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堂 天主教北京教区王府井教堂(又称东堂或圣若瑟堂)座落于王府井大街74号,是北京城内历史第二久远的教堂。 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世祖顺治皇帝赐予意大利传教士利类思及葡萄牙传教士安文思一所宅院,后修建一座奉若瑟为主保的圣堂。 著名的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郎世宁等均在此教堂居住。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东堂及其附属房屋由于地震而倒塌,并于次年重修。 嘉庆十二年(1807年),教堂图书馆发生大火,房屋焚毁,教堂无恙。 此后,朝廷以火灾为由,责令拆除教堂,东堂遂废,直到咸丰十年(1860年),圣堂宅地还给教会,但仅修数间平房作为祈祷公所。 光绪十年(1884年),经由田类思主教向国外教会募捐巨款,再次重建东堂,但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13日)再次被毁,并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第三次重建,并屹立至今。 东堂于1966年8月21日被迫关闭直至1980年12月24日的圣诞平安夜正式重新开放。 新世纪的曙光给这座古老的教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东堂在王府井大街二期改造工程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并在2000年9月11日开始,教堂文化广场以其特有的元素点缀着金街的亮丽景色。 今天,王府井天主教堂以她独有的魅力与内涵继续祝福着这座古老的城市及其子民。 西堂 西直门天主堂,又名圣母圣衣堂,俗称西堂,名列北京四大天主堂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130号的教堂。 西直门天主堂是北京四大天主堂中历史最短规模最小的一个,也是四大天主教堂中唯一一个不是由耶稣会士建立的教堂。 圣堂由遣使会意大利籍司铎德理格神父在1723年用俸禄购地兴建,初称圣母七苦堂, 清嘉庆1811年因禁教被强行拆毁,到1867年由孟慕理主教构筑恢复重建。 1900年6月15日因义和团掀起的反洋、反教运动,本堂金司铎遇害,圣堂再次被焚毁。 1912年由仁爱会修女博朗西耶氏筹资恢复原貌,改名圣母圣衣堂。由于创建西直门天主堂的德里格神父是受到罗马传信部指派的神职人员,因而西堂直接隶属于罗马教廷。 北京四大天主教堂的另外三座则均为耶稣会士创建,直到1773年罗马教皇宣布解散耶稣会之后才转归划归味增爵会士管辖,成为直接隶属于教廷的教堂。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6月15日西直门天主堂又被义和团毁坏,此后直到1912年,在原址第三次重建西直门天主堂。<br><br> 文化大革命期间西直门天主堂被没收,曾经先后被用作过纽扣厂、电扇厂和同仁堂制药厂的仓库。其间教堂三层高的钟楼也被拆除。 1994年,西堂重新开放,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2008—2009年重修了钟楼与庭院,恢复民国时期原貌。 南堂 都门建堂碑记 自昔西汉时,有宗徒圣多默者初入中国传天主正教,次则唐贞观以后,有大秦国西士数人入中国传教,又次明嘉靖时,圣方济各入中国界传教,至万历时西士利玛窦等先后接踵入中国传教,译有经典,著有书籍,传衍至今。 荷蒙清朝特用西法,定造时宪新历,颁行历务,告竣,谨于都城宣武门内虔建天主新堂,昭明正教。时天主降生一千六百五十年,为大清顺治七年岁次庚寅。 顺治七年(1650年),汤若望得皇帝赐地银两重建利玛窦所建之南堂。在此之前,"教内教民祈祷都是在一座外面瞧不出来任何特征的圣堂内举行,这在当时中国全国都是一样的情形",这是利玛窦为适应中国人的审美需求而做出的让步。 如今,汤若望决定重建一座真正的西式教堂。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拆而重建,而是在利玛窦所建教堂一侧另起新堂。 《燕京开教略》曾言:"顺治七年,皇上于宣武门堂院之东复赐汤若望隙地一所,以建圣堂。"《天学传略》亦言:"西泰氏旧堂之东隅,师为仿西式,改创新堂,宽数倍,恭勒纶音于石,以垂不朽,天下闻而荣之,堂近宣武门。" 为此,汤若望以中文和拉丁文对照撰写《都门建堂碑记》,镌刻于大门处大理石上。<br> 碑文简单明了,首先言明西汉时期关于宗徒多默来华传教之说法,次则大唐贞观年间奈斯多利派主教阿罗本东入长安传教之事,再言明之嘉靖年间方济各沙勿略入华,后有利玛窦等人随之而来,译经著书,以传圣教。 最后言若望本人入华之后专修历法,并建宜武门内天主新堂事宜,以为先贤之来者。 北堂 天主教北京教区西什库教堂位于西什库大街南端。作为主教座堂,其整体建筑风格为中西结合。 主体建筑是一座三层哥特式教堂,附属建筑由中式住宅、庭院及园林等组合而成,是北京最大的天主教堂建筑群,亦曾是北京内城最高的单体建筑。 圣堂正门月台两侧建有两座重檐歇山黄色琉璃瓦碑亭。亭中立螭首龟趺碑。 碑文阴刻,东亭石碑碑阳《迁建谕旨》,碑阴《照泽商定合同》;西亭石碑碑阳《迁建天主堂碑记》,碑阴为满文对照之记录。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皇帝偶患疟疾。当时在京的两位传教士得知后立即献上金鸡纳霜,使得皇帝病愈。 皇帝大悦,遂赐蚕池口之地建天主堂。教堂于四十二年(1703)建成,因其在北京内城之位置而俗称北堂。 康熙皇帝亲笔撰书"万有真原"匾额、长联及律诗一首并派人送至堂中。 清光绪十二年(1886),清廷扩建皇宫。经与教会协商,划拨给教会西安门内西什库南端三分之二土地作为另建新教堂之用,并从国库划拨银两用作修建之经费。 气势宏伟的大教堂连同主教公署、天使修院、仁慈堂等附属建筑群于十四年(1888)正式落成。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北堂大修。清政府又将西什库其余三分之一土地赐给教会。教堂在原有基础上再加高一层,终成今日之建筑样貌。 1985年党的宗教政策全面落实。市政府拨付文物专款对西什库教堂进行修缮。同年教堂举行复堂祝圣大典,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1987年西什库教堂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教堂再次重修,其经费仍为市政府拨付文物专款。 北京教区李山主教于2018年8月11日举行了"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府迁址、西什库主教座堂重修感恩暨祭台奉献礼"。 在天主圣神的护佑下,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府及西什库主教座堂历经多年岁月变迁后,终将重新恢复使用。 明清之际,在耶稣会传教士们的努力下,福音在神州大地广为传播。<br> 之后的数百年间,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教堂如雨后春笋、四处绽放。在其进程中,来自西方的天主教建筑艺术自然也受到了中华艺术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使东西方不同的智慧和工艺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这真实地展现了上主的美善及信仰的真谛。正是这样的精神和智慧,才使得天主教的信仰能真正地在它民族文化中加以融合,并得以恒久延伸。 基督宗教本地化是天主教信仰融入异域文化中的重要环节。建筑是文化的有形载体。 其建筑的本地化正体现着天主教信仰扎根中国、迈向中国化的积极进程。 如此而言,北京西什库教堂堪称本地化之典型。她在320年的漫长岁月中既承载了传播福音的使命又见证了中国的政治风云与社会变迁。最终,其以一种中西结合的方式留存至今。 欲表建筑是一本凝聚智慧和艺术的史书,西什库教堂便是这本厚重史书中的精彩篇章。 她秉持着对天主和教会礼仪的尊重与虔敬,以其独有的方式在教会内自由发展、实践着本地化的尝试与探索。 继承与借鉴前人经验的中国教会,必将走出一条具有中国天主教建筑特色的中国化之路。 这是今日中国大陆各教区努力之方向,更是中国天主教众牧者当终身承担和践行的伟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