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丽 成 都(九十六)

竹下清泉

<h1><b>畅 游 成 都 石 经 寺</b></h1> <b> 近年来,有幸去成都石经寺参观游览。那里清静优雅,古朴肃然,老树银杏,跨越千年。归来,赋诗一首,以飨读者。</b>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赞 石 经 寺</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金刚道场立龙泉,</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一方净土在人间。</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老树银杏永不倒,</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铮铮硬骨越千年。</b></div> <b> 石经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古驿社区,始建于东汉末年。</b> <b>石经寺为川西著名五大丛林之一。</b> <b> 石经寺现存建筑依山叠立,顺山势逐殿递升。最古老的建筑为祖师洞,最宏伟的殿宇为大雄殿。此外,天王殿、成宫殿、观音殿、祖师殿等主体建筑亦各具特色。</b> <b> 新中国成立后新建大师殿、藏经楼、五观堂、塔林和山门照壁。以大师殿最为辉煌壮观,系仿明代古典庙宇建筑,黄色琉璃瓦重檐房盖,气势居群殿之首。庙内文物和珍稀树木颇多。有石刻《金刚经》32块,明成化五年(1469 年)和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所铸大铁钟各一件。</b> <b> 大雄宝殿壁间原有唐代风格壁画,左前壁有石经寺沿革碑刻题记等。庭院中有后周显德年间(公元 954—959年)所植的罗汉松一株,唐贞观年间(公元 627—649 年)所植银杏树两株,带斗大树脂瘤的汉柏多株。 </b> <b> 石经寺是四川地区重要的佛教寺院古建筑群,对于研究川西地区官式建筑型制风格具有重要意义。</b> <b>石经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b> <b> 石经寺原名灵音寺。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湖北籍名僧楚山法师应蜀王之邀驻锡灵音寺,并集资修建了大殿内的佛像和雕饰,改名为天成寺。到了清朝,天成寺才改名为石经寺。</b> <b>暮鼓晨钟</b> <b>济世利民</b> <b>净土森严</b> <b> 石经寺藏于一片翠绿之中,除红墙绿瓦、雕梁画栋之外,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大雄宝殿前的那棵千年罗汉松。</b> <b>千年银杏</b> <b>铮铮硬骨</b> <b>顶天立地</b> <b>千年银杏由唐朝高僧永贞法师手植。</b> <b>丰碑永存</b> <b>移步登天</b> <b>别有洞天</b> <b>三圣大殿</b> <b>威风凛凛</b> <b>气势如虹</b> <b>宗喀巴大师殿</b> <b> 石经寺各路僧众来往众多,因此显宗和密宗双修,也有藏传佛教的影子。</b> <b> 香烟袅袅,钟声响起,一缕青烟随风飘散,仿佛将人们的烦恼哀怨一起带走。</b> <b> 此时此刻,沉浸在这片安逸宁静的丛林之间,远离喧嚣繁华,保留内心的一片安宁与祥和,仿佛置身仙境一般。</b> <b>青松环绕</b> <b>步入秘境</b> <b> 明代大学士赵贞吉夜宿石经寺时曾为其壮丽景观所动,写有《题楚山和尚石经寺》:“百道寒泉万木中,半天凝紫晚鸦东。道人旅泊游三界,犹滞重关印不空。”</b> <b> 楚山法师驻锡期间,曾自锦江泛舟,出川云游至楚、吴等地,讲经弘法,名声甚广,成为明中叶临济宗的一代高僧,并被朝廷册封为荆壁禅师,天成寺亦随之名扬巴蜀,饮誉海内。明成化九年(1473)楚山法师圆寂于天成山丹崖内,其弟子遵照遗嘱,将楚山法师之遗体用香泥垒塑,华幔严饰,供于祖师洞内,并增修祖师殿,奉为“肉身菩萨”。</b> <b> 简州牧宋思仁游寺有感,于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67)亲赠石刻《金刚经》一部,共三十二块,成了镇寺之宝,续兰法师为之将天成寺更名为“石经寺”。</b> <b>石经寺的最高处有一座观音庙,庙中供奉着一尊乌木观音。这尊乌木观音行云流水巧夺天工,1008只手各有微妙之处,而观音菩萨的庄严宝相也透露出慈悲祥瑞,令人敬仰。据说这尊乌木观音是中国甚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一尊。</b> <b> 赵朴初曾两次亲临石经寺,并将能海上师在汉地开创的第一个密宗金刚道场由近慈寺迁建到石经寺。</b> <b>雕梁画栋</b> <b>山涧泉池</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