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第4天,也是新年第一个星期六,有幸参加了西安环宇旅游公司组织的三原地坑院等游览活动,参加者都是摄影爱好者,尤其退休老同志俱多。早晨7时从西安长庆兴隆园出发,沿凤城十路和长庆龙凤园又接上了10多名同志。共23名同志一起乘坐旅游公司安排的大巴车,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前行,到达今日游览第一站,陕西三原地坑院。大家边游边拍,边看边照,兴趣盎然,兴致勃勃的自由拍照。这里是自己用手机拍摄的部分照片,编辑成美篇,欢迎大家欣赏指导。</p> <p class="ql-block"> 三原柏社地坑院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的柏社村,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下沉式地坑院的集中保护区。过去进村“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是对这里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在革命战争年代,伟大领袖毛泽东称赞习仲勋同志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这座地坑院也曾是习仲勋工作过的办公室和居住窑洞。</p> <p class="ql-block"> 地坑院是一种专门建在地下的窑洞,也叫房子。历史上,地坑院在陕西的关中地区、山西和河南的部分地区都曾广泛存在。柏社地坑院也是全国地坑院保存最为密集的村落之一。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今保留下来的并不多。我们看到的柏社村现有象样的下沉式传统地窑四合院,虽然说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但年久失修,多已废弃,仅有装修好的院子已大多没有住人,据说每年夏季来往参观的游客还不少,带着家里老小去感受传统窑洞特有的冬暖夏凉。</p> <p class="ql-block"> 地坑院的形成,由于以前的古人物质匮乏,生产力比较低,没有砖没有瓦建造房屋,只有就地取材,用镢头直接在平地向下挖一个6~8米深的方形地坑,再根据家里人口数量在四壁挖成窑洞,这样便形成“下沉式四合院”。其中一壁窑洞作为门洞,连着一个斜坡通道通至地面。为防止孩童跌落,地面上还砌有女儿墙。更为巧妙的是,地坑院设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确保再大的雨水也无法淹没窑洞。</p> <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三原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这里的土层深厚,结构紧密,这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洞的地窑民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p> <p class="ql-block">柏社村古窖简介</p> <p class="ql-block"> 作为长期居住城市楼房的我们 ,来到地坑村院,感到什么都新鲜,什么都稀奇,拿出摄影人特有的长枪短炮 ,不由自主的拍着照着。</p> <p class="ql-block"> 有几位摄影爱好者还拿出自已心爱的无人机航拍,场面壮观,其乐无穷。</p> <p class="ql-block"> 现在,柏社村唯一还长期居住在地坑院的一位80岁左姓老人,身体健康,嗓音洪亮,语言流畅,底气十足,非常健谈。他说,居住窑洞,通地气,冬暖夏凉,身体健康。</p> <p class="ql-block"> 老人家长期居住在冬暖夏凉的窑洞,思想先进,墙贴领袖,吃水不忘打井人,永远不忘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 摄影爱好者和老人热情交谈,了解日常居住概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