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0年前我們還是一群16-17歲的中學生, 一場組織有序的短暫學軍生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節奏,也讓我們至今難以忘懷。那是1974年底,正在清華附中讀高一的我們被分為兩批奔赴河北易縣8331部隊,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學軍活動。 第一批由 1,3,4和5班組成10月出發。第二批由2,6,7和8班組成 11月出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713班學軍合影 - 所有班級合影除714均由孫曉瑛提供,特別感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相信我們有不少同學將這次行程做了筆記或寫成詩歌,但能保存到今天的已寥寥無幾。感謝717班的馮波同學為我們提供的“寶貴歷史文物”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8331是一支野戰部隊,我們去了也沒有被特別對待,直接加入了他們的標準軍人訓練,包括操練,思想教育,實彈射擊,緊急集合及夜行軍等項目。其中很多事情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712班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操練,也是隊列訓練,我們每天上下午幾乎都要練。稍息立正,齊步正步… 一遍又一遍直到每個動作都做到整齊劃一。本來是單調乏味的訓練,但不知為何很多女生操練時都愛笑,而且這笑還會傳染,最後就是逐個被提遛出來到一邊罰站,15,20分鐘甚至半小時都有,結果有的同學站著站著就哭了。 (張勇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男生則有不同的問題。有一次练队列,有架飞机飞过,我抬头看飞机,結果让我面对著山站了半小时。(張乃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712班女生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還記得當年我們正步走的要領嗎? (馮波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思想教育,即批評與自我批評,大家互相提意見並做自我檢討。當然也少不了挨班排長的批評,讓我們徹底領教了什麼叫一切行動聽指揮,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 凡是平時想法多或是有點兒“小性情“的同學多多少少都得被“修理修理” , 接受再教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一次半夜718班女生班緊急集合,一路小跑到了沙河邊,卸下背包坐下開檢討會。(原因是小華同學下午被排長批評後,從宿舍甩門而去)忘了大家會上都說了些什麼,最後就等她發言表態,她可倔了就是不開口,大家都凍得打哆嗦了。沒辦法我就在她對面一直給她示意趕快認個錯,大家都好收場啊!最後她是很不情願表了態,好像是挺冤枉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714班合影 - 王世明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人也是被排長點名批評過,當時心裡有點兒不服氣🫤,於是跟班長說,不想去吃中午飯了,要求“關禁閉”,在宿舍好好反省自己。 我們班長人挺好,肯定了我學軍以來各方面的表現,並鼓勵我不要洩氣, 還叫人給我打飯回來。 記的是三個饅頭,一碗菜,結果都被我吃光了。忘了是誰說我,生氣了還照能吃不誤? 我說生氣歸生氣,但吃飯可不能虧待自己!看來那時候就是“吃貨”一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應該是當時同學之間相互提意見時,班幹部的紀錄。(馮波提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各位同學們,趕快去問一問你們當年的班幹部,說不定他們也有一份這樣的“變天帳”。🫢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說到吃,部隊的伙食是真的好。當時北京市居民的糧食定量大概都在月30斤左右,男性比女性多幾斤。而學軍期間,女生定量被調到40斤,男生60斤,大家是可以敞開肚子吃啦。記憶中主食是饅頭,包子,花卷居多,窩頭,玉米粥好像不多。菜也是給的量大,油水還足。所以一個月下來,幾乎人人都長了7-8斤,甚至10斤。回到學校後只見個個是又黑又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717班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實彈射擊,是我們都非常期盼的項目,但事先得先經過好幾天的瞄準訓練。我們天天趴在地上端著槍練習,班長一遍又一遍講要領,逐個糾正動作,我們也是三點一線不斷地瞄,體會屏住呼吸扣動扳機的瞬間。 一練就是一下午,當太陽落山時,我們才挎槍列隊回營地, 清脆的歌聲也響徹在空蕩的山谷中,“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把營歸…“ 此時夕陽的餘暉正映照在我們充滿青春活力的臉龐上。(定格一下此畫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持槍有范兒的718班女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心人將射擊要領一一作了紀錄 (馮波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718班的實彈射擊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我和耿力,黃箐一組,耿力和我大概在一分鍾左右就射出了第一發,而黃箐是幾分鐘後才扣動扳機。報靶後,我和耿力又在三分鐘內連續射出第二和第三發,接下來就是等黃箐了。只見她瞄了一會兒又放下了槍,然後再回去瞄,重覆了幾次, 她大概是太緊張了😓 於是我和耿力就趴在地上聊起了天。 大概過了五分鐘左右吧,我們突然聽到槍聲,緊接著我就看到一發從槍膛退出的彈殼向我飛來,趕快移動躲過。 後來我們三人的成績都是27環,應該是滿意的啦!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男生的實彈射擊: 記得乃莊李躍都是我之前射擊打靶的。當時我也沒太重視,隨便一打便是8環,什麼三點線不用管它,只要槍口對著靶心就行,最後成績好象是22或23環,平均7點幾環每槍。(白成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实弹打靶时王全林最逗了,每人三枪,打完一枪起立,靶前坑里人报靶。全林是打完一枪没起来还描呢,班长过去一脚就踢起来了😲。(李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712班男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实弹射击》 朱思澤</span></p><p class="ql-block">那是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一日, 那天下雪了, 河北易县的田野和山丘, 到处一片白茫茫。 我们清华附中高七一级一班在八三三一部队几位革命军人的带领下, 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p><p class="ql-block">经过一个月的军训, 终于可以开打半自动步枪了, 还能每人打三发真子弹,同学们很是兴奋, 每个人都在吹自己能够打多少环。</p><p class="ql-block">在一个山坳里, 实弹射击开始了。 老天阴沉沉、 四处白雪皑皑。百米之外摆着五个胸环靶, 我们面前是五个射击靶位。 同学们在连长的命令下, 五个人一组, 开始射击。“叭、 叭”, 清脆的枪声在山谷里回荡。 尽管天气不好, 但我前面的同学们都还打得不错, 最好的一个, 三枪三中二十九环。 当然, 也有王某人把子弹打飞了。</p><p class="ql-block">终于轮到我了, 当接过解放军同志递过来的三颗子弹时, 我一阵激动。 班长说过三颗子弹就是十六斤小米, 这可是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 我不能浪费。 我卧在靶位上, 按照军人条令中关于射击三点一线的要求, 慢慢屏住气息, 通过缺口、 准星向百米之外模模糊糊的靶子仔细瞄去。 雪天里, 我的近视眼只能靠感觉了。 我用食指轻轻扣动扳机, “当” 的一声, 肩膀感到一震, 我的第一枪打响了。 那边报靶, 居然是九环, 我别提多高兴了。 接着又连连扣动扳机, 又一个九环和一个七环, 三枪三中打了二十五环, 成绩正好属于优秀。</p><p class="ql-block">学军的日子早已过去了, 我那三发子弹二十五环的成绩,至今仍念念不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世明)照片中是我和我的班長,名叫焦兆水,山東籍 (我們的班排長好像都是山東籍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時緊急集合,我是2分29秒整裝完畢;實彈射擊三發29環,兩個10環一個9環。 當時我們排長說這兩項我是全連第一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4)比起實彈射擊,緊急集合和夜行軍才是我們出狀況最多的,經常讓人哭笑不得🥲😂 緊急集合一般都是在下半夜,大家正睡得熟。突然宿舍門被打開,班長一聲高喊“緊急集合”,緊接著便是刺耳的哨聲。大家立即起床,著衣,打背包,出門集合,要求是在2-3分鐘內。這期間不能開燈,打手電或說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年717班緊急集合紀錄 - 馮波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时男生718班的军代表班长是个很严肃冷酷的小个子,他的捎带口音的“紧急集合”那四个字应该让大家深有印象吧?有时一晚上喊两次的,摸黑打行李在一分钟左右三横两竖还要整齐真不容易,集合后背着走跑一段路散架的也有,回宿舍开灯后看一个个背包啥德行的都有。😄 有的同学被叫怕了甚至睡觉不盖被子,把背包事先打好当枕头了,穿着棉袄企图睡觉结果还是被发现了点名批评。(李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記得那個小個子班長是我的下鋪,我睡覺輕,這小個子別看個矮,確長的瓷實,小短褪坐床上夠不著地,所以他一坐起床,床稍有振動,我就發現,趕快行動。後來我還當他面說過這事,可他不買帳,一臉嚴肅,恨我牙根癢,從此我就在他那裡沒得過好氣兒。(白成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718班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女生718班的趙班長,人是挺和善的,但給我們搞起緊急集合那也是一點不手軟。我們十幾女生住一個宿舍,睡的是上下舖,床與床的間距大概也就只有雙槓那麼寬。一次緊急集合,我從上舖跳下來時差點兒砸到下舖的耿力同學。 還有一次緊急集合,我們被拉到操場跑了幾圈就回宿舍了。結果一開燈,看到小華同學把鞋穿反了,兩只鞋尖撇成了外八字,十分好笑🤭 於是大家又起哄叫她在宿舍裏再跑了幾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知为何我们8班夜间紧急集合拉练频繁? 搞得大家人心惶惶,不敢入眠。現在才知道是睡在我們班長上舖的岳為民同學所為😛。为了对付紧急集合,大家商议决定,晚上合衣而睡,上辅的同学甚至将棉鞋挂在床头。只要紧急集合哨声一响,大家如同惊弓之鸟迅速起床打背包,集合时速稳超7班,且没有一人落下。(莊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716班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718班的副班长张秀荣是最让人心疼的同学之一。每当夜间紧急集合爬坡拉练时,夜空漆黑,山路崎岖,白雪覆盖,不时地有同学摔跤,而摔跤最多的就是张秀荣同学,走几步就会摔一跤,几次夜练下来,她的双腿满是瘀青,疼得直掉眼泪,让人看着格外心疼。于是大家商议让张秀荣卧床,并有意报告赵班长,张秀荣同学生病不能参加紧急集合训练,赵班长还将信将疑的。哈哈,那次我们得逞了,现在想想很好笑。(莊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715班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還有我们8班经常被赐夜练爬坡,据完全統計,除张勇毅同學和我本人以外,也许我俩是体育人的后代,先天身手敏捷(不好意思自夸一下😄),其她同学都有摔过跤,留下擦伤,但那时却没有一个同学叫苦叫累,这也是艰苦磨练给我们这一代人铸成的优良品质吧。(莊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業體校游泳班隊友學軍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張同學回憶:那種強度的軍事訓練,真是難為了那些平時沒有體育鍛鍊,身體素質先天又比較差的同學。記得有一次全連半夜緊急集合, 行軍二十哩,中間還跑步一段,還有“空襲” 演習。 “正前方發現敵機,各班請迅速隱蔽”。黑暗中大家趕快到路邊的樹林或山坡下躲藏起來。 因為能見度低,又要快速,忘了是誰一腳踩到了水溝裏。接下來就得穿著濕冷的鞋襪走完全程了。真是夠狼狽的!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夜間巡邏,兩人一組,巡視營地一圈大約接近一小時,然後換班。那天我和俞捷(717班)兩人巡邏走到食堂附近,突然聽到一陣響動,接著就是大聲的喘息聲。黑暗中我們什麼也看不清,只是嚇得不行,心想這是什麼情況? 😳 是不是遇上“階級敵人”搞破壞 (那時階級鬥爭天天講,人的腦迴路也變得這樣敏感了)。猶豫半天後我們還是覺得應該查看一下,結果手電筒一打開,看到一頭豬不知什麼時候從豬圈跑了出來,正在牆角睡得酣聲不停 😄 (田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時我們軍訓的宗旨是八字方針: 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所以學軍期間我們除了日常訓練,也有一些娛樂活動。比如717班同學和戰士們打乒乓球,籃球,因為他們有校隊的同學,所以他們的戰績是完勝。我們還組織參觀了易縣烈士陵園,看了兩場電影,但錯過了近在咫尺的清西陵。 這期間也有給時間集體洗澡,當然還有照相。如果沒有學軍,我們大部分班級可能也不會留下全班合影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照相的標準姿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學軍結束後,部隊的班排長曾來北京看過我們。大家在清華大學階梯教室的會議室聚過,這張照片是711班同學與軍代表在天安門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個月的學軍生活,改變了我們很多。 不管當年每個人的經歷如何,而今回憶起來仍是一段深刻與難忘的經歷!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學軍詩歌 - 岳為民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再来一段回忆:我们71级学军时正值隆冬季节,大地银光素裹,山坡白雪皑皑,小河冰凌闪闪,唯有我们操练时的呐喊和饭前的歌声能给寂静的冰天雪地带来些青春的活力。 (莊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岳為民為71級和718班而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家是否還記得学军期间我們班与班之间拉歌儿的事? 那时我们每当开会前、吃饭前、组织活动前都缺不了拉歌儿的环节。领:“XX班”,合:“来一个”,领:“来一个”,合:“XX班”!為了押韻,“班” 字常常被省啦,變成:“713”,“来一个”,“来一个”,“713“! 最后便是:“1234567!我们等得好着急!!”(“呱唧呱唧”,掌声四起)每到这个时候,各班同学的情绪特别高涨,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有时甚至都把嗓子喊哑了,歌声也越来越嘹亮。这些情节现在依然能历历在目。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学会了指挥唱歌。(孫曉瑛回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间坐椅那排领导,从左至右是:袁秀芝(71级年级长),胡朝慧(班中任),黎明盂(排长),寇代表(工宣队),许忠(老师),马殿元(连长),赵居庆(女生班班长),孟梦勤(男生班班长),常志军(指导员)- 莊靈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714班學軍紀念 - 王世明製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岳為民的AI製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