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故事)游夫子庙

盛爱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季节已进入数九寒天,入冬后虽有北方冷空气来侵,但秋意仍不肯离开南京,城内标志性树木梧桐上还挂着叶子,金黄的树叶像一条条金龙游走在南京街头巷尾,一阵寒风起,一片片树叶洋洋洒洒从空中飘落下来,地面像披上一件黄金甲。晨曦中一缕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落在了行人身上,洒落在了地表的落叶上,如谱写了一首首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一早,我走下31路公交车,行走在南京街头,穿过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附近的建康路,踏上了通往夫子庙景区人行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这次游览南京夫子庙景区的目的是要拍摄景区内几个景点的小视频。南京夫子庙是南京秦淮风光带上的一个核心景点。秦淮风光带上的风景、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我曾写过介绍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文字。总觉得对读者帮助不大。我想看视频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看视频的观众有什么观后感、体会可自由发挥,比我枯燥乏味的说教要精彩得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跨过建康路走上路东的人行道,右边就是秦淮河了,走几步上了横跨秦淮河的水泥桥。这桥是进入夫子庙景区口子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桥的东边百米远处是南京城东水关,外秦淮河水过东水关入内秦淮河,水道过桥后分南北两支,往南进入秦淮风光带主景区,经夫子庙、文德桥、朱雀桥、中华门,出西水关与外秦淮河汇合。北支过淮清桥与<span>清</span>溪、漕运运河连接。朝阳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河两岸白墙黛瓦河房林立,河面驶来一艘游船,见船头犁开水面,人字形的水浪拍打着河两岸,在亲水栈道上冲起晶莹剔透的水珠。这里是著名的景点“桃叶渡”。魏晋时期,河上无桥,设渡,过河有船。桃叶渡处发生了王献之与桃叶的爱情故事,留下了王献之的《桃叶歌》歌唱爱情,歌颂秦淮的名诗曲。我站在的位置正是南渡口,桃叶从这里上船,王献之站在北渡口“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的情景,如穿越到那个年代,我一定会见到这场轰轰烈烈恩爱场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为了赶时间,我的脚步没有停留,继续往夫子庙方向前行,我要去的第二个拍摄地点是“江南贡院”。“江南贡院”位于夫子庙右侧百米处。“为国求贤,明经取士” 楹联道明了“设江南贡院”的目的。站在江南贡院的大门外可远远地看到那幢复建于明朝嘉靖十三年的明远楼,明远楼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它建在江南贡院建筑群的中轴线上,是建筑群的核心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就在我拍摄江南贡院时手机的铃声响起,一看是我二弟从上海松江乡下打来视频电话。我记得二弟曾来过南京旅游,但没有游览夫子庙。我趁<span>此</span>机会给他夫子庙景点直播。两人相互招呼几句后我马上将手机镜头从我们俩人之间的画面切换到夫子庙街区,从江南贡院门口开始直播往夫子庙方向走去,我边移动手机镜头,将镜头对准最热闹的场所,嘴里念念有词,一直走到夫子庙广场,在“天下文枢”牌楼下停留了一下,后转过身将手机对准夫子庙棂星门,大成门。这时我手机里听到二弟叫我停止直播的喊声才停止直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兄弟俩在手机里道别后我继续制作小视频。夫子庙广场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 “天下文枢” 牌楼,“立天下文枢,聚天下英才”。今年新春灯展正在夫子庙大成殿热火朝天进行。我没有时间进殿内游览了。等我回过神来拍视频,见夫子庙广场已车水马龙,夫子庙大成门口有排队购票的,有验票进门的,有与我一样在这里拍照、拍视频的,说来也巧,有位拍视频的游人在我的视频里出现了两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德桥上挂灯结彩,走过横跨秦淮河的文德桥,抬头前望就是闻名遐迩的乌衣巷。进入巷口,转弯往巷子里走两步就是《王导谢安纪念馆》,人人会背诵唐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手机对准了乌衣巷口和王导谢安纪念馆录下视频。打开视频查看拍摄质量,才见乌衣巷口墙头上有装饰,一对燕子正展翅飞翔,十分应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要去的最后一个景点是“李香君故居陈列馆”。李香君故居陈列馆同时是秦淮八艳史料陈列馆,用馆门两柱上的楹联可以概括李香君及其它七位秦淮佳丽的写照。“侠骨共冰心,花容兼玉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收获满满,于是打道回府。我取道瞻园路乘16路公交车回家。在出景区路口我注目凝视 “古秦淮”牌楼上的一幅对联,上联写着“暂留过客莫辜负九曲风光”,下联是“都是主人且领略六朝烟水”。我自问:“我是主人还是过客?” 我的回答:“是过客更是主人。” 是过客,因为有一段时间没有来夫子庙了,上了年纪,怕人多,尤其是节假日。是主人,我在南京生活了几十年,应该是这里的主人。为了真正当好主人,我准备用我的手机制作视频向我的朋友们好好介绍南京 “六朝烟水”,“九曲风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