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总能感动

宦民

<p class="ql-block">  每天在画室习画之后,我会刻意留出一段时间专门陪伴妈妈。昨天一大早,妈妈微信我:“有空回家一趟。”我知道,妈妈让我回家,一定是有“任务”在等我。</p><p class="ql-block"> 妈妈每次呼唤我,都别有一番趣味。她既不用微信视频通话,也不用语音留言,更不打电话,而是戴着老花眼镜,认认真真地在微信里敲字,她觉得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个字都准确无误地传达她的心意。</p><p class="ql-block"> 我赶回家,果然,妈妈在等我。一大早,妈妈趁阳光正好,把被套洗了。然而,她一个人难以将被套撑开晾晒,这才让我回家帮忙。</p><p class="ql-block"> 妈妈一生最大的爱好便是洗洗涮涮。几十年了,天天如此。每天早上起床三件大事:叠被、拖地、擦桌子。她手持抹布,从客厅到卧室,从厨房到阳台,每一个角落都逃不过她那双敏锐的眼睛。地板也被她擦得锃亮,宛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出人影。</p><p class="ql-block"> 爱干净的妈妈总觉得我邋邋遢遢。即便如今,妈妈依然会说我夏天的衬衫领口脏得没法见人,她亲自为我手洗,再晾干熨平,才允许我穿着出门。</p><p class="ql-block"> 妈妈的生活非常有规律,只是内容偶尔会有些许变化。每天清晨忙完家务,妈妈便要出门了。妈妈出门的第一站便是我的画室。画室与妈妈家在一个小区,近在咫尺。她每次过来,都会顺带送一些时令水果给我。她从不担心找不到我,因为妈妈有心灵感应。她通常会在画室坐上一个小时左右,不仅看我作画,还让我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比如某个app如何下载,退休工资如何在手机银行里查询。当然,有时也会要我处理一些实际问题。记得有一次,妈妈告诉我,下水道堵了,用“威猛”疏通剂也不管用。我赶紧回家一看,原来并非下水道堵塞,而是软管老化,换一根新软管,问题便迎刃而解。(只要下水道不往上反水溢出,就是软管的问题)</p> 全家人在一起(1967 年) <p class="ql-block">  最近,妈妈迷上了电视剧,每天下午是她雷打不动的看电视的时间。什么《叛逆者》、《父母爱情》、《甄嬛传》。每天下午,我都会抽出时间陪伴妈妈看电视。除了陪看,还要陪聊,聊剧情,聊台词,妈妈对电视剧里的一些精彩的故事情节与台词总是回味无穷,津津乐道,赞不绝口。</p><p class="ql-block"> 这几天,妈妈又迷上了由董亚春导演,赵琪编剧,张铎、奚望领衔主演的《特赦,1959》电视剧。</p><p class="ql-block"> 妈妈最大的本事,就是她能记住她崇拜的演员的名字,而且会在网上找她喜欢的演员的趣闻。可以说,妈妈也是一位妥妥的追星族。在看《特赦,1959》电视剧时,我发现妈妈又对编剧<span style="font-size:18px;">赵琪感兴趣了,这种把编剧也当明星的与众不同的喜好确实比较少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告诉妈妈:“您崇拜的赵琪是您看着长大,而且当年常赖在我们家不肯走,非要吃您做的甜甜的年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妈妈吓一跳,以为我逗她开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接着又告诉妈妈:“2015 年,我陪您去广州看望舅舅,咱两还专门去了一趟赵琪家,赵琪不仅对小时候的事情记忆犹新,还上前与您热情拥抱,他甚至破例让挂上校军衔的妻子陪同,专门请您吃过一顿饭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妈妈终于想起来。似乎有一种幸福与激动的感觉,这也是妈妈首次近距离与巨星接触的追星族亲身体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赵琪与我同岁,是我小学,初中,高中同学。当年我家在高安生活过,与赵琪一家仅一墙之隔,他也是我从小最贴心的玩伴。</span></p> 我与妈妈在广州(2015 年) <p class="ql-block">  说起赵琪,他的故事有点传奇。他从小有文学天赋,上学时,他严重偏科,只喜欢语文课,遇到数理化就头疼。我们都是1977届高中毕业生,那年正赶上恢复高考,我1978年考上大学,他因偏科连续两年高考名落孙山,一气之下,他报名参军。参军没多久,正赶上“对越自卫反击战”,他所在的连队在班师回朝的路上,遭遇越军布置的雷区,是连长用生命排雷,才让他捡回一条命。从战场回来的他因表现突出,被部队推荐去了桂林陆军学校学习,从战士,班长,排长,后来在副连长的位置上被团部相中,提升为团里的文化干事,没多久,又晋升为大军区的文化干事。随后通过考试,他考取解放军艺术学院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在广州军区政治部,授中校军衔。接受专业培训后的他如虎添翼,也是他的人生转折点,从此他的人生开挂。如果他仅仅是业余文学创作,估计不会有后面的巨大成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就已经出版了大量的军旅小说和影视剧作品,他的成名作品是由张丰毅主演的电视剧《和平年代》,那年,他才三十岁出头。妈妈喜欢看的电视剧《特赦,1959》也是他写的。他的作品曾五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四次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七次获“飞天奖”、四次获“金鹰奖”、六次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电视剧金星奖”,2008年获总政“军事题材电视剧20年突出贡献奖”,并被中国视协评为“全国优秀电视剧编剧”。他可谓获得过无数奖项和许多荣誉。</p><p class="ql-block"> 赵琪为人低调又勤奋。据他自己介绍,他每年都要应邀写五十万至一百万字的作品。如今他已是国家一级专业军旅作家,享受副军级待遇。</p><p class="ql-block"> 2007 年,他带一儿一女专程来常州看我,一家人不住高级酒店非挤住我家。记得他大儿子和我女儿同岁,当时已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大二学生,后来又去了美国留学。</p> 全家人陪妈妈自驾游(2024 年) <p class="ql-block">  妈妈今年八十有七,干了一辈子的会计工作,直到八十四岁才正式退休。退休不久,不慎摔一跤,造成脊椎压缩性骨折,由于正赶上新冠疫情,医院没床位,只能在家静养。在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妈妈凭着顽强的意志,半年后,妈妈终于又重新站了起来。妈妈能恢复正常生活,妹妹和她的大儿媳居功至伟。在妈妈卧床期间,她们不遗余力在妈妈床边端屎端尿,喂饭洗澡,真正做到了“照顾为孝”。</p><p class="ql-block"> 妈妈享受着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尽管妈妈的孙辈们不在身边,但孩子们时常会与她们的奶奶或者姥姥“煲电话”,尤其是她的重孙们喊她一声“太太”时,妈妈的心都要化了,内心也满满都是喜悦。</p><p class="ql-block"> 人生最大幸福就是有人牵挂与陪伴。妈妈最大福气就是她的子女都在她身边,也给了我们“陪伴为孝”的机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