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滨城品美食之乐~

qin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马来西亚的美食,不仅是味觉视觉的盛宴,更是多元文化的缩影。印象中,看过一档旅行节目,镜头里游客自信满满地说:在马来西亚,就没有不好吃的食物,可随便吃,你绝不会失望…呵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新年伊始,我们在马来西亚慢游30天。从吉隆坡到槟城,再去马六甲,再到新山。一路走过,每天都品着马来西亚的美食,从街边摊到老字号;从当地网红到米其林提名餐厅…每一口感受到的都是自然的饭香或马来特色的浓郁。感慨舌尖上的马来西亚,是不同族群饮食文化的大融合与创新。不仅味美,更多的是特色、健康和丰富。所以,突发奇想,拟以槟城美食体验为例,补记一些我们曾经走街串巷偶遇的那些美味美食以及与美食相关的有趣。槟城的味蕾遇见,如同拆“盲盒”一般,感受的却如儿时的那种期盼和喜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马来西亚槟城,曾被《孤独星球》评为“全球最佳街头美食城市”,多有吸引力的舌尖体验和评选?!充满着无限的诱惑和期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在槟城共停留八天,即2025年元月3日至11日。为出行和品鉴方便,特住在槟城首府乔治敦市老城区内,紧挨汕头街。八天时间里,每天都用双脚丈量着这座老城,用绽放的味蕾品尝着街头街角的美食,一日三餐外加甜品,没有重样过…通过亲身体验和品尝,马来西亚的美食的确名不虚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马来西亚,因为华人的贡献,成就了其美食与文化天堂的美誉。特别是槟城,以华人人口占比,马来西亚排名第一的优势,让它成为多元文化融合与创新下的全球最佳街头美食城市而闻名…槟城的街头美食包括:炒粿条、福建面、蠔煎、煎蕊、卤肉、娘惹菜与各种糕点;槟城的白咖啡等各种饮品…还有许多我们记不清或叫不出名,或忘拍照的马来美食、东南亚美食、西餐、印度美食等,应有尽有!</b></p> <p class="ql-block">马来西亚本土美食可分为五类,即</p><p class="ql-block">第一,马来传统美食;</p><p class="ql-block">第二,华人风味美食;</p><p class="ql-block">第三,印度风味美食;</p><p class="ql-block">第四,娘惹菜</p><p class="ql-block">第五,东马(沙巴&砂拉越)特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马来西亚,凡华人聚集的城市都很精彩。由于我们在语言、文字方面的相通,有着高度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马来西亚,尤其是槟城,应是世界华人美食之旅的首选之地。在这里,不经意间的街头街角偶遇,每天随时在发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是槟城2025年最新颁发的米其林荣誉提名证书!据说,米其林餐厅评级是在2023年才进驻槟城,且在当年评选出第一批推荐餐厅并颁发此证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1月3日傍晚,地点:汕头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是我们到达槟城的第一天。槟城乔治敦老城区,酒店附近的汕头街的街景。瞧,连排的街头小吃摊,人气很旺哦。他们都是为寻味,不少人都是远道而来的食客们😄</b></p> <p class="ql-block">我们选择了人气最旺的摊,需要排队等候的这家网红老店。味道很地道的槟城第一餐👍,难怪这么多人喜欢!</p> <p class="ql-block">如下图的右下角,不起眼的甜品,可是手工制作的杏仁露,味浓甜醇👍离开前,我们又去吃过一次!</p> <p class="ql-block">第一餐很特殊,特用视频记录一下😄</p> <p class="ql-block">2025年元月4日,槟城的第一顿早餐,酒店隔壁的港式早餐,当地华人华侨老人常来的地方,品茶吃点心。很朴素的小店,但很规范和卫生!</p> <p class="ql-block">价格非常实惠和亲民,难怪每天都会吸引很多老人在这里品茶聊天吃美食!</p> <p class="ql-block">我们每天经过这家早餐店,都会停下来选几样品赏!</p> <p class="ql-block">今天参观槟城的娘惹博物馆。在娘惹家庭厨房展厅内,有小型的甜品品尝空间。我们顺便在这里也品赏一下。据说,是老板娘亲自炖的纯手工燕窝饮品,口味挺地道!</p> <p class="ql-block">品纯正的马来西亚燕窝!</p> <p class="ql-block">印度餐厅,大门有米其林提名的证书,我们毫不犹豫,为米其林去品尝菜品…今天,纯属是不经意间的街角偶遇…</p> <p class="ql-block">餐厅装修及其简单,但整洁而规范…</p> <p class="ql-block">他家已是连续二年获得米其林证书了。走过路过遇见,就是缘分。其实,味道非常非常一般,这黄色的金灿灿米饭,有咖喱+姜黄等,典型的印度口味……但很健康!</p> <p class="ql-block">印度人在聚餐…</p><p class="ql-block">我挺喜欢印度或东南亚的一些调料,如印度食物常用的咖喱和姜黄粉。现代科学也证实,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活性化合物,也被认为对健康有多种潜在益处。</p> <p class="ql-block">一、姜黄粉,主要成分为姜黄素,其作用:</p><p class="ql-block">1、抗炎作用:姜黄素是强效天然抗炎剂,可抑制炎症相关分子(如NF-κB和COX-2),对关节炎、肠炎等慢性炎症疾病可能有一定缓解作用。</p><p class="ql-block">而且,临床试验也表明,姜黄素对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关节功能有改善效果。</p><p class="ql-block">2、抗氧化保护:能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可能延缓衰老并降低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风险。</p><p class="ql-block">3、改善脑健康:姜黄素能通过血脑屏障,促进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合成,可能改善记忆、减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也有研究表明,姜黄素可缓解抑郁症症状,与抗炎和调节神经递质有关。</p><p class="ql-block">4、支持代谢健康: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辅助控制血糖,对2型糖尿病有潜在益处。已有动物实验显示姜黄素可减少脂肪组织炎症,帮助调节血脂等。</p><p class="ql-block">5、抗癌潜力:实验室研究发现姜黄素可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并可能增强化疗效果,但人体证据尚不充分。</p><p class="ql-block">另,由于姜黄素吸收率低,建议与黑胡椒(含胡椒碱)同食以提高生物利用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咖喱(混合香料)咖喱粉通常包含姜黄、孜然、香菜、辣椒、肉桂等多种香料,其综合作用可能带来以下益处:</p><p class="ql-block">1. 促进消化: 孜然、香菜等香料可刺激消化酶分泌,缓解腹胀;辣椒素促进胃液分泌,改善食欲。传统医学中,咖喱被用于缓解消化不良。</p><p class="ql-block">2、抗菌与免疫支持:肉桂、大蒜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真菌作用,可能帮助预防感染。多种香料的抗氧化成分协同作用,增强免疫力。</p><p class="ql-block">3、心血管保护:姜黄和肉桂可能帮助降低胆固醇,辣椒素促进血液循环,整体有益心脏健康。</p><p class="ql-block">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常吃咖喱的地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p><p class="ql-block">4、控制体重:辣椒中的辣椒素可短暂提高代谢率,促进脂肪氧化;部分香料可能抑制食欲。</p><p class="ql-block">5、抗糖尿病潜力:肉桂被证实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与姜黄协同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姜黄粉和咖喱有如此多的益处,回国后,我家的餐桌和日常饮食里已在使用这些调料,用其来炖菜或拌菜,在享受风味美食的同时,还为健康带来额外益处。</b></p> <p class="ql-block">又一家港式早茶店。这家点心种类真多、真丰富,口味同样清淡而鲜美👍</p> <p class="ql-block">这家茶楼在槟城本地人中口碑很好,周末经常是全家一起来品早茶食客们…</p> <p class="ql-block">虽然没看到他家的米其林荣誉证书,但每天高朋满座的景象更具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餐厅菜品随手拍,少见如此规模的小店!</p> <p class="ql-block">每样都合口味。我们去过两次,感觉意犹未尽,但更多还是“眼大肚小”…</p> <p class="ql-block">食客都是清一色的华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又一次的中餐体验👍是附近商场里大排档。虽然简单,但一样合口味,喜欢💕</p> <p class="ql-block">汕头街的糖水铺!如下图所示,品源自广东潮汕的四果汤!</p> <p class="ql-block">国外的街边摊不可小觑,尤其马来西亚槟城,随便一家都是祖辈的传承,祖祖辈辈兢兢业业👍</p> <p class="ql-block">街角的大排挡,品福建口味的早午餐。这餐厅其貌不扬,但口味纯正,真好吃!</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家夫妻小吃店👍非常认真敬业,食客都是本地的老街坊!</p> <p class="ql-block">我们点了特色炒河粉、海南炒,合人民币才22元!清淡纯香的感觉至今难忘…</p> <p class="ql-block">2025年元月6日,又遇到街角当地食客聚集(华人)大排档。我们也越来越有经验,只要吃饭,就去人多的餐饮,一定错不了。即使不饿或不是饭点,也一定会毫不犹豫走进,去品当地人爱吃的美食:这一份广式烧腊套餐,人民币40元,量足够大,够我们倆人吃!</p> <p class="ql-block">街边的小吃摊…👍槟城街头美食的魅力在于“转角遇惊喜”,看着新出摊的诱人小点心,真是挡不住的诱惑!</p> <p class="ql-block">2025年元月8日,我们在槟城有名的“蓝房子”参观,偶遇这几位来自吉隆坡的喜欢旅行的退休教师。她们都会说流利的普通话,而且善良可爱,热情开朗…因为都喜欢槟城的美食,瞬间拉近我们彼此的距离。短暂的相遇,都为对方提供了各自的槟城美食之旅的体验…我们就是从她们那里获得连续两年获米其林荣誉的娘惹糕品牌店~莫定标娘惹糕厂。结束蓝房子参观活动后,我们就直奔“莫定标”…她们一行,也直奔我们提供的“汕头街”街角的老摊店,呵呵!</p> <p class="ql-block">慕名而来的娘惹糕店外景。结果,忽视了它家的营业时间段:AM11:00~PM5:00!遗憾!今天当认个路,明早再来!</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11点,我们准点再次光临😄早午餐一起吃。“酒香”就是不怕巷子深…食客不少,感觉都是游客哦…</p><p class="ql-block">印象最深的是它家的装修风格,装饰保留其历史的建筑和“破败感”,这样破旧的装修,国内这些年没见过。但硬件修旧如旧风,残破的墙体局部,配以恰到好处的软装,以及色彩斑斓的娘惹糕点和绿色有机饮品…一切都是恰到好处的呈现!</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家有名的老字号,正如大门口外墙上笨拙的画像,第一代主人莫定标,从卖娘惹糕货郎起家,靠诚信经营赢得市场和口碑,近100年的风风雨雨,成为今天槟城特色网红小吃。我们不是特别爱吃甜食,但只为满足槟城的“寻味之旅”…挺有意义的、有故事的一次美食体验。</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家汤汤水水,好吃无比的福建特色小吃店!</p> <p class="ql-block">街边的广式早茶店,肠粉、皮蛋瘦肉粥,我们的最爱。新鲜出炉,口感细腻,味美可口…</p> <p class="ql-block">在槟城的周姓桥景点附近,这家面馆真有特色而且挺好吃。来自中国的面条,与马来西亚当地调味品,比如咖喱、姜黄等我叫不出名的融合,形成当地的特色美食,喜欢!</p> <p class="ql-block">如下图,墙面上,全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客们,与它家的大碗道具的百变姿态合影,面馆广告与店面装饰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华侨娘惹家居展示馆,庭院里买饮品的小吃摊由几位年轻人共同经营。马来西亚华侨的后代,一般从小学开始就会进入华文学校。他们中文的最低程度也能达到小学毕业水平,有些孩子则会高中毕业。所以,马来西亚的华人年轻一代,普遍都会说四种语言:普通话、马来语、英语和家乡话(指闽南话或客家话或潮汕话或粤语等),文字也如此!</p><p class="ql-block">如下图,我在和这些年轻人聊中国的旅游,他们很感兴趣回大陆旅行,但很无奈,他们的压力也很大,旅费资金很紧张。他们和大陆孩子不同,结婚、成家、买房等都要靠自己。父母一般不会管的,除非是很富有的家庭…</p><p class="ql-block">漂亮的娘惹糕,是中间男孩的母亲自己做的,非让我品尝。然后,为表达感谢之情,特意买了他家的娘惹糕回去吃。</p> <p class="ql-block">槟城作为马来西亚的美食天堂,其卤肉摊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街头小吃之一。这种美食融合了福建、潮州等华人饮食文化,以卤制猪肉、内脏、豆腐等为主,搭配特制酱料,风味独特,好吃!但尝尝即可,因为猪内脏不是很健康哦…</p><p class="ql-block">槟城老摊卤肉特色:</p><p class="ql-block">1. 食材丰富。卤肉摊通常提供多样选择:五花肉、猪耳朵、猪肠、猪肚、豆腐、卤蛋、炸春卷等,卤制后切块,搭配酱料食用。</p><p class="ql-block">2. 卤汁秘方:卤汁以酱油、五香粉、八角、桂皮、冰糖等香料熬制,口味偏甜咸,带有浓郁香气。</p><p class="ql-block">3. 蘸酱点睛: 配特制甜辣酱或虾膏酱,增添酸甜或咸鲜层次。</p><p class="ql-block">总之,槟城卤肉摊不仅是味觉享受,更是当地饮食文化的缩影。漫步乔治市街头,随便随香气找一家老摊,体验一下这份古早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转角遇惊喜”,漫步在乔治市,随时可能会发现一家米其林推荐的老摊或餐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如下图,这又是一间连续两年获米其林荣誉提名的餐厅。由台湾人投资,本地人帮助经营和管理。如下图,餐厅经理在向我们讲述她家与“米其林”渊源的故事…非常有趣、公正的评选规则👍</b></p> <p class="ql-block">蠔煎,又是一家街角转弯处的遇见!一直想品尝,但一直没机会,或称其为肚子总腾不出空😄今天的街边摊,又被一对斯斯文文、彬彬有礼的夫妇摊主所吸引,坐下来特意品赏了他家的蠔煎,真的,很喜欢吃!后来,再也没机会吃。回国后,在厦门老街吃过一次,差距可谓十万八千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在槟城一共停留八天,其中的七天都在槟岛乔治市,只有一天,从乔治市乘坐轮渡到对岸 的北海市看看。北海市属于槟城州的威省地区,是威省的主要城市。它与槟岛隔海相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去北海,主要为体验一次马来西亚轮渡交通,顺便逛逛海对岸的城市、吃海鲜品美食。乔治市与北海之间的轮渡服务始于19世纪末,曾是两岸居民和车辆往来的主要方式。目前轮渡主要载客(摩托车和行人),运营时间约15-20分钟,费用低廉至人民币3元/次,而且轮渡设施非常完善和先进和便捷,整个过程,体验感极好,必须点赞👍顺便友情提示,乔治市有免费的公交车,可直达轮渡码头。到北海下船后,我们打马来西亚的滴滴车也非常方便。花了人民币10元,直接送我们来到北海斗母宫附近的海鲜餐厅…当地人告诉我们:品海鲜要去北海,价格要比乔治市便宜许多。</b></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品的海鲜比较稀罕和特殊。如下图,我们点了一条长相奇怪的“鱼”,当时只从品美食的角度去选择并吃完了这顿海鲜正餐(长相奇怪的鱼并不好吃!)事后,我们才知道我们品赏的“鲎”是非常珍贵,在国内已是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p><p class="ql-block">“鲎”(hòu,英文名Horseshoe Crab),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海洋生物,被称为“活化石”,已在地球生存超过4.5亿年。它们虽俗称“马蹄蟹”,实则与蜘蛛、蝎子亲缘更近。鲎外形奇特,身披盾形硬壳,尾部有一根长刺,血液因含铜离子呈现独特的蓝色,医学上被用于检测细菌毒素,价值极高。这珍贵的鲎,在东南亚部分沿海地区,如马来西亚槟城等,曾被当地人视为传统食材。他们常见做法是整只蒸煮或烧烤,我们选择的是烧烤做法。肉质紧实类似蟹肉,卵(俗称“鲎籽”)…然而,由于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及医学采血需求,全球鲎数量锐减。我国的“中华鲎”等物种已被列为濒危。据事后了解,马来西亚也自2019年起,禁止捕捉和销售鲎,但个别偏远市集,私下仍有流通,估计我们就餐的地方就属于此类。其实,以后若旅行中再偶遇类似的事情发生,我们绝对不再参与这样的猎奇消费,一定以实际行动保护这一珍贵而脆弱的古老生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么丰富的海鲜大餐,人民币才300多元,很便宜!</p> <p class="ql-block">我们去看当地的斗母宫后,又去旁边的华人夜市继续吃吃喝喝。这个市场的小吃摊非常丰富,味道鲜美,人气也很旺!</p> <p class="ql-block">从马来西亚到新加坡,峇峇娘惹文化挺普遍,特别是娘惹菜馆非常有特色。我们从吉隆坡、到槟城、马六甲,再到新山和新加坡,一路都在寻找关于峇峇娘惹的博物馆和娘惹菜馆,挺有趣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峇峇娘惹是15-17世纪中国移民与马来本土女性通婚形成的混血族群,其菜系融合 中式烹饪技法与 马来香料文化,被誉为“南洋风味的精髓”,以繁复工序和浓郁层次感而闻名。</p><p class="ql-block">有以下的核心特点:</p><p class="ql-block">1. 香料与食材的融合。比如,以椰浆、香兰叶、柠檬草、黄姜、峇拉煎(虾酱)为基底,结合中式酱油、黑醋、豆腐等,形成 “甜、辣、酸、鲜”交织的复合味,让食客们欲罢不能😄在制作过程中,她们重视手工制作,如现磨香料、自制酱等。 </p><p class="ql-block">2,娘惹代表性菜品有:“娘惹叻沙”:椰浆咖喱汤底配粗米粉,缀以虾、鱼片、黄瓜丝,酸辣浓香。“黑果焖鸡”:用剧毒黑果发酵后入菜,鸡肉酥烂,酱汁醇厚回甘。 “乌打”:鱼肉泥混合香料,裹香蕉叶炭烤,细腻辛辣。 娘惹粽:蓝花染色的糯米裹椰糖、猪肉,咸甜交织。等等!</p><p class="ql-block">3,追求饮食美学:注重餐具与摆盘,精致又优雅,常见青花瓷与娘惹珠绣桌布;甜品如 娘惹糕,色彩斑斓,体现工艺与自然材料的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4,文化意义与体验地:娘惹菜承载家族传承,早年由女性(Nyonya)掌厨,食谱口耳相传。 所以,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如下图,娘惹餐厅的一种装饰(古典式),很讲究,如娘惹菜品一样,餐厅也都有自己的软装特色…</p> <p class="ql-block">我们吃过的其中一家的娘惹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槟城的白咖啡(**White Coffee**)是马来西亚最具代表性的饮品之一,尤其以槟城和怡保两地的白咖啡最为著名。它不仅是一种咖啡,更是当地饮食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槟城白咖啡,并非颜色是白色,而是指其独特的烘焙方式,即采用低温慢烘,避免高温炭化咖啡豆,因此咖啡颜色较浅,口感更柔和(焦苦味少)的特点。槟城白咖啡,通常使用阿拉比卡(Arabica)和罗布斯塔(Robusta)咖啡豆进行混合,比例各家不同,形成各自独特的咖啡香气。继续了解一些“低温慢烘”的概念,即烘焙时温度控制在180°C以下,这样可保留咖啡豆的天然油脂和香气而减少酸涩。 槟城白咖啡一般会以传统白咖啡加入炼乳,甜味与咖啡香完美融合,形成当地华人餐馆标志性的奶咖风味。</p><p class="ql-block">据说,马来西亚的白咖啡源自海南移民的饮食智慧,融合了南洋风味,最终成为马来西亚的“国民饮料”。 像我喝惯了手冲美式咖啡(黑咖啡为主),对槟城的白咖啡里加入炼乳的甜口味,已很不习惯,因此,只喝过一次,都觉得甜味和炼乳味像添加剂的味道……🤭但我能理解,槟城白咖啡的魔力,在于它用一杯饮品的温度,串联起南洋的慢生活与多元文化。无论是街边老店还是连锁品牌以及所有中餐馆,都有饮料服务,白咖啡是必备,马来西亚名副其实的“国民饮料”…让你感受到的是“槟城式”的咖啡哲学——简单、香浓、回味悠长 </p> <p class="ql-block">好吃的肠粉,让我百吃不厌!</p> <p class="ql-block"><b>福建面,品相不出众,但味道依然是我的最爱!</b></p><p class="ql-block"><b>……… ……… …… …… …… …… ……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结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马来西亚闲逛慢游30天,每天走街串巷品味那里的生活、那里的美食。感慨马来西亚华人华侨对这个国家的贡献。以美食为例,正是华侨华人的勤劳和智慧,也成就了马来西亚美食与文化天堂的美誉。特别是槟城,以华人人口占比,马来西亚排名第一的优势,让它成为多元文化融合与创新下的全球最佳街头美食城市而闻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槟城街头美食,如炒粿条、福建面、蠔煎、煎蕊、卤肉、娘惹菜与各种糕点;槟城的白咖啡等各种饮品…还有许多我们记不清或叫不出名,或忘拍照的马来本土美食、东南亚美食、西餐、印度餐等,不胜枚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呵呵😄这就是我们在槟城的美食品尝之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感谢您的阅读🌹🌹🌹</b></p><p class="ql-block"><b>定稿于2025年3月28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