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乡村教育的“老黄牛”

花山行

<p class="ql-block">  老黄牛,在中国人的心里,是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化身,它具有吃苦,耐劳,奉献等精神。老黄牛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之一,它彰显正义和善良,弘扬忠诚和实干。</p><p class="ql-block"> 在句容市天王中心小学,就有着这么一头“老黄牛”,扎根乡村学校三十几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就是天王中心小学的陈明宽老师。</p><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天王镇第一小学因教育资源整合撤并到天王中心小学。当时年近五十的陈明宽作为完小校长按照惯例应该有个行政职务,由于中心校行政职务已满,正当中心小学校长为此事犯愁时,没有想到陈明宽同志主动提出不担任行政,而且请缨任教毕业班的数学,别人都说他傻,但陈明宽知道,这就是他真实的自己。</p><p class="ql-block">一、辗转多地不言苦</p><p class="ql-block"> 1992年8月,镇江师范学校刚毕业的陈明宽分配到原磨盘乡一所村小——孙岗小学,这是一所连一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的简陋学校。看到其他同学被分在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心校,他的心里难免有些失落。陈明宽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村里口碑很好,哪家有困难都会竭力相助的,现在家里还有一张五十年前邻居打下的借条。看到儿子分在村小有些情绪,陈明宽的父母语重心长地开导儿子:到哪里都是教书,把孩子教好了,不要辜负国家政府对你的培养。陈明宽连续十七年都在村小任教,任劳任怨,毫无怨言。</p><p class="ql-block"> 1994年8月,陈明宽老师来到离天王集镇二十余里的原磨盘乡李塔小学工作,由于五六年级人数少,就在一个教室进行复式教学,陈明宽老师既任教这个复式班,还兼任学校报账员,并负责少先队工作。不料,学期中途,一个教四年级语文的代课老师有事不教了,临时又找不到合适代课的,校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陈明宽让他代四年级的数学,让原来教四年级的数学老师教语文,这样他任教全校一半的数学。陈明宽老师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骨头难啃也要啃,担子再重也要扛,他晚上经常备课和改作业到深夜,午睡时间总是找几个后进生进行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期末监控考试中,他任教的四年级、六年级数学成绩名列全乡第一,第二年他被评为“磨盘乡先进教育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结婚是人生的大事,1997年11月初,离陈老师结婚的日子还有一个星期了,按道理可以请一个星期的婚假。由于陈明宽老师任教两个班的数学,又是学校的会计,又临近期中学情调研,实在是抽不开身,丢不下事,陈老师没有请一天假,甚至在结婚的前一天,他骑着自行车到二十余里的天王集镇购买教室缺损的十余块玻璃,陈老师一手骑车,一手拿着玻璃,冒着小雨骑回学校,为学校省下二十元车费。</p><p class="ql-block"> 奉献是一种坚持,是一种执著。1998年8月陈老师被调到原磨盘乡唐谷小学任教导主任,当时学校的体育工作是弱项,在全乡每年举行的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学校的团体总分总不尽人意。他在负责学校教学工作的同时,利用早晨和放学后的时间义务训练学生,当时他家离学校只有三里来路,在训练的二、三十天日子里,陈明宽老师住在学校,为了能早起一点给孩子们训练。当时他自己的孩子才两个多月,他的妻子和孩子是多么需要他呀,但是他说服了家里人,舍小家为大家,最终,在全乡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他带的运动队团体总分第二,仅次于中心校,出了成绩后,陈明宽老师欣慰地笑了,他着急地回家,回家抱抱他才两个多月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奉献孕育着大爱。2009年8月,陈老师从完小调入天王中心小学,任教两个班数学,兼学校的材料员,负责学校的档案工作,还负责教师的职称和考勤工作,工作虽累,但他无怨无悔。</p><p class="ql-block"> 陈老师每天总是第一个打开办公室的门,做好教师签到工作,下午要等到教师全部签退后才离开。2012年秋季学期,学校安排陈老师任教六年级一个比较差的班级,这个班在五年级各方面都排在最后。陈明宽老师放学后,总留下来给十几个甚至二十来个同学无偿辅导,这些学生家长自愿来接。当时陈明宽老师的儿子在天王中学读书,他放学后到学校宿舍用电饭煲先把饭做好,返回身就来到班上辅导,五点半左右再回去烧菜,天天如此。连学生家长都说,如果孩子还学不好,那就真对不起陈老师。天道酬勤,在毕业考试中,他的班教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p><p class="ql-block">二、心系师生不说累</p><p class="ql-block"> 人生轨迹,尽在曲线弧度中,岁月印痕,都含加减乘除里。陈明宽老师在忙教学的同时不忘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他积极参加教科研工作,可以通过一组数据看出陈老师的刻苦钻研精神:论文获奖方面:镇江市级十六次,一等奖五次;江苏省级十一次,二等奖四次。论文发表方面:国家级一篇,省级七篇。指导十五名学生在省小数报获奖,其中一等奖四次。2015年9月,陈老师独立主持的一个镇江市数学课题被立项研究,2019年4月顺利结题。</p><p class="ql-block">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他在原磨盘乡唐谷小学任教时,上课时,发现总有一个小脑袋在教室窗前晃动,非常渴望上学,后来知道这个孩子叫小黄,他的身世让人心生怜悯:爸爸是个残疾人,一只眼睛是瞎的;母亲是外地的,人称“十不全”,又聋又哑,智力低下,连洗衣做饭都不会,对人只会傻笑,爸爸经常外出打工不归家。小黄已经九岁了,因家穷一直未读书。陈明宽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向学校领导汇报,尽可能减免学杂费让小黄来校读书,在陈明宽关心和帮助下,小黄终于可以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去上学了。</p><p class="ql-block"> 小黄由于长期没人料理,经常一两个月不洗澡,也不换衣服,身上总散发着一股异味,班级里的同学都不爱和他相处,小黄因此也更加自卑,学习成绩每况愈下。陈明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就找到班主任一同商量如何教育好小黄,他自己也在亲戚那里找一些好点的衣服给小黄换上,当小黄穿上干净的衣服时,仿佛觉得自己换了一个人似的,原来冷冷的目光变得温暖了,也能和同学老师说说话了。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早晨,陈老师像往常一样到班级巡视,看到小黄蜷缩在教室一角,经过询问得知他早晨起迟了没吃早饭,陈明宽老师去门口超市买了一袋方便面煮给他吃。后来他专门买一箱摆在办公室,告诉小黄没吃早饭自己拿着吃。小黄毕业已经好多年了,他至今仍然想起陈老师,想起陈老师对他好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 2015年8月,陈老师调入天王镇第一小学任校长,任教六年级数学。作为村小校长,除了自身的教学工作不松懈之外,学校的管理工作也是事无巨细,千头万绪。由于教师流动频繁,不少教师有思想情绪,陈明宽主动与教师谈心,消除他们顾虑,安下心工作。不少学生家长认为中心校教学质量比一小好,想转学,陈明宽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耐心向家长作思想工作,感化家长,在陈明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中,没有家长再提出自己孩子转学到中心校了。</p><p class="ql-block"> 陈明宽在平时教学中身先士卒,带头上教研课,放学后留一些后进生无偿辅导。以前村小的师生很少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陈明宽鼓励师生多参与,争取多获奖。一年来教师先后有十人次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有两名教师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教师指导的学生有五十多人次获奖,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有六篇论文在省市级获奖,指导四名学生获奖。正是陈明宽兢兢业业的工作,得到很多家长的赞许,他们觉得把孩子放在一小和中心校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比中心校好。在陈明宽率先垂范、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天王一小部分教师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家同心协力搞教学。在年度考核中,全镇十八个优秀,总人数十三个的天王一小有四个教师获得优秀。</p><p class="ql-block">三、评上高级不喊停</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工作三十二年了的陈明宽评上了“中小学高级教师”。评上了高级,对于很多教师来说,职业生涯达到了巅峰,可以歇歇了。陈明宽并没有因为评上高级教师就“船到码头车到站”,撂挑子不干事了。他坚决服从学校分工,主动请缨任教毕业班的数学。由于之前学校的档案工作由教务处兼管,因整理工作繁琐几乎没有整理,学校目标考核时临时抱佛脚应付一年算一年,导致档案资料到处乱放,整理工作迫在眉睫。学校领导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有档案管理经历的陈明宽,希望把档案工作交给他管理,没想到,陈明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而且主动把青年教师的粉笔字训练考核工作也接过来。</p><p class="ql-block"> 看到老陈这么拼,同事劝他,你年龄不小了,高级也评上了,而且还教毕业班的数学,工作量足够了,何必接这些苦差事,也不加工作量,自找苦吃。陈明宽没有这样想,工作总是需要人去做的,领导找到你,说明你在这些方面有点经验,可以为学校工作分忧解难,同时,也可以带带年轻人,让年轻同志能够早点上手。在他的带领下,陈明宽连续几个晚上加班和几名住校老师整理学校档案,档案工作在他的手上有了很大的改观。陈明宽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粉笔字书写水平,制定《青年教师粉笔字考核方案》,星期一布置书写任务,星期三早上放到行政楼三楼,星期五下午拿回。这样做给青年教师充裕时间书写,有三名评委打分,期末进行综合考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陈明宽建了一个青年教师粉笔字书写群,把每周检查青年教师的书写情况在群里进行通报,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慢慢地,青年教师的粉笔字书写水平不断提升,连学校校长都称赞教师的粉笔字越写越好。</p><p class="ql-block"> 像这样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发生在陈明宽身上的,还有很多很多,陈明宽说,他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做的都是平凡微小之事。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而平凡的人,他将根深深植扎于老区的土地上,甘做一条乡村教育的“老黄牛”,以“老黄牛”的干劲、勤劳和执着,用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爱扎根农村,耕耘乡村教育几十年,无怨无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