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心满眼都是亲切

淡如水

<p class="ql-block">  走在这样的小巷,满心满眼都是亲切。童年的记忆那些沉淀在岁月里的故事紧紧将我包裹,温馨弥漫心间,欢笑回荡耳畔,家的味道,妈妈的呼唤带我走进童年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我的童年是在灌县梨园巷14号,一个座落在清澈小河边的院子度过的。我的故乡——李冰治水之地,旧名“灌县”依山傍水很美,很美。蓝天映衬着雪峰,碧水拥吻着青山,祥和渗透着人之初。一年四季小桥流水飞红,岸柳和露生烟,小家碧玉般的县城哦,清纯可人,心素如简,清幽如画。 城很小一条主街,从头到尾二十分钟,小巷则成了县城的梁柱,它星罗棋布伸往各处,连接着四周四围酱醋茶的馨香,孕育出一片片麻辣飘香的洞天福地。</p> <p class="ql-block">  五零后的朋友们还认识瓦上这些亮片片吗?住平房的人都难以忘怀,它叫“亮瓦”起透光和照明的作用。我也几十年未见过它了,打个招呼吧:嗨,老朋友今天有幸巧遇重逢,你还是风采依,潇潇洒洒瓦上卧,明明亮亮照人行。可敬可敬!</p> <p class="ql-block">  轻轻地推门而入,穿过时光隧道儿时的欢悦历历在目,恍如昨日。曾记得童年和我们14号孩子玩的最嗨的是对面15号前院坝兰家的孩子们。我们院子的娃娃不多就只有四、五个可兰家的娃娃多啊。兰家老爸接了两个婆娘,大老婆料理家务,管教孩子,二老婆和兰老爸负责在外地挣钱钱。兰家娃娃军十几个,大老婆的娃娃粗俗、土气憨厚;二老婆的娃娃秀气、斯文漂亮。放了学两个院子的娃娃简直要把小河造翻天,嬉笑打闹噼噼啪啪在小河里尽情板命。河水浅笑吟吟,包容了我们的疯狂,只带着我们的笑语和欢乐尽兴而去。晚饭后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大家吆五喝六聚在一起,选出两个敏捷麻利的人拾雀儿,三盘为定。嬴者先挑人组成两队人马,输队用手臂互搭成一个长长的通道,嬴队便徐徐从洞中穿过。口中一问一答地唱道:“恩儿恩儿你从哪里来?我从北门山岗来,北门山岗有多高?万丈万丈高,几匹骡子几匹马?十匹骡子十匹马。请你恩儿进城耍,恩儿莫得空,请你恩儿钻狗洞。”唱玩手臂立即垮下来,于是被困住的一方和搭洞的互换又开始新一轮的玩耍。大家嘻嘻哈哈乐此不疲。玩累了我们又坐成一排玩:点脚班班脚踏南山,南山大豆弥漫二斗猪蹄马蹄每人缩只尖尖脚。谁缩慢了就要受罚。我们院坝的孙洁经常挨罚,她婆婆做的腌菜和豆鼓好吃得很,我们就让她回去偷出来给我们吃,现在想起来都要流口水😋😋😋</p><p class="ql-block"> 最有趣的是十五号二进院坝里有一个zhua手且跛子,每天早上他挎着一个篼篼里面装的黄糕,他跛一下长声吆吆地喊:“黄糕哦…”再跛一下“黄糕!”不懂事的我们跟在他后面跛一下跟着喊:黄糕哦…再跛一下喊:黄糕!现在想起来简直是罪过。院坝里张婆婆做的冲菜不摆了又辣又冲,冲得人涕泪长淌。早上张婆婆揹上背篓一路吆喝起:冲菜冲菜不冲不卖,冲菜冲菜…,这边买吃的,那边又长声吆吆地喊:倒桶子啰,收潲水啰…巷头巷尾沸沸扬扬烟火气十足得很。</p> <p class="ql-block">  一桌一椅,一窗一物都见证了岁月的沧桑。我们还没来得及年轻,怎么就迈进了古稀的门槛。唉,“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p> <p class="ql-block">  手提残壶,让我尽点绵薄之力为桌上盆栽加点生命之源,愿它千万岁,无岁不逢春。</p> <p class="ql-block">  小小庭院虽简陋无华,却充满阳光弥漫着家的味道。儿时的万花筒哦,可曾有吹烟袅袅,可曾有妈妈的呼唤,可曾栖息着我童年的梦幻…</p> <p class="ql-block">  这个窗户好有年代感哦,我们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窗户。用一根竹杆撑起,若遇见毛毛燥燥的人从窗下过,碰着竹杆碰着窗户,哦豁,就要遭竹杆打头。哈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  今日暖阳高照,随兴而娱驱车唐昌。漫步该镇的民宅古巷,寻觅着一条条拐弯抹角小巷的历史足音,聆听着一条条宽宽窄窄小巷的古老歌谣。朝花夕拾感而慨之。今昔比较我还是喜欢我们的童年,吃的虽是粗茶淡饭,穿的虽是补巴巴衣裤,但却无忧无虑。充满阳光、充满活力、充满欢乐,童真童趣尽泄尽展,尽享资资格格的金色童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