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4年1月4日,周六。我们要攀登的是土崮。土崮位于沂水县夏蔚镇与泉庄镇交界处,南面村庄是杨家峪,北面是范峪,东面是马头崖等村庄,海拔563米。土崮还叫莲蓬山、莲花山。当地人很少叫土崮。<br> 贤弟总是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和判断力,不定导航驾车出发。过沂河大桥经黄山、崔家峪转弯向北到达东郭庄,我总觉得不定导航不踏实,于是定上导航,导航提示掉头,我们按导航提示掉头返回,又觉得不对头,就又用贤弟手机再次定位,一下搜出十个土崮,我们就按贤弟手机导航向北,在导航指引下向诸葛方向驶去。这个方向明显不靠谱。肯定不是我们要去的土崮方向。我们就又按贤弟提议不要导航,直达夏蔚境内再作打听。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土崮就在眼前。导航有时候也不靠谱,我曾经多次被导航误导,这次也不列外。这可能是我们没有准确的提供地理名称所至。金生兄说,咱开个批判会,多走了10公里的冤枉路,由谁来负责?我哈哈大笑,金生兄肯定是冲我来的。贤弟说,未必是坏事,“塞庸失马,焉知非福。”我说,“你们托我福了,故地重游10公里。”是的,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要辩证地看问题。也许错过是躲过。</h3> <h3> 到达夏蔚镇境内,我们按照当地村民提供的路线沿山脚下一条水泥路行驶,不远处在路边泊车,沿着一条小路向山顶进发。<br> 金生兄又发感慨,“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这是古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见解。“仁者爱山”中的“仁者”通常指的是具有仁慈、宽容品质的人。他们热爱大自然,崇尚山的稳重。而山作为大地之骨,给人以沉稳、坚定的感觉。仁者的内心与山的特质相呼应,因此他们乐于与山为伴,从山的沉静中汲取力量,体会生命的坚韧与博大。 <br> “智者爱水”中的“智者”代表睿智和机敏。水作为一种灵活的存在,其形态多变,流动不息,象征着智慧和变化。智者的思维方式与水的特性相契合,他们乐于从水的流动中领悟生活的哲理,适应环境的变化。 <br> 山水不仅是自然的景观,更是仁者和智者修身养性的场所。通过亲近自然,仁者和智者得以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山和水分别代表了稳重与灵活,仁与智的特质,在山水之间得以体现和融合, 共同构成了人生哲理的丰富内涵。 <br>这句话是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 <br></h3> <h3> 爬到半山腰,路没有了,满山的荆棘灌木挡住去路,我们只好放慢脚步,剥开荆棘灌木蜿蜒曲折,迂回前进。我们手脚并用,真正的是在爬山,手划破了算什么。其实我们知道,山东面有一条上山的路,是可以较轻松到达的。喜欢爬山的人从来不怕山有多高,路有多险,向着既定目标奋勇攀登。明知高处不胜寒,却偏要在寒风中收获战胜的那份获得感,那份胜利的快乐。,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历登山艰辛,永远不知道“无限风光在险锋”,更体会不到伫立在云端,“手可摘星辰”,“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山是和世间隔绝的,所以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h3> <h3>摄影:董老</h3> <h3>摄影:周郎顾曲</h3> <h3>摄影:周郎顾曲</h3> <h3> 贤弟总是先我们登上山顶。我和金生兄稳步前行,寻找最佳登山路线。爬山时,我没顾不得想其它,只想着如何迈出下一步,我完全沉浸在对下一步的思考中,心灵变得如此纯净,无忧无虑。每一步都是坚持,每一步都是希望。每一次呼吸都是对生命的热爱,每一次心跳,都是心灵与大自然更密切的接触。仿佛在山野间忘我,在星空入眠,随云朵漂浮,在清空游历。去寻觅那些传说中最珍奇的谜底,去遇见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神仙。</h3> <h3>摄影:董老</h3> <h3>摄影:董老</h3> <h3>摄影:周郎顾曲</h3> <h3>周郎顾曲</h3> <h3> 登山的每一步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每一步都充满着艰辛与快乐。当我们步履蹒跚的爬上山顶时,一股冬天里的冷风扑面而来,冷风为我们洗去了脸颊的汗水,抚去满身的尘土,放眼望去,被深深地陶醉在眼前的美景中。四处山峦叠嶂,绵延不绝。北面可以望见锥子崮、歪头崮、江家崮、透明崮、东汉崮、马头崮等山脉,四面都是群峰连绵,崮山巍峨,尽显崮乡风采。</h3> <h3>摄影:董老</h3> <h3>摄影:周郎顾曲</h3> <h3>摄影:周郎顾曲</h3> <h3>摄影:周郎顾曲</h3> <h3>摄影:董老</h3> <h3> 土崮山顶东西长约50米,南北长约30米。山顶有寺庙——黄柏寺。唐贞观年间建。历经1300多年的风雨沧桑,已失去当时的宏伟。现存的寺庙也是历朝历代反复重建,里面供奉着玉皇大帝、王母神位。一门两窗算是三间,建筑墙体厚约1米,屋顶属无粱建筑,全部用长50厘米、宽20厘米的条石按一定的弧度悬棚起来。两个窗是用整块石板镂空雕琢成铜钱模样。庙前立有三块修庙石碑。崮顶面积不大,但怪石嶙峋,几十株松柏根植于青石板的缝隙间,傲寒挺立,直插苍穹,杂草灌木丛生,为土崮增添了一道绿色的风景。崮周崖壁高近二十米。北侧西侧陡峭,难以攀登,唯有东侧有上山路线。南侧巨石崩塌,滚落至山坡林立。在南侧山坡有一处多间屋框子,曾是黄柏寺主持和曾侣居住的区域。黄柏寺前面有三块碑刻,西边一块是民国十年(1921年)立的,中间一块是清嘉庆年间(1806)立的,东边一块碑文已辨别不清,能看清重修玉皇庙字样。</h3> <h3>摄影:董老</h3> <h3>摄影:周郎顾曲</h3> <h3>摄影:董老</h3> <h3>摄影:董老</h3> <h3>摄影:董老</h3> <h3>摄影:董老</h3> <h3>摄影:董老</h3> <h3>摄影:周郎顾曲</h3> <h3>摄影:周郎顾曲</h3> <h3>摄影:周郎顾曲</h3> <h3>摄影:周郎顾曲</h3> <h3>摄影:周郎顾曲</h3> <h3> 人生如登山。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地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能前行,不能退缩。不登上山顶永远是失败者。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攀爬,它使你总有一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抬起头就能看到自己的希望。让我们每天像登山一样的活着吧,慢慢地,坚持不懈地攀登,一路上有艰辛,有风雨,也有瞬间而过的风景。</h3> <h3>摄影:周郎顾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