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家乡故事 <p class="ql-block">在自来水尚未普及的年代,农村的水井承担着多重使命,不仅是庄稼的滋养源泉,更是人畜的生命之源。在许多农村地区,水井的分布虽密集,但水质却参差不齐,有的清澈甘甜,有的则苦涩难忍。在我们西周村,乡亲们将那甘甜可口的井水亲切地称为“甜水”,而那些口感不佳的井水则被戏称为“懒水”。西周村东临老黉山,西傍孝妇河,处于低矮丘陵与河流的过渡地带,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独特的地质构造使得这里的地下水系复杂多变。</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从我记事起,全村人便依赖着西门外那口距离村子百米左右的水井。尽管村中水井众多,但这口井的水质却备受乡亲们的青睐。那井台高出地面约半米,以条石镶砌而成,呈长方形,恰到好处的高度让人站在上边可以分叉双腿方便提水。冬季井台结冰,十分湿滑,需格外小心。挑水的工具主要有三种:一是铁皮制作的水桶,我们称之为“筲”;二是扁担,扁担两头固定着带钩子的铁环,我们称之为“担杖”;三是井绳,井绳是用非常有韧性的草编织而成的绳索,足足有擀面杖一般粗细,是提水的得力助手。每当去井口挑水时,人们总会把草绳盘成数圈挂在担杖的一头,挑着两只水桶前往。</p> <p class="ql-block">挑水的路上,空桶的铁钩子与水桶的提系会摩擦出“吱吱悠悠”的响声,大老远就能听得到。从井口往上提水桶是一门技术活,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轻易掌握的。首先,要将水桶固定在草绳一端放入井底,然后来回灵活摆动水桶,才能使其灌满水。若摆动不灵巧,只进了半桶水,再想把桶放倒灌满水就费事了。往上提水时,需要一股猛劲,一手攥紧草绳,另一只手快速下伸攥紧绳索使劲上提。如此反复,一桶水便提上来了。如果力气不够大,提水会很吃力,这时就得用点巧劲。采取身体半蹲姿势,把一条胳膊搁在膝盖以上作为支撑,再反复换手往上提水。当年,我身单力薄,就是这样从井口往上提水。为了防止水桶晃荡往外溅水,有人制作十字木架放在水桶里边,也有人顺手采摘树叶或蓖麻叶子盖在水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寒冬腊月,井口飘渺着层层雾气,刚打上来的水温呼呼的,回家洗衣服也不扎手。炎热的夏天,井水清清凉凉,咕嘟咕嘟畅饮一瓢痛快甘洌,从没有听谁说过喝井水会喝坏了肚子。夏天吃凉面,用刚打上来的井水浸泡一下,那个痛快舒坦劲儿无以言表。</p><p class="ql-block">挑水也是一门学问。小伙子们力气大,挑起水桶健步如飞,往家走一路不停歇,随意换肩,就能到家。像我这样的半大孩子,肩膀娇嫩,不扛压,也不会一边走一边换肩,只能半路多歇几次才能到家。而大姑娘们挑水时,那情景最为好看。她们挑着水桶,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在路上,两只水桶随着担杖的起伏上下跳动,两条黑黝黝的大长辫子飘在身后,蝴蝶结在纤细的腰部灵巧地荡来荡去,宛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我们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扒着水缸看看缸里有水没有。如果缸里没水,不用大人吩咐,就得赶紧去挑水,因为哥哥姐姐们都得去坡里干活。如今,自来水管道进家入户,每天24小时供水不断,大人小孩再也不用费劲巴力地去井口挑水吃了。然而,每当回忆起那段时光,心中总是充满怀念。那时的天空湛蓝,水质甘甜,人也更加和蔼可亲。(图片取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马运昌,笔名黑哥。网名昵称:淄博黑哥。毕业于淄博四中,父亲退休接班,从事煤矿工作34年。酷爱摄影和文学创作。在煤矿机关历任宣传科长、工会副主席、党委办公室主任等职。曾经举办《三只眼睛看淄矿》个人摄影展,主编《煤海履痕》文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创作了文学作品集《大山那边》并由黄河出版社出版。2022年被淄川区摄影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优秀摄影家称号。2023年被评为淄博市摄影家协会优秀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