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幼儿阅读(13):踩住威特父亲的脚印走

阿福

<p class="ql-block">我于幼儿早期教育只信奉一条原则:孩子能学会的东西,你要及早教给他。为什么教两岁小孩识字?就因为两岁小孩可以开始识字了。为什么要三岁小孩接受阅读训练?就因为三岁小孩能够接受这种训练,并在八个月内于阅读上达到小学二年级语文水平且轻松自在。</p><p class="ql-block">我早年从事测量工作,学过高斯的最小二乘法,三十五岁改弦易辙,开始舞文弄墨,写起小说来。原本跟教育不搭边,为何对幼儿早期教育格外关注?因为一是读工科期间涉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著作时,读到过日本著名心理学教授木村久一所编的《早期教育与天才》且印象深刻;二是后来自己有了女儿,再后来女儿有了女儿,这就有了两度实践的可能。</p><p class="ql-block">M·S·斯特娜夫人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语言学教授,接受过著名哲学家詹姆斯博士的学术指导,曾读过威特父亲因冗长详尽而不堪卒读的一本大部头遗著《卡尔·威特的教育》。她在写于1914年的一本介绍她如何教育她女儿维尼夫雷特的专著《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中这样写道:“我按照威特父亲一百年前的试验去做……”</p><p class="ql-block">我自己,阿福,是1979年读到《早期教育与天才》的。这本书的主体内容,正是《卡尔·威特的教育》其精选部分,以及斯特娜夫人对威特父亲的亦步亦趋。十年后,我有了女儿,于是跟斯特娜夫人一样,拿威特父亲的几条教育原则,也做起这个试验来。又过了三十二年,我们家的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我再次跃跃欲试。</p><p class="ql-block">《早期教育与天才》认为:“生来具备一百度可能能力的儿童,如果从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一百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五岁开始教育,即使教育得非常出色,也只能成为具备八十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十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六十度能力的成人。”这段话,后被学者称之为儿童可能能力的递减法则。我们对威特父亲的追随,正是这段话于我们的振聋发聩。</p><p class="ql-block">威特父亲的一句名言是:“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取决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出生后到五六岁时的教育。”早年他主张幼儿早期教育时曾遭人讥诮,而命运则故意捉弄这位德国乡村牧师,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不久就死了,第二个叫威特,似乎反应迟钝,在邻居心目中就是一个白痴。但威特父亲,依然有条不紊且意志坚定地给威特实施早期教育。</p><p class="ql-block">威特父亲说:“对子女的教育,必须与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孩子能学会的东西,你要及早地不失时机地教给他。在我们这里,多数人的读书,往往只是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考个好学校,弄个好职位,甚或就为了餐桌上有谈资可高谈阔论,写东西有新鲜说法赚得流量,而真正有效的读书,是为了扩大自己的视野,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且为更好地生活而及时改变自己并影响自己身边的人。若读了书只是一味陶醉在思想里面而没有行动上的反应和变化,其意义终究不是很大。</p><p class="ql-block">我们相信威特父亲,感觉他说得有道理,于是我们就跟随他亦步亦趋。</p><p class="ql-block">威特父亲告诫我们:“不能强迫着教!”于是我们就自始至终把教小孩识字当游戏玩。</p><p class="ql-block">威特父亲提醒我们:“要孩子有一个清楚的头脑,首先必须让他有明确的词汇。”于是,我们把诸多近义词及其词义的细致分辨,看得特别重。</p><p class="ql-block">威特父亲最后说:“我只是想把儿童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所以才挤出自己仅有的一点智慧,在工作许可的情况下,尽力使他(指威特)成长为健全、活泼、幸福的青年。”这正是我们在家庭中启动小孩早期教育的一个根本动因。</p><p class="ql-block">生于1800年的威特,出生时有点痴呆,他父亲作为现代早期教育的先驱,对他悉心教导,持久不懈,使他8岁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希腊语等六种语言,并通晓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和数学,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入哥廷根大学,12岁发表关于螺旋线的论文,13岁出版《三角术》一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23岁发表《但丁的误解》成为研究但丁的世界权威,并先后任教于布赖斯芬大学和哈勒大学,被木村久一教授视为天才。</p><p class="ql-block">我个人观察认为,天才跟早期教育并无直接关联。有天分的孩子,就算出生在贫困家庭,父母没给过他半点像样的家庭教育,可他还是能够脱颖而出,并非一般小孩可望其项背。我对天才的定义是,不用什么人用心给他指导,不用锥刺骨,不用头悬梁,只凭他本人的兴趣和聪颖,就能在学业上和事业上奔逸绝尘。这种小孩,万里挑一,如凤毛麟角一样稀有。上述威特的出类拔萃,应是天才天分与早期教育的双重共振作用。你给小孩实施威特父亲这样的早期教育,就想让你孩子成为威特这样的神童,可能多半会叫你失望。</p><p class="ql-block">正如威特父亲所说,作为家长,我们只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为健全、活泼、幸福的青年”,仅此而已。我们对小孩的引导是全方位的,语言、识字、英文、艺术、动作、意识、心理等等都会有关注,且有得有失,酸甜苦辣。只因本书稿专事幼儿识字的探讨,其他方面未予赘述。</p><p class="ql-block">有人对阿福说,你是不让你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阿福纳闷,哪里会有这种想法?你有了一个孩子,你就要及早教他学会他能学会的东西;语言也好,思维也好,动作也好,社交也好,识字也好,阅读也好,要他不断尝试着接受新事物,并时刻感觉他的接受能力及其限度,使他学得多,学得快。以后若深入到某个领域内,就能迅速理解、掌握并更新与其相关的的种种观念和方法。即具备常识,不丢好奇心,且身心健康,并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仅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i>(题图为网络撷取)</i></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