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封面摄影/封面设计:李兴忠</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刊头设计:沈月敏 题头摄影:</font>CJA湖北</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海上艺影》是充满生机的摄影微信群创办的微刊。它不仅是我们宣传报道那些老摄影家的摄路影程及优秀作品的展台;也是广大摄影爱好者展示自己丰硕成果的平台;更是广大摄友以摄交友、互相学习、交流切磋、分享快乐的舞台。我们期盼《海上艺影》在老摄影家和广大摄友们的鼎力支持、热情呵护下,像雨后春笋,茁壮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编者的话</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text-align: left;"> </h1> ▲《雪域桃花》 ▲《禅意》 ▲《大山深处》 ▲《拼搏》 ▲《依偎》 ▲励福华老师近照<div><br></div><div> 励福华:上海市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上海市艺术摄影协会会员、上海老年大学摄影社会员。<br><br> 记得读初中的时候就开始玩黑白相机了。现在退休后通过摄影,我结识了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朋友,我们因对美的共同追求而相聚,在交流与分享中,拓宽了彼此的视野,丰富了人生的阅历。在拍摄风景时,我学会了敬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拍摄人物时,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美好;拍摄城市变迁时,我见证了时代前进的步伐。<br>摄影,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活的意义,也让我的退休生活变得充实而富有诗意。</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以上精选励福华老师五幅摄影作品,请大家欣赏。</div></div> <div><br></div> ▲白发明《沙漠雕塑》【西部摄影】 ▲赵世鹏《马牙雪山展雄姿》【西部摄影】 ▲翟亚平《音符》【海上艺影】 ▲李兴忠《窗外的世界》【海上艺影】 ▲周平《“世茂杯”铁人三项赛鸣枪开赛》 2003年9月13日,2003年上海佘山“世茂杯”铁人三项国际积分赛、亚洲杯系列赛暨全国锦标赛在风景秀丽的松江佘山月湖湖畔鸣枪开赛。<br>上午8点30分,一声发令枪响,各国运动员犹如入海蛟龙般跃入月湖,劈波斩浪,展开了激烈角逐。不多会儿,运动员已在月湖里游完1500米,马上进入了40公里的自行车比赛。选手们沿佘山林荫大道,经嘉松公路,并绕松江新城核心区域的龙兴路、思贤路、龙源路、文汇路等三圈。自行车比赛后是10公里的长跑。参加比赛的近150名运动员中,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运动员30多人,国内各专业队最强选手70余名,中国台北、香港和澳门的运动员也组团参赛。<br> 中国横渡第一人、游泳横渡名将张健为获奖运动员颁奖 <div><br></div><div><br><div><br><div><br></div></div></div> ▲翟亚平老师近照<div><br></div><div> 翟亚平,中国老摄影家协会、湖北省摄影家协会、湖北省新闻摄影家协会理事。先后有数十幅摄影作品获省以上奖项。《疫情中的武汉人》2020年获欧洲摄影协会“骑士杯”银奖,《清洁工之歌》获2020年武汉市“大成杯”一等奖,《爷爷的故事》入选国际和平年青年影赛,《路花新蕾》由长征出版社出版,《肩负和平》获原武汉军区影展一等奖,《心弦》获湖北省“80年代青年风貌”影赛三等奖,《光荣的人民监察官》获全国“当代风采”影展二等奖,《光明使者》获22年全国人才摄影赛二等奖,《繁忙的港口》获全国职工摄影赛二等奖、湖北省中老年才艺大赛二等奖。数十幅作品被《大众摄影》、《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刊载等。个人传略入编《中华翰墨名家博览》、《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摄影家全集》。<br><br> 以下精选翟亚平老师三幅摄影作品,请大家欣赏。<br><div><br></div></div> ▲《工地的黎明》 ▲《锦鲤戏荷》 ▲《音符》 ▲《与上帝比高低》摄于上海南京路步行街<div><br>臧志成 摄影/ 配诗</div><div><br>教堂塔尖耸云间,<div>魔都楼群互聊天<br>浦东屹立弟兄仨,</div><div>上帝羡慕难比肩</div></div> ▲《寻秋》<br><div><br>吴小杭 摄影/楼丽君 配诗<br><br>时间挂在树上<br>红的,黄的,绿的<br>叶片上带着云彩斑斓<br>暧暧的阳光斜照着<br>树在默默长大<br>这是我童年时随手种下的那棵<br>它从春天开始奔跑<br>没有喧闹没有掌声没有终点<br>我看着它<br>它微笑着和我相约了一个秋天</div> 沪剧一向被认为清装戏,西装旗袍戏居多,而这次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主办,上海沪剧院出品的沪剧古装戏《探情》<br>是根据“王魁负桂英”故事全新改编,以现代视角重新审视“负心”戏,刻画多重性格的王魁,解构并重构敫桂英的爱情价值观念,具有实验先锋意识、思辨意识。作品形式较为灵活,悲喜相融,古今贯通。构思布局,包括天使小鬼的调度运用,上天入地,揭示前因后果彼此关联,相互投射,都和同类题材作品有异,有新鲜感。<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影:张静、祖忠人 /文:祖忠人</div> ▲顾巍《蓝花印》 ▲陈祖民《司机的惜岗细节》 ▲孙海宝《初心勿忘》 ▲侯福樑《回家》 ▲何明杨《迎接新娘》 ▲丁熙萍《街拍》 ▲黄伟助《赏秋无限好》 ▲刘成国《看不懂》 ▲楼徐锋《dracula伯爵》 ▲任永祥《比》 ▲沈明华《魔性》 ▲适雨《回到当年》 ▲汤更生《俺也拎一壶》 ▲王之成《奔驰赛道》 ▲夏华《喇嘛》 ▲徐敖齐《穿越》 ▲杨长春《街头》 ▲杨自炜《无法抹掉的一段记忆》 ▲于光明《谋生》 ▲俞景琛《社戏》 ▲章祖纬《等待》 ▲子小《迎新》 ▲楼万林《转场路上》 ▲陈祖德《京剧-天女散花》 ▲段明强《海滨光影》 ▲吕瑛《新年第一天》 ▲毛之涛《乐乐呵呵》 ▲沈建明《炫彩律动》 ▲拓荒者《憧憬》 ▲吴克金《舞台绽放》 ▲雪 琼《小小相公》 ▲赵四九《晨练》 ▲钟泓《静》 ▲陈冲《多曝人像》 ▲高荣华《笑盈盈》 ▲翰墨《心悦》 ▲老顽童《是谁》 ▲谭钰新《背》 ▲雅仕《元旦日》 ▲张英《凝视》 ▲朱峰《取景》 ▲丁正民《阿尔泰夏季牧场》 ▲方伟《黑与白》 ▲龚冠华《归》 ▲黄均祥《日出东方》 ▲黄瑞华《有始有钟》 ▲卢雯《上海浦东新的打卡地》 ▲童宝兴《拍雾淞》 ▲翁世荣《红枫》 ▲赵明玉《第一缕阳光》 ▲CJA湖北《白鹤》 ▲杜莉萍《城市“森林”》 ▲蔡解民《都市车水马龙》 ▲陈杰玉《别有洞天》 ▲玲玲《节日的龙华塔》 ▲刘同兰《斯里兰卡立钓》 ▲刘学明《沙漠枯林》 ▲马丁《北寺塔随拍》 ▲蜻蜓《沐浴》 ▲王世钧《傲雪迎风》 ▲祥海《黄河壶口瀑布》 ▲云中河《黄山风光》 ▲徐龙德《雾锁小东江》 ▲(三月三)《世纪公园》 ▲徐聪美《长白山天池》 ▲张忠民《一千零一夜的地方》 ▲郑钟方《头大佛·安藤忠雄》 ▲周平《阳光下》 ▲阿昌《海边》 ▲朱琪琳《风吹草低见牛羊》 ▲王仲华《蛇雕》 ▲冉华《山鹰》 ▲罗西干《侧观》 ▲拓荒者《白腹锦鸡》 ▲钱泽民《扎龙湿地的丹顶鹤》 ▲周国群《枝上娇》 ▲钩玄之人《采蜜》 ▲陈春山《结伴同行》 ▲王雪华《南天竹》 ▲唐嘉鸥《秋》 <h1><font color="#ff8a00">本期执行编辑:张忠民</font></h1> <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本刊为旬刊,每月5号、15号、25号发布新刊</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