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游记之五,神奈川县

张玮拍摄

<h1><font color="#ed2308"><b>镰仓大佛 长谷寺</b></font></h1> 阿弥陀如来坐像,俗称镰仓大佛,位于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市净土宗高德院内。青铜大佛净高11.3米,重约121吨,建造于1252年,具有中国宋代佛像的风格,日本国宝。 镰仓大佛原供奉于大佛殿之内,在1498年,由于海水倒灌将整个大殿冲毁,自此大佛就一直露天供奉,直到如今。 镰仓大佛为中空构造,背部装有出入口。日本著名文学家正冈子归曾写下有关大佛的俳句:“火焚而不毁,雨淋而不朽,镰仓露天大佛,或许是永恒的佛。” 长谷寺,位于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市长谷3-11-2,全名是“海光山慈照院长谷寺”,开创于奈良时代天平八年(736年),开基是藤原房前,开山是德道上人,本尊是“十一面观音菩萨像”。 寺院的主要建筑“观音堂”和“阿弥陀堂”,供奉着由一整根樟木雕刻而成10米高的十一面观音菩萨像。 在地藏堂东、北、西三面分布着“千体地藏”,祈愿时把水淋在佛像上。 “卍池”,以池塘的形状命名。 绿植环绕中的写经场。 红色鸟居后面就是“弁天窟” 窟内的“八臂弁才天像”。 <h1><font color="#ed2308"><b>圆觉寺</b></font><b>​</b></h1> 圆觉寺,位于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市山内409,是临济宗圆觉寺的总寺院。1282年,北条时宗为吊唁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战死者建造的菩提寺,寺号“圆觉兴圣禅寺”。 圆觉寺总门外悬挂后土御门天皇书写的“瑞鹿山”匾额。 圆觉寺山门,由诚拙周樗再建于天明五年(1785年),上悬伏见天皇书写的“圆觉兴圣禅寺”匾额,神奈川县指定重要文化财。 舍利殿,殿內供奉“佛牙舍利”,是将军源实朝派使者至大唐本宗能仁寺迎请而来,日本国宝。 洪钟,是北条贞时捐赠,由物部国光铸造,完成于正安三年(1301年),上刻有“皇帝万岁 重臣千秋 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是镰仓第一大钟,日本国宝。 弁天堂内,中央供奉的人头蛇身的宇贺弁财天,同时也是洪钟的神体,北条贞时称之为“洪钟大弁财功德尊天”,与江之岛的弁财天合称夫妇弁财天。 选佛场,重建于元禄十二年(1699年),供奉药师如来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黄梅院“观音堂”,为宇多天皇九世孙、日本临济宗高僧梦窗疏石的塔所,他那《山居韵十首》中的“眼里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为国人熟知。 田中绢代(1909-1977年)墓地,日本女演员、导演,作品有《西鹤一代女》、《雨月物语》、《望乡》等。 方丈庭园的唐门。 <h1><font color="#ed2308"><b>神奈川县立历史博物馆</b></font></h1> <p class="ql-block">神奈川县立历史博物馆,位于神奈川县横滨市的马车道,原为横滨正金银行旧址,1967年开馆。</p> “一遍上人立像”,木雕,日本南北朝时代,神奈川无量光寺藏。 “真教上人立像”,木雕,日本镰仓时代至南北朝时代,东京法莲寺藏。 “空也上人立像”,木雕,日本室町时代,神奈川清净光寺藏。 “陶偶”,绳纹时代,横滨市荣区公田町出土。 “陶偶”,绳纹时代,横滨市荣区公田町出土。 “人形陶俑”,古坟时代,横须贺市神明町出土。 <p class="ql-block">“木简”,奈良时代,奈良文化财研究所藏。</p><p class="ql-block">“相模国封户租交易账”,奈良时代,宫内厅正仓院事务所藏。</p> <p class="ql-block">“势至菩萨坐像”,镰仓时代,镰仓净光明寺藏,重要文化财。</p> “彩绘木雕菩萨半跏像”,中国南宋,神奈川县重要文化财。&nbsp; “长宜子孙纹青铜镜”“四神纹青铜镜”,中国东汉。 “后醍醐天皇像”,日本南北朝时代,藤沢市清净光寺藏,重要文化财。 <p class="ql-block">“守护江户内湾青铜制80磅陆战加农炮”,1854年制,口径250毫米,全长3830毫米。</p> “福泽谕吉瓷板像”(1835-1901),戒名大观院独立自尊居士,日本明治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军国主义份子,东京学士会院的首任院长,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创立者,主张脱亚入欧论,其肖像被印在日本银行券1万日元的纸币正面。 “大隈重信瓷板像”(1838-1922), 历任日本明治政府民部大辅、大藏大辅,1874年任台湾事务局长官,1898年任首相兼外相,1910年任早稻田大学校长,1916年被封为侯爵。 “井上准之助瓷板像”(1869-1932), 日本明治、大正、昭和时期银行家,1913年任横滨正金银行董事长,1919年任日本银行总裁,1923年任第二次山本权兵卫内阁的大藏大臣,1927年再次出任日本银行总裁,1932年在选举活动中被血盟团成员小沼正暗杀。 “高桥是清瓷板像”(1854-1936),日本政治家,日本第20任首相,第7届日本银行总裁,在冈田启介内阁任大藏大臣,在二二六事件中被陆军兵变士兵暗杀。 “永井荷风瓷板像”(1879-1959),日本小说家、散文家,原名壮吉,别号断肠亭主人、石南居士等。1902年以小说地狱之花成名,曾游学美国、法国,回国后任大学教授,并主编三田文学杂志,1954年被选为艺术院会员。 “青花菊图瓷瓶”,昭和时代初期,宫川香山第二代作。 “富士合战图瓷盘”,明治时代前期,中岛则亲制造。 “高浮雕鴫花瓷瓶”,明治时代前期,宫川香山初代作,个人藏。 “高浮雕菊花鹑鸟瓷盘”,明治时代前期,宫川香山初代作,个人藏。 《老母图》,油画,明治八年,五姓田义松。 赏月食品。 山村晚饭。 山村早饭。 山村灶台。 <p class="ql-block">“稻荷讲掛图”,小岛高氏寄赠。</p> 祝贺插秧时的饭菜。 稻荷讲膳。 横滨正金银行使用过的洋式天平,明治17年4月。 风琴,大正时代。 脚踏缝纫机,昭和战前时期。 美国制脚踏缝纫机,昭和战前时期。 日本军装备,昭和时代,陆军少尉军服、民间头盔、防毒面具、海军饭碗、军用皮包、水壶。 晶体管收音机,NEC制造,昭和30年代。 夏普牌黑白电视机,昭和30年。 电报机,昭和时代。 相模木偶戏,重要文化财。 祇园舟。 木质佛像。 <h1><font color="#ed2308"><b>建长寺</b></font></h1> 建长寺,位于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市山内189,是镰仓幕府第五代摄政者北条时赖于1253年创立的日本最初的禅宗道场,中国南宋高僧兰溪道隆为其开山祖师。 建长寺总门,1940年从京都迁移至此。 建长寺三门,正面是破风抱厦,受宋代建筑影响颇深。 三门上悬挂后深草天皇书写的“建长兴国禅寺”匾额,由雪下大工左卫门大夫信吉制作于天文八年(1539年),木作上留有墨书“天文八亥六月廿三日 雪下大工左卫门大夫信吉”。 法堂,是住持大和尚解说佛法的建筑。 法堂天顶画《龙云图》,是日本现代著名画家小泉淳作的作品。法堂内供奉的本尊是千手观音,前面为释迦牟尼苦行像,是2005年由巴基斯坦捐赠给建长寺。 门上悬挂“海东法窟”的匾额,是由竹西书写于崇祯元年(1628年)。 佛殿内供奉地藏菩萨坐像,包括台座高达5米。 唐门,为德川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夫人的灵殿,是从江户迁移至此。 钟楼,入母屋造,茅葺,“梵钟”由关东最有名的铁匠物部重光铸造于建长七年(1255年),钟上的铭文是兰溪道隆所书,日本国宝。 <h1><font color="#ed2308"><b>鹤冈八幡宫</b></font></h1> 鹤冈八幡宫,位于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市,是三大八幡宫之一。 本宫,又名上宫,供奉着主祭神八幡三神:应神天皇、比卖神、神功皇后。 “大石段”,通向上宫的石阶。建保7年1月27日(1219年),镰仓幕府第三代将军源实朝参拜结束时,在大石段处被源赖家之子源公晓暗杀。 “舞殿”,是奉纳舞乐和举办神前婚礼的场所。相传舞殿建立前,源赖朝命静御前在此献白拍子舞。 “大银杏”,是一株高约30米的银杏巨木,推测树龄约1000年。 <h1><font color="#ed2308"><b>横滨中华街</b></font></h1> 横滨中华街,位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中区山下町一带、是具有140年历史的华人居住区,俗称“唐人街”。居住在这里的华侨中,以祖籍为中国广东省的为主。 中华街汇聚了超过600家店铺,各种美味的中华料理让人眼花缭乱,还结合了当地的许多著名景点,共同构建了横滨独特的文化氛围。 横滨中华街关帝庙,始建于1862年,在历经地震、大火、战乱,现在的关帝庙为1990年重建。关帝庙有大陆的汉白玉栏杆、琉璃瓦,及台湾的观音石龙柱,木雕斗拱等,雄伟壮观,极尽奢华。 中华街妈祖庙,始建于2005年,横滨侨界总投资达18亿日元,由日本华裔、横滨中华街建筑总设计师中山严先生担纲设计,2006年3月落成。 海峡两岸在中华街中相互碰撞、融合。 <h1><font color="#ed2308"><b>横须贺市</b></font></h1> 横须贺,位于日本神奈川县东南部三浦半岛,为首都东京的门户。东侧海岸为东京湾,西侧海岸面对相模湾。日本的海上自卫队和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司令部都设立于此。 小栗上野介(1827-1868年),是第一个环游世界的日本人,四次担任勘定奉行,建造了横须贺造船厂和横须贺制铁厂,他从欧美购进新式军舰建立近代海军,1868年5月25日被明治新政府逮捕斩首。 弗朗索尼·雷翁斯·威尔尼(1837-1908年),法国海军造船工程师,受聘负责横须贺造船厂首次建造“迅鲸”号大型木质皇室御用舰。 港口内“日本海军纪念碑”。 港口内“国威显彰碑”。 “军舰冲岛纪念碑”,日本海军“冲岛”号海防舰,原为俄国海军阿普拉克辛海军大将号岸防战列舰,在1905年5月日本海海战中投降,排水量4000吨,装备25厘米火炮,后编入日本二等海防舰。 “军舰山城纪念碑”,日本海军“山城”号战列舰,在1917年由横须贺海军工厂建造,排水量33000吨,航速22节,主要武器为6门双联350毫米主炮,12门单装150毫米舰炮。 “军舰长门纪念碑“,日本海军“长门”号战列舰,在1920年由吴海军工厂建造,排水量42000吨,航速25节,主要武器为4门双联410毫米主炮,18门单装140毫米舰炮。 横须贺港旁的威尔尼公园。 座落于威尔尼公园内的威尔尼纪念馆。 陈列于威尔尼公园内“陆奥”号战列舰主炮,在1921年由横须贺海军工厂建造,主要武器为4座8门双联装410毫米口径火炮。 “陆奥”号战列舰模型。 威尔尼纪念馆内展出1866年荷兰制造3吨蒸汽压力机,日本重要文化财产。 威尔尼纪念馆展出的1865年荷兰制造0.5吨蒸汽锤,日本重要文化财产。 威尔尼纪念馆内展出的历史照片和工具实物 这里曾经是二战时期横须贺港重要的仓储基地逸见波止场的原址,至今有建于大正初年铜质屋顶标志有“军港逸见门”的卫兵岗亭。 “出云号”直升机航空母舰,编号DDH-183,标准排水量1.95万吨,满载排水量2.7万吨,全舰长248米,舰宽38米,吃水深度7.1米,最大航速30节。 “朝日号”导弹驱逐舰,编号DD-119,是首艘采用复合燃气涡轮电力推进系统的舰艇。舰长151米,舷宽18.3米,标准排水量5100吨,满载排水量6850吨。 “亲潮”级潜艇,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常规动力潜舰。艇长77米,艇宽10米,排水量水下为2750吨。 <h1><font color="#ed2308"><b>三笠纪念舰博物馆</b></font></h1> 三笠纪念舰博物馆,位于日本神奈川县的横须贺市。1925年1月,日本内阁会议同意“三笠”舰成为“纪念舰”予以永久保留,经过一年的修整,“三笠”舰停泊在横须贺港,舰首朝向东京皇居,三笠纪念舰博物馆正式问世。 竖立在三笠纪念舰博物馆前面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塑像。 军舰进行曲之碑,《军舰进行曲》又名《舰船进行曲》,濑户口藤吉作曲,明治30年(1897年)成为日本海军军歌,也是现今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官方进行曲。 三笠舰是日本帝国海军的战列舰,为“敷岛”级战列舰四号舰,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担任联合舰队旗舰,也是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大将的座舰。 三笠舰舰首装饰有代表日本皇室的十六瓣八重菊花纹。 三笠舰主火力,2座双联装305毫米主炮。 三笠舰副火力,14门单装152毫米炮,18门单装76.2毫米炮。 露天展品:日本“大和号”战列舰所使用的炮弹。 露天展品:在日俄黄海海战中被炸毁的主炮,日本皇族伏见宫博恭王时任三笠号后炮少佐指挥官,在战斗中身负重伤。 露天展品: 缴获俄罗斯远东舰队军舰主炮炮弹。 露天展品:日俄海战期间,日军在旅顺港外布下的机械水雷。 露天展品:俄罗斯巡洋舰被日本军舰击中的舰炮钢盾。 露天展品:在日清战争中缴获清国海军的十管机炮。 露天展品: 在日清战争中缴获的清国海军镇远舰炮弹。 东乡平八郎(1848-1934年),日本海军大将,在对马海峡海战中率领日本海军击败俄国海军,使他得到“东方纳尔逊”之誉。 霍雷肖·纳尔逊(1758-1805年),英国风帆战列舰时代海军将领及军事家。 约翰·保罗·琼斯(1747-1792年),美国军事家,被誉为海军之父。 三笠战列舰上供奉的三笠神社。 接受供奉的东乡平八郎半身铜像。 东乡平八郎手书:“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各员一层奋励努力。“ 东乡平八郎的手印。 Z字旗,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国人曾使用此旗语“英国要求舰队全体将士尽忠职守”,并最终击败了法国海军舰队。对马海战中,东乡平八郎曾模仿英国人使用此旗语:“皇国兴废在此一战。“ 东乡平八郎的纪念盘。 东乡平八郎手书,明治天皇于明治三十八年五月三十日赐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敕谕。 明治三十八年十月,在敷岛号战列舰上,日本海海战时联合舰队司令部合影。前排左起,少将军医总监山本最行、少将参谋长加藤友三郎、大将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少将机关总监山本安次郎、中佐先任参谋秋山真之。 东乡平八郎所获勋章,第一等旭日大绶勋章和第一级景云勋章。 伏见宫博恭王所获勋章。伏见宫博恭王(1875-1946年)日本昭和时期皇族,伏见宫贞爱亲王的长子。1903年任三笠号后炮指挥官的少佐第三分队长,1922年成为海军大将,1932年进入元帅府,1933年出任海军军令部长。 三笠号战列舰1比50模型。三笠舰由英国维克斯公司制造,1900年11月8日下水,1902年3月1日交予日本海军,标准排水量15140吨,航速18节,2座双联装305毫米主炮,14门单装152毫米炮,18门单装76.2毫米炮,4座450毫米鱼雷发射管。 三笠纪念舰模型1比100模型,昭和36年5月27日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寄赠,日新产业有限会社制作。 三笠舰的舵轮。 昭和年代日本旧海军指挥官旗式样展示。 日本旧海军夏季军服肩章式样展示。 海军军官常服和海军军乐队乐器。 三笠号战列舰的舰首金菊徽章和军旗。 和泉号三等巡洋舰舰首金菊徽章。 日本旧海军元帅军礼服。 供奉有明治天皇御真影的舱房。 舰上英国造的家具。 舰长办公室和屏风。 舰长办公室陈设。 豪华的军官会议室。 在军官会议室旁安装了近防机枪。 宽敞奢华的军舰舰长寝室。 军官餐厅。 士官盥洗室,配备浴缸和西式马桶。 军官盥洗室,配备有搪瓷浴缸、西式马桶、钢制洗手盆、梳妆镜。 单装152毫米舷炮和秋山真之塑像。秋山真之(1868-1918年),日本海军名将,天才参谋,日俄战争时提出沉船闭塞旅顺港、敌前大转向、七段击等方案,成为联合舰队胜利的第一号功臣。 人力舵轮和单装76.2毫米舷炮。 口径为3英寸的舷炮。 油画《三笠舰舰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