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腾冲多火山和温泉。这是因为它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冲撞带,地质活动活跃,地下岩浆活动强烈。火山公园需要攀爬,我们自觉爬不上去,就去了热海景区。据说这是腾冲地热显示最集中的地区。</h1> <h1>常规的旅游路线要徒步走5公里,也是一路爬山。想想我们没那个体力,只好舍弃了其他景点,只看热海大滚锅。可以乘景交直接到大滚锅下边,爬若干级台阶上去,虽还要爬坡爬台阶,总比徒步上行5公里好得多。</h1> <h1>1639年,明代徐霞客曾经来到这里,形容大滚锅“一池大四五亩,中洼如釜,水贮于中,止及其半,其色浑白,从下沸腾。作滚涌之状,而势更厉”。他真是把这大滚锅写得活灵活现,这可能也是大滚锅一名的由来。</h1> <h1>我们所见的大滚锅,直径6.12米,水深1.5米,水很清,咕嘟翻滚,热气蒸腾。锅内有三个主要喷水泉眼,出水口温度高达102摄氏度。周围有石栏杆拦着,防止有人会误入滚烫的泉水,那可真是要命的。想想385年前徐霞客来到这里的时候,肯定什么防护设施都没有,那真是危险重重。而他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生动完备的记录,确实令人佩服,肃然起敬。</h1> <h1>景点有免费为游客自带的鸡蛋蒸熟的服务。</h1> <h1>也可以在这里买他们为游客蒸熟的鸡蛋。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了云南十八怪之一的鸡蛋用草串着卖。</h1> <h1>热海附近的另一个景点,就是佤族村寨司莫拉。这可以说是总书记带红的景点。这个大山中的村子距腾冲县城13公里,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佤族村落,依山而建,有梯田、竹海、湿地、森林。</h1> <h1>司莫拉在佤语中的意思是“幸福的地方”。2020年1月,总书记来腾冲考察,只去了和顺和司莫拉这两个地方。估计腾冲也有意扶植司莫拉的乡村旅游,现在凡是腾冲旅游团,似乎行程上都有司莫拉。</h1> <h1>而司莫拉也并不让人失望。游客乘景交车穿过森林中开出的公路,一路景色都不错。</h1> <h1>到了这个村寨,首先看到他们的田园风光。</h1> <h1>还有洗衣沟和水磨坊。</h1> <h1>然后步入村子,沿路干净整齐。</h1> <h1>有党员挂牌经营的商店。</h1> <h1>有游客可以体验做粑粑的作坊。</h1> <h1>当年总书记家访过的李发顺家,也成了村里一个网红景点,很多游客慕名而来。</h1> <h1>品尝李发顺烤的粑粑,和他或他的家人聊天。粑粑有不同的馅料,我们买了四种,我觉得不错,也有人觉得不怎么好吃。</h1> <h1>我们还和李发顺夫妻合影。遗憾的是,我们尝了他家的酸枣糕,感觉不错,一人买了一袋,不想混乱中有人多拿了一袋,在回腾冲的路上才发现这个错误。也不好回去了,便通过微信付款信息查,希望补交货款。却只能找到第三方收款者,无法联系到李家。没有渠道直接沟通,万般无奈,只好通过付款信息显示的“投诉”留言说明情况,希望纠正错误。可是联系了三天,只有语音告知留言,没有处理结果。非常不好意思。希望以后能够再去司莫拉,弥补这个遗憾。</h1><h1>景交不开到村里,所以山上有些景点,我们就上不去了,比如位于村子最高处的佤王府。如果有交通工具解决爬坡问题,我们还可以多看一些地方。</h1> <h1>火山脚下的腾冲城固镇江东村,是600年前戍边官兵的营房发展而来,后被误入此地的背包客们发现这个“村在银杏林中,银杏树在家中”的地方景色独特,而以“银杏村”传名于世。甄子丹的《武侠》更为银杏村扬了名。2013年修通了县城直达村里的银杏大道,银杏村成为腾冲又一个旅游打卡地。</h1> <h1>11月中是来银杏村观景的最佳时节,我们错过太久,银杏村早已盛景不在。但村旅游公司的讲解员姑娘讲的生动,很让我们涨知识。</h1> <h1>她说,银杏村共有万余亩、四万余株银杏,千年以上的银杏就有十余株,百年以上的更有百余株。最老的银杏王,树龄有1300多年,可比这千余户人家的村子更古老。这里的银杏树据信是唐代马帮路经此地遗留的种子长出,很多银杏,包括这棵树王,看似几棵环抱,其实只是一株。</h1> <h1>满村黄金甲的时节已过,黄叶却仍有残留。</h1> <h1>这里的银杏树大多两抱或三抱。讲解员姑娘说,两抱的是二人相恋,三抱的是添丁进口。</h1> <h1>银杏十雌一雄,雄性银杏树都是单一孓然挺立而无合抱,一株雄性银杏树授粉范围可达三、四平方公里。</h1> <h1>银杏村距离火山很近,村里人家的围墙都是火山石。</h1> <h1>在腾冲,我们认识了创立于1994年的恒益集团和其老总段治葵。这个老总和这个企业似乎很低调,出了腾冲好像没有多少人知道。我们经朋友安排住在他们家的东湖温泉康养酒店,才初步了解了这个企业。</h1> <h1>康养是恒益集团近几年开始发展的一个新事业。守着腾冲的旅游资源和众多温泉,恒益做康养可谓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他们并不像目前很多以“康养”为号召的企业,仅凭环境加酒店就等于康养,而是非常认真地经营康养。他们的理念是“以生活方式和非医疗干预改善生命健康”,我对这点非常欣赏。</h1><h1>他们不仅有温泉,有国内外引进的各种辅助康养的先进设备,也不仅有教授太极拳、八段锦或瑜伽等各种健身的项目,还有一个中西医结合的专家团队,可以针对不同体质和慢性病人的情况,提供不同的康养康复套餐。此外他们还有康养研究中心。这样认真做康养的企业,我还是第一次见到。</h1> <h1>我们参观了恒益集团在滇滩镇的大黑山中草药基地。位于高黎贡山下的腾冲四季和煦,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77%,是云南省中草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自明代就有种植中草药的传统。恒益集团的中草药基地2017年开建,租当地农民两千亩地,种植腾冲本土生长的350多种中草药,并在以每天80到100元的标准雇佣当地农民临时工的基础上,向他们免费提供种子和种植技术,统一收购,收入和农户四六分成,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h1> <h1>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百草园中草药科普园地。他们主要种植黄精,但是目前刚收获完,地上空空的。</h1> <h1>记录了一些名字听上去挺新鲜的药草。如开口箭。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疗咽喉肿痛,外用还可以治疗毒蛇咬伤。</h1> <h1>朱砂根。有解毒消肿,活血止痛,祛风除湿之功效。</h1> <h1>十大功劳。主治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传染性肝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咽喉肿痛。</h1> <h1>我们这几天都吃过的香橼果的树原来长这样,这些香橼果树6年了还末到果龄。</h1> <h1>中午在基地吃中药膳,极美味。餐前主人招待我们吃当地特色的烤小耳朵猪,简直不要太鲜美。这种小耳朵猪最大也就长四五十斤,那烤出来的味道乳猪可是比不了。我们大快朵颐,没想到这还只是前菜。</h1> <h1>恒益集团农业产业的另一个大项目东山草原牧场,已经成为横冲的另一个打卡景点。牧场面积有2.2万亩,在海拔2300米的山上。他们引进国外优质品种的肉牛经过几代培育,发展出他们自己的品种云岭牛,肉质非常鲜美。</h1> <h1>在东山,他们还修了一条全长7公里的彩云栈道,我们走了其中几百米,欣赏腾冲高黎贡山的美景。</h1> <h1>远眺腾冲最具标志性的休眠火山打鹰山。</h1> <h1>游览高山上的人工湖。</h1> <h1>还有正在建的帐篷酒店。</h1> <h1>当时主人没有介绍。我回来之后才了解到,这地方原来基本上是荒山,草原覆盖率不超过40%。他们经过几年的草种繁育、人工种草,草原覆盖率已提高到95%。好山好水好空气好牧草,云岭牛当然好吃。</h1> <h1>事后还了解到,我们看的中草药种植业,是恒益集团农业产业的“一颗草”,这东山牧场是他们的“一头牛”,他们的农业还有“一朵花”,就是他们6000亩的玫瑰庄园,主要种植大马士革玫瑰等1400个玫瑰品种,包括玫瑰产品加工,年产值3亿多。此外还有“一条鱼”,就是三文鱼的繁育、养殖、加工和销售。这三文鱼我们尝过,极鲜且绝对无污染。</h1><h1>资料还说,2024年恒益集团位列云南企业百强第55位,云南高新技术企业百强第26位,云南服务业企业50强第15位,云南非公企业百强第37位。</h1> <h1>腾冲不产玉,但据说是最早发现翡翠价值的地方,所以有“玉出腾越”之说。腾冲的每一条街道,每一片土地似乎都与翡翠息息相关。距酒店不远,有一个翡翠博物馆,据说是中国唯一的一家翡翠博物馆。这是段总个人在2014年创建的。段总并不做翡翠生意,他最早做铁矿起家,长年往来缅甸,收藏了不少翡翠。作为一名腾冲人,他认为腾冲既然是“中国翡翠第一城”,是翡翠文化的发祥地,就应该有一座属于自己城市的翡翠博物馆。</h1> <h1>博物馆既普及各种翡翠的知识,也厘清了腾冲承载的翡翠文化历史,包括腾冲作为翡翠贸易集散地的历史风貌。</h1> <h1>这并非翡翠珍品,只是用它表示翡翠是玉中之王,所以放在宝座上。</h1> <h1>这是段总2009年在缅甸竞拍到的一块翡翠石,重24吨,世界纪录协会经过一系列严格复杂的认证程序确认它是世界最大的翡翠毛石,因此号称世界翡翠之王,花了一年半时间才运回腾冲。</h1> <h1>从这块翡翠毛石上切下的一片。</h1> <h1>翡翠浮雕四大名楼桌屏之一的鹳雀楼,真是漂亮。</h1> <h1>原石花纹。</h1> <h1>早年工匠拉丝解玉的情景。</h1> <h1>自古以来,腾冲位于滇缅贸易的交通要冲,是古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腾冲人下南洋,开矿做生意,离不开马帮这古老的物流手段。所以腾冲也被称为称马帮驮来的古镇。我们事先没有准备,对腾冲的马帮文化很陌生,只是通过两个餐馆与腾冲马帮文化有了肤浅的接触。</h1> <h1>一个是侨香斋。朋友说腾冲的稀豆粉很有名,上过《舌尖上的中国》,带我们去品尝。想来是小吃,我以为应该去个街边店吧。没想到他带我们到了一个看上去挺深小巷。后来知道这是在腾越镇的闫家塘。</h1> <h1>一个古色古香的大门上写“侨香斋”三字。原来是一位张姓马帮主的旧居。</h1> <h1>正房。还有好几进院子。都是古色古香的样子。</h1><br> <h1>宽大的后院。</h1> <h1>棚子里有磨豆粉的老石磨。他们家的稀豆粉,菌蛋羹,腊肠,豌豆苗豆腐汤,鲜香美味令人回味。</h1> <h1>不想朋友又带我们去了更为气派的马帮大院。大院门脸小小的,完全看不出内里乾坤竟那么大。</h1> <h1>和侨香斋不同,马帮大院过去还真是马帮驿站,据说建于清末民初,至今还保留这明清的建筑样式,又有当地的建筑特色。</h1> <h1>马帮大院门口以及里面的一些陈列室,挂着不少当年马帮的老照片。</h1> <h1>进入大院之后有好几进院子,一条又窄又长的甬道的侧墙上还有马帮的浮雕。</h1> <h1>茶马古道的牌坊。</h1> <h1>牌坊背后的门额上写着“走夷方”三字,感觉很有意味。他们不说“走四方”,而是“走夷方”,目标真是很明确。</h1> <h1>还有当年马帮的用具陈列。</h1> <h1>割舍不掉的马帮文化。</h1> <h1>还有花园。</h1> <h1>腊肉琳琅。</h1> <h1>我后来才知道,这马帮大院就在腾冲的绮罗古镇,也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小镇。徐霞客385年前来腾冲,停留40天,主要就住在下绮罗村一个李姓人家。那老宅现在还在,可惜我们不知道,错过啦。</h1> <h1>腾冲是徐霞客西行所到最远的地区,也是他晚年最后考察的一个地方。想想那个时候没有火车更没有飞机,连汽车都没有,他从中原到云南跨越千山万水已是不易。进入云南,还要翻越云岭、怒山、高黎贡山;横渡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所以说他称腾冲是“极边第一城”,完全有可能。</h1><h1>如今,现代高效的物流取代了马帮,腾冲离我们不再遥远。因此,尽管这第一次的腾冲之行有许多未到之处,我却也并不遗憾。腾冲,我们还会再来的。</h1> <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