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放铁炮</p><p class="ql-block"> 作者:大山一戈</p><p class="ql-block">(本文有虚构内容,请勿当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钱人家的孩子说他们是听着钢琴声和音乐声长大的,穷人家的孩子说他们是听着牛马羊的叫声长大的,而我们这些山东机器厂的军工二代们也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是听着爆炸声长大的。是的,确实是这样。在我们山机河南村的西南方向,翻过一个小山头就是我们厂的试验靶场,每天总有爆炸声从那里传来,爆炸声大的时候窗户震得隆隆响。我们经常跑到那里去观看,扔手榴弹的时候会吹哨子或发出警报的,这个不能看,太危险,听到警报声就得赶快找个背向的地方藏起来,弹片会嘶叫着飞来,打在你的身边的土壤里。曾经有一次与一小伙伴上山玩在离靶场不远的地方被一持枪的民兵喊了过来,并让我们隐蔽在一块山崖下,随即传来了爆炸声,这是在试验手榴弹,弹片嘶叫着从石头旁飞过,这小伙伴无意中一伸头,一块弹片飞来恰好就打在帽檐上,多危险。枪榴弹可以在背面观看,弹体打在钢板上,射流穿过时有时候发出灿烂火花。五七无后坐力炮发射就可以近距离的观看了,发射时前后喷出长长的火舌,把发射台的水泥地面扫出一道道的沟痕,巨响,冲击波过来打在身上,就像有人推了一把。 </p><p class="ql-block"> 在靶场的周围可以捡到许多的好东西,手榴弹柄是上好的桦木浸透了石蜡制作的,捡回家是上好的引火材料,五七破甲弹弹体是铁的,可以卖废铁,枪榴弹的碎片最值钱,是合金铝的,运气好的话,还能捡到枪榴弹的锥形药罩的碎片,炸后铸成一小坨,像块狗屎,但却是紫铜的,很值钱。反坦克手雷就像个罐头盒子加了个铁把,爆炸声很大,有时炸出个白花花的像降落伞那样的东西,还有个圆圆铅弹,五七弹的试验弹里是不装炸药的,打在靶场南面有个一公里远点一个堆满土的石头房子里,我们这些孩子们就好奇呀,就在那土堆挖,有时候一次能挖好几个。 这五七弹头后来被我们改造成电石灯。 </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在靶场的西面和北面的农田里,不知谁先发现的,从靶场飞溅出的许多淡黄色的药粒,绿豆大小,上有许多的小孔,不知是什么玩意弹的发射药。许多的男孩子,趴着地上,一粒一粒的拣拾这小颗粒。点燃一块牛粪,把这小颗粒放上,等燃烧时往空中一推,就会出现一朵灿烂的淡黄色火花,并发出发射药的特殊气味。很好玩。我的小伙伴们,你们谁还记得这情景吗?记得话告诉我一声。 </p><p class="ql-block"> 可不要在这靶场附近搂柴火,说不定里面就会有什么玩意,我的邻居孟大爷就在这靶场附近搂的草,带回家摊煎饼,摊着摊着砰地一声,鏊子跳起半米高,收拾完了接着摊,摊着摊着又砰地一声,草灰砰满了面糊盆,孟大娘气的把煎饼耙子一摔,:“不干啦,这是弄的啥!”孟大爷没法,就把那柴草一点一点的吧啦开仔细找,结果啥也没发现,可这柴草不敢再用了。</p><p class="ql-block"> 这靶场可是比较出名的,当年珍宝岛战斗英雄都来这里参观,记得靶场的墙上大标语写着“欢迎战斗英雄孙玉国、 来我厂莅临指导!”,同时来的有两个,那一个名字记不起来了,谁记得请告诉我。</p><p class="ql-block"> 爆炸声是我们孩提时最推崇的声音, 男孩儿过年放鞭炮,是最兴奋的事。,最喜爱那爆炸声,听那刺耳声音,不比现在的年轻人听流行歌曲少多少快乐。</p><p class="ql-block"> 时间久了,单纯的听那小小的纸鞭发出的声音,已不感新鲜,这时一些年纪稍大并参加了工作的男孩开始自己制作声响更大的玩意――铁炮。</p><p class="ql-block"> 制作和放铁炮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一是要手巧,能找合适的东东自己动手做出的能承受足够爆炸力的铁炮,二是对火药有一定的了解,三是要有足够的胆量点燃那短短的捻儿。最早拥有铁炮的是我们村的绰号叫徐愣子的,还有一个马老兄,绰号朝巴老汉,他们的年龄比我大得多,我时常去看他们放。在石炭坞小学的大操场里,大大小小的孩儿们围成一个大圈,有铁炮的哥们手持铁炮走进那圈的中央,认真的用嘴吹吹地面,将那铁炮垂直的放好,然后直起身子对周围的看客们大声的喊道:“要放啦!”胆小一点的立即又往远处跑一些,有的紧紧的捂上了耳朵,这时放炮者蹲下,一只腿伸开,目的是为了能快速跑开,点燃那捻子,腿一登就跑开了。大家眼睛紧盯着那捻子,眼看着冒着火星,越烧越短,燃进了铁炮,随着一声巨响,硝烟火光冲天而起,铁炮周围的尘土也随之飞起,看客们此时冲进场子,“嗷!嗷!”的高叫着,那个高兴劲。放炮者捡起铁炮,吹了吹还在冒的余烟,向大家挥挥手:“还要不!”“要!”众人齐声嚷道,转身走回家去,再装下一炮,后面前呼后拥跟着十几个崇拜者。看他们放铁炮时的那个神气劲,心想,我什么时候也能有这样一只铁炮。</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工厂,名叫八陡镰刀厂,工厂的炼铁炉旁边的各种废铁堆的象小山一样,钻进去细细寻找,这么多的破烂要找到一件合适的东东也不容易。一件发亮的铁管出现在眼前,捡起一看,大小粗细倒也是满适合,可惜是个“通心”,两头透气,不能用,铁炮必须是有一头是封闭的,随手扔掉继续找。又找到一个,是个焊管,焊管承受不了爆炸的力量,也不行。整整找了一上午,最后发现一个不知是什么玩意的半成品,直径有3公分,内径1公分多,长度也合适,是个钻孔的,孔离底部还有2公分多,就是它了,我高兴的几乎喊出声来,连忙把它揣到怀里,看看四周没有人,悄悄的离开了。</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里,从怀里慢慢掏出来,就像拿什么宝贝似的。放到桌上仔细端详,上面长满了铁锈,用布一擦,现出钢料的本色,闪闪的发着亮光。 “真是个做铁炮的好料,就像给我单独加工的。”心想。</p><p class="ql-block"> 下一步就是对它进行加工了,其实很简单,就是在铁炮料的一侧钻一个小眼就可以了。那时候可没有这么容易,找大人帮忙,人家才不理呢,也是怕万一出事找麻烦,只好自己干。好歹邻家大哥潮巴老汉有一个手摇钻,也算是自己的哥们,没费什么事就借来了。钻孔的位置也很有学问,太靠上,火药刚燃烧就将上面的阻塞物顶出,响声不会大,太靠近底部也会将部分未燃烧完的火药喷出,效果也不好,在离底面1公分左右是最佳位置。找好位置,先用锉刀锉上一个痕迹,要不钻头容易打滑。先钻一个3毫米的孔,接近壁厚的一半时改为2毫米,这样捻子容易放进去。把铁炮料放到一个破桌子缝隙里做固定,用手摇钻慢慢的钻,耐着性子足足钻了两天才钻透。一是钻头不锋利,二是怕弄断了钻头,那年代钻头可是很值钱的。</p><p class="ql-block"> 铁炮终于做好了,捧在手里左看右看,得意的很,我也有铁炮啦!</p><p class="ql-block"> 下一步就是试放了。放铁炮要消耗两种东西,一是捻子,二是火药。捻子倒是好办,从大的鞭炮上拆一根就行了,但要注意要慢信子的。难的是火药。我的火药的来源有两个,开始是问别人要一点,后来就自己制作了,再后来从一个特殊来源搞到许多,这将以后讲。自己做的总是不如要的劲大,有时候还出现“呲火”,就是没有响声,火药燃烧后从放捻子的小孔中喷出。人家的那可是“行货”,就是开山炸石头的那种,劲大的很。装药也很简单,从小孔中放入捻子,从铁炮的上端倒入合适量的火药,用黄泥把口填结实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 初次试放没有招呼其他人,自己悄悄的来到村南面的菜园边,看看四周没人,将铁炮放好,因为捻子太短怕来不及跑开就响了伤着自己,就在捻子的下面放一张纸,靠纸的燃烧来延长炸响的时间。哆哆嗦嗦的点燃了下面的纸,立即跑开,躲在一个大石头的后面,静静的等着。</p><p class="ql-block"> 一声巨响,硝烟腾起,那个动静,丝毫不比大哥哥们的差。我走过去看,铁炮还完整的立在原地,只是巨大的坐力使铁炮钻进地里一截,我成功啦!</p><p class="ql-block"> 打那以后,我也成了上面所说的那个放炮的人,也成了小伙伴们注目的中心,因为在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里面,拥有铁炮的我是头一个,也足足的美了一阵子。</p><p class="ql-block"> 后来出了一次事,差点要了我的命,就再也不放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