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张根云(一)</p><p class="ql-block"> 一一献给父亲的百年祭</p><p class="ql-block"> 张忠义</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叫张根云,小名根栓子。在我们这家人中,父亲兄弟五人,排行老三,只有父亲没有参加革命工作。</p><p class="ql-block"> 父亲1924年正月初十出生于延川县永坪镇散岔村。父亲出生的前几年,家庭遭榆林横山下来的土匪抢劫,家里变得一贫如洗。</p><p class="ql-block"> 6岁那年,随父母沿街乞讨,逃荒要饭,几经周折,来到了当时隶属安定县的蟠龙古镇。</p><p class="ql-block"> 爷爷一家到此后,就住了下来,一边给别人揽工干活,一边在河边开垦了一块荒地,刨去鹅卵石,种上了一些秋季蔬菜,以此渡过哪个饥荒年月,我们也就成了蟠龙人。</p><p class="ql-block"> 蟠龙地界开阔,川道平坦,由下坪和贯屯流趟下来的两条小河在蟠龙汇合,环绕着古镇,雾气腾腾,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把蟠龙装点的风生水起,甚是一块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 蟠龙当时号称陕北第一大镇,是西安、延安由南向北去榆林、内蒙、宁夏及山西北部的必经之地。镇上商贾云集,店铺众多,居住了河南、山东、安徽等好多生意人。</p><p class="ql-block"> 遇到冬闲时,爷爷也会学着外乡人,做一些年茶饭,在集日时进行兜售,换点小钱,添补家用。</p><p class="ql-block"> 父亲8岁那年,来到了蟠龙何家沟大姑家,大姑帮他找了一份工作,就是给本村何大地主家放羊。</p><p class="ql-block"> 何大地主家虽说与大姑父家同族同姓,但人家是富有的地主,而大姑家却是租种土地的贫农。</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陕北大地有茂密的丛林,植被要比现在都好,满山遍野的次森林中隐藏了豺狼、野猪、花豹、狐狸等好多动物。</p><p class="ql-block"> 放牧是十分危险的一个营生,但为了生存,父亲只得去干,挣点小钱养活自己,贴补家用。</p><p class="ql-block"> 好在大姑家养了一条凶猛的大黑狗,父亲放羊时就带着大黑狗保护自己,大黑狗也就成了父亲的贴身保镖。</p><p class="ql-block"> 每次放羊归来,何地主都要检查羊子只数,看有没有丢失的小羊。接下来就是摸摸羊的肚子,看吃饱了没有。如果一旦发现丢失了小羊或羊没吃饱时,何地主就会对父亲进行辱骂,若父亲还嘴时,他就会拳打脚踢。</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父亲丢失了一只小羊,何大地主就逼着父亲连夜去找,父亲被逼无奈,只好举着火把,牵着大黑狗,沿着白天放牧的路径,吼着嗓子大声呼叫,来回不停地细心查找,有时会折腾一个晚上,直之找到为止。</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还要继续放羊,让父亲饱受了炼狱般的折磨和苦难。</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父亲已给何地主放羊三年多了。原先商定:父亲放一年羊,挣三块钱。生下的小羊羔五个里面给父亲分一个。</p><p class="ql-block"> 三年多的辛苦劳作让父亲成熟了许多,也渐渐地长成了大人。</p><p class="ql-block"> 父亲放羊时,悠闲的躺在草坪上,用指头掐算着到了今年年低,他就可以结到十块钱和五只小羊了,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因为自放羊以来,他的工钱一次也没有结,每当他要钱时,何地主总会说:“小孩子家要钱干什么?给你结了,你会乱花的,到头来是竹蓝打水一场空。不如你攒够十块了,我一次性给你结,到时候,你就可以回家娶媳妇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熬够了三年半,可以一次性结到十元钱了,这让父亲欣喜若狂,高兴不已,走路都有点飘了,睡梦中都会被笑醒。幻想着拿到钱后的神情、举动和盘算着今后的人生打算……</p><p class="ql-block"> 这时,何大地主的儿子找到父亲,要父亲帮他宰杀小羊羔,获取羔皮卖高价。</p><p class="ql-block"> 父亲忙说:“这可万万使不得的,宰杀小羊羔是要遭天谴的。”</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善良的陕北人都有不食幼小牲灵的传统习惯。一些羔羊、猪崽、小狗意外死亡后,主人都要把它们送到山里掩埋,是绝对不能食用的。如果谁家吃了,就会遭到村民们的唾弃,骂你太残忍、没人性。</p><p class="ql-block"> 地主儿子恶恨恨的说道:“这我不管,你今天必须帮我完成宰杀五只羔羊,否则的话,我就打死你。”</p><p class="ql-block"> 说着说着,就劈头盖面地狂扇父亲的耳光,打得父亲鼻孔流血,眼冒金星。当地主儿子打死四只羔羊后,把最后一只交给了父亲,父亲只得闭着双眼,拿着羊铲,不停地敲打着小羊的头部,直之打死为止。</p><p class="ql-block"> 地主儿子很快将五只羔羊剥皮后,给父亲丢了几枚硬币,拿着羔皮与客商扬长而去。</p><p class="ql-block"> 当父亲把羊群赶回圈里,准备向老地主告状时,只见老地主一脸严肃地站在门口,大声吓斥道:“你这个小坏怂,怎敢打死我的羔羊子去换钱呢?”</p><p class="ql-block"> 父亲忙说:“是大少爷打得让我做了,我只打死了……”父亲话还没说完,大地主身后的儿子却大声嚷嚷道:“分明是你勾结客商干得,被我逮了个正着。”</p><p class="ql-block"> 何大地主立即走上前来,不由分说地又是狂扇了父亲几记耳光,揣了一脚,然后,大声吼道:“快把他大姐叫来,看这个事怎么解决?”</p><p class="ql-block"> 当大姑夫妇赶到地主家,听说此事后,他俩是一脸的茫然。大姑望着脸青鼻肿的父亲,一下子把父亲揽在怀里,不听话的眼泪刷刷地流了出来,嘴里喃喃的说道:“那大爷您说怎办就怎办?”</p><p class="ql-block"> 何大地主听完后,来回渡步,十分为难的说道:“算了吧,看在我们是亲戚的份上,也不让你们赔我羔羊了,就用根栓子的工钱相抵吧。”</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何家父子相互配合,上演了一场好戏,让父亲在何家白白地干了三年,一分钱也没有挣到,还落了个小小年纪,就敢屠杀羔羊的恶名。</p><p class="ql-block"> 羊羔皮纤维结构比老羊皮更加细密,质地柔软,富有光泽,摸起来像丝绒一般顺滑,制作的皮草大衣、围脖等制品,十分亮丽上档次,是达官贵人追求的奢侈品。一张羔皮的卖价超过了整个羊只。只是宰杀羔羊是不道德的,会落下骂名的。</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对父亲的影响很大,让他一直耿耿于怀,恨透了何家父子。</p><p class="ql-block"> 好在三年的放羊生涯,让父亲看到了好多自然界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现象。也锻练了父亲的胆量,再也不是哪个畏首畏尾、胆怯懦弱的小孩了。他一个人可以在漆黑的夜晚到处行走,再也不怕“走夜路怕鬼”的传说了。特别是何家父子的阴险、狡诈也让他过早得尝到了人性的虚伪、险恶。</p><p class="ql-block"> 回到镇上的父亲,显然成熟了许多,再也不是贪玩好动,游手好闲之人,而是跑到了镇上大户人家山东人王大掌柜家当起了小学徒,在油坊、粉坊学习炼油、漏粉技术。</p><p class="ql-block"> 学了一年后,又到山西人谢大掌柜家学习经营杂货铺的管理方法、进销货情况及如何算帐。</p><p class="ql-block"> 冬天时,又跑到南门滩,看蒋大掌柜杀猪宰羊,看着看着就帮蒋掌柜捉猪挂羊,免费学习宰杀技术。时间久了,就学会了如何判断猪、羊肥瘦、斤数及清理头踢下水一些技法。有时也会亲自操刀,宰杀或分割猪、羊肉。</p><p class="ql-block"> 每到一处,父亲都是提出不要工钱、只管饭。干活时,按照主家要求,辛勤劳作,虚心请教,特别是父亲遇事过目不忘,“心算”的能力异常超群,深得几位掌柜的喜欢。</p><p class="ql-block"> 大家同住一条街上,见父亲干活实成,又会说话,讨主人的喜欢,掌柜们也就在年终时,多多少少给父亲一点小钱,三年下来,父亲还攒了不少钱。</p><p class="ql-block"> 15岁那年,三边下来了一个返盐的驼队,他乖巧会说,很快讨得了主人家的喜欢,主人就收他为徒。跟着驼队装卸货物、饲喂骆驼、送货算帐,走南闯北了一年多,去过山西、榆林、西安等地。</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秋天的时候,父亲路过圪驮村时,口渴难耐,看到树梢上结了一串串红红的梨子,特别诱人。父亲先是用木棍去打,结果一无所获。于是,父亲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爬到树上去摘,不小心折断了一枝树枝。</p><p class="ql-block"> 这时,跑过了一个老汉(后来成为了我的外爷),提着拦羊铲,要打父亲。</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外爷是圪驮村出了名的务果高手,先后将大山里一些能吃的山挑、山杏、山果移栽到了房屋后边的长渠沟,把崖畔上的杜梨树稼接成了梨树。每到春天来临时,山桃花、杏花、梨花、苹果花相继开放,竟相斗艳,映红了长渠、映红了村庄。</p><p class="ql-block"> 外婆生母亲时,正好是阳春三月,桃花盛开。外爷看着细皮嫩肉、脸色红润的女儿,高兴地说道:“女儿就叫桃花吧。”</p><p class="ql-block"> 话说外爷正要打父亲时,女儿跑了出来,拦住父亲,央求道:“不就折断了一个树枝吗?把人打坏了就不好了。”</p><p class="ql-block"> 本来,外爷栽花务果的目的就是让庄里人和过路人吃的,那时候的人没有商品意识,是不卖钱的。可他绝对不让你折断树枝,折断树枝就仿佛打伤了他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外爷随后放下高举的羊铲,恶恨恨地说道:“算你小子走运,看在女儿的份上,就饶了你吧。”</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善举给父亲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不久后,住在蟠龙古镇上的父亲家人前来提亲,当外爷得知,提亲的家人比较贫穷时,是一百个不答应。</p><p class="ql-block"> 后来,父亲托镇上的王、谢俩个大掌柜出面劝说求情,二人一劲地说道:“虽说老张家穷,但根拴子人聪明活泛,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p><p class="ql-block"> 在镇上有地位身份俩个大掌柜的劝说下,外爷终于松口同意。</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16岁的父亲迎娶了15岁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结婚后的父亲是十分地高兴,又要出门当学徒挣钱时,母亲却说道:“我们住在镇上,又临街,为何我们自己不开个小饭馆挣钱、非要揽工呢?”</p><p class="ql-block"> 其实,做生意挣钱,父亲不是没想过。只是自己一没本钱、二没经验,害怕挣起赔不起。</p><p class="ql-block"> 当母亲知道父亲家没本钱时,母亲说道:“这好办,我回娘家借点。”</p><p class="ql-block"> 在母亲的鼓励下,父亲就把临街的窗子和门打开,办起了以面食为主的小饭馆。</p><p class="ql-block"> 此时,大爸张凌云已来到延安县工作,担任保安科长兼保安大队长,经常骑着快马剿匪除奸,回家或工作路过蟠龙时,也是威风凛凛。街上的邻居们知道后,纷纷投来敬意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由于兄弟几人都参加了革命工作,大爸让父亲在家照顾父母、家人,不要再出去工作了。</p><p class="ql-block"> 大爸的安排,正中父亲下怀。因为父亲当学徒、做生意散慢惯了,而且挣钱也多,本来就不想进队伍、当干部,受人管束。</p><p class="ql-block"> 这也是父亲在兄弟五人中,唯一没有出去工作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父亲办的饭馆是异常的火爆,生意做得红火热闹。喜爱倒腾生意的父亲胆子也越来越大了,在开饭馆的基础上,又办起了杂货铺,经营食盐、布匹和一些名贵药材。随后,又办起了骡马店,接待南来北往的客商。</p><p class="ql-block"> 父亲做生意说话算数,诚信为本,胆大心细,头脑灵活,敢把延安的物品运到西安、榆林白区去卖,然后把白区的药品、棉布贩回延安。</p><p class="ql-block"> 几年下来,父亲挣得是钵满盆满,竟然成为了蟠龙镇上数一数二的富商。</p><p class="ql-block"> 富裕起来的父亲一改过去唯唯诺诺、见人就笑、就说好话的性格,而是变得十分强势。有事没事总会穿金带银,带着金丝边石头眼镜,拄着文明棍,在街上溜达,遇到事时,总会说道说道。有时会仗义疏财,打抱不平,替穷人说话;有时也会得理不让人,恃强凌弱,胡搅蛮缠,爱与人争长道短,一较高下。</p><p class="ql-block"> 父亲个子不高,但身材十分端正,说话刚巴硬正,况且他记忆好,一开口便能点出好多名人,直接把你征服了。有一次在榆林做生意时,大话连篇,连哄带骗,竟然唬住了对方,用低廉的价格购买了上等的货物。这让他很受用,渐渐地也就养成了说大话的毛病。甚至还会说风就是雨,把没有的事说得天花乱坠,情节完整感人,像真得一样。因此也落下个能说会道、胡说八道的不好名声。</p><p class="ql-block"> 父亲爱显摆、爱出头、爱打扮。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男人要风流,一月三理发”。经常穿靴戴帽,引领时尚,游走于大街小巷。有时候也会骑着大马,在街上横冲直撞,目空一切。家里竟然藏了长枪、短枪,一幅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形象,为此得罪惹下了好多人,被称为蟠龙“四大硬”中的一大硬,留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 十年前的何家父子看到日渐强势的父亲,也是主动前来示好,送来了克扣他的工钱,并附上一倍多的利息。</p><p class="ql-block"> 镇上来了一名河南逃荒小伙,办了一个铁匠铺。由于人勤奋,很快就娶妻生子,但生意平淡,日子过得很艰难。这时,丈母娘心存歹意,把女儿骗回家后,准备另嫁他人,谋取高利。小伙哭哭啼啼地找到父亲。父亲说:“这点小事还值得哭啼,你明天拿上一把小刀,到丈母娘家去要媳妇,她若不给,你就直接从屁股上捅上一刀,看她跟不跟你?但记得要用没开刃的刀。〞小伙按照父亲说得去办,果然很凑效,顺顺利利的把媳妇引了回来,生了好多孩子。</p><p class="ql-block"> 父亲常常自言自语道:“人往往是被人排侃吓唬住了,不是打怕了。”</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父亲在镇上说大事、了小事,一般人都得给面子,让父亲得意忘形,脾气越发显得暴躁,虽说镇上的人都怕他,不敢惹他。但在背地里都在说他的坏话,让他日后吃尽了苦头。(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