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尽忠一一学论语宪问篇第17章

朱世岱

<p class="ql-block">“为国尽忠”--学《论语》宪问篇第17章</p><p class="ql-block">【原文】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子贡说;“管仲不是一个仁爱的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没有以身殉难,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秩序,保卫了国家安全,老百姓至今还得到他这一巨大功业的好处。没有管仲,我等诸人恐怕要像夷狄之人一样,披头散发,穿左开身的粗布大褂了。评价管仲,要看到他的大忠,他怎么能像普通人那样只知道尽小忠,找个溪沟去自杀,让谁也不知道呢?”</p><p class="ql-block">子贡认为,管仲没有为旧主公子纠自杀殉难,又做了新主齐桓公的宰相,算不上忠,称不上仁。但是孔子并不这样看,他说管仲虽然没有为国君而死,但他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没有不断的发动战争,靠外交手段、会盟手段维护天下和平,实实在在地给人民带去了富足、稳定的生活。对历史、对国家、对人民贡献巨大。对国君的忠只是小忠,对国家和人民的忠是大忠,在小忠与大忠发生冲突时,应选择大忠。管仲就是选择了对国家对人民尽忠,实行利民政策,没有被为旧主尽忠这样的小忠所困。孔子的意思是,一个人生也好,死也好,这是一种个人选择,而如何使这种选择更富有意义,更有价值,管仲的人生选择值得我们深思。</p><p class="ql-block">通过对本章和前面一些章节的学习,首先感受到儒学的普世性。儒学是做人的学问,不管是贩夫走卒、士农工商,还是达官显贵、帝王将相,都能从中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门。其次感受到儒学的兼容性。不管是道家,还是法家、墨家,都可以与儒家互补。儒学有孔子喜欢的颜回、曾点诸弟子的修身养德的一面,可与道家的自我完善接轨;儒学有孔子喜欢的子贡、子路诸弟子的治国安邦的一面,可与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注重事功接轨;孔子及弟子们追求简朴的生活方式,可与墨家的节用思想接轨。</p><p class="ql-block">儒家思想的目的是:做为君子,不管是出世还是入世,不管是追求内圣还是外王,都是为了人民过上好生活,绝对不是为了某一个人的利益或欲望而努力。</p><p class="ql-block">(朱世岱写于2025年1月4日)</p> <p class="ql-block">2012年6月17日,骑游大运河长江黄河第92天,共骑行9955公里,当日环青海湖骑游。</p> <p class="ql-block">骑游大运河长江黄河</p><p class="ql-block">第92天 2012年6月17日 来到鸟岛(位于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泉吉乡年乃索麻村)</p><p class="ql-block"> 2、九张机</p><p class="ql-block">   ――游青海湖</p><p class="ql-block">观羌海,</p><p class="ql-block">烟波浩淼碧连天,</p><p class="ql-block">牛羊飞动绿染滩。</p><p class="ql-block">白帐数点,</p><p class="ql-block">彩云万朵,</p><p class="ql-block">飘飘欲成仙。</p><p class="ql-block">备注:</p><p class="ql-block">1、九张机:词牌名。</p><p class="ql-block">2、羌海:古代称青海湖为羌海。</p><p class="ql-block">3、白帐:牧民的白色帐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