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人生 辩证感悟(五百五十一)——放下 放下 再放下(上)

理平

<p class="ql-block">哲理人生 辩证感悟(五百五十一)</p><p class="ql-block">——放下 放下 再放下(上)</p><p class="ql-block">理平</p><p class="ql-block">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由出世开始到入地而结束。属于长寿一类的人,占到十分之三;属于短命一类的人,占到十分之三;本来可长寿的人,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的人,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好逸恶劳、好色无度、贪赃枉法等)。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犀牛对其身无处投角,老虎对其身无处伸爪,武器对其身无处血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能体道、悟道、修道、行道和得道)所以不会进入死亡危险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感悟】</p><p class="ql-block">“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p><p class="ql-block">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取其生道,颐养天年,十分之三;取死之道,短命夭折,十分之三;非有必死之数而自趋死地者,也十分之三。为什么这些人会自趋死地?因为奉养太过度。“人之生,动之于死地”的人是因为自己的主客观原因而致于死地的。在市场如战场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人与物的占有,人自身挣扎中所经受的成功或失败,得与失等等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致命的伤害,严重者就可导致生命的过早夭折。要减少或避免这样的伤害,为人处世要用心体道、悟道、修道、行道和得道,要放下、放下、再放下,放下自己身上那些非“道”的东西——贪、嗔、痴、狂、执等,或者说是那些人为(伪)的,主观片面的,“造作生事”的东西。作为共产党人,更应放下、放下、再放下,要放下自以为是,放下既得利益,放下对人类精神上、思想上的把持。只有放下(生而不有),放下(为而不恃),再放下(功成而弗居),方能似天地那样天长地久!放下才能轻装上阵走得更远,放下才能自然而然顺其自然,再放下才能无为为无争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