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梅艳

风中瘦竹

<p class="ql-block">文/风中瘦竹</p><p class="ql-block">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五律·小寒</p><p class="ql-block"> 风中瘦竹</p><p class="ql-block"> 寒山林色瑟,鸣雉戏村郊。</p><p class="ql-block"> 雁恋思归北,鹊欢飞筑巢。</p><p class="ql-block"> 风吹窗外叶,月映雪中梢。</p><p class="ql-block"> 夜弈围灯下,酣然棋子敲。</p> <p class="ql-block">  小寒至,迎来暮冬岁寒时。</p><p class="ql-block"> 二十四节气,讲的就是“四季交替,寒来暑往”。季节变更,说得玄乎是阴阳相争。直观地看,春夏秋冬的循环,无非是寒暑气的此消彼长,夏日暑气蒸腾,冬时寒气滋盛。夏天最热的天气在大小暑,冬季最冷的天气是大小寒。</p><p class="ql-block"> 按冬九九歌,“三九四九冰上走”,意味着三四九在一年当中最冷。而三九、四九完全属于大小寒的时段区间内,因此三四九天最冷与大小寒最冷,这两个结论是一致的,从而佐证了寒天数九法的科学性。</p><p class="ql-block"> 有句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说明小寒天气何其冷。小寒虽冷,但是一个“小”字表明与大寒比,小寒似乎还没有冷到极致。然而这个结论仅对南方成立,据气象统计数据,北方小寒的平均气温低于大寒平均气温,北方的小寒比大寒冷,所以在北方有“小寒胜大寒,从来不稀罕”的经验之谈。对北方与南方的这一差异,给出的解释与地表热量及太阳回归有关,于此不详细展开。</p> <p class="ql-block">  大小寒,大致与农历腊月对应,所以寒冬腊月应是最冷的月份,这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有句民谚“腊月黄土贵三分”。天冷了,蔬菜相对紧俏,菜价会随之上涨。更主要的原因是,进了腊月门,家家忙购年货,根据商品的供求规律,物价必然会上浮。也不排除,商家及服务行业趁机调价,这也是正常的经济人的行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与供求规律并不矛盾。只要调价后,仍然有市场,调价行为就有合理性。如果调价后,卖不出去,调价也是白调,商家的价格自然就会回落。</p> <p class="ql-block">  旧时有腊月皇天的民俗。此俗的意义是说,腊月忙过年了,皇天在上,劝戒人要敬天爱人,谨言慎行,和颜悦色,快快乐乐、安安稳稳地迎接新春佳节。</p><p class="ql-block"> “腊月皇天”本是民间口口相传的俗语,书写时亦有“腊月黄天”的版本。“黄天”词语的有一个解释就是:同“皇天”。但也有的把“黄天”释义为有太阳的好日子,而腊月里阴天多晴天少,所以要祈盼和珍惜黄天好日。追溯字源,“皇”是“煌”的古字,煌者,光亮、光明也,如此把“黄天”等同于阳光明媚的晴天,也是说得通的,但显得牵强附会。还是把“皇天”或“黄天”直接解释为“老天在上”来得通俗。</p><p class="ql-block"> 关于“腊月皇天”,民间有一个传说,要过年了,玉皇久久不见有贡品奉献,勃然大怒,下旨欲烧毁凡间百万家房子。故事的结局是灶王爷心存善念,巧施妙计,只烧了姓柏和姓万家的房子,同时人间拜天求恕,总算蒙混过关,化解了一场危机。自此每年腊月,人们说话行事都特别小心,事天以礼,以防玉帝降旨怪罪。</p><p class="ql-block"> 以上传说,显然是一则编造的神话故事,想凭此虚构的情节来作为“腊月皇天”的起源。还原真实的历史,应该是先有“腊月皇天”的民俗,后有好事者搞出这个传说。</p> <p class="ql-block">  小寒名义上是对应农历十二月初的节气,所以下面来介绍腊八节的民俗。</p><p class="ql-block"> 腊八节,顾名思义,是日期在腊月初八的一个节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腊八节与佛教有关。相传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修苦行,在腊月初八日得道。过去苦行僧讨百家饭果腹,为了纪念佛得道这一日子,也为追思佛的苦行生活,寺院于腊八煮粥供佛并分与门徒。这种粥的做法,是把多种杂粮食材下在一锅熬煮,有点忆苦思甜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佛教腊八的这一惯例,逐渐流传到民间,成为民间节日。以前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民间腊八节的习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既名之为“七宝五味粥”,应该是由七种食材混杂做成的。但后来民间煮腊八粥,流行的标准是选择八种杂粮干果熬制,以应合“八”这一数字,腊八粥就由七宝演变为八宝粥。实际操作时,无须教条,未必非得凑足八样,含五种左右也行,能体现多与杂即可。</p><p class="ql-block"> 现在腊八粥实是美味佳肴,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热乎乎的,冬天喝上一碗下肚,倍感身心暖和。腊八这天,一般是以腊八粥作正餐,免去了又是做饭又是烧菜的繁杂程序,一锅八宝即可解决温饱问题,由于难得吃上一回,你会觉得特别好吃。</p> <p class="ql-block">  在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流行泡腊八蒜的食俗。泡制方法很简单,把剥了皮的大蒜放入容器内,倒入米醋将蒜头淹没,然后把容器封口,存放在阴凉处,蒜会渐渐变绿,最后碧如翡翠,煞是诱人。大蒜最好用紫皮的,如果要口感甜一点,泡制时适量加糖。至除夕时,泡制的腊八蒜就可以启封食用,香味扑鼻,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亦可拌凉菜,风味独特,口感特爽。</p> <p class="ql-block">  小寒的三候为: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p><p class="ql-block"> 回顾秋季白露节气的第一候是“雁南飞”,那时大雁开始从北往南迁移,惜别家乡,来到他方过冬。现在虽然隆冬逼近,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大雁已感受到阳气的萌动,预知了春天即将来临,生起思乡之情,拟向北返归。候鸟这种预感季节气候变化趋势的本能,让我们不由得惊叹生命的奥秘。</p><p class="ql-block"> 从文字上,“雁北乡”与“雁南飞”也是完全对应的,“雁北乡”中的“乡”,准确地应读第四声xiàng,作动词,原意为面对着,这里作“趋向”解释。“雁北乡”表示大雁已有往北回归的趋向。有的文章,干脆把小寒的第一候直接写成“雁北向”。</p> <p class="ql-block">  鹊不同于雁,大雁是候鸟,而喜鹊是留鸟。大雁已归心似箭,喜鹊作为留鸟,别无选择,将要原地度过最为寒冷的严冬。</p><p class="ql-block"> 喜鹊窝与其他鸟巢相比,精雕细作,属于高档豪宅,据说喜鹊窝的高低位置及门户的朝向都有讲究,喜鹊总爱不时地将巢穴加固、改造和修缮。</p><p class="ql-block"> 不要误读了第二候的“鹊始巢”,说临到小寒天冷时,喜鹊才开始筑巢做窝。应该作如下理解,为了避风防寒,喜鹊采取更强的越冬保暖措施,进一步修好自家的安乐窝巢。</p> <p class="ql-block"> 雉是野鸡。雊念作gòu,鸣叫的意思。记得之前立冬的第三候,讲的是小雪节气来临前,野鸡冬藏,消声匿迹,不见了踪影。转眼已到季冬,小寒第三候讲的是野鸡感阳而动,又开始欢快地鸣叫,或许野鸡于凛风中已嗅到了春天的气息,啾啾唱出求偶的歌声,呼唤寻找着爱情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不但已有动物在叫春,新年的花事也正在酝酿,首先由梅花迎春揭开了花世界的序幕,预示百花将依次登场,宣告春天即将到来。</p><p class="ql-block"> 自小寒起,到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共计八个节气二十四候,对应每一候时间,都有美花悄然绽放。一直到谷雨春尽,花事渐了,就再无春花盛开。古人在每一候中,选择一个花期最精准而又广为人知的花种作为代表,这就有了二十四番花信。“信”是诚信、守信的意思。应每候花期,如约而来的风,被称作花信风,于是另有“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说法,给人以风吹花开、风拂花摇的美好意象。</p> <p class="ql-block">  小寒的三番花信是梅花、山茶、水仙。</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十大名花依次为:梅花、牡丹花、菊花、兰花、月季花、杜鹃花、茶花、荷花、桂花、水仙花,小寒的三番花信皆榜上有名。</p><p class="ql-block"> 茶花是山茶的别名,花朵富丽堂皇,美誉“花中娇客”,为花中珍品。</p> <p class="ql-block">  水仙替十大名花压轴,虽排名最后,名头不小,雅称“凌波仙子”,戴着“南方花王”的贵冠。</p> <p class="ql-block">  下面浓墨重彩讲述梅花。</p><p class="ql-block"> 阅尽群芳,若要中国人按季各选出一个名花做“四个代表”,必定是春牡丹、夏莲、秋菊及冬梅。然而梅花又居二十四番花信之首,在百花中最早开放,所以荣获百花之魁的美誉。梅花傲雪绽放,色艳香奇,品质高洁,气节超凡,是迎春的花使,“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被推为百花之魁当之无愧。</p> <p class="ql-block">  梅不但是百花之魁,同时还是岁寒三友和四君子的成员。</p><p class="ql-block"> 大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是为岁寒。松、竹经寒不凋,翠叶依旧。梅耐寒开花,艳炫冬日。物以类聚,松、竹、梅皆为严寒中的风景,人们认为它们都有傲志骨气,值得效法为友,合称岁寒三友。</p> <p class="ql-block">  岁寒三友中的梅、竹也属于四君子的组合。四君子对应着四季,分别为春兰、夏竹、秋菊、冬梅。四君子象征的内在品质各异,梅傲高洁,兰幽贤达,竹坚谦虚,菊淡隐逸。梅兰竹菊的排序,依照季节更迭但又不是常规的春夏秋冬的顺序,而是把冬季的梅花列在首位,有意乎?无意乎?我认为这是有讲究的,是刻意的。</p> <p class="ql-block">  梅兰竹菊四君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广受文人雅士的推崇和黎民百姓的喜爱。来个趣味题,历史上,最爱兰的名士当数大诗人屈原,最爱菊的是菊痴陶渊明,最爱竹的是诗画皆佳的郑板桥,哪最爱梅的诗人是谁呢?陆游、王安石、王冕及杨万里都很有竞争力,但爱梅人之最,非林和靖莫属,他虽不是大诗人,爱梅的那个痴劲无人可比,“梅妻鹤子”的美誉让他流芳千古。</p><p class="ql-block"> 林和靖的著名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刻画了梅花灵动的仙姿,写出了梅花飘逸的神韵,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咏梅妙笔,假若他无爱梅之深情,怎能得此佳构?“疏影”与“暗香”已成为林和靖之后描写梅姿梅香的经典用词,甚至直接以之命名词牌,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就创作有《暗香》、《疏影》的两首绝唱。</p> <p class="ql-block">  梅花颜色繁多,有红、粉、白、绿、黄,五彩缤纷,色艳而不妖,香淡而浮动,历代以梅花为主题的诗画无数,诗画中梅的风骨无不投射了作者的精神和追求,通过咏梅画梅,塑造了人自身的品质,提升了人自身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如果称林和靖的《山园小梅》为最经典的咏梅诗,那么王安石的五绝《梅花》诗,可封为最优美咏梅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该诗短小隽永,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广为传诵。其实这首诗的第三句三仄尾,但并不妨碍它是绝妙好诗。</p> <p class="ql-block">  最凄美的咏梅诗当推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采取拟人化手法,描写的应该是冬末早春的梅花,经历着寒风冷雨的摧打,心有凄苦,精神不屈,收笔的“只有香如故”是点睛妙句,渲染了梅花“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高洁志向。</p> <p class="ql-block">  针对陆游那种壮志未酬的无奈心境,“反其意而用之”,当代中华伟人写了一首同题同调词作,文风豪放雄奇,大手笔下的梅花坚韧俏丽,展示了一个革命家的浪漫浩荡胸怀。</p> <p class="ql-block">  赏梅得有雪,才有无穷的意韵,雪衬托了梅的风采,梅点缀了单调的雪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南宋诗人卢梅坡的《雪梅二首》写景加议论,奇思妙想,生动活泼地阐释了雪与梅相互辉映的辩证关系,算是难得的翘楚之作。可惜此二诗普及不够,毕竟偏于说理,缺乏情景交融,这是宋诗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于此,我也附上一首写冬梅的律诗,与美友们交流,并以此诗庆迎即将来临的新春:</p><p class="ql-block"> 七律·冬梅</p><p class="ql-block"> 风中瘦竹</p><p class="ql-block"> 小雪轻沾玉点容,娇颜素扮笑嫣红。</p><p class="ql-block"> 寒香暗结浮苞蕾,倩影横斜斗朔风。</p><p class="ql-block"> 月下缠绵心有爱,春前怒放韵无穷。</p><p class="ql-block"> 高情最是飞来鹤,一片祥云挂碧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