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残初腊雪 香暖小寒天

隆瀟鋒

二十四节气解读之二十三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南宋 夏圭《雪堂客话图》</i></p> <p class="ql-block">“小寒已近手难舒,终日掩门深闭庐。”小寒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标志着冬季时节的正式开始,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 ​对小寒节气名字的由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是冷气积久而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还没有冷到极致。</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元 曹知白《雪山图轴》</i></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叫小寒而不叫大寒呢?这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大寒尽管没有小寒冷,但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成为大寒。</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南宋 马远《寒岩积雪图》</i></p> <p class="ql-block">“小寒”是腊月的第一个节气。根据《礼记》记载,“蜡月”之称最早由蜡祭而来,周朝时期,有蜡祭和腊祭之分,腊祭祖先,蜡祭百神;腊为统治阶级所祭,蜡为劳动人民所祭。到了秦朝,改“蜡”为“腊”,两者合而为一。由于腊祭的时间是农历的十二月份,所以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也被称为腊月。腊的本义是“接”,取新旧交接的意思。<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东汉应劭辑录的民俗著作《风俗通义》中说;“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腊祭”的意思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和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大家终岁劳苦,这个时候农事己息,可以借此游乐一番。</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清 陈牧《月曼清游图》</i></p> <p class="ql-block">从周代以后,“腊祭”的习俗历代沿习,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在腊月临近春节的时候,学馆私塾等放假过年,是民间传统的年节习俗放年学。在《燕京岁时记》有说:“儿童之读书者,于封印之后塾师解馆,谓之放年学。”不但民间有这个传统的习俗,皇室同样也是有的。清时有记载:“每至12月,于19、20、21、22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一体遵行。”这个时候朝廷就会放假,萃萃学子也借此有玩闹的时间。皇家开学的时间是正月初六,民间是过了正月十五这个时间。大约皇家放年假两周,民间放年假就会是皇家的两倍四周。</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 王谔《踏雪寻梅图》</i></p> <p class="ql-block">小寒三候。小寒"三候对应的是"雁北乡"、"鹊始巢"、"雉始<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雊(gòu)</span>"。古人对世界认识比较粗浅,用阴气、阳气运动解释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小寒三候都被古人认为反映了冬至以后阳气初动的变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古人认为:大雁顺阴阳之气而迁徙,小寒已到阳气即生,大雁即将北迁;喜鹊感受到阳气,开始筑巢;雉鸡被称为阳鸟,它们对气候非常敏感,在小寒的最后,也就是四九之时会自发地鸣叫。</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清 萧晨《踏雪寻梅图》</i></p> <p class="ql-block">一候雁北乡。“雁北乡”说的是雁子开始往北飞了。大雁是候鸟,这个时节开始从南方返回北方,到立春的时候,就全部飞回到出发的地方了。古人认为大雁是感应阴阳变化而迁移的,小寒时节,阳气已经开始上升。大雁感受到阳气的活动就开始北归。</p><p class="ql-block">大雁对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较突出,在候鸟中,雁顺阴而迁移。古时候人们称大雁“热归塞北,寒来江南”。每年一到小寒,此时阳气已动,大雁为了躲避炎热而往北迁徙,但还不是迁移到我国的最北方,只是离开了南方最热的地方;基本到立春前后就都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所以,人们归纳为“雁北乡”作为小寒节气一候的候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候鹊始巢。“鹊始巢”是说喜鹊开始筑巢了。鹊就是喜鹊,北方这个季节到处可以看到喜鹊,喜鹊在这个寒冷季节开始筑巢。喜鹊的繁殖期大约是在3月中下旬。外表看起来乱糟糟的喜鹊巢非常复杂,需要三、四个月才能筑好。所以在寒冷的腊月喜鹊就开始筑巢了。古人解释为这是喜鹊感应到了阳气活动,开始了筑巢。</p><p class="ql-block">喜鹊,我国分布极广的一种留鸟。喜鹊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较明显,每年冬天小寒前后,天气寒冷,多刮北风,但此时阳气已动,喜鹊此时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本能地将在树上搭的窝门朝向南面向阳一侧。所以,古时候人们将喜鹊这种对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归纳为“鹊始巢”,作为小寒节气二候的候应。</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北宋 范宽《寒江钓雪图》,</i></p> <p class="ql-block">三候雉始雊。 “雉始雊”的意思就是野鸡开始鸣叫。雉是鸡形目雉科雉属动物,俗称野鸡、山鸡。<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雊</span>就是鸣叫的意思。古人观察到雉在接近四九时开始鸣叫。解释这是雉感受到了阳气开始上升,所以开始鸣叫。</p><p class="ql-block">人们把花开时吹过的风叫作</p><p class="ql-block">“雉”,俗称“山鸡’、“野鸡”等。雄雉,羽毛华丽,颈下有一明显的白色环纹。雌雉,体型较小,尾毛也较短。古时候,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到了三候,野鸡也感到了阳气的滋长而鸣叫。到了三候,野鸡也感到了阳气的滋长而鸣叫。雉每年到小寒节气,就会感觉到阳气萌动,从而雄雌同鸣。所以,古时候人们将雉这种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归纳为“雉<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雊</span>”,作为小寒三候的候应。</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 陆治《寒江钓艇图》</i></p> <p class="ql-block">小寒,新年的第一个节气。天地新铺画纸一张,只待你诗意作序。小寒,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起点。“风有常,花有信,以花事次第记载时光,于是岁月含香。”小寒,一年天最冷、雪最多之时。小寒,年味渐浓,思念乍起,近了,那个令游子魂牵梦绕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 吕纪《寒雪山鸡图》</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