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观看演出的场所建筑化,最早见诸于记载的始于汉代,这些场所是为广场上看角抵、百戏而设置的帐棚,这应当就是那些最早的看棚。角抵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据《述异记》记载,上古时的蚩尤民族头上长着角,耳鬓旁长着剑戟。他们在与黄帝打仗时,就以头上之角抵人,敌方对此很难防御。这种所谓的"以角抵人",其实便是一种类似现在摔跤、拳斗一类的角力活动。它们主要是一种力量型的较量,通过非常简单的人体相搏来分出胜负输赢。 到了秦汉时期,角抵活动非常盛行,但是当时的角抵已经不再是一种争斗相搏的手段,而是变成为一种带有一定表演成分的游戏活动。随着古人这种活动的增加与流行,在观赏演出时人们把表演区域逐步进行了建筑化了。这种做法大约始自唐代,除乐棚外,还逐步出现了歌台、舞台。 到了宋、金、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和城市商业、手工业的发展,逐渐产生了职业艺人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就出现了大量供各种伎艺人用的表演平台(被称为“露台”)。 宋代的露台是“百艺群工,竞呈奇伎”的表演演绎的场所,露台的四周有“彩结栏槛”(“栏槛”即栏杆),后来瓦舍勾栏兴起,露台的这种形式就成为勾栏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表演台面周围设栏杆,这个传统从唐代开始,经过宋代一直保持到近代。勾栏的表演台,根据演出的需要,由原来露台的四面围观,逐步变为了三面对观众,留出一面作为后台,两端有可供演职员等出入的上下场门。这也是一般表演台向戏台演进的关键变化。这种结构形式延续了800年左右,同戏曲若干艺术特点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h3> 戏台的建筑形式大概范式是这样的:从宋、金、元时期古戏台遗迹和遗物中,特别是近年来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一带发现多处遗址来看,这些古戏台都是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有的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有的古戏台本身就是寺庙建筑的一部分,所以又称“庙台”,而农村的庙台多为砖木桔构,比城市勾栏戏台要坚固些,有的还相当雄伟,当时人们在这些戏台进行的戏曲演出活动,起着酬神、娱人的双重作用。</h3></br> 中国戏曲发展到明清两代,不但有大量的临时性、半临时性的戏台,而且在固定性剧场建筑的方式及技术上也有很大提高。明、清间的固定性剧场大体上可分庙台、私人宅第戏台、宫廷剧场和营业性戏园几种。清代各地方剧种普遍兴起,商业性质的专业戏班也随之大量增多,于是,戏台建筑逐步走向大型化,其形式也更趋精美。康熙、乾隆年间各地建立的戏台,明显地带有商业的色彩。在当时山西、陕西的商业势力向外拓展过程中,形成了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进布局的局面。山陕公会到处建立会馆,在交通要道均兴建大关帝庙,关帝庙内多附建有戏台。随着这些戏台的建立,山陕地方兴起的梆子腔也在这些地方大量演出。与此同时,江苏、安徽的盐商势力也以苏州、扬州为中心向北方延伸。盐商重视昆山腔的发展。苏州老郎庙是昆山腔的大本营,这里一时成为官府承认的全国戏曲中心,并号称“梨园总局”。 清代的许多官吏、商人自备家乐,一般在厅堂的宴席前辅上一块红氍毹(地毯),便在宴席等中在此布演,也有构筑私家戏台的(如查楼原来就是明代巨室查氏私人享用的戏台),供自家宴席、活动时演出取乐。这些模式入清以后才改为营业性的剧场的。 在江南,庭院的私家戏台也很多,且比较多地保存了各代实物。最豪华的私家戏台是宫庭剧场。宫庭戏台的特殊就是在于建造了一种有三层台面的大戏台。宫庭演出时,往往天、地、人三界交错,神鬼杂出,非常热闹。在清中叶某些酒馆和茶园中,为了方便,戏台与观众席之间加了顶(成为规模较大的室内剧场), 室内剧场的出现,使戏曲演出的采光同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戏曲一般都在露天戏台上演出,靠的是自然光,有了室内剧场,人工照明就成为的一种需要,这也为后来人工照明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条件。在室内剧场,在灯光的照耀下,演出更加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 <h3> 到了近现代,城市的营业性剧场由旧式的茶园向着新式的戏曲剧场演变。1908年建成了上海新舞台,之后其它大城市也纷纷仿造,建造了这类新式戏曲剧场在许多地方成为必需,旧式茶园开始被渐被淘汰。新舞台的出现,是中国剧场史上的一个革命。这种新式戏曲剧场同旧式茶园相比,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把三面敞开的舞台,变成了镜框式舞台,但镜框式舞台多少保留了一些传统的伸出式舞台的特点,其台唇都比较大,呈半月形。</h3></br><h3> 从现在角度去研究,古代的剧场形式多样,琳琅满目,历史悠久。在我国境内,现存的金元戏台有十几座,全部在山西省,我们所发现的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金代戏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戏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戏曲全面繁盛,戏台建筑几乎遍及城乡,全国现存明清戏台约20000座。据山西省第三次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山西省的古戏台有3719座。<br></br> 同时在戏台周边碑刻遗物十分丰富,现存的戏曲碑刻约有四五千通。此外戏曲雕塑也十分丰富,它的存量极多,目前统计不易,还没有准确数字。汉代众多的画像石与陶俑展现出了汉代百戏艺术的发达。宋金时期,随着丧葬习俗的变化,墓葬中出现了杂剧、社火砖雕。明清戏曲雕塑表现为建筑装饰雕刻、工艺雕刻和小品雕塑。同时戏画也在戏剧发达与舞台遍布过程中得以创立与发展。</h3></br> 宋代绘画中发现有两张杂剧图,周贻白先生辨认出其中一幅为宋杂剧“眼药酸”,元代传世绘画中尚未发现戏曲绘画,明清两代卷轴画中的戏曲内容主要集中在宫廷画。其余戏曲绘画皆出自民间画师之手,内容多为戏曲场面、脸谱与扮相谱,还有城乡演剧图、赛社走会及节庆演出图以及木偶影戏图等。当然壁画、年画也很丰富。此外舞台题记也很有数量可供研究。舞台题记是戏曲文物家族的新成员,内容主要为演出时间、班社、剧目、艺人等,有时艺人也将自己演艺生涯之艰辛与感想书于壁上。服饰道具与乐器也遗留甚多,现存服饰道具与乐器主要是清代,尤其是晚清至民国之物。抄刻本的戏剧戏曲文物也与一席之地,包括出土戏曲抄刻本、私家祖传戏曲抄本、戏折、戏票、戏单、海报、演出合同书、戏会簿等等。 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戏剧和剧场,深刻感受到了它与世界文明紧紧相关。古代的戏院、剧场与一些剧类,与国外也有很多的关联。《唐墓壁画演剧图》中有“竹竿子”,它在古代戏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前,谈到“竹竿子”都是宋金以后的事儿,从这幅图中的图像我们可以把它推到唐代,或许还可以更往前推。在山西朔州水泉梁北齐墓葬的壁画里就有“竹竿子”。<h3> 北齐时期在中国戏剧史上也有重要意义。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讲到,北齐以外族而入主中原,与西域各国交往频繁,故外国戏剧应在此时进入中国。在古希腊的陶瓶上,有“竹竿子”的形象,出现在祭祀场合和音乐学院里,祭祀和音乐,都与戏剧关系密切的文化要素,对此间的流入和影响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我们还可以作更进一步研究。</h3></br> <p class="ql-block"> 近来我们还发现,两河流域4000多年以前的文物和我们中国古代的戏剧文物有高度的相似性,这是过去难以想象的。从“竹竿子”的角度来说,在英国人菲利斯.哈特诺等所著《戏剧简史》第三版中就有一幅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戏剧舞台,上面有人手里拿一节短杖。其位置与作用相当于《唐墓壁画演剧图》里边的竹竿子。西方戏剧史与中国戏剧史有不一样的路径,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相似之处,这些相似的地方和差异之处,都给我们提供了比较研究的空间,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华夏文化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另一个方面,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又不断汲取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宗教祭祀场所与演出场所的结合,在中外早期戏剧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随着戏剧艺术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演进,国外(日本、印度等个别国家除外)的戏剧演出场所后来基本上割断了与寺庙的纠葛而形成独立的剧场。但中国的神庙剧场却持续发展且不断完善,伴随了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史的始终,形成了世界上较为独特的一种戏剧文化现象。(待续)</p> 部份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谢谢您的阅读、关注、转发)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vLVyEh0PwXKEGHQJ-UlLl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