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眼中的京杭大运河 高邮·镇国寺

A🐎🌈马虹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 1, 1);">《小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京杭大运河无疑是一条承载着丰富文史记忆的重要水道。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人工运河,它连接了中国的北方和南方,串联起了众多历史名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而我,出生在无锡(其中的一个沿河城市),工作在北方,退休又回到出生地养老,有机会开着车沿着这条古老的运河行走,穿越了一系列令人陶醉的城市,用我的眼睛和笔墨记录了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将陆续发表系列小作文《聊聊我眼中的京杭大运河》,把我走过的京杭大运河沿途的这些城市,通过我不成熟的文字,把她们的美丽和魅力展现出来,向朋友们分享、与朋友们共同感受这条运河所承载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她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穿越历史的旅程,感受京杭大运河周边城市的独特魅力吧!</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高邮自驾一日游,我有幸踏入了京杭大运河上的千年古刹——镇国寺。“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高邮镇国寺四面环河,是座河心小岛,紧邻高邮湖畔,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展现出一份独有的宁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镇国寺,始建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即公元885年左右(也有说法为874年),由唐僖宗的宗弟所建,初名光孝禅寺。据石碑记载,唐僖宗为祈求国家安宁、百姓康泰,特命其弟在此修建寺庙,以表虔诚之心。后因寺内有一口甘泉,水质清冽,被改名为醴泉寺。到了清朝,因其显赫的佛学地位和保卫国家的寓意,再次更名为镇国寺。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进入寺庙入口,首先看到的是长长的普渡连廊桥,梁上唐彩熠熠。广场矗立着南海观音金像,后面是大雄宝殿。寺内香烟缭绕,宝相庄严,每砖每瓦都是古色古香,记载着岁月与光阴的故事。在寺内穿行,仿佛在穿越时空隧道,在这里也近距离观赏波光粼粼的运河及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河心岛上的静谧与运河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是人们心灵的寄托之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运河的商业往来为镇国寺提供了物资与人气,镇国寺庙则成为了运河上人们的精神家园。唐代诗人杜牧曾在此留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千古绝唱,为镇国寺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镇国寺内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座历经千年风雨仍屹立不倒的镇国寺塔。这座方形七层楼阁式砖塔,高达35.36米,塔刹为青铜铸葫芦,据说塔的顶端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八个字;塔身每一层都刻有精美的佛像和浮雕,见证了唐代以来佛教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被誉为“南方的大雁塔”。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关于镇国寺塔,还有一段传奇的历史故事。相传,在唐僖宗时期,镇国寺的禅师举直法师圆寂时,满屋红光,异香扑鼻、梵乐阵阵。法师涂毗后,舍利无数,其弟子为珍藏这些舍利,便修建了这座佛塔。塔成之日,香火鼎盛,成为一方信仰的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大运河拓宽工程中,这座古塔面临着被拆除的危机。关键时刻,周总理的“让道保塔”批示如同天降甘霖,让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塔得以幸免于难。当时花费重金将河堤东移52米,为寺塔留下一座约40亩的小岛,这一壮举不仅是对建筑奇迹的保护,更是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尊重与热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夕阳西下,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高邮,但镇国寺与大运河水乳交融的美景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正是:“归程回首步犹迟,古塔斜阳系去思,不惜秋波重一转,水中陆上两相宜”。期待再次探访,发现更多未曾触及的美好与感悟。</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朗诵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霞光之声——辽宁省鞍山市朗诵艺术协会会员,网络平台主播,朗诵文艺沙龙制片人。英语教师,教育工作者。喜欢在朗诵中沉淀自己,陶冶自己,升华自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特别鸣谢英云飞和金卫东女士为本篇小作文在专业知识和文字修辞上提出的宝贵建议!</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