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 师 医 生</p><p class="ql-block"> (原创)</p><p class="ql-block"> 作者:杜畅</p><p class="ql-block"> 教师是教育职业名称,医生是医疗职业名称,把教师医生两种职业名称合在一起能动态的深化两种职业的社会意义,认识人生。</p> <p class="ql-block"> 不信?好,且听我慢慢道来。</p><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医科专科学校学习期间,那是1906年1月的一次课间,在观看日俄战争影片时他为国人的愚昧麻木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6月将学籍转入东京德语学校。</p><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认为医生医得人体疾患,却医不了社会痼疾;可挽救人的生命,却医不活社会生机。</p> <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而从教,正是为医治社会痼疾,疗焕民族生机!你看,教师职业原本也是医生!是以社会痼疾,民众精神之患为脉方的医生。</p> <p class="ql-block"> 人吃五谷杂粮,生遇社会忧乐,难免会疾患求医。病来如山倒,身疲心惫;病去如抽丝,耗财损志。待得疾除神焕,生机勃发,对人对事的认识,病前愈后是截然不同的。医生既医除了病患,也焕发了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生活生机;又何尝不是一次生命、情感、爱的唤醒教育!</p><p class="ql-block"> 从这个角度来认识医生这个职业,医生也是教师。</p> <p class="ql-block"> 时代不同了,鲁迅先生生活的社会里,民众没有文化,愚昧无知麻木不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文化先驱。</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教育教师还是医生吗?阿Q不在了,祥林嫂不在了,假洋鬼子不在了,产生它的社会制度不在了。可是,阿Q精神,假洋鬼子精神还在,产生它的人性弊端还在,封建文化遗毒还在,还需要教育去唤醒麻木,更需要教师去焕发生机!</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创新认识,才能适应时代进步的需要,担负起百年民族复兴大任!</p> <p class="ql-block"> 教师医生,医生活之志,医社会痼疾,医精神生机。</p><p class="ql-block"> 教师医生,既要有良方良药,更要有医术仁心!</p><p class="ql-block"> (谢谢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