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百态风流》之卌一:专家市长汪光焘

剑客

<p class="ql-block"> 专家市长汪光焘</p><p class="ql-block"> 汪光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建设系毕业的工学硕士。1995年7月由国家建设部总工程师兼城市建设司司长转任哈尔滨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1997年离任。</p><p class="ql-block"> 汪光焘,白白净净的脸上一副金丝边眼镜平添了几分书卷气,花白的头发显示出岁月的痕迹,说话南方口音、吐字很快,面带微笑,和蔼可亲。他精力充沛,思维缜密,经验丰富。他有一项本事:可以边看文件、边听汇报。</p><p class="ql-block"> 作为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专家,汪光焘深知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神、风骨和灵魂。到哈尔滨后,他充分挖掘哈尔滨城市建设历史文化精髓,彰显“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洋调”“洋味”和“洋情”,把“中央大街”改造成为国内第一条集商贸、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具有浓郁欧陆风情的步行街,被业内誉为“中华第一街”;把世界建筑的经典之作——“圣·索菲亚教堂”,从居民楼的重重包围中解放出来,使圣·索非亚教堂的顶尖刺破厚雾而挺拔傲立,塑造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化景观。这些至今仍然令哈尔滨市民津津乐道、令到访的中外游客啧啧称赞。</p><p class="ql-block">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这条北起松花江南岸防洪纪念塔广场,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的街道,最早被称为“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中央大街”。当时的中央大街充满了异国情调,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在这里争奇斗艳,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古典主义等欧式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体现了西方建筑的精华,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置身其间,就像走进了一座西方古典建筑艺术博物馆。在这些建筑中最有魅力的当属马迭尔宾馆。一位诗人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如果说哈尔滨是一个婀娜多姿、楚楚动人的少女,那么中央大街就是她胸前佩戴的一枚光彩熠熠的胸针,而马迭尔宾馆则是这枚胸针上一颗璀璨夺目的钻石。”虽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但这座建筑杰作依然风韵犹存。</p><p class="ql-block"> 马迭尔宾馆始建于1906年。“马迭尔”是俄语的音译,是“现代、时髦”的意思。走进马迭尔宾馆那一扇扇紫铜色的门扉,不经意间就可触摸到政界名人和历史、文化名流留下的痕迹,宋庆龄、高岗、李富春、郭沫若、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章伯钧、谭平山、蔡廷锴、王绍鏊、朱学范、刘白羽、徐悲鸿、田汉、丁玲、马寅初、马叙伦、许广平、茅盾、章乃器、彭泽民、陈其尤、沙千里、邓初民、柳亚子、斯诺、溥仪、萧红、萧军等或下榻于此、或在此留下足迹。</p><p class="ql-block"> 1986年,市政府将中央大街确定为保护建筑街路。但是,由于“文革”期间的破坏和之后的私建乱建,这条百年老街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1996年8月,汪光焘市长接受民营企业家、兰格集团董事长刘志圣的建议,召开市长办公会,决定把中央大街改造成为步行街,在保持原有风格不变的前提下,使这条百年老街“旧貌换新颜”。</p><p class="ql-block"> 这一决策,当时还有一些人不理解,但今天无人不称赞这一举措善莫大焉。在制定中央大街改造方案的过程中,市政府聘请了来自荷兰、日本、韩国及国内的16位建筑大师严格把关。中央大街的改造不仅保留了一个城市的记忆,而且保留了一个城市的个性,继承和发展了原有的历史文脉。1997年6月1日,历经百年风雨的中央大街以崭新的面貌重现在世人面前,彰显了北国名城的独特风韵。</p><p class="ql-block"> 改造后的中央大街,以其独特的欧式建筑、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以及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成为诗人、画家、音乐家、摄影家、作家灵感的“源泉”,成为市民和中外游人休闲、娱乐、购物的“天堂”,成为哈尔滨市一道风姿绰约的风景线、一张无比靓丽的城市名片。</p><p class="ql-block"> 如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哈尔滨人和中外游客来到这里品味温馨浪漫的异国情调、感受独具特色的欧陆风情。当你踏上中央大街那些略微凹凸的方石路,那些承载着你的诧异、惊奇、激动的泛着青光的一排排铺路石,会给你的身体一种似痒非痒、似麻非麻的感觉,这感觉会帮助你架起时空隧道,帮助你沟通历史,将整个身心融入百年老街的悠悠岁月之中。</p><p class="ql-block"> 汪光焘市长从哈尔滨调任北京市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后,将“王府井大街”也改造成为步行街。后来上海市将南京路的一段改造成步行街,武汉市将汉正街改造为步行街……。但平心而论,这几条步行街无论在文化底蕴,还是建筑艺术等方面与中央大街相比,都相形见绌、不可比拟。</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素有“教堂之都”的美誉,坐落在哈尔滨市大街小巷里的那些风格迥异的教堂建筑,如同一处处别具一格的风景,凝固成优雅的建筑乐章。据统计,哈尔滨曾经有各类教堂建筑77处。在这些教堂建筑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当时被称为中央寺院的“圣·尼古拉大教堂”。这座教堂是经俄国沙皇批准并以其名字命名的一座教堂,典型的俄罗斯民间木刻楞建筑风格,窗户的檐口、出入的门扇、钟楼的廊柱、楼梯的扶手、屋檐及栏板……到处都装饰着精美的木雕,表现了俄罗斯民族建筑风格豪放、粗狂和崇尚自然的特色,集中体现了俄罗斯民族建筑风格与古拜占庭建筑风格的相互汲取和依存,也表达了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融合与交流。</p><p class="ql-block"> 圣·尼古拉教堂位于当时哈尔滨中心广场中央,耸立在城市中轴线的制高点上。“文革”初期的1966年,这座教堂被红卫兵损毁,1968年在此建立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纪念塔”,并命名为“红塔”,1972年被拆除。后来在这里建起一座街心环岛花坛。但是人们只要提起红博广场的历史演变,都对圣·尼古拉教堂有些许的缅怀和追忆。</p><p class="ql-block"> 继圣·尼古拉教堂之后,沙俄陆续在哈尔滨建设了许多东正教教堂,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道里区兆麟街的“圣·索菲亚教堂”。这座教堂最初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修建的一座随军教堂。1907年,重建为一座全木结构的教堂。1911年,木墙外部砌了一层砖墙,成为砖木结构的教堂。1923年9月至1932年11月,由俄国建筑设计师科亚西科夫重新设计建造,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p><p class="ql-block"> 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是典型的拜占庭式东正教教堂建筑,也是当时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每逢重要宗教节日,教堂铿锵的钟声响彻云霄,成为当时哈尔滨的一大奇观。</p><p class="ql-block"> “文革”期间,教堂遭到严重破坏,建筑主体破损,教堂内的壁画被损毁,乐钟、十字架丢失。</p><p class="ql-block"> 1997年5月,汪光焘市长决定对教堂进行保护性修复。6月2日至9月2日,按原设计方案对教堂进行了全面整修,扩建了与圣·索菲亚教堂建筑风格一致的、占地7000平方米索菲亚广场,使教堂与广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圣·索菲亚教堂修复之前,被居民楼和商业建筑包围。为此,市政府在对教堂进行保护性修复的同时,动用了大量的人、财、物力,拆迁了数万平方米的民宅和商业建筑,将圣·索菲亚教堂从重重包围中解放出来,重现了往日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饱经沧桑的圣·索菲亚教堂恢复历史原貌后,成为哈尔滨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时,对于修复带有殖民地色彩的教堂建筑,学术界颇有争议;俄罗斯东正教会也要参与修复。鉴于这种十分复杂的情况,修复后的圣·索菲亚教堂没有恢复原名,而是称为“哈尔滨建筑艺术馆”,这是汪光焘市长经过慎重考虑、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之后做出的决定。</p><p class="ql-block"> 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城市,显示出汪光焘市长作为一个城市管理者的不凡眼光和远见卓识。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国内顶级的城市管理、建设专家,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也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在被损毁的圣·尼古拉教堂的原址上建设的阳光大厅,就是一处“败笔”。阳光大厅的地面建筑总高度为35米,从地平面开始,依次由球形网架、4个肋、主杆、金色雪花4部分组成。球形网架被4个肋分成4大块,以绿色中空夹胶玻璃形成台阶状,一个直径3.9米的金色雪花镶嵌在建筑顶部。设计者的设计寓意是:金色雪花,代表“梦幻冰城”哈尔滨的风貌与繁荣;圆球,代表哈尔滨市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结晶,也象征哈尔滨是“天鹅项下的珍珠”;玻璃台阶,象征着哈尔滨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绿色玻璃象征“可持续发展”的哈尔滨经济;钢球与立柱构成字母“H”,是黑龙江、哈尔滨和红博广场汉语拼音与英文的第一个字母。</p><p class="ql-block"> 建筑的寓意虽然很好,但整体造型给人的感觉很不美观,业内人士和广大市民都不认可。一些建筑专家认为,这个阳光大厅上的玻璃罩奇丑无比、不伦不类,堪称建筑垃圾,是对卢浮宫金字塔的拙劣抄袭。可以说,这个建筑给汪光焘市长在哈尔滨城市建设的辉煌履历减分不少。然而瑕不掩瑜,这并不能抹煞其在哈尔滨城市建设发展史上的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 汪光焘回北京任职后,我与当时的调研室主任靳军安、调研一处副处长冯秋萌赴北京,在京滨饭店利用一周时间为他编辑了《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一书,并撰写了《哈尔滨城市历史沿革及发展战略》一文,刊登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的《中国城市规划》杂志上。</p> <p class="ql-block">作者:</p><p class="ql-block"> 周振华,笔名剑客,生于困难时代,长在动乱时期,吃过糠,下过乡。“恢复高考”后,成为“新三届”中的一员。毕业后,先后供职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做综合调研工作,搞职业技能培训,干统战教育培训,历任副处长、处长、副主任、院长、党委书记等职。</p><p class="ql-block"> 2018年退休,省级作协会员、省政府科顾委专家、高校客座教授。先后出版长篇小说《秋风劲》,人物传记《百态风流》,诗歌散文集《情丝文韵》,杂文集《谈天说地》,诗集《低吟浅唱》,散文集《品读哈尔滨》《岁月无痕》,长篇报告文学《巴兰颂歌》《工作队在依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文集《调研思考实践》《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文萃》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