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抚州之--副宰相王安礼

墙角梅

<p class="ql-block">摄影/制作:墙角梅</p><p class="ql-block">器材:华为nova 8 Pro</p><p class="ql-block">地点:抚州临川</p><p class="ql-block">文案:墙角梅</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1.5</p> <p class="ql-block">   文化抚州,人才辈出。</p><p class="ql-block"> 抚州市在行政中心南广场建“抚州名人雕塑园”,为66位抚州代表性历史人物塑像,以教育引领后人。</p><p class="ql-block"> 此篇,我们去了解园中的副宰相王安礼……</p> <p class="ql-block">  王安礼(1034年-1095年),字和甫,北宋政治家、诗人。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四弟,进士,官至尚书左丞(副宰相)。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p> <p class="ql-block">  王安礼嘉祐六年(1061)中进士,初入幕河东路唐介门下。熙宁三年(1070),西夏侵犯边境,河东宣抚使韩绛仓促调集四万百姓防守。王安礼反对并提出“民不习武事,今驱之上阵,纵不为敌所败,亦会冻饿而死,应该停止征用”。后被帅吕公弼采纳,改调精兵迎敌,使四万无辜百姓免于难。吕公弼将此事上奏宋神宗后,召为崇文院校书,入集贤院,出任润州、湖州知州,开封府判官,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p> <p class="ql-block">  王安礼敢于仗义执言,大胆进谏。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写了一些反对变法的诗文,被御史中丞李定等指控下狱,处境十分危险,无人敢救。王安礼从容面君,王安礼进谏后,遂从轻发落苏轼。</p> <p class="ql-block">  王安礼以翰林学士任开封知府时,善于断案,执法严明。“有滞讼不得其情及剖决具案而未论者几万人”。到职不过3个月,将所有积案审清,致使“囚系皆空”,并将结果公布于府前。神宗听后称赞“安礼能勤吏,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特给他官升一级,以资奖励。</p> <p class="ql-block">  王安礼开封擒诬告案广为传颂:曾有人投递一封匿名信告京城一富翁,并联络有关权威人士企图谋反。王接信后觉得奇怪,早听闻该人忠厚老实本份,加之信中语言刻薄且无旁证。他认为此事属匿名诬告,便没将它当作一回事。 </p><p class="ql-block"> 没多久京城传闻富户谋反的事,皇帝诏令开封府彻查此事。王安礼奉命搜查,富翁甚为惊恐。搜查无果后,王安礼问富翁有仇人,其回忆道:“有个靠写讼状谋生的马生来借债,因未借而不满,临走说了许多怨恨话,还说要给我厉害看看。” </p><p class="ql-block"> 王安礼将马生传到衙门道:“听说你写得一手好字,本府这里有几本案卷,因书吏生病,上面催得紧,能否请你帮忙抄一下?” 马生受宠若惊地道:“小人有幸,愿意效劳。”马生便落笔抄案卷。王安礼将抄的案卷与匿名信笔迹对比后,立即将马生擒获并询问诽谤文书之事。马生无可抵赖,只得招认。</p> <p class="ql-block">  元丰四年(1081),拜尚书右丞,迁左丞(副相),参与执政议事。元丰七年(1084),终因多次谏阻神宗派兵攻打西夏,被御史张汝贤所劾,以端明院学士知江宁府。元祐中,加资政院学士,先后任扬州、青州、蔡州、舒州等知州、永兴知军。绍圣二年(1095)任太原知府,卒于任所。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魏国公。</p> <p class="ql-block">  王安礼以文词见长,楼钥称其文“踔厉骏发、卒归于道”。其诗或旷达超迈,或寄情高远。著有《王魏公集》20卷,系宋代国家祭祀大典的重要文书,真实再现了宋代社会道教文化发展兴盛的面貌,是了解和研究宋代社会民俗学的重要史料。今存《永乐大典》辑佚本收入《四库全书》《豫章丛书》。《宋史》卷327、《东都事略》卷79有传。</p> <p class="ql-block">  王安礼主修的《灵台秘苑》书中有360颗恒星的入宿度和去极度值,这就是著名的“皇星表”,是古代第二份星表,也是现存星数最多的一份星表。</p> <p class="ql-block">  王安礼作为王安石弟弟,并未依仗其哥权威为己争权获利,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克勤克俭,最终成为当朝宰辅。他始终修身正己,勤勉政事,体恤百姓,敢谏敢言,刚正不阿,其政绩嘉行与德行节操值得后人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