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接美篇《看希腊之古希腊—痕迹》(上),在多利亚人的冲击下,古希腊历史中的爱琴海文明崩溃,古希腊历史进入一个约300年的“黑暗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一黑暗时期,作为文明盛景之一的迈锡尼文明的痕迹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殆尽;许多居民点、城邑人口数量剧减、甚或被废弃。许多史书都悲观地认为,这一时期的居民点几乎都衰退到小村落的规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关于黑暗时期没有任何文字可辑,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文字对这段时间有过只言片语。所以谓之“黑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约公元前9世纪前后,一份在西亚地区发现的货物清单,将希腊大陆带入世界历史中,其后越来越多这样的货物清单在意大利南部、小亚细亚等地被发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些远洋贸易清单,表明希腊大陆与地中海沿岸的贸易往来并没有完全中断,部分爱琴海岛屿城邦的考古也证明这些贸易活动的普遍性,而且还相当繁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重要的,这些清单使用了一种新的文字系统,这种借鉴腓尼基字母而来的文字,最后演变成现代希腊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荷马头像(复制品) 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件荷马头像制作于公元1~2世纪时期,当时荷马作为古希腊最伟大的史诗诗人,他的头像摆放在罗马帝国的许多公共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件复制品的原作,是公元前4~前3世纪希腊制作的荷马雕像,那时荷马的雕像也树立在古希腊的每个城邦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黑暗时期”只有黑暗吗?不是,在这片黑暗中,《荷马史诗》就是引领希腊半岛走出黑暗的光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迈锡尼文明留下的、用“线性文字B”书写的泥板上,人们曾读到了宙斯、雅典娜的名字,也就是说,在迈锡尼时期,这些神灵就已经接受人们的祭拜。只是他们的神力如何?还有一些神祇的名字对应着后来的那些神祇?已经不得而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荷马史诗》和《神谱》,让奥林匹斯神族进入古希腊历史,并成为古希腊人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内容之一。在吟咏着神祇们的伟力和英雄们英勇事迹中,整个希腊族群都拥有了同一个名字“阿卡亚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荷马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l是个有争议的问题;荷马自己写就《荷马史诗》还是仅仅是吟唱诗人?同样是有争议问题;荷马是什么时代的人?也是有争议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公元前16~前15世纪迈锡尼陶器 雅典国考考古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左边的陶器上绘制了海洋生物或植物花草,这样的图案被称为爱琴海特征。多数陶器会使用螺旋、菱形、波浪等几何纹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黑暗时期,没有文字、没有雕塑、没有陶片、没有建筑遗迹,总之没有任何文物可以说明那一时期文明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出黑暗时代的希腊呈现在历史面前的是一系列城邦形式的国家;这些城邦国家大多已经废黜王权,实行议会制国家机构;这些议会制机构以贵族议会为主,各城邦的民主程度各不相同;所有的城邦中,女性、未成年人、因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没有能力偿还债务的人、外国定居者、奴隶都是没有公民权的人,即这些人不享受任何民主权利,其中患病者、欠债者、未成年男性则有机会获得公民权、奴隶也有微乎其微的机会成为自由公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样,古希腊开始进入城邦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几何图案的陶酒壶 公元前750年 阿提卡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希腊历史是带着《荷马史诗》的光芒走出了黑暗时代,那么这一时期的古希腊图像就这种装饰着繁缛几何图案的陶瓶,从最小的陶器到最大的陶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前一照片,几何纹装饰古而有之,以往都是一行菱形方块或一列同心圆圈。几何时期的艺术则不同以往,这些几何纹饰非常精细,一如刺绣一般密集地覆盖在器物表面,不留一丝空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样细密、繁缛的纹饰是怎样演变的,已经不得而知,即使在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中,也看不到这一变化的演进案例。只知道在城邦时代早期,古希腊历史有一个被称为“几何时期”的阶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阿提卡双耳陶瓶 公元前760~750年 凯拉克米斯公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来访者走近城市时,长长的街道两旁,时常密集排满了坟墓。” 《古希腊艺术》(德 托尼奥 赫尔舍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请注意这只大陶瓶,它在雅典考古博物馆独占一块空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一时期陶瓶不仅仅是基本的生活器皿,也是一只骨灰盒或一座墓碑。它们被摆放在公墓或家族墓地中,成为一个人的终极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座陶瓶的意义在陶瓶中间,这里是一幅画,画面中逝者平躺着,面前、两旁是哀悼的人们,根据高矮可以看出大人和孩子,着装则可以分男女之别,双手举起这是一种表达哀痛的标准姿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纤细的手臂和大腿,细小的头部和三角躯干构成了几何时代的人体结构关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几何纹陶器 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些几何纹陶器制作于公元前8世纪中叶~公元前7世纪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图2和图4两件陶瓶被称为“阿提卡双耳细颈瓶”,是非常典型的古希腊陶器器形之一。其上的图画仍然是葬礼主题,这两件花瓶中要说明的故事比之前的陶瓶还要多:“8”字盾牌是战士的身份标志,骑马是社会地位高的标志,这样的陶瓶墓碑即可哀悼亲人也可向路过的人显示身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注意图2画瓶和前一画瓶中的死者及死者周围哀悼的人群,身穿长裙的人为女性,裸身的人为男性。哀伤的人将双手高举,这是表示“最”哀伤的动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图5画瓶制作于公元前7世纪初,图画已经不是几何纹饰中的一条“夹缝”,几何纹饰逐渐被绘画取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希腊绘画艺术分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壁画,主要是爱琴海时代宫殿壁画遗迹,以及城邦时期的神庙装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瓶画,在陶器上的绘画,这一部分遗迹被非常完整地保留下来,且数量众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瓶画的题材中可以了解古希腊时期的宗教态度和日常生活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青铜祭祀品 奥林匹亚圣地 奥林匹亚考古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前9世纪,每一个希腊城邦都有自己的宗教圣地,如雅典的卫城,也有一些超出地域的宗教圣地如奥林匹亚和德尔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城邦时代早期,古希腊的重要公共建筑是神庙、公共广场和墓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共广场是城邦公民讨论城邦提议、表决城邦议题、发布城邦决议的地方,在城邦时代中后期,这里会树立历代政治家、本城邦获胜运动员、优秀城邦公民、本城邦作战英勇士兵的雕像,是体现城邦统一意志和共识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前所述,城邦时代早期大型陶瓶就是墓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神庙自始至终都是古希腊城邦、古希腊人最重要的公共建筑。最早的神像据估计是木质的,不是普通的木头哦,一定是用有过神迹显现的木头雕刻的。这些神像也不会太大,因为在诸神庆典上,神像会被请出神庙游行,太大了不方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城邦集体敬奉的神像在以后会越来越大,作为普通朝圣者的敬奉,还原品则要小的多,始终都是小型青铜雕像为主,当然贵族和富人的个人还愿品肯定要精致得多。当然青铜器的再造性能,也使得大件青铜器很快就消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青铜宙斯像 公元前10~前8世纪 奥林匹亚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前9~前8世纪,最早的神庙建筑已经出现了,据估计也是木结构的,同时青铜三足鼎是最常见的祭祀还愿品。而各种小动物、特别是马的造型大多是三足鼎的装饰或把手。研究者认为用“马”造型的祭祀品,是一种身份地位高的表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一时期的青铜雕像是这样的不成比例,就连奥林匹亚遗址考古博物馆的说明也提到,这些人像仅仅符合人体结构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圣地出土的这些小雕像都是信众用来祭祀神祇的,在奥林匹亚它就是宙斯,而在德尔斐他就是阿波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根据德尔斐遗址考古研究,这些小铜人都分别属于几个已知的青铜作坊,是由相同的模具铸造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早期的宙斯都是伸出双手的样子,这是表现宙斯具有主宰人间与神界的神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请分享美篇《看希腊之古希腊—奥林匹亚遗址》和《看希腊之古希腊—德尔菲圣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青铜小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些青铜男女雕像出土于奥林匹亚圣地、雅典卫城等地,制作时间在公元前10~前8世纪之间。它们作为神祇、祭祀神祇的牺牲或祭品的装饰而被制作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几何时代的细腿细臂开始强壮起来;三角的躯干、圆点的脑袋开始正常。它们开始从符合人体结构特征的雕像,逐步向满足人体解剖特征的雕像演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古典奥林匹克竞技会举办,自此古希腊历史进入“信史”阶段。即从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历史进入城邦时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阿提卡黑绘陶瓶 公元前6世纪晚期 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前7世纪黑绘陶瓶出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原本赭色的陶器上,用黑色勾勒人物轮廓形象,部分添画红色或白色,再细致地用针刻画出细部的线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黑绘陶瓶绘画题材绝大多数为神话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竞技比赛项目的增加,泛希腊的大型竞技会有四个,各城邦也举办自己的竞技会,城邦公共建筑类型增加了运动场和训练场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航海贸易的繁荣,希腊半岛与西亚、埃及的交流再一次频繁起来,而埃及的艺术审美风格再一次影响到希腊大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左侧两座雕像是埃及国家博物馆藏品:公元前2300年前的彩陶雕塑和公元前8~前7世纪的花岗岩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右侧女性大理石雕像为卢浮宫藏品,右侧男性青铜雕像,流行于公元前7世纪。这样的雕塑被称为“代达罗斯风格”。典型的古埃及发式和宽腰带勒出的细腰,明显准确的正面形象,是这类雕像的标志。这种雕像细细的束腰被解释为克里特文明的遗存,确实古埃及雕塑中没有这么细的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代达罗斯,一个神话中的建筑师。他为米诺斯国王建造了宏大的、错综复杂的宫殿,被称为“迷宫”,国王把他的怪牛儿子藏在其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国王怕代达罗斯去给别人建造更加华丽的宫殿,就将他和儿子囚禁在宫殿里。代达罗斯为自己和儿子,用蜡制作了翅膀,并关照儿子不可飞的太高,可是飞上天的儿子忘乎所以、越飞越高,翅膀被太阳融化而坠入大海, 爱琴海中的伊卡利亚岛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东方风格的雕像 奥林匹亚考古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代达罗风格女性陶雕像 公元前7世纪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奥林匹亚神庙青铜装饰件 公元前7世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希腊人热烈地接受了东方的审美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狮身鸟首带翅的狮鹫格里芬(Griffin)、狮身人首的斯芬克斯(Sphinx)、鸟身人首的塞壬。这些东方的怪兽象征着天空、大地、海洋的权利,或给人勇气力量、或让人深陷危机灾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然,古希腊人对于舶来品是要进行改造的,最明显的就是狮身人面像。在埃及这一法老形象的代表雕像,在古希腊则以女性形象出镜,并通常以神庙的保护神为职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希腊艺术就以这样的形象进入“东方化风格”时期。这一时期雕塑、瓶画都带有经过改造的东方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奥林匹亚遗址青铜神庙装饰构件 公元前7世纪 奥林匹亚考古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这些精致的青铜装饰构件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人们对建造神庙的热情在持续升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希腊时期的民主首先开始于贵族议会制,不知道在黑暗时期,古希腊社会是否直接倒退到原始氏族的地步。至少雅典的一次成功的选举改革就是取消氏族选举改为居住地选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航海贸易的发展促进商业繁荣,使得占有财富的人群发生变化,新兴贵族集群、平民商人集群必然会要求更多的政治话语权和决策权,在一次次改革后,古希腊的民主成为一种广泛直接民主。当然这只是雅典的范例,并不是所有希腊城邦都达到直接民主的程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破除氏族概念、建立城邦公民意识,脱离氏族小集体控制,融入城邦公民的集体中,加上逐渐兴盛的奥林匹克竞技会,这样泛希腊城邦的竞技活动,古希腊人的公民意识、城邦意识,甚至希腊意识在加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青铜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的三件青铜雕像,自左向右,分别为公元前8世纪中叶、公元前7世纪初和公元前7世纪。左边一尊出自塞萨利,其余两尊出自奥林匹亚考古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雕像表现的也许是一位勇士、也许是勇士形象的宙斯或某位英雄的勇士形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提起古希腊雕塑必然想到“裸体”,确实古希腊雕塑是身体的雕塑,并且确实以裸体为多,特别是男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希腊人在战场上穿什么不知道。在艺术作品中,古希腊的战士都是赤膊上阵的。即使带着头盔背着盾牌,也是不穿衣服的。这样的图像,就是为了让人看到这样的一幅战争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穿铠甲的胜者,代表英勇无畏;不穿衣服的死者,代表失败悲伤(不论死者是己方还是敌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还有为了突出一个勇士所具有的勇士气概,雕像中会这样表现:勇士的健壮的大腿(这一点时常会导致大小腿比例失调);宽阔厚实的肩胸部(这一点时常让躯干成为倒三角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左边的勇士完全贯彻了上述要点,甚至为了表现其强壮的身躯,竟然将他的脖子夸张成了这种样子,不看他的说明,还以为他的头是一幅面具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青铜青年雕像 公元前6世纪 出自奥林匹亚遗址和巴塞的阿波罗神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前6世纪,宗教建筑大量建造,这是城邦凝聚力加强的表现,就在公元前7世纪与公元前6世纪交界的时候,奥林匹亚建造了赫拉神庙,这座神庙是目前已知的、尚有遗址废墟可循的最早的古希腊神庙,并再建成之后,又逐步将木质结构替换成石质结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一时期三足鼎、动物这样的祭品已经很少,以城邦名义献祭的雕像开始使用石头雕制,神庙中的神像也开始更换成石头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两件带有东方特征的青铜雕像,但身体构造趋于正常,即满足了“人体解剖”特征。作为祭品的青铜雕像主要为男性青年模样,极少用女性形象。这时候已经开始够勒肌肉线条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神庙 宝库建筑装饰 德尔斐遗址考古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城邦名义建造神庙,只能在自己的城邦进行,大多数外邦的人看不见,“锦衣夜行”在古希腊也能共情;到泛希腊的圣地去建神庙又不可能,这有点僭越了,操作起来太容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么怎样表达城邦自我意识的自豪呢?怎样让所有希腊城邦都羡慕自己的城邦、都感受到自己城邦及公民的虔诚与骄傲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去泛希腊的圣地(奥林匹亚 德尔菲)建宝库!为表达对神护佑的感谢、为炫耀自己城邦的富有,宝库建筑成为古希腊建筑中的一个公共建筑品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让自己文明创作出的大理石雕像,这一艺术品种得到最充分的展示和应用,古希腊神话传说为雕塑提供了用之不竭的题材、而宗教建筑为雕塑留出了所有的展示空间:屋脊、三角楣、檐板、柱,无处不在地使用大理石雕塑,这样古希腊的神庙成为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的集中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黄金象牙装饰的木质神像 德尔斐遗址考古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前7世纪中叶开始,神庙中的神像也越来越大,神像最后形成静态形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神庙中的神像当然是大理石材质最好,这种持久性的材料,也是虔诚态度的永恒证明。这一时期在泛希腊城邦的宗教圣地树立大型雕像或装饰华丽的雕像也是城邦之间竞争、炫耀的科目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研究认为,荷马是吟唱诗人,通过流动表演方式谋生。这样的表演者还有许多,他们在不同的城邦,演唱着不同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经过整理有人将这些作品统一命名为“系统叙事诗”或“叙事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叙事诗,应该受《吉尔伽美什》和《亡灵书》等古代西亚埃及文学影响,主要讲述神、英雄的传说和故事,这些内容,构成了古希腊历史的重要元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公元前7世纪,城邦意识取代氏族束缚,个人意志取代血缘纽带。同时,奥林匹亚竞技会的举办,战争冲突获胜,等等原因,对城邦的热爱、对胜利者敬佩、对运动员的赞赏,所有这种感情,都转化成一种新的文学表达。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前7世纪,抒情诗诞生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青年男性大理石裸体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座雕像如果满足:年轻的、男性的、裸体的、大理石材质的,那么这座雕像就叫“库罗斯”(Kouros)。</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前7世纪之后,大理石雕塑作品逐渐增多,雕刻技艺水平也如开挂一般突飞猛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六尊雕像,他们披着埃及的长发,没有了埃及雕塑用以平衡的后靠板,而且希腊人的“裸体”一览无余。东方化风格不是古希腊在先进的西亚埃及文明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而是古希腊开始踏上超越先进文明的“高速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请特别注意这五张图中雕像的腹部,从没有腹肌、用线条表现腹肌、到浅雕、深雕、最后腹肌接近现代健身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就是在公元前6世纪大理石雕刻的演进案例,古希腊文明进入“古风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理石库罗斯雕像 公元前580年 德尔斐考古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一对敬献到神庙的大理石雕像,据考证他们是阿尔戈斯的一家作坊的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两尊完全相同、超过真人尺寸的大理石雕像,是德尔斐最古老的纪念性还愿祭品,也是最早的大型古代雕塑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两尊雕像表现的是一对阿尔戈斯的双胞胎兄弟,克琉比斯(Kleobis)和比同(Biton),他们的母亲是赫拉神庙的女祭司库迪普(Cydippe)。</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库迪普要前往阿尔戈斯的赫拉神庙,参加赫拉神庙的节日活动。库迪普是必须要按时到场的,但是为她拉车的牛没有按时从田里回来,时间在流逝,看着焦虑的母亲,两兄弟站到车轭下,自己做牛,拉着母亲的车狂奔约8公里多,将母亲按时送到神庙活动现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库迪普认为,两个儿子之所以如此,是对神明虔诚的奉献,就向赫拉祈祷,希望赫拉女神能够给她的儿子们一件最好的礼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库迪普的愿望被满足了,赫拉神谕让他们在睡梦中死去。果然在一次欢宴之后,两兄弟躺在赫拉神庙中睡去,再也没有醒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阿尔戈斯他们受到崇拜——对神的虔诚、对母亲孝顺,他们的形象被作为祭品献给德尔斐圣地,以此证明敬献者自己也是最优秀、最虔诚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理石库罗斯雕像 公元前6世纪 雅典考古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右边雕像是公元前530年克罗伊索斯的墓碑,在底座上有铭文:“停下来,在死去的克罗伊索斯墓前哀悼,愤怒的战神在与守军作战时摧毁了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座雕像曾被盗到法国,于1937年被索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库罗斯大理石雕像既是神庙的敬奉,也是墓碑。当大理石雕像日渐成熟,自然会成为审美主力,神庙、城邦公共广场、竞技会场馆和墓地,都是大理石雕像的展示空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理石科尔雕像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科尔(Korai)是与库罗斯对应的大理石女性雕像。雕像高度一般略小于真人高度,与库罗斯不同的是她们双脚并立,很少有向前迈步的动作。科尔雕像都是穿衣服的,而且通过衣服纹饰的样子,可以看出她们是希腊人,虽然麻花卷的头发还留着“东方”印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彩陶女性雕像 公元前575~前550年 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理石科尔雕像 公元前550~前540年 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两座同一时期的雕塑,用华丽的服饰表现女性优雅、妩媚的身姿,就是大理石的雕像,也用彩绘的方式描绘了长裙上的玫瑰花结、波浪纹等装饰细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彩陶雕像的扁平身躯,还带着迈锡尼时期的陶雕特点,彩绘的衣裙又连接着几何风格特征,紧裹着身躯的长裙又凸显东方化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年轻的、女性的大理石雕像被称为“科尔”。她们头上都有冠,或是高耸的帽子或是花朵编成的花环;她们都穿着从头颈到脚背的长款服装,这样的服装完美地勾勒出她们身体曲线;一般一只手臂下垂、手提着长裙,另一只手臂放在胸前、手中拿着祭品,如鲜花、水果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风微笑”大理石雕塑 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三座雕像,图1制作于公元前520年,图2制作于公元前520~前510年,图3制作于公前50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三座雕像与前面的雕塑不同之处是他们的面目表情,他们在笑,这种微笑被称为“古风微笑”。还可以注意一下他们的服饰,图2的女士穿着古希腊传统服饰希顿,表现衣服皱褶的方式,在我国唐朝以前的佛教造像中被普遍使用。图3男士,已经不再用埃及长发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理石库罗斯雕塑 公元前510~前500年 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雅典年轻贵族阿里斯托迪克斯的墓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一尊完美的男性人体雕塑,同时他梳着希腊人的卷发,不再露出那种莫测的古风微笑,四肢躯干均匀。这是一座完全摆脱东方的传统特征,从古风时代向古典时代转变的雕塑,他严肃的表情将成为古典时期雕塑的标志性表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希腊古典艺术》(德国 托尼奥 赫尔舍):“这种对于单个人物及其身体仪表的强调深深根植于古希腊人的文化实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亚里士多德看来,一个理想的城邦应该这样规划,以使所有的居民彼此相识,且人人都能听到传令官的声音。因为在这个国家制度中几乎没有更强有力的统治者或祭司的固定位置,在集体成员之间、或在他们的阶层中实现根本的政治平等,很大程度上起作用的是令人信服的个人举止:重要的是力量、思辨能力和口才,以及杰出的身体仪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样,高度的身体素质也是为战争所要求的,而战争属于上等阶层和中等阶层的特权,并且强烈地取决于在人与人的直接搏斗中体现出男子气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裸体的表现并非是为了将身体加以理想化。古希腊‘人的概念’—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图像艺术中—很大程度根植于身体,人是什么、能够成就什么,首先取决于他的身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希望这段话能解释,希腊裸体雕塑的存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黑绘陶瓶 公元前520~前510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样器形陶瓶被称为“阿提卡陶瓶”,自城邦时期中叶之后,这种出产于阿提卡地区的陶瓶风靡天下,在爱琴海沿岸都有发现。这种陶瓶或装水或储油,是一种犹如中国古代丝绸、瓷器和茶叶的“国际贸易商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涂抹香油是古希腊男女老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运动员用它凸显矫健的身躯、少女用它展示优雅端庄。同样器形,尺寸更小的陶瓶,是随手使用的器皿,运动员带到运动场所的油瓶、或少女沐浴的水瓶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两个陶瓶上的绘画都是《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中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图1(提洛岛考古博物馆):希腊大英雄阿喀琉斯因为与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有矛盾,退出了希腊联军对特洛伊的进攻,导致希腊联军损兵折将。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穿上阿喀琉斯的铠甲,以阿喀琉斯的名义出战,结果战死沙场。阿喀琉斯为好友报仇,杀死了特洛伊大英雄、也是特洛伊大王子赫克托耳,并用马车拖着赫克托耳的尸体奔跑以发泄对赫克托耳的愤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图2(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几位全副武装的战士,其中一人的肩上还背着一个人,这个被战友背在肩上的人就是阿喀琉斯,他被毒箭射中了脚踝而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黑绘阿提卡双耳瓶 公元前510~前50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画面中雅典大英雄忒修斯正用利剑刺向怪牛米诺陶死,而怪牛伸出双手,似乎在祈求饶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初,阿提卡地区的瓶画主题几乎都是忒修斯的英勇事迹,雅典人认为忒修斯的故事,可以完美地体现正在形成的雅典民主制度的价值观。阿提卡陶瓶也以优美的造型出口至各希腊城邦,忒修斯的故事、雅典人的价值观也一起传播到爱琴海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的民主政体用宪法形式确立,部落和氏族的影响被终结,贵族的传统权利或被限制或被取消,人民议会取代贵族议会成为雅典城邦最重要的权力机构,并确保每一个雅典出生的土著公民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权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雅典卫城 狄奥尼索斯剧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古希腊的神祇中,酒神狄奥尼索斯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对他的祭祀活动是一场颇为热闹的节庆,并由这些活动演变出古希腊悲剧和喜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前534年,悲剧表演成为酒神祭祀活动的固定项目,同时古希腊公共建筑类型又多了一个品种:半圆形露天剧场。请分享美篇《看希腊之古希腊—雅典卫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希腊文学的源头是民间歌谣,这也是许多民族文学的主要源头,《荷马史诗》及所有的以神祇和英雄们传说故事为内容的表演,都被归于“叙事”。叙事诗有没有伴奏,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叙事诗是有韵律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觉得光讲故事、光讲神的故事无法表达对生活、对英雄的敬仰钦佩,抒情诗诞生,抒情诗需要用笛和弦琴伴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狄奥尼索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命运多舛,是宙斯的儿子却神力不够威武,远不及同为私生子的阿波罗、赫拉克勒斯那般威猛。但他受苦受难的经历,作为酒神意喻的丰收、以及微醺后的快乐,使人们对他充满同情和敬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乡村的酒神祭祀到进入城邦公众祭祀,用叙事诗讲述酒神的艰辛、用抒情诗感谢酒神的护佑,还不过瘾,就表演,用叙事诗和抒情诗形成合唱的部份、用跌宕离奇剧情的表演酒神的事迹。古希腊悲剧成为抒情诗之后,古希腊文学的新品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叙事诗是一种非常严肃的文学,只讲述诸神和英雄事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抒情诗是一种高雅的文学,用以抒发个人感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希腊悲剧是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文学艺术,讲故事与抒发感情同时进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陶土战士身躯 公元前5世纪初 奥林匹亚遗址考古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样雕塑已经不叫库罗斯了,他不再僵硬地站立;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不那么僵硬,勉强地迈出一只脚。现在,他正高抬腿、大步地向前迈进。如果他的头部没有遗失,也许今天的人会看到一张沉静冷峻、青春洋溢的面庞,就是后来光明、音乐之神阿波罗的那张面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民主的政体、哲学思想开始萌芽、文学的新成就悲剧诞生、完美地塑造人体雕像、精细的绘制陶瓶绘画、建造雄伟的大理石神庙,一切文明的条件都准备好了,一个在今天仍被津津乐道的古典时代到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希腊文明分为:爱琴海文明和城邦文明两个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两个文明阶段之间,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9世纪被称为“黑暗时期”或“荷马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城邦时期分为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风时期又分为:几何风格时期(公元前900~前70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方化风格时期(公元前700~前62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风时期(公元前610~前50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