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冬入琼快二个月了,一直忙个不停,不是翻地种菜,就是养花施肥……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完成今年藏北的旅行日记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D29:狮泉河镇→聂耳措→别若措→达热措→物玛错→改则县</b></p> <p class="ql-block"> 从狮泉河前往改则县,全程490km,海拔在4300~4600之间,国道317这一段风景宜人,会经过很多美丽的湖泊。一路有好多藏野驴和藏羚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聂耳措附近,我们遇到了一个只有十五岁身体有残疾的女孩,她给别人放着700多只羊,岀嫁的姐姐是她惟一的亲人。高原的荒凉,一个人的孤独,瘦弱的她内心得有多么坚强才能扛得起生活的重担啊!</p> <p class="ql-block"> 离开时,我们给小姑娘留了些食品和二瓶矿泉水,看到小姑娘那种舍不得我们走的眼神,我的心情一路都很沉重。</p> <p class="ql-block"> 别若措的湖面平静的像一面镜子,湛蓝的湖水映着太阳的光线,像蓝宝石一样闪耀。藏语把湖泊称为错,并且错措通用,这一路真是一错再错。</p> <p class="ql-block"> 别若措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别若措的姑娘与一个叫扎西的爱情故事,别若措用自己的长发引来了湖泊的水,而扎西用他生命的精华为土地种下了生命的种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爱情得到了升华,为了共同的理想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达热村</p> <p class="ql-block">达热措</p> <p class="ql-block"> 在这么多错里,最漂亮的是物玛措。在物玛措可以把车开到湖边,近距离的感受湖光山色,显得格外迷人。</p> <p class="ql-block"><b>D30:改则县→洞措→大地之树→张乃双湖→尼玛县</b></p> <p class="ql-block"> 改则县在阿里地区东部,藏北高原腹地,县城不大,人口只有2万多。应该是藏北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县城。</p> <p class="ql-block"> 从改则县出发约60公里便是洞措湖,这里海拨4400m。洞措湖很大,约200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周边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野驴、黑颈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以及40余种药用植物。</p> <p class="ql-block"> 藏北有二处可以拍到大地之树,一处是G317(2442)里程石墩旁边。而另一处便是距改则县城约80km的洞措湖南岸,国道317和216并线路段的216国道里程碑2860处附近。</p> <p class="ql-block"> 大地之树形成,是因水流长期冲刷地表,带走泥沙。该地特殊地形、水流走向等因素共同作用,使水流刻蚀出树枝般沟谷河道,分支汇聚,在空中看就呈现出如繁茂大树般的独特景观,让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 尼玛县城很小,开车转一圈感觉十分钟用不了,海拔高,气候独特。县城看不到一颗树,略显荒凉。不过藏文化氛围还算浓厚。</p> <p class="ql-block"> 到达尼玛县城,安排好住宿,时间还早,天气也不错,就决定去双色湖看看。</p> <p class="ql-block"> 张乃措和戈芒措,被称为藏北双色湖,位于尼玛县城南部约20km处,两措仅一路之隔,水色却迥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 双色湖的成因,或因所含矿物质、水深、周边环境等差异所致,具体有待深入探究。</p> <p class="ql-block"><b>D31:尼玛县→达则措→大地之树→恰规措→色林措→班戈县</b></p> <p class="ql-block"> 达则措距尼玛县城约30km,又名达克次湖,就在G317旁边不远处。湖水补给靠河流,清澈湛蓝,周边景观独特,在那羌塘之地,尽显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 日出时分,达则措从静谧中醒来。晨光轻洒,湖面如镜,金光碎影。远处山峦披了薄薄的一层雪镶,与湛蓝湖水共绘瑰丽晨景。</p> <p class="ql-block">达则措边有人家</p> <p class="ql-block"> 在达则措湖畔,那只孤独的鹤形单影只,唯有马儿相伴左右。它不时仰起脖颈,发出声声呼唤,似在诉说着无尽心事。</p> <p class="ql-block"> 尼玛县的大地之树位于达则措南,在 317 国道2442路标处 。它是由河口海滩潮汐形成的特殊“潮沟”地貌,河流长期冲刷和潮汐侵蚀,使水域滩涂在水流分支冲刷下形成类似大树的形状 。</p><p class="ql-block"> 尼玛县的大地之树技繁叶茂,是西藏的奇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沿途地形地貌很特别</p> <p class="ql-block"> 恰规措位于申扎县以北,湖面海拔4547米,是色林措的卫星湖之一。湖水澄澈,周边景色壮美,在广袤羌塘高原上静静镶嵌,与蓝天白云、旷野相映,尽显自然之韵。</p> <p class="ql-block"> 恰规措静卧于广袤的羌塘高原。近处,大雪纷飞,如诗如画;远处,阳光明媚,温暖惬意。在这片天地间,恰规措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于高原之上,散发着迷人而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在恰规措之畔,生命的乐章悄然奏响。灵动的藏羚羊优雅踱步,羊群悠然觅食,它们与湛蓝湖水、皑皑雪峰共同绘就生机盎然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色林措地处申扎、班戈和尼玛三县交界处,它是西藏第一大湖泊。也是这次阿里之行主要观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色林措周边有着广袤的草原、连绵的雪山相伴,景色壮美又不失灵动。这里也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每年特定时节,鸟儿云集,为其增添勃勃生机。只可惜这个季节没有发现太多的鸟类。</p> <p class="ql-block"> 阳光下,色林措宛如梦幻之境。湖水先是湛蓝如宝石,深邃迷人。转瞬,浅蓝浮现,澄澈似天空投影。风过处,波光粼粼,蓝绿交织,像流动的彩绸。光影跃动间,色彩或明艳或柔和,瞬息万变,美得惊心动魄,让人沉醉于这大自然的神奇笔触。</p> <p class="ql-block"><b>D32:班戈县→那曲→巴青县</b></p> <p class="ql-block"> 班戈县地处那曲,位于纳木错与色林错间,平均海拔4750米。人囗约3万人,以藏族为主。有纳木错圣象天门等景点。圣象天门关闭了几年,十一期间试开放运行,只是每天限进100人,一票难求。</p> <p class="ql-block"> 沿途班戈措由于天气不太好,显得没有灵气。</p> <p class="ql-block">又遇小可爱黑颈鹤</p> <p class="ql-block"> 到达那曲吃过中午饭,继续前行,到达巴青还早,由于巴青的牦牛肉干比较有名,是此县的旅游特产标志,各种味道购买一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b>D33:巴青县→布加冰川→丁青县</b></p> <p class="ql-block"> 布加冰川位于西藏昌都市丁青、巴青、索县三县交界处 。就藏在G317旁边的村子里,到达冰川比较容易,车可以开到冰川脚下。只是一般好多人不太注意,都与其失之交臂。</p><p class="ql-block"> 它是藏东最高山峰布加雪山发育而成,海拔6328米左右 。这里有五条发育完整的巨型悬冰川,是世界上分布最密集的悬冰川。</p> <p class="ql-block"> 到达丁青县城时时间还早,本计划去20多公里处的布托双湖,但听说路况不佳,单行道错车困难,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放弃吧。</p> <p class="ql-block"><b>D34:丁青县→孜珠寺→类乌齐县</b></p> <p class="ql-block"> 孜珠寺在丁青县孜珠山上,距丁青县城40公里左右,海拔4800米左右 ,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海拔最高的寺庙建筑群之一 。始建于公元前十世纪 ,历经兴衰 。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和藏式夯土墙结构,内有古老象雄风格图案及苯教佛像壁画 。</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二次到孜珠寺,第一次应该是在四年前,记得第一次去孜珠寺赶上雨后天晴,云雾缭绕的天气。这次天气虽然晴朗,但显得有点单调,上孜珠寺的路比四年前好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b>D35:类乌齐县→玉树市</b></p> <p class="ql-block">玉树古结寺</p> <p class="ql-block"><b>D36~D38:玉树市→共和县→兰州市→定西市→西安市</b></p> <p class="ql-block"> <b>此次阿里大环线之旅,自西安启程,耗时38天,途经陕、川、藏、青、甘五省,行程近一万五千公里。一路既历经艰辛,又收获诸多惊喜与快乐。尤为关键的是,全程平安顺遂,最终顺利返家。</b></p><p class="ql-block"> <b>谢谢关注</b></p><p class="ql-block"><b> 老兔2025年元月于海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