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探秘】 张良

诗笺雅韵

<p class="ql-block">  <b>张良</b>(生年不详—前186年),字子房,一说颍川城父(今河南郏县)人,另一说沛郡(今安徽亳州)人。是秦末汉初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被后人誉为“谋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其生平事迹如下:</p><p class="ql-block"> <b>国灭刺秦:</b>张良先辈在韩国任五代韩王的国相,秦灭韩后,他心怀国仇家恨,遣散家僮,弟死不葬,散尽家财求客刺秦王。公元前218年,张良在秦始皇东巡至博浪沙时,与大力士以大铁锤行刺,误中副车,后成功逃脱。</p><p class="ql-block"> <b>黄石授书:</b>刺秦失败后,张良在下邳逃亡。一次在桥上,黄石公故意让张良捡鞋、穿鞋,几番考验后,认为他“孺子可教”,赠其《太公兵法》,张良研读后,谋略大增。</p><p class="ql-block"> <b>辅佐刘邦:</b>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张良先聚众百人反秦,欲投景驹,途中遇刘邦,遂加入其阵营。此后,他献策助刘邦接连攻下韩地十数城池,打败杨熊军队。刘邦欲强攻峣关,张良劝其诱之以利,趁秦军松懈突袭,刘邦依计行事,顺利入关,秦王子婴投降。</p><p class="ql-block"> <b>鸿门解难:</b>刘邦先入咸阳,项羽大怒,欲攻刘邦。项伯因与张良交好,连夜告知张良让其离开,张良却将消息告诉刘邦,并献策让刘邦向项伯表明善意,与之结为儿女亲家。鸿门宴上,张良又巧妙安排樊哙护主,使刘邦得以脱身。</p><p class="ql-block">(注:项伯与项羽是叔侄关系。项伯名缠,字伯,是楚国名将项燕的第三个儿子,而项羽是项燕之孙,所以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在历史上,项伯对项羽的决策和楚汉相争的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在鸿门宴前,项伯因与张良有旧交,为报张良之恩,他私见张良并将项羽欲攻刘邦的消息告知,还劝张良离开。后经张良斡旋,项伯又在项羽面前为刘邦说情,使项羽放弃了攻打刘邦的计划。在鸿门宴上,项伯还“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刘邦得以逃脱。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p><p class="ql-block"> <b>楚汉相争:</b>刘邦被封汉王,张良献计烧栈道,以安项羽之心。后韩王成被杀,张良投奔刘邦,受封成信侯。刘邦彭城兵败后,张良提出“下邑之谋”,建议拉拢英布、联络彭越、倚重韩信共同抗楚,扭转了楚汉战争局势。鸿沟议和后,张良又力劝刘邦追击项羽,最终汉军围项羽于垓下,项羽乌江自刎。</p><p class="ql-block"> <b>功成身退:</b>汉朝建立后,张良力排众议,建议定都关中,又劝刘邦封仇息怨以缓解君臣关系。刘邦欲废太子刘盈,张良为吕后出计,请来商山四皓,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晚年的张良随赤松子云游四海,公元前186年去世,谥号文成。</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张良刺杀秦始皇,史称“博浪椎”,发生于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巡游时。具体情况如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事件背景</b></p><p class="ql-block"> 张良出身韩国贵族,其祖父张开地为韩昭侯、韩宣惠王、襄哀王时期的丞相,父亲张平是韩厘王、韩悼惠王的丞相。韩国被秦灭亡后,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和显赫地位,心怀国破家亡之恨,意图刺杀秦始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刺杀经过</b></p><p class="ql-block"> 张良曾在淮阳学礼,后到东方见到仓海君,共同制定谋杀行动计划。他弟死不葬,散尽家资,找到一个大力士,为其打制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得知秦始皇要出行后,张良选择了博浪沙作为埋伏地点。此地沙丘起伏,秦始皇的车队速度会降低,且北临黄河,南临官渡河,芦苇丛生,便于逃跑。秦始皇的马车是“天子六驾”,与大臣的“四驾”容易区别,但秦始皇为保安全,准备了多辆副车,每辆都是六匹马拉,混淆了刺客。当秦始皇的车架临近博浪沙,张良与大力士做好狙击准备,大力士将大铁锤掷向秦始皇车队,却击中了伪装的车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事件结果</b></p><p class="ql-block"><b> </b>秦始皇大怒,下令全国缉捕刺客。而张良成功逃脱,并且逃过秦始皇“大索天下”的追捕,之后他更名改姓,亡匿下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良庙简介</p><p class="ql-block"> 张良庙,是陕南的游览胜地,位于汉中市留坝县城西北约17公里处,这里傍山依水,古朴典雅。相传“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在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后,就激流勇退,托名“辟谷”,隐居于此。后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高风,在这里建庙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候祠”,俗称“张良庙”。相传张良庙始建于东汉末年,现存古建筑多为清代所建。张良庙就位于316国道边,穿过国道,就能看到一个青砖牌楼。张良庙古建筑群依山而建。张良殿,是目前建筑群中年代久远、保存完整的建筑,殿内有张良镀金塑像。大殿的两侧有南北花园,游客从北园的西南方向沿着小路可以到达山顶的授书楼,山上还有道教第三洞天。到了张良庙游玩,不得不找找“拐拐竹”,竹子在一米以下的部分都是扭扭歪歪,在一米以上部分都是齐刷刷的。张良庙中的匾额对联非常多,现存的石碑、摩崖众多,其中不乏是名家高手的笔墨,比如北宋书法家米芾书写的“第一山”碑等在北花园额度碑廊中有集中展示,书法爱好者可以去观赏下。</p> <p class="ql-block">  张良庙位于留侯镇庙台子村茶店子组,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良庙原是祭祀汉高祖刘邦的开国谋士张良(字子房)的祠庙,因张良曾被封为留侯,故称汉张留侯祠,俗称张良庙,相传张良于此辟谷导引轻身。张良庙历代为道家主持,系道教祖庭周至楼观台道宗派,是陕南地区道教活动的中心。隋唐时期,佛教鼎盛,随亦侵之。其后,由于道佛之争,张良内也随之有僧道盈衰之变化,然而,不论是道昌佛衰或是佛盛道弱,庙内张良之圣像,长期以来都被善男信女所崇敬。张良庙是全国所有留侯祠庙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庙宇。1956年8月,张良庙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张良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单位。张良庙建筑群规模宏大,占地面积4.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69平方米。建筑群包括有牌楼、进履桥、大山门、三清殿院、二山门、大殿院、北花园、草亭、云梯、授书楼、第三洞天、南花园共12个部分。这些建筑又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三清殿,为道家活动场所;二是张良正殿,主要为拜堂,殿堂宏伟;三是南北花园及紫柏峰峦建筑群,中峰授书楼,为紫柏山自然风景区之核心,这三部分建筑群又以张良正殿为中心,南北花园置其两侧,遥遥相对。张良庙整体布局,既有北方宫殿的恢宏,又有南国园林的秀丽,美不胜收,现存楼、殿、亭、阁、厅、廊、室、舍156间,碑刻39通,摩崖石刻51块,匾额50余面,楹联40余副。张良庙是研究秦汉历史的珍贵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咏张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文//王定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五世相韩仇未休,椎秦孤勇智谋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圯桥纳履书堪授,帷幄运策志竟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佐汉功成轻利禄,安刘计定隐林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至今英气传千古,每叹奇人岁月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025.1.5</b></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1、五世相韩:指张良的先辈在韩国连续五代担任国相,表明其家族在韩国的显赫地位。</p><p class="ql-block">2、仇未休:指韩国被秦国灭亡后,张良心中的仇恨没有停止、消除,一心想要复仇。</p><p class="ql-block">3、椎秦:指张良在博浪沙用大铁锤刺杀秦始皇一事,“椎”在此用作动词,意为用椎打击。</p><p class="ql-block">4、圯桥纳履:张良在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故意把鞋扔到桥下,让张良去捡并为他穿上,以此考验张良,后黄石公认为张良可教,便授其兵书。</p><p class="ql-block">5、帷幄运策:指张良在营帐中为刘邦出谋划策,“帷幄”指军中营帐,“运策”即运用策略、谋划。</p><p class="ql-block">6、志竟酬:指张良实现了自己的志向、抱负,“酬”有实现、完成之意。</p><p class="ql-block">7、佐汉:指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p><p class="ql-block">8、轻利禄:指张良不看重功名利禄,在汉朝建立后,他没有追求高官厚禄,而是选择功成身退。</p><p class="ql-block">9、安刘:指张良为安定刘氏天下出谋划策,主要指他帮助吕后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避免了汉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混乱。</p><p class="ql-block">10、隐林丘:指张良晚年选择归隐山林,远离官场的纷争,“林丘”代表山林、隐居之地。</p><p class="ql-block"> 张良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且智勇双全:“五世相韩仇未休,椎(chuí)秦孤勇智谋筹。”这两句是说张良先辈五代担任韩国国相,韩国被秦所灭后,他心中仇恨难消,凭借孤勇谋划刺杀秦王,尽显智慧与胆量。“圯(yí)桥纳履书堪授,帷幄运策志竟酬。”张良在下邳时,因圯桥纳履得到黄石公传授兵书,之后凭借书中智慧在刘邦帐中运筹帷幄,最终实现抱负。“佐汉功成轻利禄,安刘计定隐林丘。”张良辅佐汉朝建立大功后,并不贪恋功名利禄,还为安定刘盈太子之位出谋划策,而后选择归隐山林。“至今英气传千古,每叹奇人岁月悠。”张良的英雄气概至今仍千古流传,每每想起这位奇人,都不禁感叹其岁月悠长、经历不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