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名:海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1374514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编辑制作:海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立华大校授权转载美篇</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明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纪念这个伟大胜利,我们在观网开设专题视频节目——宝塔山下的制胜法宝,一起学习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一专题的时间跨度,大概从1935年底中央到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开始,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包括如何突破困境,通过主动作为转变时局,促成国共合作,结成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如何进行预见性的思想理论准备,如何在敌后打胜仗,如何发展壮大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还有在抗战中如何建党建军,如何建设根据地,如何处理统一战线中各种矛盾和摩擦等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是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洗礼之后,系统总结了胜利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又在指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实践中,解决了种种前所未有的难题形成的。这是一个极其曲折丰富、最后走向胜利的理论和实践过程,让我们一起踏上征程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第一部分:扭转历史车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八、为何张学良、杨虎城不打红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一节的主题是:为何张学良、杨虎城不打红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讲红军东征、西征,在分析敌军力量时都有张、杨的部队,但在战场上似乎没见到他们。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西北“剿总”副司令代理总司令,杨虎城是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但在红军东征、西征过程中,他们掌握着十几万部队,似乎没有参战,也没有乘机抄后路攻击我们的根据地,难道不奇怪吗?有的或许认为,他们是爱国将领,与红军有默契,这种认识有一定道理,但却有些一相情愿,是不了解历史过程形成的认识误区。他们之所以不打红军,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不打,而是由一系列原因导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首先,是张、杨的东北军、西北军难以战胜红军,惧于红军的威力。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之前,蒋介石成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兼总司令,张学良任副总司令并代行总司令职权,以东北军为主力,统一指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等省军队[1]。东北军的4/5参加“围剿”,包括于学忠第五十一军、董英斌第五十七军、王以哲第六十七军和何柱国的骑兵军等。[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学良本来以为,他的军队是以逸待劳,无论是兵员数量还是武器装备,都远远胜于红军,肯定会让红军一触即溃或望风而逃,却万万没想到,几次交手后损兵折将,连战连败。开始只是陕北的红十五军团应敌,在劳山设伏,仅用半天时间,就打掉王以哲六十七军一一零师大部,击毙师长何中立,俘敌2000余人,缴战马300余匹,还有大批武器装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紧接着又向榆林桥守敌发起攻击,全歼一零七师守军1个团加1个营,俘敌团长高福源以下18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央红军到陕北与红十五军团会合后,张学良调整部署,以董英斌五十七军4个师和王以哲六十七军1个师“围剿”。但在毛主席亲自指挥下,直罗镇一战全歼董英斌一零九师,击毙师长牛元峰,还歼灭一零六师1个团,毙伤约1000人,俘敌5300余人,缴枪3500余支,打破“围剿”,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学良不到2个月打了3仗,竟然是三战三败,被红军歼灭近3个师,俘虏了9100余人,还被打死了2个师长,不算打死的,只是被俘虏的人数与红军数量都差不多了。一支是远征二万五千里的疲乏之师中央红军,一支是刚到达陕北不久的红二十五军,还有一支是被反复“围剿”打击的陕甘根据地红军,加在一起仅有万余人,竟然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这仗还能继续打下去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学良对部下说:“看看红军,走了那么远的路,吃了那么多的苦,竟然不散不垮,还这样能打,真了不起!咱们都是带兵的人,大家说说,谁能带出这样的军队?谁要能,我就把位子让给他!”从此,东北军与红军再无大战</span></p><p class="ql-block">【图1】</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 杨虎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虎城也不是从一开始就不打红军。张学良到西安之前,杨虎城是陕西绥靖主任,蒋介石指派他指挥陕西“剿共”。不到3000人的红二十五军,从湖北罗山开始长征,1934年12月8日进入陕南,最先与之交手的是杨虎城部队,他们在九泉山居高临下堵截,红军从一侧陡崖攀登上去与敌人肉搏,一下子消灭了守敌1个营,在陕东南立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5年1月,杨虎城的一二六旅、警备第二旅、警卫团,对红二十五军进行第一次“围剿”,结果不到5个月,就被消灭掉一二六旅3个多营,还有警备第二、第三旅大部,俘虏旅长张汉民以下官兵1400余名。红军发展到3700人,地方武装2000多人,建起了横跨鄂豫陕三省的根据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虎城又组织第二次“围剿”,结果他的警备一旅被全歼,毙伤敌团长以下300余人,俘敌旅长以下14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40挺,长短枪1600余支,还有大量军用物资。杨虎城所属十七路军,一共两个师3个警备旅,竟然被红二十五军打掉那么多,还敢再打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之后,红二十五军这几千人北出终南山,前锋直抵西安以南10余公里的韦曲、杜曲,使西安这个西北反革命势力的中心和进攻红军的总后方极为震动,城里的达官贵人纷纷逃离。期间,截俘敌人少将参议1名,得知中央红军正在北上的消息,立即决定进入甘肃境内威胁敌人后方,主动配合中央红军北上。在沿西兰公路进至平凉时,马鸿宾的3个营尾追而来,被红军歼灭了1个营,亲自督战的师长马鸿宾差点被生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徒涉汭河时山洪突然暴发,军部机关和担任后卫的1个团被阻隔在河北岸,马鸿宾1个团1000多人突然袭来,已经过河的部队无法回援,被阻部队背水作战,军政委吴焕先不幸中弹牺牲。在极其艰难绝望的情况下,1个团的红军竟然能把1个团的追击敌人包围,还进行了肉搏战,最后把敌人全部歼灭,团长也被击毙,这样的强悍战斗力真是不可思议!他们切断西兰公路18天箝制敌人,由于迟迟得不到中央红军的消息,才决定北上与陕甘根据地红军会师。[3]</span></p><p class="ql-block">图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图3</p> <p class="ql-block">图4</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在一些研究者,往往只看敌我双方的数量对比,就认为红军无法生存下去。但从真实的历史看,却是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以超强的战斗力一次又一次地大量歼灭敌人,打出了生存发展空间,让对手知道红军是不可侮的力量,不得不畏惧甚至妥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他们不敢小瞧红军,愿意与红军停火的前提。休战往往要通过作战胜利来促成,自己强大到不容对方忽视,才会有联合。如果自己不能打胜仗,或者主观上畏敌如虎,不断示弱退让,只会招致对手更加肆无忌惮的打击和杀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是围绕主要矛盾主动施策,尽力团结张、杨部队结成抗日统一战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瓦窑堡会议确定主要矛盾为民族矛盾后,在中国共产党看来,中国所有武装力量都可以联合起来抗日。当时,集结在苏区周围的国民党军虽然很多,但一半以上不是蒋介石嫡系,张、杨部队都不是嫡系。东北军在东北沦陷后背井离乡,流亡关内,不愿意打内战,而是强烈要求抗日收复故土;杨虎城和他的第十七路军也有抗日要求。所以,东北军和西北军是首先要争取的,是我们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直罗镇战役中,红军全歼东北军五十七军第一零九师,还歼灭了增援部队一零六师1个团,并且要继续围歼一零六师。此时,我潜入一零六师工作的董彦文与前线红军接通关系,汇报一零六师师长沈克颇多动摇的情况。[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