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梅花俏枝头

舒伟平

<p class="ql-block">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第5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公历1月5日或6日交节。‌小寒的天气特点是天渐寒,但尚未达到极点,俗话有“冷在三九”,因为隆冬“三九”基本上处于小寒节气之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但是,中国南北地区在气候上本就有很大差异,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冷;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却是大寒节气要比小寒节气更冷。</p> <p class="ql-block">由于中国南北地域跨度大,所以,同样的小寒节气,不同地域会有不同的生产农事。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田间已经没有太多的农活,都进行歇冬,主要任务是在家做好菜窖、畜舍保暖,造肥积肥等工作。</p> <p class="ql-block">而在南方地区则要注意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海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则主要是做好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等工作。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p> <p class="ql-block">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足以说明了小寒的寒冷程度。</p> <p class="ql-block">古代民间进入小寒便有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数九计算寒天这一方法在中国民间口口相传的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捋拳扎手,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p> <p class="ql-block">在民俗中有小寒需要养生冬补,如喝鸡汤‌:民间有“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的说法。鸡肉性温,含有大量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脂肪含量低,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鸡肉的营养价值高于红肉,冬季吃鸡肉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有效抵御寒冷,且不会滋生内火。</p> <p class="ql-block">吃羊肉‌: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有温中补血、祛寒强身的作用。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每周吃一次不仅不会上火,还能暖暖地过冬。</p> <p class="ql-block">煮腊八粥‌:小寒与腊八节接近,很多地方在小寒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的食材丰富,包括糯米、大米、黑米、红豆、花生、小米、板栗、葡萄干、桂圆、莲子等,既能提振食欲,还能暖胃。</p> <p class="ql-block">吃糯米饭‌:在南方尤其是广东,人们在小寒这天有吃糯米饭的习俗。糯米饭一般是60%糯米加40%香米,加入腊肉、腊肠、花生米等炒熟后拌在饭里面吃。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p> <p class="ql-block">还有在小寒节气,多吃一些青菜年糕并放少量腊肉或腊肠的泡饭,增加热量,既暖身又营养易消化。这些饮食习俗不仅丰富了小寒期间的餐桌,还能帮助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保持温暖和健康。</p> <p class="ql-block">小寒也象征着坚强和勇敢,因为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人们需要坚强地面对严寒的考验。同时,小寒也象征着希望和春天,虽然天气寒冷,但阳气开始回升,象征着春天的希望和生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