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杭州历史遗迹(之七):逸云寄庐

无商不富

<p class="ql-block">在白堤的西端,矗立着一幢引人注目的三层花园别墅,它中西合璧、依山傍水,宛如一颗明珠闪耀在西湖之畔。这幢建筑名为“逸云寄庐”,始建于1927年,是民国时期杭州西湖“十大名庐”之一,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历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逸云寄庐坐落于西湖平湖秋月孤山路口,旧址为孤山路16号,外西湖1、2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西湖的怀抱之中。</p> <p class="ql-block">“逸云寄庐”图文介绍牌</p> <p class="ql-block">杭州市历史建筑“逸云寄庐”碑静静矗立,见证着岁月的变迁,铭刻着这幢建筑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梧桐树之下,围墙东西两扇花式钢管大门宛如忠诚的卫士,半腰高的围墙上一排圆弧形花式钢管护窗,尽显装饰的奢华,让人不禁驻足欣赏。</p> <p class="ql-block">在东西两侧围墙的石柱上均镌刻着“逸云寄庐”四个大字,庄重而典雅,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逸云寄庐是一座多开间三层楼的中西合璧式花园别墅。它占地面积1.375亩,建筑面积437.68平方米,拥有大小17间房,每一寸空间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庭院内假山鱼池错落有致,石笋秀丽,花木扶疏,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楼房坐北朝南,前后是花园,左右是通道,布局巧妙,尽显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逸云寄庐最初由买办商人唐宝泰所建,1941年转手给了上海大亨东云龙。抗战爆发后,东云龙流离香港,将逸云寄庐委托给一位西湖划船人照看。1953年,政府接管后用作干部宿舍。20世纪80年代,这里改为浙江省老年大学校舍,称为“明鉴楼”,如今则成为老干部活动中心活动室,继续发挥着它的余热。</p> <p class="ql-block">唐宝泰是广东香山(今中山市及珠海市部分)人,曾任上海泰来洋行的买办,购置了孤山的这块地皮,建成了这座别墅,人们称之为“唐庄”。</p> <p class="ql-block">令人意外的是,唐庄建成后,最初的住户竟然是著名教育家蒋梦麟(1886-1964)。1927年,杭州建市之年,蒋先生出任新成立的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校长,校址设在原求是书院,翌年4月更名为浙江大学,蒋梦麟成为首任校长,这座别墅也见证了他为教育事业的奋斗历程。</p> <p class="ql-block">水池中,小金鱼悠然自得地游弋,仿佛也在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楼的正立面竖立着八根爱奥尼克立柱,外墙为黄色水泥拉毛,地坪用水磨石,转角楼梯、雕花扶手、护墙板、地板门窗等均采用高档木料装置,一律朱漆,尽显奢华与典雅。</p> <p class="ql-block">匾额“明鉴楼”由艺术大师沙孟海题写,笔力遒劲,尽显书法之美。</p> <p class="ql-block">大门左右两侧各挂着两块牌子,分别为:浙江省老干部美术家协会、浙江省老干部书法家协会、浙江钱江画院、浙江苍松书画社。</p> <p class="ql-block">一楼正中室内设有一长条桌,‌主要用于集体会议或讨论‌。两侧墙上则布满了时事宣传资料‌。</p> <p class="ql-block">左右两侧房间是老干部活动室,中间长桌供学员创作书画作品用。室内墙上挂满了书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每间房天花板都用石膏线角装饰,美观大方。二、三楼前后都有露台,前可望外湖,后可观里湖,东可眺宝石山,西可看孤山,风景绝佳。目前室内暂不对外开放,但仅从外观便能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外观颇具传统特色,飞檐翘角,琉璃黄瓦,宛如一幅古色古香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楼后面拍摄的景色同样迷人,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西北角筑有一座观景石亭,四面通透,可以观景,亭内静谧,仿佛与世隔绝,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这处别墅特别醒目,从孤山这边朝白堤看,金色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三层的主楼,粉色的墙体,连同层次错落的飞檐翘角倒影在水中,宛如仙境,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楼后院便是里湖,四季如画,宛如一幅永不褪色的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参观逸云寄庐是一次令人难忘的体验,它不仅可以让你领略这座中西合璧的独特建筑,更能让你感受到了历史与文化的交融。一座城市对这类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保留了建筑本身的风貌,更让后人能够从中了解到那个时代的故事与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