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p><p class="ql-block"> 想要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坚持文化自信,想要坚持文化自信就要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学习。幼儿园正是孩子们对抽象事物认识的关键时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这一时期的必学之课。</p><p class="ql-block"> </p> 课程缘起 <p class="ql-block"> 中华五干年文明源远流长,积淀着我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孕育了我们坚定的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更迭频繁的当下,非遗传承的灼灼光华似乎逐渐被光阴所掩盖。</p><p class="ql-block">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于幼儿教育,有助于完善幼儿园文化教育体系,开阔幼儿的文化视野,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与文化自信心,更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播、长久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内涵深厚,幼儿教师要充分考察非遗文化的特点、幼儿课程教育实际,设计合理、多元、有趣、高效的非遗文化教育课程。文章从抓住幼儿兴趣、巧妙课堂设计、拓展延伸活动等三方面出发,简述非遗文化在幼儿课程中的教学路径。</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山西花馍作为当地的一种传统面食,不仅口感独特,而且造型精美,寓意吉祥,深受人们的喜爱。</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会给小朋友们吃一些不一样的小馒头,有杏的、蜜豆的、胡萝卜的.........北方,面食,特别是馒头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花馍又叫礼馍,也被称为“面花”,人们用面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馒头,花式各样,从而命名为花馍。乡间逢年过节都要蒸制花馍。花馍最早记载于汉代,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 在一次吃胡萝卜小馒头的过程中,张梓昱小朋友对同伴说:“为什么这个馒头是橙色的呢?”旁边的王若菲回答道:“因为是胡萝卜的呀!胡萝卜就是橙色的。”小朋友们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起各式各样的馒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孩子们的探讨中,总结出了这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1️⃣“花馍长什么样子呢?”</p><p class="ql-block">2️⃣“花馍的寓意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3️⃣ “什么时候吃花馍呢?”</p><p class="ql-block">对于孩子们这些问题以及兴趣的方向一场关于花样馒头的探索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1、了解花馍的历史、文化寓意及制作工艺。</p><p class="ql-block">2、通过动手制作花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p><p class="ql-block">3、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p> 课程联络图 <p class="ql-block"> 满足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进一步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增强亲子路间互动的乐趣。</p> 解密花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奶奶的花馍》🏮</p><p class="ql-block"> 王奶奶是一位备受尊敬的花馍艺人,她的手艺在村里家喻户晓。无论是孩子过满月,还是老人做大寿,村民们总是请她捏制花馍。王奶奶捏制的小龙花馍和小凤花馍,它们不仅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更寄托了她对远在他乡的儿女的深切思念……</p> <p class="ql-block"> 通过绘本这一载体,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给了更多的人,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花馍作为北方农村的传统食品,不仅因其味道而受到喜爱,更因其精美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意义而被人们所珍视。</p><p class="ql-block">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提升,让他们眼中的世界更加丰富。</p><p class="ql-block"> 促进想象力的发展:绘本的故事是丰富多彩的,给了孩子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能欣赏绘画,提高审美。</p><p class="ql-block"> 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突破现实空间的限制,构造出有趣的想象世界,充分体会学习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创造力,情感发育等有潜移默化的作用。</p> 花馍大调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什么时候吃花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花馍的美好寓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的大调查</p> 教师小结 <p class="ql-block"> 花馍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的寄托。它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花馍的形式和寓意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地理标志符号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每逢过节,百姓用花馍表达对亲人的祝福,花馍也象征着吉祥如意,寄寓着人们深厚而美好的感情,花馍上不同图案代表着不同的寓意。</p> 花馍大欣赏 <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p> <p class="ql-block">在孩子们讨论的过程中,宋浩明小朋友突然说这不是很快就要过元旦了吗?过完元旦就是新年了,就可以吃上这样的花馍了。</p> 花馍大设计 <p class="ql-block"> 不同的花馍代表不同的寓意,每一个花馍都那么美。孩子们也忍不住拿起画笔,设计出专属于自己的花馍。</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张张设计图中,我们将看到孩子们眼中五彩斑斓的世界,感受到他们那颗充满好奇与探索的心。快来和我们一起,走进孩子们的花馍设计图,见证童真的奇迹!</p> 巧手做花馍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几天欣赏花馍、探究花馍、畅想花馍,小朋友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动手制作啦!</p><p class="ql-block"> 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小粘土经过了孩子们的揉、团、捏、压等,不一会就制作出了元宝、小章鱼、小花、小刺猬、大枣山、等各种模样的特色馒头,</p> <p class="ql-block"> 《指南》艺术领域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美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 </p><p class="ql-block"> 花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此次活动培养了小朋友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领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培养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和奶奶蒸花馍》</b></p><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通过情景剧的活动,充分支持孩子们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喜欢的生肖,在尝试的过程中惊喜的发现孩子们想象力很丰富。</p><p class="ql-block"> 伴随着孩子们对非遗花馍的热情,瑶瑶老师带领小朋友观看了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场《我和爷爷踩高跷》,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决定选择《我爷爷踩高跷》舞蹈来庆祝2025年的元旦。</p> <p class="ql-block"> 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孩子都在讨论她们踩的高跷好难呀,我们都没有学过怎么办呢?小男生在羊角球上面滚来滚去这个动作是不是太危险了?</p><p class="ql-block"> 经过讨论,瑶瑶老师最后决定把高跷的部分去掉,小男生的动作也做了调整。保留了花馍的传统文化,最后把节目的名字改为《我和奶奶蒸花馍》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和奶奶蒸花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蒸出幸福一大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奶奶手艺传给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岁岁年年快乐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蒸花馍 花馍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踩高跷 步步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剪个窗花送雪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又是一年春来早</p><p class="ql-block"> 幸福花馍香四溢,奶奶笑容永不离,岁月流转情不移,幸福日子甜如蜜。通过描绘蒸花馍的场景和奶奶慈祥的笑容,表达了幸福生活的温馨和甜蜜。同时,歌词中融入了传统民俗元素剪窗花,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剪个窗花送雪花,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提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怎样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地去了解新年,去查找新年的象征意义,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各种新年活动中,体验新年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呢?我们带着孩子们的疑问,引导孩子们更深层次的去了解和探索新年。</p><p class="ql-block">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中国,传统的新年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蕴含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元素,在现代,更多地成为人们团圆、祝福、感恩、希望与成长的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 当孩子们看到十二生肖的花馍时,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呢?今年是怎么年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十二生肖</b></p><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属相是孩子们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一个有趣而又神秘的话题,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已不陌生,并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然而,因其抽象性和复杂性,又使孩子认识它有一定难度。</p><p class="ql-block"> 对于孩子们而言,生肖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因此,我们通过儿歌教学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了十二生肖的起源,让他们认识到属相就是“十二生肖”。我们还让孩子们了解了十二生肖的成员和它们的排列顺序,并告诉他们龙年过后是蛇年,因此明年是蛇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生肖大调查</b></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幼儿对“年”和“生肖”有更深入的认识,我们设计了《我身边的属相》问卷调查表,让孩子们进一步去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问题。</p><p class="ql-block"> 通过谈话得知,小朋友们对自己的生肖有所了解,但对于家庭成员的生肖却并不熟悉。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表,旨在帮助孩子们了解自己及家人的生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剪窗花</b></p><p class="ql-block"> 新年将至,窗花作为家家户户的传统装饰,承载着节日的喜庆与祝福。在充满创意的美工区里,我们为孩子们备好了剪窗花的材料。在老师的细心引领下,孩子们用他们的小手剪出了各式各样的窗花。孩子们将这些窗花贴在活动室的窗户上,为活动室披上了节日的盛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活动目标</b></p><p class="ql-block">1、初步了解剪纸的文化背景,培养幼儿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及对剪纸的兴趣。</p><p class="ql-block">2、学会五角折的方法并能剪出美丽的窗花图案。</p><p class="ql-block">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力和想象力。</p><p class="ql-block">4、感受剪窗花的过程和贴窗花喜悦之情。</p> <p class="ql-block"> “中国剪纸在陕西,陕西剪纸在陕北”。陕北剪纸风格独特,民俗味道十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黄土地上的文物”。而且剪纸既能培养幼儿动作及小肌肉的发展,又能促进幼儿多种智慧潜能的开发,尤其是想象力、创造力的形成,为培养幼儿具有创新意识打下基础。剪纸也能作为表达美,传递美,创造美的表现形式,从而起到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作用。作为生活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的孩子及早对他们渗透剪纸的方法和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教师小结</b></p><p class="ql-block"> 剪窗花、贴窗花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幼儿对环境布置的参与感,孩子们用自己创作的作品装饰环境,不仅增强了动手能力,更在亲手布置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与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写福字</b></p><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提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老师在散步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对“福”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福”字到底代表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贴福字是中国民间传统年俗之一。每当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均会在屋门、墙壁、门楣等处张贴大小不一的“福”字。通过让孩子们亲手写“福”字、贴福字,他们得以更深入地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年年有“余”</b></p><p class="ql-block"> 鱼,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古祥寓意。今天我们也一起设计一道“年年有鱼”,承载着孩子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爆竹声声响,鱼灯天上游,孩童嬉戏闹,果树又银花,岁岁又年年,这不就是年的味道吗? </p><p class="ql-block"> 舞蹈教育给幼儿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也反映出幼儿所要表达的情绪,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幼儿舞蹈能够加强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各项能力的提升,参加社会表演活动能增强幼儿对外界的适应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中国舞群舞俏元夕"儿童舞蹈完美收官。看,孩子们的舞步轻快,笑容灿烂,他们用稚嫩的身姿,演绎着中国舞的灵动与优雅。每一个转身,每一个跳跃,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致敬点赞并分享这份喜悦,让更多人看到中国舞的魅力,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p> <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课程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张灯结彩不仅是孩子眼中的美景,更是孩子们获取新经验和成长的体验课程,能给予孩子们丰实、有意义的生活教育。</p> <p class="ql-block"> 新年,在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不一样的“味道”,在每个孩子嘴里都有聊不完的“话题”......“老师,我们为什么要过新年呀?”“老师,今年是什么年?” 在2025年到来之际,大五班的小朋友们带着诸多的“为什么”,一起开始探索新年文化,感受父辈的新年和我们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对新年的认知了解较少,为了便于接下来课程的开展,我们通过图文并茂、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更多的了解新年。</p> 课程目标 <p class="ql-block">1. 认知目标:认识新年的由来及,了解传统习俗和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2. 情感目标:感受新年节日的喜庆氛围,增进对家人和朋友的爱与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3.技能目标:通过手工制作、故事讲述、音乐舞蹈等活动,提升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p><p class="ql-block">4.社会目标: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学会分享与祝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新年谈话活动</b></p><p class="ql-block"> 提及新年,孩子们总是沉浸在满满的回忆之中,他们眼中的新年是什么样的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新年调查表</b></p> <p class="ql-block"> 通过讨论,老师发现幼儿对于新年话题还停留在认知层面,为加深孩子认识,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新年习俗大调查”。</p> 新年的秘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认识日历</b></p><p class="ql-block"> 每当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家家户户都会更迭换上崭新的年度日历,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元旦与春节之间的区别,我们开展了《认识日历》活动,引导孩子们通过时间,亲自发现这两个节日的不同之处,还学会了如何看日历,更理解日历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与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数学教育穿到一日生活中,随机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同时,游戏活动幼儿最喜爱活动,在数学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使幼儿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从而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绘本《年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 随着孩子们对春节探索的深入,一个新的疑问在他们心中悄然萌芽:“为什么要过年呢?”为了引领孩子们探寻这一传统节日背后的深远寓意,老师精心挑选了绘本故事--《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通过绘本《年的故事》,小朋友们发现原来年兽会在大年三十出来捣乱呢!但是人们发现年兽怕红色的东西,于是大家就一起贴春联、剪窗花、放鞭炮来把年兽赶跑。绘本里的故事让小朋友们明白了过年为啥要红红火火的,就是为了把年兽赶得远远的,还学到了好多新年的小知识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知道的年</b></p><p class="ql-block"> 在探秘新年时,新年的习俗是小朋友们热议的话题,通过老师的详细讲解以及孩子们经积累的生活经验,小朋友们了解到了许多与新年相关的传统习俗:剪窗花,放鞭炮和烟花来庆祝新年的到来,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享受团圆的年夜饭,将寓意吉祥的春联贴在门上,挂起喜庆的红灯笼,以及长辈给晚辈发放压岁钱以示祝福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绘本《团团圆圆年夜饭》</b></p><p class="ql-block"> 对孩子们来说,一他们觉得年夜饭就是亲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对于年夜饭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和美好寓意并没有深刻的理解。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领会这一传统习俗的真正意义,我们以孩子们的疑惑和好奇心为出发点,挑选了一本适合他们的绘本一-《团团圆圆年夜饭》。通过这本绘本的阅读,孩子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年夜饭的字面意义,还能深入地理解到它所承载的团圆、和谐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本绘本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精美的插图,让孩子们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的年夜饭</b></p><p class="ql-block"> 在了解了年夜饭的寓意与文化后,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描绘出了自己心中那幅温馨美好的年夜饭画面。随后,大家还热情地互相展示并介绍起自己画作中的各式美食,分享着那份对新年团聚时刻的期待与喜悦。</p> 体验新年习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大扫除</b></p><p class="ql-block"> 随着新年的脚步日益临近,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悦中,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扫除活动。这场被誉为“扫尘”的传统习俗,不仅象征着对过往一年尘埃的清扫,更蕴含着驱除病痛、祈愿来年安康的美好寄托。在深入了解了扫尘背后所承载的深远意义后,孩子们的热情被瞬间点燃,“我迫不及待要加入大扫除的行列!”“我也要帮忙,让新的一年更加清新!于是,我们带领着这些充满活力的小帮手,一同将我们的教室从内到外、仔仔细细地打扫了一遍,让每一个角落都焕发出了焕然一新的气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教师小结</b></p><p class="ql-block"> 一场日孩子们主力参与的大扫除圆满落幕。小家伙们忙得不亦乐乎,在亲身投入这场大扫除的实践中,不仅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的传统意蕴,还悄然间在心中种下了热爱劳动的种子。他们以小主人的姿态,享受着亲手为环境换上新装的成就感,脸上洋溢着劳动带来的满足与快乐。</p> <p class="ql-block"> 过年是每个人一年中很重要的时候,过年,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普天同庆、全民狂欢的日子,更是我们回家团圆、寄托情感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新年的了解,孩子们你们知道以前是怎么过年的吗?和现在又有哪些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那些有着独特时代印记的过年方式吧。</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欢度春节的形式也在与时俱进,买年货、看春晚、放鞭炮必不可少。每年进入腊月,长辈就会引着孩子逛集市、买新衣、屯蔬菜。从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次推出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一家人吃完饺子围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也成为新年俗,歌舞、戏曲、杂技、魔术、小品、相声等等,一个个精雕细琢、特点鲜明、脍炙人口的节目,让千家万户笑逐颜开、欢乐不断,伴随了小朋友们父辈一代的成长。对于小朋友来说,放鞭炮是当时的必备活动,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几乎不曾中断,尤其是在除夕和元宵节,大人和小孩都会加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彻四面八方、震耳欲聋,让大家分不清是你家的、他家的还是我家的。</p> <p class="ql-block"> 以前流行一家人去照相馆拍一张全家福,留作纪念;现在每个人的手上就有一个“相机”,随时随地就可以和家人来一张全家福,还能录制拜年视频,发个朋友圈。</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跟随父母去赶大集总是车水马龙、玲琅满目,会买大包小包的东西;现在年前各大购物平台就会推出各类促销,手机点一点下好单,足不出户就可以购置来自各地的年货,快递到了,年味也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 “贴对联是过年最有仪式感的活动了!”那时候春节的对联都是自己写,全家一起贴,期盼来年顺心如意;“你有没有敬业福呀,送我一个!”现在大家除了在门上贴对联,还要一起集五福抢红包,一起分享福气也很有趣。</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过年嘴要甜、腿要勤,才能够赚到一年的大红包,红包到手第二天不出意外就被妈妈“保管”了;现在红包的形式非常多,手气红包、专属红包...在群里抢红包总会有小惊喜,不仅用手速收获成就感,过节的喜庆也没有减少。</p> <p class="ql-block"> 以前过年的时候,小孩子会穿着新衣服坐在爸爸的自行车上挨家挨户去拜年,不仅能够吃到好吃的,还能见到平时不常见的哥哥姐姐们; “过年了!我回不去,在群里跟大家视频!”特别的拜年方式无论在天涯海角,5G网络也可以跨越山海让我们面对面,见屏如面,情谊不变!</p> <p class="ql-block"> 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看晚会,幼儿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家庭团聚的温馨,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晚会中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和内容,如歌舞、小品、相声等,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到美的存在。与家人一起观看晚会,幼儿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互动,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晚会中的对话和表演可以丰富幼儿的语言词汇,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观看晚会,幼儿可以逐渐克服害羞和紧张的情绪,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更加自信和勇敢。晚会中的正面故事和角色模型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p><p class="ql-block"> “春晚开始啦!大家快来呀!”除夕看春晚是每家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那些年的春晚留下了许多经典瞬间也带给了我们许多欢乐;如今的春晚与时俱进、充满创意,网络直播中互动、评论、分享、红包,不管你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只要听到“春节联欢晚会”几个字那就是过年了!</p> <p class="ql-block"> 就让我们跟随着大五班小朋友一起来回忆父辈们的新年吧!</p> <p class="ql-block">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文明孕育了无数璀璨的文化瑰宝,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迹的价值,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裁体。非遗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或习俗,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民族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p><p class="ql-block"> 非遗的传承,是历史的延续。每一项非遗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比如,中国的剪纸艺术,以其简洁的线朵和丰富的寓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而京剧的喝腔和脸谱,则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民族精神。这些非遗项园,如同历史的活化石,让我们得以窥见过去的生活场景和人们的思想情感。</p> <p class="ql-block"> 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武将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p><p class="ql-block"> 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p><p class="ql-block">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p><p class="ql-block"> 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雄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鼓和唢呐为其中一抹亮色,传承的名族的精神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提出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韵律,激情的灵魂,这就是非遗唢呐,中国独有的音乐传奇。每一声唢呐的响起,都是对历史的深情回眸,对文化的无限敬仰。让我们一起为非遗唢呐的传承和保护出一份力,让这种美妙的音乐永远流传下去。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感受我们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追随孩子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想法和探索,做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和支持者。让孩子们感受文化的气息,体验文化的内涵,在活动中游玩探索,也在探索中成长。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伴随着收获的喜悦,我们的“文化传承 喜迎新年”活动终于圆满地落下了帷幕。</p><p class="ql-block"> “文化传承 喜迎新年”的主题课程,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节日,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华传统与民俗文化的平台,孩子们深入了解体验了中国年独特的年味,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p> 童语㊗️新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的新年愿望</b></p><p class="ql-block"> 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孩子们纷纷许下美好的愿望。在这个充满期待的时刻,他们不仅向小伙伴们分享了自己的新年梦想,还用五颜六色的画笔,将这些愿望画在纸上。</p><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孩子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和新年风俗,感受人们对新一年的期待与向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新的一年承载新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梦想是纯真而又美好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它载着我们飞向五彩斑斓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带给我们无限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最后,祝愿大朋友小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欢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