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人文地理之 ‍【罗西有两个白埠子村】 ‍(高鹏程)

高鹏程

<p class="ql-block"><b>  (作者按:临沂高新区湖北路与新西外环交会西南角,有两个名字相似的村庄,北白埠子村与南白埠子村,它们因白埠岭而得名,分居岭之南北。十余年前,我初访北白埠子村时,我们湖西崖村有几家养牛户在此搞养殖,是政府有关部门扶持的。如今故地重游,两个村落已连成一片,紧邻新206国道,展现出无限的发展潜力。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两个充满故事的村庄。——高鹏程)</b></p> 新城社区 <p class="ql-block"> 北白埠子村、南白埠子村现属于新城社区,坐落于临沂高新区罗西街道西南部,宛如一颗明珠镶嵌于此。社区居民委员会驻于官庄东南部,东与庙山社区为邻,南至沂堂镇北沂堂村,西接沂堂镇寨子社区,北与西磊石村相望。2004年12月,在行政村规模调整村改社区试点之时,新城社区应运而生,新城社区由北白埠子、南白埠子、毕家庄、官庄4个自然村组成。</p> 关于“埠” <p class="ql-block">  埠,bù,形声兼会意字。本意为停船的码头,即江河沿岸及港湾内供停靠船舶、上下旅客和装卸货物的建筑。由于有很多码头后来成为市镇、故引申指有码头的城镇,或泛指城镇;又特指商埠;又用于地名。“土”为形旁,“阜”为声旁。异体作“埗”,最初借用“步”表示,后另加意符“土”。如今规范化,以“埠”为正体。“埗”另表它意。</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作为村名的“埠”与以上几种解释有所不同,应该与“阜”有关,是土山、大土堆。我村村北曾经有个地名,叫“沙埠子”,就是因为有一大堆黄沙土。今天,我们认识的两个带“埠”的村庄,应该是与白土堆有关。</p> 白埠子村的来历 <p class="ql-block"> 北白埠子村隶属于罗西街道新城社区,位于街道辖域西南部,距离街道办事处西南约五千米。它东邻毕庄,南至官庄,西接寨子,北抵湖北路。此村始建于北宋中期,因地处白埠岭之北,故得名北白埠子,岁月悠悠,村名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北白埠子村鸟瞰图</b></p> 北白埠子村的沿革 <p class="ql-block">  清宣统三年(1911),北白埠子村被称为兰山县城前乡北白埠子村。1930年,它隶属于临沂县第二区。1943年6月21日,朱陈区区长张国柱率队与王洪九的四大队徐凤林顽部作战,在东门里更道内壮烈牺牲,为纪念张国柱,北白埠子村曾改名为“国柱村”,后又恢复原名。</p><p class="ql-block"> 1955年10月1日,它被称为临沂县朱隆区北白埠子村。1958年2月,属朱隆乡。同年8月,建立共产主义公社北白埠子大队。1959年3月18日,改称朱隆公社北白埠子大队。1962年8月16日,改称朱隆区北白埠子大队。1969年1月20日,复称朱隆公社北白埠子大队。1970年4月7日,再称朱隆区北白埠子大队。1971年3月24日,又称朱隆公社北白埠子大队。1981年12月14日,属岑石公社。1984年4月,改称岑石乡北白埠子村。1994年12月17日,属罗庄区岑石乡。1996年10月9日,属罗西乡。</p><p class="ql-block"> 2002年2月1日,属罗西街道。2004年12月,行政村规模调整村改社区试点时,改为罗西街道新城社区北白埠子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北白埠子村委</b></p> <p class="ql-block">  北白埠子村现有户籍人口360户、1256人,皆为汉族。每逢农历一、六有集市,正月十六、十月十六则有庙会,热闹非凡。村中姓氏众多,周、李、王、郭、孙、候、高、葛、顾、刘、吕等11姓在此聚居。其中李姓占30%,陈姓15%,周姓15%,王姓8%,葛姓8%,高姓6%,顾姓8%,刘姓2%,侯姓2%,孙姓2%,郭姓2%,吕姓2%。</p> 革命烈士—张国柱 <p class="ql-block">  张国柱(1921—1943),革命烈士,出生于罗庄区沂堂镇前台井村。1938年,他投身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11月,任中共临西工委庙山区分区委书记、区长。1943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十九日),张国柱带领武工队在北埠子村(今罗西街道)与王洪九的四大队徐风林顽匪部作战,在东门里更道内壮烈牺牲。为纪念这位英勇的烈士,北埠子村曾更名为“国柱村”。</p> 白埠子观音堂 <p class="ql-block">  北白埠子村的观音堂始建于9世纪中期,历经千年风雨,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它是江北唯一一座坐南朝北的观音堂,因当时财力、物力、人力所限,主体建筑为全石结构,房顶坡度缓和,规制不大,如同土地庙一般。</p><p class="ql-block"> 北宋末期,宋徽宗崇信道教,大造道观,北白埠观音堂得以重修,重塑菩萨金身。2009年,这座存在了千年的观音堂因年久失修,几近坍塌。村人集资,在其原址上恢复重建。</p><p class="ql-block"> 重修后的观音堂呈道冠形,长8米,宽5米,分3间,朱漆的椽子,绿漆的檩子,房顶由椽子、檩子、方砖、青瓦构成,十分壮观。大堂正中塑三大真人像,观音跨犼居中,普贤真人、文殊广法天尊跨象、狮分列左右,观音前为善财童子。左右山墙绘有十八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p> 南白埠子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南白埠子村鸟瞰图</b></p> <p class="ql-block">  南白埠子村与北白埠子村隔岭相望,其位置与来历相似,同为白埠岭下的古老村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南白埠子村委</b></p> <p class="ql-block"> 南白埠子村现有户籍人口310户、1073人,皆汉族。姓氏众多,陈、钱、丁、李、陆、杨、张、侯、郭、王、林等11姓在此聚居。其中陈姓、钱姓各占30%,陆姓8%,丁姓8%,李姓8%,杨姓3%,张姓4%,侯姓5%,郭姓2%,其他姓氏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鹏程 撰文 2025.01.05)</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高鹏程,男,1966年出生,临沂高新区湖西崖东社区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舒同书法临沂研究会会长,临沂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师范学校毕业,现任罗庄区文史研究员,罗庄区象棋协会名誉会长,罗庄区诗联书画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原临沂市象棋协会副主席、临沂高新区书协副主席。著有《舒同书法(楷)技法精解》、《舒同书法(行)技法精解》等。爱好广泛,喜欢文学,尤其擅写舒同体书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