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马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年知青创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照片/ 王亚君、王凤秋、杨丽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知青提供,不可复制,谢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请允许我以第一人称"我",讲述与上山下乡知青同时代,因病留城或接父母班的知青在街道企业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七十年代中期,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拿着父亲单位知青办的介绍信和加盖好几个大公章的封存档案,来到太平庄街道办"菱苦土"小厂报到。这个小厂生产的产品是人工导制的大机械、大车床运输包装箱部件和房梁枕木—-替代木材的产品,邻里们也称"人造木"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小厂大门口,遇见了知青白师傅,从不远处走过来。他就是露天库房保管员。产品的个头不等,长的枕木有数米,都堆集在厂内、外围的许多角落养生、码垛、存放以等待订货厂家自提。他十几年如一日把小厂的产品管理得井井有条,各厂家的货位他没有不知道的。我告诉他来意,随他走进了办公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见到了政工组的知青陈姐。想起那些年政治运动挺多的。我们按照厂里领导的指示,经常一起写些不同时期的宣传标语,旧的从墙上取下来换上新的,按装锯沫原料的麻袋计算,少说每年得写十余袋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办公室里有四套木制办公桌椅、二米高的档案柜。我坐在离门口最近的椅子上。他们很有礼貌地让我在那里耐心等领导。不多时,只听有木头敲击地面的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清晰,一位身穿草绿色旧军装的壮年男子拄着拐杖走进来,他就是这个小厂的彭书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说明来意,把手上的个人档案递过去,他表示欢迎我们给小厂增添了新鲜血液。顿时,我脑海里涌现出曾参观丹东五龙背荣军养老院的情景,眼前这个彭书记比那些老兵年轻许多,敬仰之情由然而生,决心在小厂干出一番事业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厂地处太平庄。知青陈玉杰在网络地名档案中查出:“太平庄这个城乡结合的地方,于一九五八年后大办企业时,先后建立了菱苦土厂、制钳厂、自行车零件四厂、铸造三厂、环卫局宿舍和仓库,六十年代又建了煤气储存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小厂就在煤气储存罐南面。小厂的前院有五间房,工人们都称"办公室"。有政工、财务、供销、技术、化验室。那时还没有股和科的级别划分。车、钳、机加、电工、木工、水暖工在办公室前面,处于厂里中间地带。产品的生产线大至有如下工序:料台用卤水(氯化镁)、锯沫配方投料和搅拌,用手推车分别送到一车间、二车间,小型车间,卸在厂房里固定的地上;在车间主任邹姨、霍姨、赵姨等前辈的带领下,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木工班肖师付和王师付一行人马事先打好的木制模具,按照周主任设计的段面和工艺,中间辅上几层竹筋,预制成品。生产线从料台送到车间,全部人工操作。人工导制的生产车间里,好象有着干不完的活。那真是考验每位知青的体力、定力、耐力、毅力和责任感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上班的第一天,起了个大早,穿着父亲的旧军装,我的第一套工作服,美滋滋地骑着中学时代永久牌自行车,从最后一个大院出发,路两旁,高大粗壮的树木上,不时听到喜鹊叽叽喳喳作响;我沿着院外唯一一条板油马路,穿过炮兵司令部家属区小门,路经两条小河沟(现在已规划建成了带状公园),来到了小厂大门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的红色黑体字油漆标语,厚重地印在门两旁"人造木"板墙上,显得格外醒目;大门右侧是一个破旧的人造木小棚,我猜测大概是小厂收发室吧,还真不是。住在里面的一位姓革的师傅走岀来。个儿不高很结实的样子,但背上隆起了一大块包,我还问了他疼不疼,他回答说不疼,但是里面有个漏儿,不时会发炎,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面带微笑,十分热情。后来才知道他在料台搅拌机岗位上,下班时路过料台经常见到他摘下防尘面具时还是满脸白花花的粉沫。听厂里的人说他住在厂旁边,就象义务收发员,厂里的大事小情他知道的可多了。我按照他的指引把自行车停好,照常上了锁,直奔我的新岗位一车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进车间,宽敞明亮的厂房高处,悬挂着"抓革命,促生产"的横幅,房梁空隙间透进几缕阳光很耀眼;而地面每个小板凳上只坐了二十几名工人,车间显得空空荡荡的。两人、三人、四人一组,一人用铁锹可供几组料台送来的料。前辈们带着象我这样一无所知的新手,即要教徒弟,又要完成当天的预制成型的定额。当时虽然没有记件工资,可那时候的人,干着厂里的活,就象给自己家干似的,谁也不甘心落后。霍主任,都称她"霍姨"。她是创办工厂的前辈之一。厂里有许多象霍姨一样,在五十年代因为国家精减机构原因被裁员。她以身作则,任劳任怨,可称得上不图名利的老黄牛。在车间里工作,有时超出想象的累,车间里不时听到年长师傅们说说笑笑,就象似吵吵闹闹,我理解为:以各种方式渲洩和平息身心的疲惫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跟着霍姨干了一整天活。快下班时,我吃力地从小板凳上站起来,腰好象断了似的,疼痛难忍。我定了定神儿,前后拍了拍,回头望了一眼,原来空荡荡的大𠂆房已被枕木塞满了一地,我成为地地道道的工人阶级一员。第二天可就真爬不起来了,幸亏周日不上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星期一的早晨,我带着午饭盒,急匆匆去上班。一进厂,眼前漆黑的卤水袋子堆成了小山,估计周末从天津塘沽运来的货。听到厂里喇叭在广播,让青年突击队的人都去搬运卤水,我毫不犹豫地投入了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搬运大会战"。一人扛、两人抬,你追我赶,一直干到下午二点多才完成任务。每当我想起那些知青,在身体条件不好的情况下,还毫无怨言地在街道企业从事重体力劳动,心里真的不是滋味;但是,我们有信念和勇气,共同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兼任厂里的广播员。每天下午四点钟准时打开广播,播放新闻或稿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极其悲痛的时刻,终生难以忘怀。我从街道开会回来,彭书记告诉我:“今天有重要广播”。我说“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打开了广播,中央广播电台伴随着了声声哀乐:"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毛译东同志,在患病后经过多方精心治疗,终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1976年9月9日0时10分在北京世逝。"我一边播报,一边哭,好像天塌下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父母、前辈跟着共产党打天下;我们是新中国诞生后出生,长在红旗下,对哥哥姐姐们曾受到毛主席的检阅特别献慕,而今他老人家走了,很难接受这个现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夕阳落下,广播放完。我骑车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许多无比悲痛的人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夜的风雨交加过后,彩虹般的天空格外绚丽。我下了夜班,真想多看几眼这般美丽的景色,可心中却只有一个念头:回家睡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厂里的订单不断增加,车间和办公室的青年经常志愿加夜班,保证𠂆里按时交货。沈阳机床一厂、沈阳柴油机𠂆、沈阳发动机厂,还有许多大、中、小企业的订单象飞起来的雪花一鼓恼飘进了小厂,咋办呀,用领导的话说:"用我们的双手干呐"。人事部门文件规定给知青涨工资,从十八元五角涨到二十九元五角,另外还有保健费十多块钱。一般工人,夏天有降温保健费,料台车间有粉尘保健费。当把每月工资和五至十斤白糖交到家时,别提有多自豪、多高兴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各街道小厂青年在休息日经常组织集体游园、聚会和青年民兵训练。知青杨丽华回忆说:"有时下班后,街道武装部派小佟等两人到厂进行民兵排列、枪技训练等”。大的和平环境,不忘战备,要求我们青年,在国家被侵犯时准备上战场。我才意识到𠂆门两侧为什么反复描写那条油漆标语:"提高警惕,保卫祖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随着菱苦土街道企业的发展、产品销量的增长以及行业的整和,这个小厂从公社或街道管辖改为皇姑区工业局所属企业;在行业上仍然由沈阳市木材公司技术和工艺指导。𠂆名从"沈阳市菱苦土制品厂"改为"沈阳市菱美金属制品厂"。小厂从原来的"三小一道"街道企业改为"大集体"编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末,我被分配到人事、技术部门工作,结识了许多前辈、长者和随军家属:"葛秀兰、邹姨、单玉兰、高师付、肖师付、彭书记、王景阳、赵隆胜、崔恩元、孙凤珍、王福林、张玉民、终师付、周武扬、郭淑芝、刘少娟、葛秀兰、于立芳、舒姐、王艳、于姐、刘姐、丁姐、杨老师等"。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中一些人已离世,但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又不计报酬的精神,让我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亚君珍藏的两张照片,经那丽、石玉香等知青回忆起他们的名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焦福荣,王秋霞,魏凤云,刘汉民,吳丽华,王亚君,孙凤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焦福荣,葛秀兰,王秋霞,刘玉善,崔恩元,白景坤,范玉,王亚君,康连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是杨丽华珍藏的一张照片,那丽写出了她们的名字:刘玉善,郭亚君,杨丽华,那丽,刘文芝,韩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厂里的部分知青相聚在一起,格外珍惜相遇相知的缘份。杨丽华写下了照片上每位同事的名字:李淑华,那丽,王风秋,王书林,杨丽华,杨佳,贾继龙,孟庆国,左文彬,柴玉鹏,马国鹏,毕万里,李毆儒,韩寿友,佟守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革秀兰,刘少娟,郭淑芝,刘玉善,王亚君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王凤秋、毕万里保存的有𠂆牌的两张照片。照片上的名字:刘少娟,杨华,毕万里,杨丽华,刘玉善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亚君,刘玉善,王秋霞,小李,婉姐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丽华,陈玉杰,那丽,王亚君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玉善,王亚君,刘少娟,马玲,婉姐、小李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玉善,马国鹏,魏凤云,金慧君,郭亚君,王亚君,马玲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丽,杨丽华,王凤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淑华,杨丽华,那丽,王凤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丽华,王亚君,革秀兰,郭淑芝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知青杨丽华传来他们聚会的照片,其中有我熟悉的厂里知青那丽(二排右三)、韩美英(二排右二)、杨丽华(一排左二)、魏凤云(一排左三);组织民兵训练的小佟(二排左二)和其他𠂆刘雅娟(二排左三)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参加皇姑区工业局团委组织各厂共青团活动时的合影。我厂参加的有魏凤云,王凤秋,王亚君,小佟,小张,马玲等和工业局团委赵书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虽然回忆里有笑声和泪水,但那是我们走过的印迹;虽然小𠂆的舞台不大,但那里曾经跳跃着我们最炽热的梦想;虽然我们从年轻变苍老,如同从时光的一端辗转到另一端,但曾闪耀着无数知青坚强、勇敢、不懈努力的瞬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我们这批因病留城和接班知青,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学习、进取、发光、发热,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微信群里,知青陈玉杰有感而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青丝见白,容颜渐老,青春己逝,岁月留痕,心态还好。在菱苦土厂时,我们不记个人得失,都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小厂,难以忘怀的往事,至今历历在目,好像就在昨天。苦也好,累也罢,顺境与逆境中的我们,都挺过来啦。虽然工作岗位不同,每人都尽职尽责。见群里的老照片,曾经一起工作的几位知青同事已逝,我们仍活在这美好的大千世界。感慨科技进步的年代,通过小小的手机让我们再续友情之缘。兜兜转转几十年, 我们又续前缘,有缘永远不散。在这里能与各位老同事畅享夕阳的美景,余生快乐相伴足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曾以为走不过去的荆棘已长满鲜花;我们曾以为跨不过去的坎,已成为身后的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忆过去,还有许多知青深刻体会到:"我们五零后这批知青,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承担了祖国建设和发展践行的第一步成本。比如:有许人赶上度饥荒,经文革,去下乡,因病留城去手工作坊街道企业,下乡后又回城待业,响应晚婚晚育和计划生育号召,改革开放时又下岗自谋职业,孩子大了而自己却是被关爱的弱势群体了。"人生之坎坷,所承受的,足以证明:我们是自强不息的一代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几千年前留下的精典话语,也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践行了,还要承传给后代,这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重任。</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感谢𠂆里知青保存的珍贵照片,並协助回忆和书写。如有错、漏名字和语句,欢迎批评指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