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很多事情都有一句古话对应,比如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意思是待人和善能招财进宝。“和气”指态度温和、和睦。商人如果对顾客态度好,顾客就更愿意光顾,从而增加财富。在一般的人际交往和工作场景中,它也表示以友好的方式相处,更有利于事情顺利开展,获得收益。比如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意思是指善意地对待他人。这个词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跟别人一同做好事,例如大家齐心协力做慈善活动。二是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抱着友善、宽容的态度,比如在生活中别人不小心犯了小错误,能够谅解而不是指责,这就是“与人为善”的体现。由此可见,在咱们老祖宗的道德传承中,做人做事是强调和善的。</p><p class="ql-block">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发现,在遇到坏人或者敌人的时候,我们的和善的没有作用的。因为在坏人和敌人的眼中,你的和善就是你的软肋,坏人和敌人就会利用你的和善来伤害你。即使不是敌人或者坏人,即使是同事或者朋友,在每个人的目标或者利益不一致的时候,每个人的做法也是不同的。有的人还可以用公平合理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也有不少人会采取欺骗、恐吓、威胁等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p> <p class="ql-block">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人际关系的特征来看,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适用的原则不一样。对于家庭内部来说,只要这个家庭还是处于正常运转的家庭,还是属于夫妻同心的状态,那么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家人之间都要采取和善的态度进行交流,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对于朋友关系,只要是人性和三观一致的朋友,就尽量采取和善的态度沟通,求同存异,共同发展。而对于那些虽然人性相同,但三观不同的人,就要在坚持和善的态度的同时,通过一些“小冲突”来划清各自三观的边界,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下进行交往。除了以上的这两种情况以外其他的所有人际关系,都建议大家采取通过“小冲突”避免“大麻烦”的原则去处理。</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通过“小冲突”避免“大麻烦”》呢?在人际关系中,对于人性和三观了解的人,是比较容易采取确定的应对方案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接触到的人的人性和三观都是要通过长期的交往才能真实了解的,在不了解对方的人性和三观的前提下,还要在一起共事,尤其是那种新建立的人际关系的时候,就一定要采取通过“小冲突”避免“大麻烦”。所谓的“小冲突”就是在两个人开始交流的时候,要将自己各个方面的底线和红线都坚持住,如果对方触碰到了我们的底线或者红线,这个时候就不要害怕冲突,勇敢地明确地告知对方,而且要求对方必须改正。如果对方接受了我们的要求,及时调整了自己的语言和行为,那么这个人我们就可以继续交流。而如果对方对于我们的要求置之不理,那我们也就没有必要继续交流下去了。为什么建议大家在这个时候要敢于挑起“冲突”呢,因为一般来讲,刚开始交流的时候都两个人之间都是在互相试探的过程中,是表面的交流,都是一些小事情,不会涉及到重要的或者重大的事情,所以即使是挑起了冲突,也不是什么大事,对两个人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何发现不适合继续交流,那两方面就可以适时止损,不会有什么大损失。由于避免了不恰当的深入交流,也就不会和那些人性和三观与我们严重不和的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因此也就提前避免了“大麻烦”。当然如果在交流中我们发现我们的底线或者红线不合适,我们也要自己调整自己,不能一意孤行,只强调对方适应我们,而我们不去为对方考虑。这样的思想也是要不得的。</p> <p class="ql-block"> 除了新建立的交流关系以外,我们还有很多已经存在的,主动或者被动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什么叫主动或者被动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呢。主动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就是我们从上一个生命周期继承下来的人际关系,被动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就是我们不得不交往的人。所谓继承下来的人际关系,比如工作之后的同学关系就是属于继承下来的人际关系。比如婚前的同性或者异性好友,也是婚姻以后的继承性人际关系。有人可能会问了,都是同学了,都是好友了,还会有什么人际关系麻烦吗?当然会有了,因为上一个生命周期的关系是建立在上一个生命周期的外部环境中的,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中,每个人的人性和三观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是不能盲目自信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读书的时候是好朋友的,在应聘同一家企业同一个职位的时候就变成了竞争对手。那么这两个人的关系还会向读书的时候一样吗?两个人的人性和三观还会一样吗?所以这个时候也是适用于通过“小冲突”避免“大麻烦”的。而被动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那更是要万分小心了。所谓被动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就是说我们是在“不得不”的状态下来建立人际关系的,如果是人性和三观接近的人,即使是刚刚开始交流,也会很快主动给你建立联系的。如果你和某个人的关系属于被动建立起来的,那就已经说明你们两个人的人性和三观是有差异的,不过是这个差异有多大暂时还不知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更要采取通过“小冲突”避免“大麻烦”。其实不仅通过“小冲突”可以避免“大麻烦”,而且还可以通过“小冲突”取得“好结果”呢。</p> <p class="ql-block"> 通过“小冲突”避免“大麻烦”,取得“好结果”的最佳案例就是我们伟大的抗美援朝。各位可能觉得笔者的口气太大了。请各位稍安勿躁,听我分析之后再抛砖。我之所以这样说,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宏图大业的高度去看待抗美援朝的。对于中国现代史熟悉的人都知道,中国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就从高高在上的泱泱大国变成了任人欺辱的孱弱之国,一次次的战场失败,带来的是一次次割地赔款,生灵涂炭。虽然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这个中华民国,也是屡战屡败,在蒋介石的领导下沦为了美国的仆从国。哪有一个泱泱大国的样子,更何谈伟大复兴。1949年,经历了一百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打败国民党,取得政权以后,在国内已经获得了全国各族民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但是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还是没有明确的。1950年10月,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展了伟大的抗美援朝。 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双方确定以三八线附近的实际控制线为军事分界线,各自后退两公里,建立一非军事区作为缓冲区,并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结束。</p><p class="ql-block"> 通过抗美援朝,中国在以下四个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是保卫国家安全:成功地将美国打回到三八线,保证了中国领土不受侵犯,维护了中国在东北亚地区有利的战略态势和战略格局,为新中国的建设和社会改革争取了和平的环境。二是提升国际地位: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坚定的国际主义精神,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提升了国际地位。三是促进军队现代化: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军事素质,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四是弘扬民族精神: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以及国际主义精神等,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这个是官方的说法,我的观点比较简单,通过这三年的局部战争,中国已经从美国的仆从国的位置成为了和美国平起平坐的战略对手。那么换过来说,假设没有打抗美援朝,我们怎么可能有长达七八十年和平建设时期和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呢。因为这里边有两个细节可能大家没有注意,一个是在中国进行抗美援朝以前,将第七舰队进驻台湾,这是对中国政府的严重挑衅,一个是将战火烧到鸭绿江畔,并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严重威胁中国安全。这更是对中国政府的蔑视。是可忍孰不可忍。面对这样的挑衅还不敢出手反击,还何谈民族复兴?抗美援朝的效果也很显著。在那以后,美国人再也没有直接和中国政府发生过武装冲突,中国逐步成为为这个地球上最重要的三个国家“中美苏”(后期是中美俄)之一。即使是在美国侵略越南的时候,中国画出的北纬17°线,美国人就真的不敢跨越。这种尊重,不都是抗美援朝带来的结果吗?通过以上分析明显看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面前,抗美援朝仅仅通过三年的战争,就完成了一跃成为世界顶尖国家的,而如果没有这场战争,那我们现在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又何从谈起呢?</p><p class="ql-block"> 通过以上可见,对于每个人,善于通过管控“小冲突”,从而避免“大麻烦”,甚至通过恰当的“小冲突”,获得更多更大的“好结果”,确实是一个好的人际关系处理模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