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桂林有个“世外桃园”小众景区——会仙湿地,被称为“漓江之肾”,是中国最大的岩溶湿地。这里依山傍水、隐匿于稻田之中。地址: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2013年国务院批准桂林撤销临桂县改为临桂区)离桂林市区约30公里。</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状元桥</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小桥古朴、简陋,石头堆彻而成,是古时横山村通往田心村的唯一通道。相传状元桥建于乾隆年间,由“三元及第”的状元陈继昌的祖父陈兰森捐资修建。陈兰森是五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陈宏谋的孙子。陈继昌的外公朱若东与陈宏谋同朝为官,两家联姻后自费开辟了这条石板路和状元桥,以方便田心村和附近村的人上桂林做买卖和求学。因陈继昌读书时经常过往这座小石桥,后人将此石桥称之为“状元桥”。</div> 古桥被群峰环抱,层峦叠嶂,田埂交错,百亩良田延绵无际,雾雨蒙蒙中的石桥青峰倒映在水中,流水清净幽远,一眼望去,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绝美山水画卷。<br> 如今乡间道路四通八达,历经岁月沧桑,古桥 “只见水牛来回走,不见状元来过桥!”<br>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我与阔别多年,同在部队普外科值班工作的桂林战友相约风雨无阻一日游。我们撑伞手拉着手,小心翼翼地一同漫步于古桥上,欣赏着雨滴落在小河面上的涟漪……不禁赞叹:桂林的山水在雨雾中更显清秀、灵动,美丽动人,别有一番韵味。</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会仙湿地玻璃田</div> 这里离壮元桥仅几公里,2009年以前还不叫湿地“玻璃田”,只是镇头污水横流的“烂水塘”,如今已蝶变为绿水青山,桂林“城市后花园”。 该村成片的水塘宛如一块块玻璃,水塘如镜般完美反射出太阳光线,倒映着山景、树影及红、黄、蓝等村庄屋顶,构成一幅绝妙的七彩乡村景色,“会仙玻璃田”称呼由此而来。 欣赏这个美景需要花费约一小时的时间,登上这陡峭的山峰顶。 <p class="ql-block"> 登高远眺,四面环山,阡陌纵横,稻田的确如明镜般……</p> 战友杨光月,从小在家乡吃苦耐劳,练就了一身铁筋骨,在部队又是灌蓝高手……,身体素质好,虽说已步入花甲之年,登这个山峰对她来说“小菜一碟”,全然不在话下。爬山一贯气喘吁吁的我,只有仰慕的份儿。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葛根田</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俗话说:“北有人参,南有葛根”。葛根被称为广西的“人参”。又有“植物黄金”之美誉。</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葛根属于药、食两用植物。作为食材:葛根可以煲汤、熬粥,还可以加工成粉丝、粉条、粉皮等;作为药物:葛根味甘、辛,性凉,归于发散风热药。具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等功效,可用于外感表证、麻疹初期、热病口渴、消渴以及泻痢等。</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乾隆桥</div> 【传说因乾隆下江南路经此地而得名,这是周边村民对良好愿望的杜撰,历史上乾隆没有到过桂林。还有说法是因修建于乾隆年间而得名,据考证,该桥应修建于嘉庆年后期。同时,因运河沿岸的陡门村有新、老之别,该桥因毗邻新陡门村,故又名“新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诚恳受邀,来到战友涂志英家。</h3> 风景依旧在,人已步老年。感谢桂林战友全天的旅程陪伴,感谢战友破费盛邀品尝桂林的美味佳肴。在这把年纪能相约、相见并雨中出游,自豪地说:我们战友情深,既相伴于岁月风雨,又深情于日久天长。光阴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改变不了我们对彼此过往深深的怀念。祝愿战友新的一年健康、快乐!再颠簸的生活也要像桂林美丽的山水般闪亮地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