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唤春

ben

<p class="ql-block"> 蜡 梅</p><p class="ql-block">冬雪纷纷若坠云,山江隐隐已昏沉。</p><p class="ql-block">疏林冻水熬寒月,唯见金株在唤春。</p> <p class="ql-block">蜡梅:别名:金梅、腊梅、黄梅花。植物为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花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内弯,无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冬末先叶开花。蜡梅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绽蕾,斗寒傲霜,是冬季赏花的理想名贵花木。</p> <p class="ql-block">‌玉带桥和绣漪桥在颐和园中都是单孔拱桥,具有相似的外观和功能,但也有一些显著的区别。‌首先,玉带桥位于昆明湖西堤中部,建于清乾隆年间,该桥单孔净跨11.38米,矢高约7.5米,全部用玉石琢成,桥面呈双反向曲线波形线,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显得富丽堂皇。玉带桥的桥面高耸,形若玉带,与水中的倒影构成透明的圆月,景象十分动人。玉带桥的望柱上有多种云中仙鹤的花纹雕刻,桥头还留有乾隆皇帝的御题。‌绣漪桥则位于颐和园南如意门内,是连接东堤与西堤、长河与昆明湖的水陆交通要道。绣漪桥建于1750年,北京人习惯称它为“罗锅桥”。桥面设计为高拱形单孔桥,桥身高达9米,是颐和园中最高的桥之一。方便高大的御舟通过。绣漪桥的望柱和栏板数量与玉带桥相同,但其桥堍部分的开口较宽,桥面向外撇开的部分有四根望柱。‌在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方面,玉带桥和绣漪桥都是清代皇家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艺和文化内涵。玉带桥作为昆明湖与玉河的连通处,曾是帝后们前往玉泉山的通道;而绣漪桥则是进入颐和园的必经之地,素有“昆明湖第一桥”之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