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年祭 缅怀我的舅舅

李雅莉

<p class="ql-block">元月3日,这个日子,如同一把锐利的刻刀,深深划开我记忆的伤口,提醒着我,舅舅离开,已然两周年了。</p><p class="ql-block">三年疫情防控期间,舅舅被糖尿病并发症引发的脑梗塞缠得紧紧的,只能在医院的病床上度日。医院的管控,让探望变得艰难,没有了固定的探视时间,每一次与舅舅相见,都要在有门禁的门口等待,有护工从这里出入时紧很后面尾随进入。那时我的感受是,每次去医院,脚步急切又沉重。踏入病房的那一刻,看到舅舅虛弱的模样,满心都是疼惜。可那宝贵的见面时间,短暂得如同指尖流沙。</p><p class="ql-block">护士的催促声,像冰冷的风,无情地将我与舅舅分离。每一次离开,心都像是被狠狠揪住,脚步沉重得挪不开,满心的不舍和难受,几乎将我淹没。</p><p class="ql-block">我和小弟弟,还有我的儿子,都先后去看望舅舅。站在他的病床边,满心是想让舅舅开心些的期盼,可现实却总是那么残酷。舅舅看到我们,眼中闪过的除了欣喜,更多的是无法言说的复杂情绪,眼眶很快就湿润了。我们明白,这情绪的波动可能会让舅舅的病情恶化。为了舅舅的身体,我们只能忍痛减少看望的次数。</p><p class="ql-block">从那以后,对舅舅的牵挂,像疯长的藤蔓,在心底肆意蔓延。只能从舅妈及女儿、儿子那里,打听他的情况。每一次听到舅舅的消息,心都会猛地一紧,或喜或忧。那些无法陪伴在舅舅身边的日子,思念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我。无数个日夜里,想起舅舅,心就像被细密的针深深刺入,痛得很难忍受,却又无能为力。</p><p class="ql-block">如今,舅舅已离去两周年,但那些与他有关的记忆,从未淡去。这份思念,如同窖藏的酒,在岁月里愈发浓烈,永远刻在了我的内心深处。</p> <p class="ql-block">我的舅舅是一位奋战在植树造林前沿的劳动模范,是中国林业改革的先锋。舅舅以他聪明才智,敢叫荒山变绿林成为现实。得到时任中央书记胡耀邦的批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关于胡耀邦批示产生及刘国生承包经验推广的情况:</p><p class="ql-block">胡耀邦批示的产生</p><p class="ql-block"> ● 背景形势:当时国家大力推进绿化事业,但荒山造林面临投资大、速度慢、成活率低等诸多问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急需找到新的方法和途径来推动林业发展。</p><p class="ql-block"> ● 刘国生的成功实践:刘国生带领10名职工承包17338亩荒山,在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下,组织民工整地造林、进行幼林抚育和林木管理,坚持和民工一样长年吃住在山上,克服诸多困难,仅用两年多时间就保质保量完成了荒山造林任务,且保存率达86%,超过合同要求,取得了显著成效。</p><p class="ql-block"> ● 内参报道的推动:你的跟踪采访报道,让刘国生的成功经验得以呈现在中央领导面前,为胡耀邦了解这一典型案例提供了直接的信息来源。胡耀邦看到内参报道后,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承包模式对于加快绿化祖国具有重要意义,于是迅速作出批示。</p><p class="ql-block">刘国生承包经验的推广</p><p class="ql-block"> ● 政策引导与鼓励:胡耀邦的批示引起了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各地林场和林业工作者借鉴刘国生的承包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荒山承包造林。</p><p class="ql-block"> ● 宣传推广:媒体对刘国生的事迹和胡耀邦的批示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使这一经验在全国林业战线广为人知,激发了各地林业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许多地方开始主动学习和借鉴。</p><p class="ql-block"> ● 试点与示范:各地选择一些林场和地区进行试点,将刘国生的承包经验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适合本地的林业改革模式和方法,通过试点取得成功后,再逐步向其他地区推广。</p><p class="ql-block"> ● 经验总结与完善:在推广过程中,各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对承包模式进行完善和创新,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林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如家庭承包、联户承包、股份合作制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刘国生的承包经验。</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生命中,有一个如同灯塔般的存在,那就是我的舅舅。每当我凝视着那张和舅舅的合影,往昔的点点滴滴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舅舅比我大十岁,在我心中,他是男子汉的最佳诠释。他的形象总是那样的坚毅,却又不失温和。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浅浅的痕迹,但那每一道皱纹都仿佛诉说着他的故事,一个关于责任、奉献和善良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妈妈的讲述,像一幅温馨的画,在我心头徐徐展开。那时,舅舅才13岁,而我仅是个3岁的小娃娃。爸爸身为军人,驻军吉林市,我和妈妈在北京工作单位的宿舍相依。舅舅见妈妈又忙工作又照顾我,心疼不已,决定送我回河北迁安县农庄的姥姥家。</p><p class="ql-block">那天,舅舅背着我出发。稚嫩的他,步子却迈得坚定,小小的身躯背着我,像是扛起了整个世界。妈妈放心不下,一路追来。</p><p class="ql-block">走进火车站候车室,妈妈一眼就瞧见坐在地上的我。屁股下垫着舅舅的衣服,手里举着冰棍,吃得正起劲。妈妈赶紧抱起我,焦急地四处寻找舅舅。</p><p class="ql-block">这时,舅舅拿着火车票,匆匆走来。他额前的头发被汗水浸湿,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我傻呵呵地看着舅舅,只知道跟着他有冰棍吃,满心欢喜地跟着舅舅上了火车。</p><p class="ql-block">如今,岁月流转,那根冰棍的甜,舅舅的担当,妈妈的牵挂,都成了我心底最柔软、最温暖的珍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舅舅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人。他的魅力不在于外表的帅气,而是源于他的品格。他为人正直,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他都秉持着自己的原则,从不动摇。他的亲和力更是让人难以抗拒,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和他愉快地交谈,仿佛他有一种魔力,能够让周围的人都感受到轻松和快乐。</p><p class="ql-block">舅舅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更是深深感染了我。他投身于植树造林事业,在那荒山上挥洒着自己的汗水,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让荒山披上了绿装。他是劳动模范,是林业改革的先锋,他所做出的贡献,不仅仅是那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为了国家、为了环境无私奉献的精神。虽然舅舅已经离开了,但他音容笑貌永远活在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舅舅,您知道吗?您是我最尊重的人,是我心中永远的榜样。虽然您已经离开了,我会永远怀念您的。</p><p class="ql-block">我的好舅舅。愿您在天堂安息,那片您热爱的绿林,一定是您在天堂最美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