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北京的文字分两种,一种偏重写物理形态上的北京变迁。比如哪哪曾经有一个油盐店,现在改成了彩票站。哪哪曾经是一个澡堂子,现在改成了宇宙健身中心。写这种文章的非老北京莫属,记忆力好,又有点怀旧情怀,写出来东西勾人回想,属于记忆派作者。内容虽显平白但安全,不会给自己惹事儿上身,也颇受年华渐丰的老北京人和北漂一族的喜爱。就像正餐前的一盘油炸花生米,虽顶不得饱,但余香在喉,能逗发你的食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另外一种文字是扒心扒肝地写北京的人和事儿:人为主,物次之。写活的,不写死的,写亲身经历的,不写网上扒下来的。写自己感悟出来的,不写人云亦云的。再小的小人物也能写出一波三折或波澜壮阔来。比如油盐店里张老三的甜酸苦辣,澡堂子里李老四的爱恨情仇,以及张老三,李老四们近现代的悲欢离合,有喜有悲,有艾有怨。这种文学(注意,已经上升为‘文学’了)作品不但是老北京人的专作,而且是特别执拗特别较劲的老北京人的专作,他们既有生活经历又能品悟时代,升华人性。这种文学作品是悟出来的,磨出来的,透出来的。悟的是道理,磨的是心态,透的是那些不能说,不让说,非得用执拗的文人精神变着法儿说出来的事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唉,写文章的人天生都是跟自己较劲的活冤家。活一辈子,琢磨一辈子,你不让他琢磨都不行。琢磨到节骨眼儿上写出来的东西就连筋带骨,把个老北京的魂儿都能勾连出来,让人一家伙就能看透四九城千八百年的世态炎凉,里外里都带着血筋儿。笔者的作家朋友张胜顺就是这样一个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胜顺在自己的第一篇小说《鸟道》中说:“我自小就喜爱文学,使之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上学赶上‘文革’动乱,插队赶上个尾巴,后来算是挤上电大,接受了高等教育,不过都没有离开自己痴迷的文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喜欢文学就是自虐,比别人看得多,想得多,听得多,自然就比别人吃苦多,痛苦多。喜欢文学就是欠社会的帐,所思、所闻、所看都要变成一本本书,要不总是入不敷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写变革的时代,写变革时代中变化的人。冷眼向洋看天际,悠闲站岸觅身边,在山东一隅,勤奋读书,勤奋写作,坚持原创,坚持孤独。一百多万字的作品,陆陆续续发表,还是觉得明天就有人上门索要‘钱粮’奈何,奈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是通过老朋友李建平认识张胜顺的,那时候,他已经出版了两本长篇小说,但还没有入会(作家协会),入会需要两个会员推荐就找到了我,我感佩他的勤奋执着,同时也认为他的写作状态无论是精神还是作品已经进入了一种化境,根本不再需要体制内的“封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理解他上指所谓的“交钱粮”是指写家子骨子里的一种文学冲动,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安分。那就是不断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一遍遍梳理社会与人生,为大众,也为自己写出一本光罩历史的大书。“不入魔,不成活”,为了完成他的长篇小说《毛公鼎》,他那些年远避亲朋,孤独一隅,在山东一地奋笔涛涛,过着一种极其自我甚至极其自虐的日子,这让我每每连想起在饥馑和困顿中逝去的大作家路遥先生,隐隐有些不安。大约2012年,就在等待作家协会审核批准的当口,我突然从建平口中得到噩耗,胜顺兄弟积劳成疾竟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已经有好几位写北京的老兄离我而去,他们都是勤奋过人且志大冲天的人,他们都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可见当个作家是一件特别折阳寿的苦差事,但没有办法,人一旦中了蛊,后脊梁就长满了折磨人的飞刺儿,躺不下,更躺不平。耳朵里总有个声音絮叨絮叨的喊你去交“钱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窃想,还不如去搬砖、值更,起码能睡个踏实觉,落个心灵安妥,何至于为伊消得人憔悴。更何况,审查逼仄,一句话就给你毙掉了,尤其是写北京近代的人和事。可就是有些人如鲁迅先生所言,偏要做一个“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胜顺就如是,千千万万续写北京故事的拼命硬干的人也如是。好在天堂没有文债,望胜顺兄弟一路走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