么大的魅力。音乐是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是人间的精灵。雄壮肃穆的音乐让人沉稳如山,热情奔放的音乐让人心潮澎湃,活泼轻盈的音乐让人飘然起舞,舒缓悠扬的音乐让人欢欣缠绵,如泣如诉的音乐让人悲伤凄凉。当你听到“黄河大合唱”和“命运交响曲”的时候,情绪就会瞬间被点燃,变得激情沸腾。当你听到“二泉映月”那哀伤低沉的旋律时,就会顿生辛酸之感,当你听到“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时,让人情不自禁产生一种对纯真爱情的向往。一曲“斯卡布罗集市”,柔情似水的旋律,婉转低徊的曲调,给人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萨克斯吹奏的“回家”撩拨多少游子的心,那低回、清亮、深沉的旋律,让人不由自主想起温暖的家。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永恒”,在悠悠的曲调中升华着永恒的爱与幸福,把毁灭变成永生,甘露般滋润着人们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不仅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年俗活动,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新年音乐会也开始走出国门,用音乐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前几年,陈燮阳率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首次奏响中国民族音乐。当时演出的返场曲目有一首是“拉德茨基进行曲”,给现场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古典与现代艺术的碰撞、东方与西方文明的互动中,散发着浓郁中国文化韵味的新年音乐会唤起了外国观众的情感共鸣。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p><p class="ql-block"> 小泽征尔曾说过:“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音乐用声音传承民族文化的思想特质,带着民族精神的特定代码跨越时空,汇成一条民族文化历史的长河。音乐是有民族性的。但本土音乐文化也可以供全人类共享。有句话说得好: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5年1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