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离开萨拉热窝,准备去波黑的莫斯塔尔古桥一游。不巧的是连日的雨水造成了波黑山区的滑坡,道路被阻塞,只能改变计划,绕道直接离开波黑进入克罗地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斯拉夫人进入巴尔干半岛之前,克罗地亚目前这片领土是古罗马人的地盘(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分家后由西罗马人统治。西罗马灭亡后,这里又相继被东哥特人和拜占庭帝国征服。公元7世纪前后,斯拉夫人迁徙至此,开启了克罗地亚人在这里的历史进程。公元10世纪时,克罗地亚人开始做大做强,建立了统一的克罗地亚王国。尽管当时的版图与现在有所不同,他们毕竟在巴尔干半岛上风光了一个多世纪。此后1102年至1527年,克罗地亚王国的领土主要处于匈牙利王国的统治之下;1527年至1918年,则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918年一战后它加入了南斯拉夫,二战期间曾依附于纳綷德国,战后又重新回归。1991年通过四年战争脱离南斯拉夫独立,成为现在的克罗地亚共和国。</p> <h5>克罗地亚国徽</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罗地亚的国旗中间的国徽展现了这个国家折叠复杂的历史。红白格子的盾牌是从克罗地亚王国沿袭下来的标志,具体的含义有好几种说法,据说连克罗地亚人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却因为克罗地亚人穿着这种格子衫,在世界足球赛场上耀武扬威,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红白格盾牌上有五个历史纹章,分别代表了历史上克罗地亚人的五个传统地区,由左至右分别是克罗地亚王国、拉古萨共和国、达尔马提亚王国、伊斯特拉、斯拉沃尼亚王国。这些地区都曾经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有的还曾经是独立的国家,又分别被不同的欧洲强国统治过——除了奥、匈两国外,还有中世纪的威尼斯共和国,奥斯曼帝国,近代的法兰西、意大利和纳粹德国。</p> <h5>克罗地亚地形地貌图</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罗地亚地形非常特殊,北部为平坦的平原,西部南部为狭长的海岸,两部分土地被中部的波斯尼亚(现波黑)隔开。受地形影响,克罗地亚分散成多个部分,这也是这个民族一直难以统一的原因之一。现在的克罗地亚版图,还是在加入南斯拉夫后,由于共同的民族特性和天主教信仰形成的。然而,这种多样化的地形地貌却给它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山脉、森林、瀑布、河流,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亚得里亚海海岸。让我们先从它的海岸开始这段旅程吧。</p> <p class="ql-block"><b>(一)亚德里亚海岸线:从拉古萨变身杜布罗夫尼克</b></p> <h5>前南斯拉夫地图</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网上浏览前南斯拉夫地图,看到粉红色的克罗地亚像一把钳子,一边伸向巴尔干半岛北部,一边围住了亚得里亚海的东海岸线。这个只有5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半北京的小国,竟然在亚得里亚海东岸拥有1880公里的海岸线及1200多个岛屿,生生把波黑围成了一个内陆国。我很好奇究竟是怎样的历史进程和地理因素,把一个不到四百万人的小国版图,打造成了这个样子。</p> <h5>佩列沙茨大桥</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波黑入境克罗地亚比较顺利,进入克罗地亚本土不久,我们看到了一座跨海大桥。导游告诉我们,这是一座把克罗地亚领土连接在一起的大桥,是中国路桥公司通过投标获得的项目,2018年开工,2022年竣工交付使用。在通车以前,从克罗地亚的佩列沙茨半岛去克罗地亚本土需要从陆地上经过波黑才可以到达,虽然只有20多公里路程,但却要办繁琐的出入境手续,全程下来需耗时2-3个小时。大桥建成之后,半小时内就可以搞定。这座桥的主梁虽然只有两公里多,但是对克罗地亚却意义重大,因此当年通车庆典的级别很高,李克强总理还通过视频参加了通车仪式。</p> <h5>佩列沙茨大桥的位置与波黑的出海口</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这座大桥,我才意识到波黑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内陆国家。从放大的地图可以看到,拥有1800多公里海岸线的克罗地亚,给波黑开了一个24.5公里的出海口,虽然这个出海口看上去很憋屈,也比现在的全内陆国家塞尔维亚稍好一点。然而克罗地亚给他人留一个口子把自己分开,再花钱建一座桥把自己连起来,这样的操作我实在搞不懂,只好先把问题留在心里。</p> <h5>世界文化遗产,杜布罗夫尼克</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虽然因波黑雨后滑坡而与莫斯塔尔古城失之交臂,却在进入克罗地亚后的第一站杜布罗夫尼克赶上了一个好天气。杜布罗夫尼克古城位于克罗地亚最南端的亚德里亚海岸边,这座建于中世纪的古城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韵十足,极具魅力。萧伯纳说它是“人间最像天堂的地方”,英国诗人拜伦则把它形容为“亚得里亚海的明珠” (The pearl of the Adriatic)。</p> <h5>俯瞰杜布罗夫尼克</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世纪以前,这里是罗马帝国的一个普通城邦,当时的名字叫做“拉古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巴尔干半岛受到游牧民族阿瓦尔人的侵扰,使这个滨海城邦涌入了大量难民,开始有了斯拉夫人的定居点。在11世纪末居住在附近橡树林的斯拉夫人部落杜布罗斯(dubrons),受到其他部落的攻伐,也向拉古萨城邦寻求庇护——他们被安置在城边缘的安置区内。到12世纪前后,拉古萨开始演化成斯拉夫人的城市。</p> <h5>斜阳洒在古城的红屋顶上</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中世纪时期,这里与克罗地亚没有行政关系。当克罗地亚王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称雄的时候,拉古萨城邦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了为运输海船补给淡水和物资的中转站,进而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而在克罗地亚王国被匈牙利统治的时候,拉古萨城邦正忙着进行商品贸易和物流运输,升级为意大利及西欧与巴尔干半岛的贸易中转站。</p> <h5>杜布罗夫尼克古建筑中底商的门面至今保存完好,功能依旧</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拉古萨城邦从海运中转站华丽转身为贸易中心后,城市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现在街道两旁的楼房,一层仍然保留着当年的交易窗口,大部分也还在经营各种商品。中世纪的商业建筑经营着现代商品,让人多少有一点时空错乱的感觉。从街道的布局可以脑补当年的繁荣景象,这种持续的繁荣也使拉古萨城邦得以迅速发展。自14世纪开始直至1808年,以拉古萨城邦为中心的区域成为“拉古萨共和国”。该国在15至16世纪进入鼎盛时期,实现了领土扩张,拥有了自己的海军,贸易船队可以抵达地中海各国,成为当时唯一可以在亚德里亚海上与海洋霸主威尼斯共和国竞争的国家。现在克罗地亚国徽上的<b>第二个历史纹章</b>,就是拉古萨共和国的象征。</p> <h5>杜布罗夫尼克的海岸,街道和深邃的古巷</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罗地亚导游老尼告诉我,16世纪中叶,拉古萨共和国开始走向衰落,当时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迅速扩张,土耳其人占领了波黑,并与威尼斯等欧洲国家征战不休。拉古萨人开始向奥斯曼帝国申请保护,他们把与威尼斯接壤的一小块滨海领土作为缓冲区,划给了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波黑,使其有了20多公里的出海口,同时自己可以免受死敌威尼斯共和国的侵扰。这就是波黑出海口的历史由来,它与现代的克罗地亚并不相干——我对波黑出海口的疑问终于有了合理的答案。</p> <h5>夕阳余晖下的天主教主座教堂</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尔干半岛不仅是西欧与近东各种势力的争夺之地,也是天主教、东正教及伊斯兰教等宗教势力的冲突纠缠之地。早在基督教分裂成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时候,拉古萨城邦乃至现在的克罗地亚地区,就存在两个教派的激烈竞争。奥斯曼帝国携伊斯兰教大规模入侵后,宗教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现在克罗地亚弯月形的地图,差不多就是奥斯曼帝国强盛时期天主教守住的边界。而拉古萨也是天主教的地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06年拿破仑灭掉了威尼斯共和国并占领了拉古萨,这个存在了450年的国家于1808年寿终正寝,此后这里被奥匈帝国控制并于一战后划归南斯拉夫王国。在南斯拉夫划分省份的时候,由于这里的民众笃信天主教,就与持同样信仰的克罗地亚划在了同一行政区域。</p> <h5>杜布罗夫尼克街景</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座依山傍海的中世纪古城里游走,到处都是时光的印记。钟楼、教堂、修道院、拱门、吊桥、蓄水池······既有中世纪的格调,又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余韵。导游老尼说,在拉古萨共和国进入衰落期后,1667年的一场大地震,使这座城市损失了3/4的人口,拉古萨就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但这座城市经过复建,仍然奇迹般地保留下来了。而拉古萨这个拉丁语的名称,在南斯拉夫换成了斯拉夫语的<b>杜布罗夫尼克</b>(Dubrovnik)——那是从他们作为难民时的部落名字衍生出的名称——虽然早期使用拉丁语的拉古萨城邦收容了他们,但现在这里毕竟是斯拉夫人的天下了。</p> <h5>城墙上的团友</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上杜布罗夫尼克高大厚重的城墙,遥望着夕阳在亚德里亚海上慢慢落下,在海风轻轻地吹拂中,湛蓝的海水与金色的城墙构成了一幅恢宏壮美的晚照图。两公里长的城墙上残留着的箭楼炮台,在落照中尽显沧桑。昔日的辉煌岁月已经逝去,留下的是风光无限的梦幻海景和余音不断的历史回响。</p> <h5>在古城墙上坐看夕阳落下</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到城墙的尽头,我们坐下点了些饮料,慢慢享受亚得里亚海的日落时分。想不到如此美好的地方,在三十年前南斯拉夫的内战中,竟被投下了2000多枚炸弹。这座老城1979年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再遇劫难实在令人唏嘘。现在古城里相当多的建筑,都是1995年战争结束后在联合国的资助下重建的。除了拉古萨时期的地震和水灾,这次战争又给这座古城增添了新的历史烙印。</p> <h5>美景与历史的交融</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谓文化遗产,贵在其中存留的历史文化信息。而形状的原装极难做到,能修旧如旧最大限度保留或恢复历史原貌,有一些不同年代的历史遗物和片段存留,就已经很好了。而像杜布罗夫尼克这样美景与历史交融在一起的古城,真的不多,它不愧是克罗地亚最热门的旅游景点。</p> <h5>杜布罗夫尼克夜景</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幕徐徐落下,即将结束的杜布罗夫尼克之行,令人印象深刻,感觉短时间内大量信息涌入脑海,需要慢慢消化。拉古萨-杜布罗夫尼克,这个美国著名电视剧【权力的游戏】中的“君临城”,果然名不虚传。名人们形容它是天堂,是明珠,应该是就美景而言的。但这座古城街道上弥漫着的商业气息,城墙里凝聚着的千年历史,教堂中延续着的宗教信仰,才是它的真正内涵。</p> <p class="ql-block"><b>(二)亚德里亚海岸线:达尔马提亚的流金岁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亚得里亚海南部的杜布罗夫尼克北上,我们开始进入海岸中部的达尔马提亚海域。达尔马提亚其实是个多山的群岛,包括一千多个岛屿和岩礁,在西方世界非常有名。沿着连绵逶迤的海岸前行,一个个红顶黄墙,洒满阳光的小镇被海风吹入眼帘,几乎每一处都是上等的海景胜地。在罗马帝国时代,达尔马提亚几乎是亚德里亚海东海岸的统称,后来基本是指东海岸的中部。在中世纪时期,它曾被拜占庭、克罗地亚王国、匈牙利、威尼斯共和国、甚至拉古萨等多个国家统治过,真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威尼斯共和国统治时间最长(377年),而后它曾经成为达尔马提亚王国,但那只是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掌控下的一个行政区划。克罗地亚国徽上的<b>第三个历史纹章,</b>就是达尔马提亚王国的象征<b>。</b></p> <h5>石头镇的长城</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准备先到克罗地亚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达尔马提亚的中心城市斯普利特,去造访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的宫殿。路途中经过一个叫石头镇的地方休息,顺便看一下坐落在这里的世界第二长的长城——原7.7公里,现存5公里左右——这种长度与中国万里长城的巨大反差,使这个“世界第二长”的说法很具幽默感。该长城是拉古萨共和国建的,城墙把石头镇包裹在其中,用的建筑材料可比中国的长城好多了,看上去显得非常坚固厚实。</p> <h5>石头镇,古老的盐田和玩现代手机的小女孩</h5><div><br></div><div>在这里建城墙主要是因为此地有盐田,据说4000年前就有人开采。在拉古萨共和国时期,这里的海盐收入占了拉古萨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这个长城除了保卫盐田以外,还兼有防御威尼斯人入侵的作用。目前当地的人们还在用最原始的方式收盐,我想这或许是旅游业的需要。小镇上人们的生活显然没那么传统,小姑娘们都在专注地摆弄手机,快餐店也随处可见。养殖牡蛎是这个小镇的新产业,现在已经很有名气了。</div> <h5>戴克里先宫外观</h5><div><br></div><div>我们在下午两点左右到达戴克里先宫。在描述这座宫殿之前,还是简单说一下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公元244-312)。在古罗马的历史上,有7位皇帝出自达尔马提亚,戴克里先是最著名的一位。他即位的时候(公元284年),罗马帝国正处于“三世纪危机”,内忧外患。他即位前五十年间,出现了二十几位罗马皇帝,平均在位时间两年多一点,国家处于崩溃边缘。戴克里先上任后,建立了四帝共治的制度,把罗马分为东西两部分,各有正副两位皇帝统治,一度恢复了帝国的稳定。一般认为,他这个措施虽然在他还在世时就告失败,客观上还是延续了罗马帝国的寿命(此后西罗马帝国延续了200年,东罗马帝国延续近千年),但也是罗马帝国分裂的前奏。作为罗马帝国转折时期的皇帝,他还有很多其他知名的“事迹”,有兴趣者还是在网上搜一下吧。</div> <h5>戴克里先宫内的圣杜金大教堂</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戴克里先似乎不大喜欢罗马城,在他之前的二十几任帝国统治者不少就是在罗马死于非命。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他在位时四处巡游,又选择了在家乡为自己修建宫殿,然后在宫殿建成后以身体原因退位回家休养(算是唯一一位主动放弃帝位和权力的罗马皇帝)。他退位七年后在这里去世,其陵墓建于宫殿之内。值得提一句的是,这位罗马皇帝在位时发动了最大也是最后一次对基督教徒的迫害,在他去世十几年后,基督教就在罗马帝国取得了合法地位。5世纪时戴克里先的灵柩被从宫殿中移走,人们在他陵墓原址上建了圣杜金大教堂。</p> <h5>戴克里先宫内,残旧的古建筑与民居并存</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达尔马提亚成了西罗马帝国的海外遗孤,他们不得不“挂靠”拜占庭帝国寻求庇护,成为了东罗马帝国的领地。但好景不长,7世纪游牧民族阿瓦人(据说是柔然)洗劫了达尔马提亚的大部分地区,首府萨罗那被毁,而拜占庭帝国却无力守护这块孤悬海外的领地。萨罗那的罗马难民(多为达尔马提亚的贵族)逃入已荒废的戴克里先宫避难,最终成了这里的永久居民。此后又有更多的人涌入这座昔日的罗马宫殿,利用宫殿的建筑结构或材料营建自己的安乐窝。随着岁月的流逝,宫殿与民居交织在一起,共生共荣的同时也就难识宫殿往日的真面目了。</p> <h5>戴克里先宫内的断壁残垣</h5><div><br></div><div>但无论如何,戴克里先宫仍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罗马帝国宫殿之一,且是唯一一个建在意大利之外的罗马宫殿。它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包括宫殿本身、宫廷和公共空间。宫殿的建筑融合了古罗马、希腊和东方的风格,墙壁和柱子上装饰着精美的雕塑、壁画和浮雕,展示了当时的艺术和文化风貌。宫殿内部设有皇帝的住所、会议厅、宴会厅、庙宇、浴场等。然而时光的流逝早已淹没了它往日的繁华和荣光,只能从它的断壁残垣中设法解读出帝国的密码。</div> <h5>戴克里先宫,原觐见皇帝的等待区,克拉帕合唱团在表演节目</h5><div><br></div><div>在戴克里先宫里,维斯蒂布尔宫是最原始的部分。宫殿入口处原来是一个圆形的大厅,作为觐见皇帝的等待区。现在大厅的圆顶已经打开直通苍穹,下面每天有民间的合唱表演。这种合唱方式叫“克拉帕”,属于无伴奏合唱,是达尔马提亚地区的传统表演形式,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歌声在圆形的墙壁中产生回响,极为悦耳动听。驻足在罗马帝国的宫殿里享受这样的歌声,感觉非常美妙。当然我没有付小费,我身上的三两个硬币是要用于洗手间的。</div> <h5>在马里安山上俯瞰斯普利特城</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戴克里先宫,宫殿里很快就不堪重负,人们开始向宫殿外发展,逐渐形成了现在斯普利特的城市格局。直到这个时候,现在的主人克罗地亚人还没有在这片土地上出现。斯拉夫人是7世纪前后才进入巴尔干半岛的,克罗地亚王国拥有达尔马提拉这片地区大约在10世纪,大致可以推算出他们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内迁入的。此后的斯普利特,随达尔马提亚不断易主,也保存下来不少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等不同年代的古建筑群和历史遗迹,并于1979年与戴克里先宫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h5>斯普利特海滨一瞥</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说,斯普利特是以戴克里先宫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两者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目前城区人口接近20万人,作为城市的开拓者,当年那些罗马难民的后代只剩下了约3千人左右。而作为后来者,克罗地亚人在这座城市里依然传承着罗马人的精神和传统,在其它地区也大致如此。对于克罗地亚人而言,这座罗马宫殿的存在,为他们创造了一座历史名城,达尔马提亚也因此被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 <h5>从希贝尼克的度假酒店俯瞰下面的码头</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束了斯普利特的行程,继续北上40公里,就到了希贝尼克。我们住进希贝尼克港口对面一个非常幽静的度假酒店里,安顿下来后天色渐晚,缓缓落下的夕阳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在云朵上渲染出绚丽的色彩。码头上几乎无人,我眼前的画面里只有停泊的船只,海风吹起的涟漪和令人陶醉的霞光。</p> <h5>晚霞中的码头</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斯普利特奔波了一天,多少有点疲劳,但面对如此美景我倦意全消。我们很快从酒店楼上下来,在酒店周围和码头步道上漫步。夕阳在紫红色的云团里勾勒出一抹桔黄,告诉我们它永远是空中的主角。突然感觉这迷人的氛围被片刻凝固住了,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手机记录这种稍纵即逝的瞬间。</p> <h5>酒店的晨光</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美地睡了一觉,早上被晨光中的鸟鸣声叫醒。透过窗帘缝隙向外望去,天色黯淡,云团依旧未散。从室外沿盘旋的步道走上酒店的顶楼,微微的秋风透着寒意,天空和海面弥漫着冷冷的蓝调,看上去就像西方油画惯用的背景。晨光从云缝中交替投射在不同的物体上,形成一个又一个让人关注的焦点。停在对岸希贝尼克城的大游轮已经传出了游客的喧哗声,一艘快艇全速的划过海面,希贝尼克从沉寂中苏醒了。</p> <h5>酒店的清晨</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晨光中的酒店周边充满了活力和情趣:在路上跑步的年轻人,在海边垂钓的汉子,准备在酒店泳池下水的老人,还有躲在一旁拍他们的人·····大家各有所好,互不干扰。由此想到旅途中“住在风景里”有多么重要——避开了熙熙攘攘的人群,还可以在一早一晚欣赏到绝美的风光,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p> <h5>希贝尼克的圣雅各布教堂</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期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城市,大都是由希腊人、伊利里亚人和罗马人建立的。作为斯拉夫人一支,克罗地亚人基本是这些沿海城市的后来者。但希贝尼克与这些沿海城市不同,它是由斯拉夫人自己建立的,虽然这个地方在他们到来之前已经有人居住。在克罗地亚王国统治达尔马提亚地区时,希贝尼克的名称开始出现(公元1066年),而在克雷希米尔四世时期,它成了克罗地亚王国的首都。从此希贝尼克被称为克罗地亚人自己的城市,也是亚德里亚海沿岸最古老的克罗地亚城市。</p> <h5>希贝尼克的圣雅各布教堂</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贝尼克与达尔马提亚其它城市一样,曾长期被威尼斯共和国占领。此间它被授予城市的地位,并拥有了自己的教区。在1431-1536年间,他们在城市里修建了圣雅各布教堂,该教堂被称为是克罗地亚文艺复兴时期的最伟大作品。教堂融合了意大利北方、达尔马提亚、托斯卡纳三个地区的建筑风格,是从哥特式到文艺复兴风格过渡时期的代表作品。出于防火的需要,整个教堂完全由岩石构筑,因使用了独特拱形的圆顶技术而别具一格。这座教堂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h5>希贝尼克街区的石头建筑</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仅是圣雅各布教堂用石材建造,希贝尼克的其它建筑也基本上是用石料建的,所以这座城市又被叫做“石头城”。穿行在希贝尼克城的街区,不同韵味和色调的“石房子”让我们眼前一亮,既有一种简约舒适的感觉,又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这里的城市布局和建筑特点应该最能彰显克罗地亚的古老传统。</p> <h5>希贝尼克港口</h5><div><br></div><div>希贝尼克建在克尔卡河流入亚得里亚海的河湾处,古城的中心紧邻港口,从古城出来我们即刻上了船,在蔚蓝的亚得里亚海上巡游了两个小时。<br></div> <h5>巡游亚德里亚海</h5><div><br></div> <h5>亚德里亚海上的“水上城堡”,也是世界文化遗产</h5> <h5>克尔卡河上的大桥</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上巡游总是轻松欢乐的,天空早已放晴,海鸟呼叫着从头上掠过,风和日丽海天一色。团友们有的在拍照,有的倚着栏杆聊大天,有的则慵懒地在躺椅上享受着亚德里亚海上的阳光。海岸一侧的绿荫里,一片片红顶小房子时隐时现,不是海滨小镇就是度假别墅。亚德里亚海东岸的迤逦风光,被克罗地亚人独享。希贝尼克出了一位钢琴家马克西姆·姆尔维察,曾因演奏【克罗地亚狂想曲】而一举成名,大概就是被亚得里亚海的风光熏陶出来的。</p> <h5>在马什科维察汗用午餐</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午在一个叫马什科维察汗的地方用午餐,这是座17世纪的建筑,主人叫马什科维奇,是出生于克罗地亚的穆斯林,因当时在奥斯曼帝国任高官而地位显赫。他计划在这里建一座奥斯曼风格的豪华驿站,把奥斯曼帝国的文化和观念导入他的家乡。驿站尚未完工,马什科维奇就因与奥斯曼苏丹发生冲突被杀。于是这座未完成的建筑工程就留在了这里,被改造成了现在的酒店兼旅游景点,也算马什科维奇为家乡做了点贡献。而这里做的烤鱼充分地刺激和满足了我的味蕾,饱餐后也就无暇仔细欣赏这座驿站了。</p> <h5>扎达尔港口</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享用完古驿站的烤鱼,我们乘大巴来到60多公里以外的扎达尔。扎达尔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城市,在公元前罗马人统治这里时,它就有了罗马城市的身份,因为它是根据典型的罗马城市模版建起来的。此后扎达尔又发展成为亚得里亚海东岸最繁荣的港口之一,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数百年。西罗马灭亡之后,它与达尔马提亚地区的其它城市类似,在中世纪列强之间多次易手。目前是克罗地亚的第五大城市。</p> <h5>扎达尔的街区</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历史上,不同的统治者掌控达尔马提亚地区的时候,扎达尔大都是达尔马提亚的首府和行政中心。1396年,扎达尔就已经有了大学,是现在克罗地亚境内最古老的大学。但在南斯拉夫时期,它在经济和人口等方面都被斯普利特超越,达尔马提亚首府的地位也随之被斯普利特取代。游客们来到这座城市,更多是为了看海滨落日,据说在这里看落日特别有仪式感。</p> <h5>扎达尔街拍</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日落之前一两个小时,我们走进了扎达尔的老街。这座古老的城市保有很多历史遗迹,有年代的教堂就有好几个,更多的罗马遗迹是建造城市防御工事留下来的。而我更喜欢徘徊在反射着斜阳的青石板路上看街景,老城的表面虽已破旧,但骨架里仍沉淀着几千年前的格调,岁月虽已逝去,罗马风韵犹存。</p> <h5>日落之前的扎达尔海岸</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从老城出来走到海边,看到西面日落方向堆满了云团,就估计今天的落日要爽约了,但一个个旅游团仍在向海边集结。这里有”向太阳致敬”和”海风琴”两个广场,可以容纳很多人,而最有特色的就是这里的海风琴了。这两个广场由克罗地亚建筑大师设计,海风琴广场通过海底埋藏的35个风琴管,把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转为乐曲。向太阳致敬广场有直径22米的太阳能玻璃板,在白天吸收太阳能量,夜晚则呼应满天晚霞,绽放出魔幻的光彩。</p> <h5>海风琴台阶,图片源于网上</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在这里看日落最有仪式感,是因为这两个广场的设计理念很浪漫:日落时分,世界各地到此来的人们聚集在海岸边,注视着夕阳渐渐从海平面落下,海浪拍打着海岸,海风琴则随着海浪的节拍发出深沉的低吟。在人们欣赏落日余兴未尽,夜幕悄悄降临之时,脚下的光电转换装置将太阳的能量转化为绚丽的光彩,瞬间照亮整个广场,引发一场狂欢。</p> <h5>扎达尔海边的黄昏</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如我们所料,落日果然爽约了。聚集在海边的人群多少有点扫兴,海风琴的伴奏也显得有些单调和沉闷,严格说,它只是发出了一些有音阶的音调而已。当然,我还是很欣赏这位建筑设计师的想法,只是现实有点骨感,特别是太阳爽约的时候,浪漫情调就被弱化了。</p> <h5>扎达尔的落霞与蓝调</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对我个人而言,晴天的落日过于耀眼,观感并非最佳。而坐在扎达尔海岸边,吹着亚德里亚海的海风,在海风琴的伴奏下远望满天的霞光,再看着海空之间从暖暖的橙黄,渐变出青橙的相间相容,继而转为冷冷的蓝紫色调,这个过程完全可以算得上是视觉盛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斯普利特古老的罗马宫殿,希贝尼克中世纪的石头城,扎达尔颇具现代感的海风琴,蔚蓝的亚得里亚海,古韵与生机并行不悖的街道……达尔马提亚海岸的小城故事太多,令人眼花缭乱,而后面的行程精彩仍会继续。</p> <p class="ql-block"><b>(三)亚德里亚海岸线:贵族的后花园伊斯特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开达尔马提亚,我们进入了克罗地亚内地的十六湖,然后再次回到亚德里亚海岸线顶端的伊斯特拉半岛。十六湖不属于克罗地亚的海岸,暂且按下不表。伊斯特拉在克罗地亚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国徽上的<b>第四个历史纹章</b>指的就是这个地区<b>。伊斯特拉</b>半岛毗邻意大利,南部的沿海地区属于克罗地亚,北部属于斯洛文尼亚。而在半岛430公里纵横交错的海岸线中,克罗地亚给它的小兄弟斯洛文尼亚留了40多公里的海域。</p> <h5>伊斯特拉半岛</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斯特拉本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后来又长期属于威尼斯共和国。近代拿破仑的部队曾短暂占领过这里,其后又属于奥匈帝国。一战之后它并没有进入南斯拉夫王国的版图,而是回到了意大利手中。但二战后被【巴黎和约】划归南斯拉夫,1991年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之后,形成了现在的版图格局。这个半岛上原本意大利人很多,但其被划归南斯拉夫之后,大部分意大利人从这里迁出。直至现在,这个半岛上的大部分人仍会讲意大利语。</p> <h5>入住一百多年历史的老旅店,抬箱子上台阶是个力气活。</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斯特拉一两百年前就是旅游度假胜地了,现在此地的旅游收入占了克罗地亚的三分之一。这除了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之外,还得益于意大利和奥匈帝国贵族们当年不遗余力的开发。长期幽闭在宫廷或过着大城市生活的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们,对风景优美的海滩和宁静的田园充满着向往。他们非常中意伊斯特拉半岛上的那些沿海小城镇。我们入住的奥帕蒂亚,就是得到了奥地利茜茜公主的青睐而名声鹊起,成为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的。</p> <h5>奥帕提亚的标志,少女与海鸥</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世纪中叶,奥匈帝国修通了一条维也纳-布达佩斯-里耶卡的铁路,距克罗地亚最大港口里耶卡十几公里的奥帕蒂亚,被坐着火车来观光的很多贵族和富商相中。于是他们在奥帕蒂亚海岸边投资买地,修建别墅和旅店,很快就把这里打造成旅游度假的胜地,一个半世纪以来经久不衰。据说带动奥帕蒂亚旅游经济的主要人物是茜茜公主,正是她对这里的钟爱,使那些豪门名流对奥帕蒂亚趋之若鹜。</p> <h5>奥帕蒂亚海滨晨景</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晨,海边的空气纯净清凉,沁人心脾。走上延伸到天际线的滨海步道,面向大海极目远望,顿时心旷神怡。这条十几公里的步道被称为弗兰茨·约瑟夫大道,据说是因为茜茜公主的丈夫,奥匈帝国的第一位皇帝约瑟夫一世很喜欢在此漫步。步道旁的商业店铺顺势排开,酒吧、饭馆、咖啡、快餐、健身、文创店等一应俱全,都是服务于旅游者的标配。步道上的人并不多,店铺也还没开张,能见到零星的当地人在遛狗、钓鱼,却见不到跳广场舞的大妈。</p> <h5>奥帕提亚海滨晨景</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步道的圆弧把我的目光引向了另一侧,山海之间的建筑群黄白交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些建筑大都很有历史,百年以上的不在少数,建筑风格近似奥匈帝国的传统。咖啡厅外的桌椅弧形放置虚位以待,让人感觉出一种别致和优雅。</p> <h5>安吉利纳花园</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宾馆前面是安吉利纳花园,其周边则是这个步道最核心最漂亮的一段。花园内有博物馆和酒店,折射出暖暖的旧日时光,绿荫中醒目的遮阳伞诠释着什么叫休闲空间。身临其境,很有些闲情想坐在伞下喝点咖啡,体验一下所谓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可惜时间早了一些,人家还没上班。花园里立着长长一排广告尺寸的大幅人头像,想必都是与奥帕蒂亚有关或在这里度过假的知名人物,我快速扫描了一下,除了爱因斯坦外都不认识。</p> <h5>克罗地亚导游老尼</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住在奥帕蒂亚的风景里容易让人慵懒,还是要跟团友们一起出来跑跑,而冷门的景点只有当地导游老尼知道。他把我们带到了霍姆小镇,一个原来只有25人居住,经过多年终于发展到56位居民的地方——这里被“吉尼斯记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小的城镇。</p> <h5>霍姆小镇的钟楼、城墙和教堂</h5> <h5>霍姆小镇的街道</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管这是个袖珍小镇,镇上只有几条狭窄坎坷的老石街,民居不多,但却有用石材建造的小教堂和市政厅,小镇附近还有专门的墓地,真可谓“麻雀缩小五脏俱全”。仔细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些建筑很有历史,妥妥的中世纪风格。</p> <h5>小镇人家</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镇上的民居有的已经荒废,但有人住的地方就会呈现出生意盎然的景象。院子里的人们看上去活得有滋有味,恰似小镇入口那座钟楼,指针已无踪影,只留下锈迹斑斑的图案,但却巍然挺立着,俨然是中世纪小镇的活化石。</p> <h5>蒙托纳小镇街景</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到另一个小镇蒙托纳去吃午饭,这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而目前它的遗存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和中世纪建筑风格的结合体。小镇在一座山丘上,可以鸟瞰周围村落的田园风光。石板铺就的街道、古城堡的门廊、城墙上遗留的石雕与周边多元色彩的房屋,展示出鲜明的威尼斯共和国特色。</p> <h5>蒙托纳小镇街景</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上山顶,穿过矗立千年的古城堡门廊,发现在这里用餐的人很多。原来蒙托纳除了拥有古老的教堂、城墙、钟楼等遗存外,还有一种高级美食——这里出产顶级的松露,特别是白松露,它由于产量稀少价格为黑松露的好几倍。因此这里除了游客还有众多的食客。</p> <h5>蒙托纳小镇的松露广告和他们卖的松露冰激凌</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午餐吃的很不错,还品尝了一份松露冰激凌。只是我的味觉比较迟钝,没吃出什么特别的味道。我一直认为,价格特别高的食品,一般都有过度炒作的嫌疑,而那天佐餐的白葡萄酒,才是我的最爱。</p> <h5>罗维尼小镇</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到达滨海古镇罗维尼。这个古镇被称作伊斯特拉海岸的明信片,是【孤独星球】克罗地亚篇的封面拍摄地。它最早是古罗马帝国的一个海岛渔村,因此很多人都说它很像意大利的五渔村。在13-18世纪,威尼斯共和国统治了此地数百年,把罗维尼发展成了威尼斯共和国重要的商贸重镇。到了1763年,人们填海把这个海岛渔村与陆地连接了起来,逐步形成现在的半岛城镇格局。</p> <h5>罗维尼街拍</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漫长的历史上,这里除了被拿破仑和奥匈帝国短暂控制过,大部分时间都属于东西罗马帝国、威尼斯及后来的意大利,因此,罗维尼受意大利传统文化影响很大,被人形容成克罗地亚的意大利城市。二战以后,罗维尼随伊斯特拉地区划入南斯拉夫,古镇上的意大利人大部分回归本土,但他们把意大利的精神和文化留在了这里,也就是说,这个小镇已经意大利化了。所以,在罗维尼的街道上漫步,人们往往会更关注小镇的风土人情及他们的生活方式。</p> <h5>罗维尼街拍</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罗维尼,你似乎很快就会与它的生活节奏同步。在海边遛狗的老人脸上,我读出了一种心不在焉的淡定;在路旁雅座上品着饮料的人们,似乎在享受着无所事事的自在;通向海滨的夹道里,一位游客突然回眸,好像发现了他心中的亮点······在这里,没有那些殚精竭虑和心事重重,也无需那种装模作样与小心翼翼,罗维尼只有蓝色的海空,色彩斑斓的建筑,沉淀了岁月的石板路和无拘无束的海风,在此处心无旁骛地走走停停,足以让你的身体和精神彻底放松。</p> <h5>圣尤菲米娅教堂</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圣尤菲米娅教堂,建于1736年。它矗立在临海的山坡上,是罗维尼的中心。教堂背后有一座高耸的钟楼,在小镇的不同角落都可以看到,于是成了罗维尼的制高点和地标。西方的城市或城镇多有类似的标志建筑,它不一定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也不一定有很大的知名度,但如果你让它从这里消失,这座城市立刻就没了灵魂。</p> <h5>罗维尼港口</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转到罗维尼的港口,这里是这座古镇最引人注目的的地方,暖色建筑群与冷调海空背景的鲜明对比直击眼球。在此处驻足,能想象到那个遥远时光中的渔村,更能感受到罗维尼从容浪漫的气质。从一个海岛小渔村,经过威尼斯时代的商业辉煌,转型为现在的旅游热点,罗维尼在历史的大潮中碾转腾挪,它的浪漫故事还会不断讲下去。</p> <h5>在伊斯特拉不知名的小村里用餐,边拉琴边唱歌的小伙子</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达尔马提亚海滨,我们更多地游走于海滨城市,而在伊斯特拉,我们造访的都是小镇。其实在克罗地亚,城市和城镇看起来区别没那么大,或者说界限很模糊,所以也没有必要较真去作区分。但从罗维尼回奥帕蒂亚的路上,我们却来到了一个乡野中的村子里用晚餐,真正见识了一下这里的农村。一位边拉琴边唱歌的小伙子在农户门口热情的欢迎我们,男高音的水准,感觉是乡村版的帕瓦罗蒂。他一个人就在农户的小木屋里制造出了一台晚会的气氛。</p> <h5>被炭火的灰烬闷在灶里的乡村大餐</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乡村的大餐颇具特色,新鲜可人的绿色蔬菜沙拉,浓浓的餐前汤,香味扑鼻的面包,想喝管够的美酒······而神秘的主菜早就闷在灶中,出锅时肉香四溢,弥漫了整个小木屋。内容比较“简单粗暴”,不过是鸡腿鸡翅和土豆块,但绝对可以满足已经有了饥饿感的团友们。在乡村帕瓦罗蒂高亢的歌声和酒精的刺激下,我进入了大快朵颐的状态,虽然战斗力有限,但却没有辜负自己的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斯特拉,从奥匈帝国时期的度假胜地奥帕蒂亚,到充满中世纪风情的袖珍小镇霍姆;从威尼斯共和国的山顶城堡,到意大利风范的罗维尼;又从高档精品松露吃到乡村风土大餐,感谢领队和导游老尼的精心策划,让我们的行程多了不少亮点。</p> <p class="ql-block"><b>(四)克罗地亚本部:湖光山色与城市风格</b></p> <h5>克罗地亚历史区域图</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罗地亚国徽上的五个历史纹章代表了它五个历史区域,上图漏掉了最南边的杜布罗夫尼克即原来的拉古萨共和国。本文这一部分主要记录我们在克罗地亚本部的行程,即对应国徽上<b>第一个历史纹章</b>的红色区域<b>。</b>而第五个历史纹章代表的斯拉沃尼亚,在克罗地亚的东部平原,9世纪时也曾是一个王国,现在是克罗地亚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重要产区,它不在我们这次行程的范围之内。</p> <h5>十六湖景观</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罗地亚除了沿海风光,内陆部分也有绝佳的景色。最有名的景观在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公园里有16个高低错落,大小不同的湖泊,呈带状由高向低分布在山谷中。由于这个国家公园的名字对国人而言过于拗口,所以中国的旅游者通常把它称为“十六湖”。</p> <h5>十六湖景观</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六湖是纯粹的自然景观,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与中国四川的九寨沟和贵州的荔波的地貌景观如出一辙。有人说它是“欧洲的九寨沟”,大体没错。此处于1910年被一个地理学家发现并于1914年立项建立国家公园,但因历经两次世界大战项目被搁浅,直至1949年国家公园才正式建成。1979年该国家公园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p> <h5>十六湖步道上的游客</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公园我们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好像回到了中国:这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我们熟悉的景观,而且公园的管理方式,景区的服务设置都与国内非常相似,加上这里有很多中国旅游团,四川的,河南的,广东的······不同方言味道的乡音随处可闻。我可以看到的区别仅仅是这个公园是可以带宠物狗入内的。</p> <h5>十六湖随处可见的飞瀑</h5><div><br></div><div>十六湖的前身为普里特维采湖盆地,其湖群与瀑布的形成缘于石灰岩长期沉淀,即钙化的结果。当科纳拉河从上游流经石灰岩和白云石行成的峡谷时,受到了山体岩石形成的天然堤坝阻拦,奔流不畅而形成了系列湖泊。在湖水漫过天然堤坝后,挂在峭壁上的瀑布就出现了。<br></div> <h5>下湖区末端的大瀑布</h5><div><br></div><div>十六湖国家公园海拔大约五六百米,地形按高低可分上湖区和下湖区,上湖区坐落在白云石亚地层的山上,有12个小湖,四周均环绕着茂密的森林,下湖区处于两条山脉间的峡谷中。这16个互相连接的山地湖泊总长10公里,从第一湖至第十六湖高差约135米。最大的瀑布位于下湖区末端,高78米。<br></div> <h5>峡谷溪流</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览十六湖遇到了一个艳阳天,秋叶亮闪闪的带着光芒,水面也十分耀眼。拍大景躲开了纷沓而来的人群,却躲不开杂乱无序的树枝,只能更多地用镜头捕捉峡谷中的潺潺溪流,记录大自然的细枝末节。仔细想了一下,十六湖与九寨沟真是各有千秋。如果你更青睐壮美的大自然景色,九寨沟可能略胜一筹;但如果你喜欢平和安宁的自然景观,十六湖则不容错过。</p> <h5>从萨格勒布上城区俯瞰下城区</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罗地亚旅程的最后一站是首都萨格勒布——克罗地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人口超过一百万的都市区。萨格勒布起步于斯拉夫人的聚居区,于11世纪末成为天主教的布道点而进入史册,到13世纪发展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城市。19世纪后进一步扩张出新城。目前城市分为三部分:由教堂、市政厅等古建筑组成的上城区,由广场、商业区、歌剧院组成的下城区,以及战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市区。</p> <h5>卡普托尔广场上的圣母玛利亚像与正在维修的萨格勒布大教堂</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萨格勒布的时间不多,只能在老城区走马观花。天上阴云密布,偶有零星雨滴,但大家兴致还不错。卡普托尔广场是萨格勒布最古老的广场,1094年萨格勒布的天主教教区就在这里,同年兴建的大教堂是萨格勒布的地标建筑,13世纪被毁,20世纪重建时改为双塔哥特式建筑,现在又进入维护期。据说这座地标建筑已经维修了几年,不知何时可以完成,只好围观一下广场上的圣母玛利亚。在网上看到这个教堂的不同名称,估计是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还是叫萨格勒布大教堂吧。</p> <h5>在圣马可教堂前合影</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于13世纪的圣马可教堂规模要小一些,但却最能说明萨格勒布和克罗地亚的历史。教堂房顶上面全部铺设了彩色马赛克,并排列着两个徽章:左边是古克罗地亚“三位一体”的王国徽章图案,由克罗地亚、达尔马提亚和斯拉沃尼亚三个古王国的标志组合而成(比起现在克罗地亚的国徽,这个徽章并不包括杜布罗夫尼克和伊斯特拉,且徽章图案也不尽相同),右边则是萨格勒布的城市徽章。这两个图案展示了克罗地亚及萨格勒布最初作为国家和城市的标志。</p> <h5>克罗地亚的国家管理机构与特斯拉雕像</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马可教堂边上就是克罗地亚的国家管理机构——议会大厦、市政厅等等,看上去有点过于简朴。但这里发生了很多历史事件,如1918年他们在此决定进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后为南斯拉夫王国),1991年又在此宣布脱离南斯拉夫独立。而刻在市政厅外墙上的特斯拉雕像,大概是因为他们与塞尔维亚的名人争夺战。1856年,尼古拉·特斯拉出生于奥匈帝国治下的克罗地亚,但他却是塞尔维亚人。1884年特斯拉移民美国,加入了美国国籍。克塞两国就特斯拉属于哪个国家长期争论不休,而美国和奥匈帝国却被晾在一旁。这个雕像下面引用了特斯拉于1892年5月24日在该建筑中的发言:“作为这个国家的儿子,我认为我有责任以各种方式帮助萨格勒布市,无论是通过咨询还是通过行动”。</p> <h5>萨格勒布的古城门</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萨格勒布尚存有一座中世纪的古城门,坐落在圣马可教堂附近的街道上。城门很小,内有一个礼拜堂。里面有供圣母玛利亚怀抱耶稣像(一幅在大火中得以幸存的画像)的神龛,还有不少刻有人名的石牌挂在墙上供人祭奠。由于这座古城门两边都有街道,石门内又常常人满为患,所以成了这条步行古街的堵点。然而礼拜堂里还是非常宁静的,特别是没有旅游团队入内的时候。</p> <h5>耶拉西奇广场及周边建筑</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萨格勒布市中心为耶拉西奇广场,广场的中央矗立着克罗地亚民族英雄班·约瑟夫·耶拉西奇的巨型雕塑。这位民族英雄曾是奥匈帝国的军官,后任克罗地亚总督,是克罗地亚人反抗奥匈帝国统治,争取独立的象征。广场周围还环绕着许多18、19世纪的巴洛克建筑,虽然年代已久,仍然显得高端大气品位上流。这里有许多政府机构、银行及商业办公中心,横穿耶拉西奇广场的伊利卡大街两旁,则集中了许多商店和大型超市,从而使这条大街成为了萨格勒布最著名的商业街。</p> <h5>身着克罗地亚传统服装的女教师</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耶拉西奇广场上闲逛,看到两个穿着克罗地亚传统服装的女士带着一群孩子在搞什么活动。团友们对这种服装挺好奇,准备拍摄的时候活动结束了,孩子们也解散了。导游老尼说这两位是他的熟人,就喊她们过来与团友合影。我倒是没想合影,但拍摄一下她们和老尼隔空对话的场面还是挺有意思的。</p> <h5>耶拉西奇广场上的老式座椅与有轨电车</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去除广告橱窗中那些现代元素,耶拉西奇广场周边的建筑和公共设施仍保留着浓郁的奥匈风情。萨格勒布的原意是“战壕”,它也确实成为了当年为西方天主教世界抵抗奥斯曼帝国扩张的前线。同时,萨格勒布的交通也非常方便,很早就有了轨道电车且一直沿用到现在,大量的国际列车在此过境。在和平时期,它又是沟通西欧与东南欧的交通枢纽。处于欧洲的东西方交界处,兼有战壕和前线,沟通与枢纽的作用,这似乎正是克罗地亚的一体两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罗地亚之行与在塞尔维亚、波黑的感受不同,同样在二三十年前经历的那场战争,在克罗地亚的旅行中较少被提及,但在塞尔维亚与波黑却挥之不去阴影重重。虽然克罗地亚在独立过程中也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它还是在铁托时代拿到了一手好牌,这使原本就相对富有的克罗地亚在战后很快就恢复了元气,在加入西方世界的行列时也比较顺利(欧盟+欧元+申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塞两族同样是迁到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他们的语言相同,只有口音和词汇的微妙差别,却由于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一个信奉天主教,使用拉丁字母:一个信奉东正教,使用希尔字母;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的世界中形成了东西方两种文化倾向,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这并不必然会导致战争。现在出现的这种民族对抗的状态,似乎不是存在什么误解,反而是双方过于了解而造成的。而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善良的人们愿意看到的。我们只能在感慨中祝愿他们走好各自的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罗地亚是我们这次旅行中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而我没想到复盘时竟一下子码了那么多字。只能以此文作为【巴尔干印象】的中篇了,请有兴趣者继续关注下篇——斯洛文尼亚与匈牙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