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漫话太原火车站的沧桑岁月</p><p class="ql-block"> 范淑文</p><p class="ql-block"> 甲辰中秋后的一个下午,闲逛解放路,来到时常光顾的太原古籍书店。随便看看,信手翻翻,看到了《山西通志》第二十二卷之《铁路志》。打开来细细过目,山西铁路和太原火车站的建设发展过程的资料,使我这个老铁路人驻足浏览,沉思良久,联想良多。这些资料,穿越了时光隧道,再现了太原火车站的历史,描绘了生动的变迁过程。</p><p class="ql-block"> 瞬间决定,我要笔记下来,留下些退休十几年记念,以记念我自己在太原火车站工作近三十年的丝丝情怀;也完成潜藏心底多年的一个念头儿——为我的火车站写点儿什么………</p><p class="ql-block"> ( 一)</p><p class="ql-block"> 十九世纪初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分别建设和运营铁路,蔚然成风。</p><p class="ql-block"> 1817年,英国修筑铁路工程师斯蒂文森采用了长4.57米的锻铁铁轨,两根轨道之间的距离为1.435米,铁路全长27公里。</p><p class="ql-block"> 时至1825年9月27日,斯蒂文森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蒸汽机车,以平均每小时13公里的速度开起来,列车沿路4万多观众振臂高呼,祝贺人类历史上这一不平凡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于是,历史记录里,把1825年作为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诞生日。</p><p class="ql-block"> 在第一条铁路运营之际,尚没有具备成型的车站,旅客从木板制的站台上车,没有站房。随后,站台上搭起了雨棚,给旅客遮阳挡雨。继而修建了候车室、餐厅、卫生间等设施,形成了火车站的雏形。</p><p class="ql-block"> 1830年英国利物浦火车站,成为世界上第一座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回顾太原火车站的诞生或迁址,折射着近、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之下,公共建筑相应发展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光绪二十二年(1896)筹建的正太铁路,到三十三年(1907)通车,太原第一座火车站同年竣工运营。</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太原火车站坐落于太原首义门外,车站设施简陋,三(四)等小站。狭窄的候车空间,除了墙上挂有列车时刻表和票价外,站内仅有几张长椅和冬天取暖的火炉。客运服务十分简易,检票员兼做卫生清扫员,以及进站报站员。 </p><p class="ql-block"> 太原历史上的第一座火车站,由法国人设计建造,充满了异域风格的巴洛克式建筑。 一个世纪以来,这座火车站见识了晚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不同的社会制度。</p><p class="ql-block"> ( 二)</p><p class="ql-block"> 在十九世纪铁路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唐胥铁路(唐山至胥各庄)的建设,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19世纪末,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世界列强纷纷向中国输出资本,划定势力范围,抢夺铁路修筑权。</p><p class="ql-block"> 受此影响,山西巡抚胡聘之奏请清政府,由山西商务局向外国借款,修建由太原到河北省正定县柳林堡的正太铁路,清政府正式签订合同,借款4000万法郎。修建其间的技术和资金由法国人提供,合同签订从1902年至1932年间生效30年。施工伊始,由于地质复杂,资金不足,采用1米宽的轨距。全长243公里,山西境内170.7公里。1907年10月全线建成通车。</p><p class="ql-block"> 正太铁路是山西第一条干线铁路,它的通车极大地沟通了山西与各省的经济文化往来,尤其是煤炭的运输,为山西打开了出口门户。</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在太原》一文有记载,孙中山乘正太铁路专列,于1912年9月18日下午6时抵达太原,9月21日上午9时离开,三天里的63个小时,对于孙中山40年革命生涯来说只是短暂瞬间,但对于太原来说,却是一抹有意义的城市记忆。</p><p class="ql-block"> 1907年太原火车站正式开通,开始办理旅客运输业务。然而,闭塞的百姓,对于火车这一新生事物,不仅陌生,而且畏惧,以致乘坐火车的人数寥寥无几。为此,法国人在《晋阳公报》上登发广告,推广乘坐火车出行的好处。有趣的是,清政府的报纸,将正太铁路列车时刻表,用半个版面连续刊载,以宣传和普及铁路乘车常识。</p><p class="ql-block"> 1932年3月1日正太铁路借款的本息全部还清。铁路接收委员会先后召开了14次筹备会议,于1932年10月25日举行了隆重的接收典礼。</p><p class="ql-block"> 1933年2月接收手续全部完成,标志着正太铁路由中方全权负责管理。 </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幼年时期的太原火车站,历经动荡年代岁月的洗礼。于1932年收归民国政府。仅仅五年后,1937年,被日军占领太原后,接管。日军投降后,又被阎锡山接管。太原火车站直到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同年6月7日太原铁路管理局成立,才收归人民政府所有。</p><p class="ql-block"> “七七事变”前,太原火车站客流量不大,车站只售当日当次车票,亦可满足旅客需求。</p><p class="ql-block"> 日伪统治时期,发售客票不指定车次。在客票有效期间,旅客可随意乘坐各次列车。当时车站秩序混乱,卫生脏乱。</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太原火车站搬迁,移址至迎泽大街汽车站的西侧,这是太原第二座车站的建成,也是建国初期发展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在候车室进站正门中央,悬挂着毛泽东主席的肖像。墙壁上的宣传画告诉我们,“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开始萌发。进站口醒目的“十满意车站”背景下,候车室里,为旅客开设了军人候车室、母子候车室和敬老席,设置了报纸、图书、扑克、象棋、针线包和旅行药品。客运主任冯汉杰提出“对旗乘车法”,解决了列车中部车厢拥挤超员,前后车厢旅客不满的现象。进站口旅客们排着长队,在“马秉谦青年小组”的引领下,采取“对旗乘车法”引导旅客有序进站。站台内大幅标语“欢迎最可爱的人凯旋归来”,服务员们列队迎接抗美援朝的战士官兵们。出站还有延伸服务,“洋车”的聚集在出站广场,服务员们扛着行李,抱着孩子送重点旅客上“洋车”。</p><p class="ql-block"> 随着客流增长的需求,火车站为便捷旅客出行,在太原桥头街开办了铁路客运售票所,预售车票,让旅客出行安心。</p><p class="ql-block"> 1954年,太原售票所开始办理电话售票,对20~30个单位可以送票上门。</p><p class="ql-block"> 1956年,开展“万张售票无差错”活动,学习推广“陈嗣文八字售票法”,即一问、二收、三抽、四打、五核、六找、七唱、八记。并将售票方法和特点,编印成册,推广学习。</p><p class="ql-block"> 1962年,在“五好红旗站、车”竞赛中,太原市服务丙班,创造了“三边、三包、六主动”服务,成为旅客出行的贴心锦囊。</p><p class="ql-block"> 1964年,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他们改变了服务态度和卫生面貌。在旅客出站高峰时,开多口出站,旅客出站迅速流畅,出站时间由21分钟压缩到7分钟。</p><p class="ql-block"> 车站服务人员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成立了业余京剧团。1954年建国五周年之际,职工业余京剧团为旅客演出了《花木兰》中的一场戏。行头齐备,铠甲装束,护背旗连同飘带神采飞扬,生动形象。演出之后受到旅客的喜爱!</p><p class="ql-block"> 诸如此类客运服务小事,简单而淳朴,条件虽艰苦,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对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工作热情和追求。</p><p class="ql-block"> 太原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两座火车站,如今不复存在,《铁路志》里留下了历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 仿照北京火车站建成的太原站,于1975年6月1日投入使用至今。挺拔矗立在迎泽大街最东端,它俯视着宽阔的迎泽大街的繁忙流动;它妆扮着古老而现代的太原城市的繁荣繁华;它即是山西省会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山西铁路运输的靓丽窗口。</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它开始肩负使命、忠实履责,任劳任怨,恪尽职守。</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加速,旅客流量紧随其后,呈井喷式增长。太原火车站面临巨大的客运压力,一票难求的出现,飙升为铁路客运史上客流量的最高值。</p><p class="ql-block"> 为方便购买火车票,有幸结缘火车站工作的人员,或是人们值得炫耀的事。那个时候,身为车站工作人员就以此为荣。然而车站工作人员并没有特殊待遇,只是在购票时,可以行方便之门。</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春运,为购买一张火车票,旅客顶着严冬寒冷,半夜来车站排队。售票厅外的长队,竟然排到站前广场,人流汹涌,望票兴叹。</p><p class="ql-block">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客运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客运数量大幅增长的需求,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初。随之而来的是,太原火车站的客服硬件能力也窘迫无比。</p><p class="ql-block"> 为此,这座建成不足二十年的火车站,迎来1993年4月,车站内部的改造扩建容量工程,要在铁轨上方修建一座高架候车室。下面走火车,上面架起候车楼。</p><p class="ql-block"> 边扩建施工、边火车不间断行车运营,难度之大史无前例。脚手架上工人施工,脚手架下旅客穿行。曾记否,施工伊始,四个站台的硬化台面全部挖开,每个站台要挖15米深、1米见方的二十个桩基,四个站台顺次施工。第一站台刚结束,施工后高高的土堆,和挖开的桩基孔,裸露在台面,又开始第二站台的施工。依此,四个站台全部挖开,远看,一个个土堆像是小山丘。而列车还在轨道上停车、开行、通过,穿梭不止;旅客仍就上车、下车、中转,流动不停……</p><p class="ql-block"> 施工带来运营空间狭窄,站台留给上、下车旅客的只能走过一、两个人的宽度,直接影响出站速度。前一趟下车的旅客还未走出站台,后一趟到达列车已经进站。于是乎,车站将部分旅客列车分流至邻站,以减轻站台接送旅客的压力;将时差相近的两对客车,调开站台,给下车旅客留足出站时间;客运员人人胸前带一个口哨,紧急情况一声长一声短,需要人力配合连续三声短哨。以此保证旅客的人身安全。</p><p class="ql-block"> 作为当时的火车站工作人员,念念不忘的场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一条狭窄的人行通道上,走过了多少旅客的身影,留下了多少客运工作人员的艰辛。</p><p class="ql-block"> 一年零三个月的施工结束,高架候车楼终于在1994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四个候车大厅宽敞明亮,铝合金吊顶,大理石铺地面。晋祠、云冈石窟、五台山、鹳雀楼、应县木塔等山西的各大名胜古迹,用铂金镶嵌在检票口上方,给旅客留下难忘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时任省委书记胡富国同志视察太原火车站工作时说,高架候车楼的建成,就是要让咱住不起宾馆的山西的父老乡亲们,享受一下宾馆的待遇!</p><p class="ql-block"> 1994年7月8日,高架候车楼开通使用后,旅客吞吐量增加了三倍。太原火车站由一等站,晋升为特等站。</p><p class="ql-block"> 太原站以升级为动力,继续探索提高客运服务水平。时任党委书记的王军,敢为人先,提出“塑造新时期铁路窗口形象”的理念,后简称“塑形工程”。他认为,现在的客运服务工作不能适应的客运需求,要从服务管理、工作方法上发生变革,使其成为最终提高客运服务水平的推动力。要让旅客把车站的服务水平,服务人员的仪容仪表、语言态度等都能以形象的方式印在旅客心中。</p><p class="ql-block"> 由此,设立了“改梅方言服务法”、实行“上座检票法”及“出站延伸服务法”等等。</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年冬天,候车室服务人员发现一位复员老兵,不慎碰伤头部,鲜血流出。恰好正在值班的我,马上请来太原铁路医院冬运小分队的大夫,及时清理创伤,现场缝合,旅客赶上了接续列车,对我们的热情服务到位非常满意。</p><p class="ql-block"> “塑形工程”的实施,使出门在外的旅客感受了温馨。旅客受益了,车站赢利了,也有了大量的回头客。</p><p class="ql-block"> 太原火车站“塑形工程”的经验,被北京铁路局在全局推广,在太原站召开了现场会,号召在全局推广学习太原站的先进经验。</p><p class="ql-block"> 短短数年内,铁路运输成为长途旅客运输的主导,在运输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然而,铁路客运在最受旅客追捧的日子不久,运输客流的格局出现新变化。航空,公路运输行业的迅猛发展,三家鼎立的局面形成。客运竞争激烈,旅客流向不可测,旅客出行多元化初步形成。“铁老大”的垄断地位发生动摇,铁路客运开始走下坡路。</p><p class="ql-block"> 压力产生动力,压力逼迫出新的经营理念和手段。</p><p class="ql-block"> 太原火车站站前广场、太原市的街头巷尾出现了身披“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红色彩带的车站职工,举着列车运行图,在路边提请旅客“回家”。打出“服务向航空看齐”理念,客运营销战在车站内外,此起彼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p><p class="ql-block"> 尤为重要的是铁路人的观念,也悄悄的发生转变。</p><p class="ql-block"> 2000年4月下旬,车站机关干部组成的特殊“列车员”,担当起值乘太原至北京的客运服务任务。十多天往返五次,运送旅客六千多人,为铁路创收50多万元。</p><p class="ql-block"> 同时,《北京铁道报》头版刊出题为:太原到北京开出昼夜姊妹车——“铁路大巴”挑战高速公路。文章说,太旧高速公路开通后,太原至北京的公路豪华“大巴”投入运营,一度以其方便、快捷的优势冲击铁路客运,从铁路夺走了约40%的客流量。面对公路运输的挑战,借列车调图提速机会,增开太原到北京全程8小时的Y268次旅游列车,与公路大巴展开竞争。到点好,停车少,速度快,乘坐卧铺还可享受票价下浮40%的优惠。</p><p class="ql-block"> 出游的旅客们看好旅游列车Y268次,趟趟爆满,实现了它开行的初衷。</p><p class="ql-block"> 聊到太原,值得人们留恋的,太原火车站肯定是其中之一。进站口上方,太钢人李秀福设计书写的“太原站”三个鲜红的仿宋体大字,舒展宏阔,1975年使用后,经过多次整修美容,这三个大字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但是,那时的站场周边环境,令人堪忧。</p><p class="ql-block"> 站台,绿皮车的轰鸣声,车厢里的嘈杂声,是当年下海大军充斥其中。</p><p class="ql-block"> 站前广场,巡逻警车警灯闪烁,巡逻警察不时走动,回复旅客问询,保证旅客安全。</p><p class="ql-block"> 广场的台阶下面,接人的、揽客的、出租车等各种车辆无序停放,鱼龙混杂。叫买声、票贩子混水摸鱼。一度时期,这一块顽疾病症,哽堵在火车站人的心头。</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车站多次向上级反映,将站前广场归还给旅客。经有关各方共同配合工作,顽疾得到治理。车站靓了,旅客乐了。</p><p class="ql-block"> 太原火车站是迎泽大街东起始点,向西俯瞰十里长街,一眼望穿她的壮丽美景。</p><p class="ql-block">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迎泽大街开启美容美化修饰。从太原火车站向西到迎泽大桥,桥头堡上的灯饰与太原火车站的时钟遥相辉映,大街两侧,迎风猎猎的红色国旗,通明的街灯,为节日的太原披上华美的盛装。</p><p class="ql-block"> 值此节日盛事,太原火车站的又一次升华亮相。</p><p class="ql-block"> 诸君请看,升级后的站前广场上宽阔大气,石材装饰尽显端庄清爽。两侧接、送人的避雨连廊,古朴典雅。车站外观与迎泽大街色相统一,香槟色下的廊柱、标识牌、新建连廊成为一道风景,金色宝莲灯高耸入云,平面荷花透光盘寓意深远,一同融入迎泽大街整体美景之中,彰显出三晋第一街的风范。</p><p class="ql-block"> 人行,有地下通道,四通八达,与各路公交、地铁无缝对接。</p><p class="ql-block"> 车流,有地下停车场。自驾车,或是出租车随来随停随走。</p><p class="ql-block"> 为迎接旅客的到来,车站站台在原有7座站台10条轨道的基础上,新扩建了一个站台、两条线路,由单纯接发普通速度列车的站台,升级为同时办理高铁和普通速度列车的混合业务,每天接发和通过列车约117趟。</p><p class="ql-block"> 这座百年老站,以其崭新的容貌,在市区内,就近接纳出行归来的旅客。正如北京站之于北京,汉口站之于武汉,太原火车站之于太原一样,是城市的一张美丽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五)</p><p class="ql-block"> 太原火车站运营39年后,2014年与之并行的太原南站开通运营。两个火车站,犹如同胞兄弟般相辅相成,在一个城市里,肩负着相同的使命,演绎着新时代客运先行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太原南站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它是石家庄至太原高铁客运专线的重要配套工程。</p><p class="ql-block"> 毗邻太原南站的商业区域,衍生了新的经济版块,房地产、酒店、餐饮、出租车等新业态的发展,带动了就业,带动了区域的创新发展。</p><p class="ql-block"> 智能管理系统的推广介入,开启无纸化乘车。电子客票是旅客“一证在手,全程无忧”的便捷通行证。旅客避免提前取票,凭着身份证在验票口,刷证或刷脸,三到五秒钟即可进站上车。自助机上,可随时办理购票、取票、退票、签证,或领取报销凭证等业务。</p><p class="ql-block"> 如果有旅客忘记带身份证,手机里的12306铁路客运链接小程序,在电子临时身份证一栏里有具体操作办法,引导旅客顺利买票、进站、乘车。科技的力量,带来出行便捷,令人难以想象。</p><p class="ql-block"> 太原南站以变应变,服从客运流量的要求,由以前四年一次的调整客运时刻图表,变为“一年四次调图”。随时增减车辆,科学合理满足需求。</p><p class="ql-block"> 今年十一黄金周,因《黑神话•悟空》的网红,客流在太原暴涨,仅10月1日上车人数达到12.8万,创造太原南站开通以来上车人数的新高。</p><p class="ql-block"> 百年的太原火车站,依然青春靓丽,它携手太原南站,应用智能化手段,完成太原铁路的客运服务。</p><p class="ql-block"> 笔记到这里,我要歇笔了。漫话千言万语,道不尽我对这座老火车站的情愫,近三十年职业生涯的地方,挥洒青春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绵绵的眷恋,我的火车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范淑文</p><p class="ql-block">简介:山西省散文学会、山西省女作家协会会员,太原诗词学会理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