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5,《低音提琴》:一个乐队应该也必须是一个有严格等级划分的集体,而这种集体的形象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写照,我说的不是某个人类社会,而是泛指整个人类社会。(德国 聚斯金德 黄克芹译 小说 上海译文出版社 )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这是本小书,小到使用即便用最小的开本,最大的字码,最宽的行距以及留白最富裕的天头地脚,再加上插画页数也才勉强凑够五十张纸。笔者查了一下,字数只有两万九千字,定价却高达三十九元。名副其实的一字千金。捎带提一下,这本书的出版社公司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如此大的公司做出如此小家子气的书,令人不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初读聚斯金德的小说时两德还没统一。也是一本小书,名字叫《香水》。出版社为了书好卖,加了一个副标题:一个凶手的故事。结果读了几页就沦陷了,有种被骗的感觉。这不是一本通俗小说,而是构思奇特,充满幻想,离意深刻的严肃作品。从此笔者便记住了这个作家的名字,也一直在找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这次碰巧看到了这本《低音提琴》,就买来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低音提琴》是聚斯金德的处女作,被评论界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独幕剧之一”。小说没有情节,全书自始至终由独白构成。有点枯燥乏味。好在篇幅不长,容易忍受。书中刻画了一个小人物内心的孤寂,以及被群体漠视的失落与无望。低音提琴是个隐喻,它是被边缘化的象征。因为阅读时有点不够专注,并没有产生共鸣。这大抵是笔者读书态度不好的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五星推荐:《荒野侦探》 《燃烧的原野》 《五个街角》 《幽灵之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值得一读: 《了解女人》 《阿姆斯特丹》 《出梁庄记》 《守望果园》 《一句顶一万句》 《梁庄十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打发时间:《中性》 《阿嘉莎.克莉丝蒂小说选》 《低音提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不推荐:《巴比龙》 《和诺贝尔文学奖较劲》</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了解女人》:他行动迟缓,眼角边那些细小的皱纹透着一丝略含嘲弄的凝滞的微笑,这微笑意味深长,是那薄薄的双唇也难以表达的。约珥思索着,仿佛在用镊子挑拣词语。傍晚柔和的天光,透着蜂蜜一般的色彩,把一抹奇异的金光投射在头顶上几片从大海向群山飘去的半透明的云朵上。在那以后,他常来找我,当面手舞足蹈地讲他的故事,说我缺乏构成这个世界的三样基本的东西:欲望、快乐和同情心;( 阿摩司.奥兹 柯彦玢译 小说 译林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这是以色列国宝作家阿摩司.奥兹本人最钟爱的小说。他给这小说定义为是一部家庭戏剧,一部哲学小说。但笔者认为它更像一部女性小说。尽管这本书是以男性以色列特工约珥德视觉来陈述,真正的大女主是他的妻子、岳母、母亲以及情人。小说探讨的的主题是家庭、婚姻、情感和背叛,。满书都是呈现的都是女性这个群体在以色列社会里的位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小说开头讲述以色列的情报部门特工约珥家里摊上了事,他的妻子触电而亡,而和她一起死于此事故的还有他的男邻居,而且两人是相拥而亡,并且是没有目击者,时候全凭人去脑补事故的原因。于是便有关他妻子的流言蜚语甚嚣尘上。约珥对此事表面表现的很淡定,其实内心无比焦灼。为了过不了心理这一关,最终带着女儿、岳母和母亲搬离小镇,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疗伤”。为了专注照顾家人,他辞掉了工作,把全身心用在家中的三个女人身上。也就是在和家人难得的近距离接触后,发现他与这个家庭有多么疏离,甚至他发现他和亡妻其实躺在一张床上的陌生人。小说最后,约珥下决心接受改变,加快了解女儿的步伐,并试图了解包容家中的两位老太的衰老。约珥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理空间上都行动起来,投身到医院志愿服务活动中,“他不再像往常一样企图加以分析,而是带着默默的自豪感倾心服从:我活着。所以我参与。不像死人了。”小说有个积极的结尾,算是点中了主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与之长篇小说相比较,笔者更喜欢作者的短篇小说。几个月前读过的《乡村生活图景》就是一本完成度非常高的短篇小说集。在那本书中,奥兹多些文字情绪调动上的变化。《了解女人》不是一本十分让人“亢奋”的小说。叙事节奏娓娓道来,加之语言朴素,走的是抒情的路数,因此很适合在心情平和,闲暇的环境下阅读。这本小说的书名感觉有点太直白,这已然于作者的文风和性格有关。此书算不上佳作,但压在及格线上,还是值得一读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2,《 中性 》:拿我爷爷奶奶的情况来说,这种绕圈是这样发挥作用的:当左撇子和黛斯德蒙娜头一次在甲板上转悠的时候,他们还是姐弟。第二次,他们就是新娘和新郎了。到了第三次,他们就成为夫妻了。( 美国 杰弗里·尤金尼德斯 主万 叶尊译 小说 上海译文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作为一部大叙事主流主题的小说《中性》简直就是为“普利策小说奖”量身定做的。它完全符合“美国国籍的作家写的反映美国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硬性指标,于是不出意外地它就拿了荣膺2003年度美国普利策小说奖。除此之外它还拿到了BBC评选为21世纪最伟大的12部英文小说。应该说荣誉加身的《中性》是一本不择不扣的好评小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中性》被称为史诗性小说,全书就主打一个“与时俱进”。小说以希腊三代人的人生轨迹为背景,从1922年土希战争(土耳其希腊)时第一代的希腊裔夫妻左撇子和黛斯德蒙娜移民美国底特律城写起,一直写到七十年代第三代卡利俄帕完成性别巨变的心路历程结尾,写了近半个世纪的美国历史的变迁。其中,美国移民潮、汽车工业的兴盛期、底特律黑人暴动、古巴核危机、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戒酒令实施等等美国大事件。而人物命运也紧紧与之捆绑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大时代下小人物的生存装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中性》是部大体量的小说,五十万字让人望而生畏。好在非常好读,故事讲得跌宕起伏,每天读上百页也不觉得困。从文学技巧上赏读,还是有一定的艺术水准的。作者用了两个不同的叙事线,一个是上帝视觉展现左撇子与胞姐黛斯德蒙娜,以及第二代米尔顿和表姐特茜的畸形婚姻。然后第三代卡尔俄帕的故事用了第一称自述来推动情节发展。小说起笔致敬《变形记》,一开始就写道:“ 我出生过两次:第一次是一九六〇年一月,出生在底特律的一个丝毫没有烟雾的日子,那时我是一个女婴儿;第二次是一九七四年八月,出生在密执安州皮托斯基附近的一个急诊室里,那时我是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这个开头很惊艳,吊足了读者胃口。小说的风格现实偏怪诞,行文语言通俗流畅,符合大众看故事的要求,因此,此书在传播度上是高于那些著名小说家的作品。这也是“普利策小说奖”的一个特色,力求通俗易读。</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3《巴比龙》: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 法国 昂利.沙里耶 木子昂译 小说 文化发展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2017年有款爆火的猛片《巴比龙》已经上映就赢得无数影迷的吹捧。后来百度才知道这是一部老经典的翻拍片,早在1973年,大导演富兰克林·沙夫纳(《巴顿将军》的导演)就联袂硬汉实力派演员史蒂夫·麦奎因 和两届奥斯卡影帝达斯汀·霍夫曼 拍过同名电影。于是,就找了原片来看。结果观影感受甚佳。然后顺藤摸瓜找了有关这部影片的同名原著小说。然后,就不出意料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中文译本的《巴比龙》是由一家不出名的小出版社出版。书的腰封推介语很猛:被翻译成21种语言全球发行、称霸法国畅销书冠军榜21 周、一经面世,销售一百五十万册云云。但等到开看阅读没撑过一个下午,笔者就基本判定这是本注水货,然后毫不犹豫丢在了一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巴比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是法国的一个越狱犯( 昂利.沙里耶)根据他九次越狱的亲身经历写就成。书封推介语为造噱头甚至说此书堪比《基督山伯爵》和《肖申克的救赎》。事实是作者既没有斯蒂芬.金讲故事的天赋,更没有大仲马的文学才华,因此《巴比龙》不可幸免掉入书商营销的陷阱,本来一本打发时间可以看的书,因为期望过高成了烂书。综合阅读体验,此书写作水平严重不达标。读这本书就像吃一个放了太久没有水分的干瘪苹果的感觉。《巴比龙 》就是一本没有任何叙事技巧,没有情绪烘托,没有架构设计,也没有起承转合的流水账,纵然是一级食材,因为大厨厨艺拉胯,还是很能吊起食客的胃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上世纪八零年代,国内出版界曾热衷出一种以中小学生为阅读对象的世界名著缩写本。这种出版物既是对原著严重的扭曲和亵渎,也是对青少年的毒害,最终此类书在社会绝迹,也是必然。此书不推荐源于此。</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4,《荒野侦探》:你可以用一首诗向一个女孩求爱,可是却无法用一首诗来留住她。甚至一场诗歌运动也无济于事。( 智利 罗贝托 .波拉尼奥 杨向荣译 小说 上海人民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一本豆瓣评分8.9的神作,一本恒久永流传的拉美文学巅峰的代表作。溢美之词很难表达,笔者自愧文字的粗鄙苍白,甚至不敢妄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2007年3月,第四届西班牙语大会在哥伦比亚召开期间,由81名西班牙、拉美文学专家,包括编辑、作家、文学评论家和记者,评出了过去25年来 一百部西语最佳小说,前四名依次是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略萨的《公羊的节日》、波拉尼奥的《荒野侦探》和《2666》。这是一个很有分量和权威的榜单。波拉尼奥前四独占其二,可见文学界对其作品的推崇和喜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和《2666》的宏大、庞杂及复杂相比,《荒野侦探》相对还是比较容易容易入手。即便如此,要想完全读懂和诠释作者在这部作品想表达的精神的内核仍然是件困难的事。笔者认为作者的书写并非是目的明确的书写,很多时候,作者是随性的任由文字肆意挥洒。正如小说中的那些本能现实主义诗人他们的生活困窘和精神饱满也都是由本能左右的。小说从结构上分为三节,第一节是少年诗人加西亚.马德罗的日记这部分主要记述了他和大诗人贝拉诺和利马之间的交往。这本分相比比较好读,完全是日记体的叙述。第二部分二位大诗人隐身,少年则彻底消失。这部分以某人采访贝拉诺和利马有过交往的诗人的形式,通过不同人的口述寻找他们的踪迹,同时也反映出那些本能现实主义诗人的不同生活轨迹和精神状态。这是一个非常另类的群体。他们有流亡作家和游吟诗人组成。这些拉美先锋文学诗派的人,都有一颗敏感又脆弱的心。他们靠性、酒精、毒品麻醉自己,同时又与社会不苟合,抗争独裁统治和社会压榨。在庞杂的私语和喧哗中,复杂的人性和自然主义本能推崇形象话嗯哼立体化了。书中第二部分占了小说大头,它也是小说的核心。和之后作者的另一部经典《2666》的结构相似,都是通过碎片化的记录了一个精神朝圣的过程。这部分阅读难度极大,到了第三部分又回归到第一部分的叙事中。这部分给人躁动和压迫感消失了,语言诗话,回归平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波拉尼奥之所以能与文学大爆炸的四主将齐肩还是因为他的小说的文学复杂性和文字的个体独特性。《荒野侦探》是笔者一年里读到的不上十部可称神作的作品,强烈推荐给大家。</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5,《阿姆斯特丹》:(1 )现在她已经变成了灰,装在用雪花膏制成的骨灰罐里,乔治会把她摆在衣柜顶上。(2)他侧了侧身子,朝一边躺着,拉过毯子盖上。在疗养院的娱乐室里有电视看,有烈酒喝,也少不了手夹香烟,小便失禁,口水不断地老人。这正是他不能容忍的。明天一早, 他想去看医生。但是莫莉就是因为去看了医生,而医生要求她做了体检。医生有办法对付衰退的身体,但以后不能继续工作,不能有尊严的活下去时,结束自己。可是,当自己变得孤苦无依,毫无判断能力,甚至愚钝到没有办法结束自己的生命时,又怎么能阻挡那种活法的来临呢?莫莉何曾不是如此迅速地走向它。(英国 伊恩.麦克尤恩 丰俊功译 小说 新星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什么才是好基友?《阿姆斯特丹》很好地加以了诠释,那就是曾经共同拥有一个情人,彼此不为仇寇相互欣赏心心相惜,然后一起参加情人地葬礼,与情人地丈夫礼节性地周旋,在面对死亡大彻大悟之后,相互托付要求对方在自己无力主宰生命之前结束,帮助自己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克莱夫.林利和弗农.哈利黛就是这样的好朋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这是一本二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女主莫莉小说开头就是一个失去生命的躯体。在这本小说中,她也没有活过来,只是存在于两个生前情人的回忆中。莫莉是个摄影家,更是一个极具现代女性觉醒意识的女性。她一方面追求攀上艺术高峰,一边房费自我与多个男性交往,其中不乏外交大臣这样的政治权要。克莱夫是个声誉很高却不太灵的作曲家。他的朋友弗农在情妇莱利丈夫乔治持股的《大法官报》里做主编,也就是给人家打工。他被卷入到一场政治党派的阴谋中不能自拔,原因是报社想发表莫莉为身为外交大臣的情夫拍的私密照,搞臭政敌。但这样莫莉的名声也将毁于一旦。用克莱夫的话讲无疑就是在“莫莉的坟上拉屎。就在弗农处于保住主编位置和牺牲情人这两难抉择的境地的时候,克莱夫也处于作曲瓶颈期的焦虑中。最终,弗农即没有保住主编的位置也没阻挡住政治阴谋地实施。而克莱夫也因剽窃作曲家地作品声名狼藉。最终,两人选择去了阿姆斯特丹(安乐死在阿姆斯特丹属于合法行为)两人各位好友调制了一杯毒酒然后一饮而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阿姆斯特丹》是1998年布克奖获奖作品,也是一部无比精妙的麦克尤恩名作。此书一改作者早期小说的恐怖邪恶气氛,转而传递出一种灰色的有些荒诞和幽默的情绪。此后,作者又做过多种风格的尝试,产出非常多元化的小说来。麦克尤恩是笔者最喜欢的当代小说家之一。他的文学成就无需瑞典文学院来肯定。我希望他的特立独行能获得更多读者的喜欢,而不是傲慢的大奖评委会的”赏赐“。</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6,《燃烧的原野》:夹在一大群人中间赶路,我从没有感觉到生命流动得这样慢,人生是如此残酷;我们就像一大团层叠在烈日下的虫子,在这尘烟中扭动着身躯。这尘烟吧我们所有人困在同一条道上,胁迫着我们前行。一双双眼睛注视着这尘烟,目光滞留在这尘土上,好像撞上了某种不能逾越的东西。而天空永远是灰蒙蒙的,像一块厚重的灰影,自上而下,重压在我们头上。 (墨西哥 胡安.鲁尔福 张伟劼译 小说集 译林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一生小说产出少的可怜。国内也只引进了他的三部作品,长篇小说《佩德罗.巴拉莫》、短篇小说集《燃烧的原野》和电影剧本《金鸡》。有关他作品少的原因坊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适可而止,一个是江郎才尽。但无论如何猜测和评价鲁尔福,都不能磨灭和掩盖其小说的伟大和不朽。《佩德罗.巴拉莫》被加西亚.马尔克斯奉为神品且不说。就他的这本《燃烧的原野》就足够封神,成为作家眼中的大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燃烧的原野》是以十七篇短篇组成的一副墨西哥农村的情景画卷。整本书彩色偏灰色,语言诗意韵味十足。战争、死亡、苦难和贫穷是整本书的主题。这本书相对《佩德罗.巴拉莫》现实魔幻主义的绚丽和信马由缰不同,是收着写,尽量克制地反映现实,没有魔幻。这也正是这本书震撼人地地方。无怪乎他即便没有遇到拉美文学最好地年代,还是依然被一赶拉美作家台上了神坛。如果对拉美文学感兴趣,建议从鲁尔福入坑。</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7,《出梁庄记》:他为他的职业和劳动而羞耻。他羞耻于父辈们的自嘲与欢乐,他拒绝这样的放松、自轻自贱,因为它意味着他所坚守的某一个地方必须被摧毁,它也意味着他们的现在就必须是他的将来 他始终没有正眼看我,好像我是他的创伤,一看我,就印证了他的某一种存在。 他看我时的眼神,是另一个世界的眼神。我无法进去,也无法打破。 ( 梁鸿 非纪实 台海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文学评论界对河南作家有种固定地印象,那就是扎根土地,在农民身上汲取营养地一个群落。这种看法略显偏颇,但又不无道理。河南的作家综合实力要高于全国任何地域的作家。国内影响力最大的茅盾文学奖获奖的作家人数更是碾压式的领先,而河南的知名作家中除了二月河、李洱(也偶有例外,比如《石榴树上结樱桃》)是写历史题材和知识分子的小说之外,好像都是擅长写农村题材。梁鸿主打的不是小说,她的“梁庄三部曲”属于非虚构文学,但关注的依然是农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出梁庄记》面对的是中国特有的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作者在书中以采访和被采访者自述的形式,通过51位长在穰县梁庄的51位外出务工者在西安、南阳、内蒙古、郑州、青岛及南方的经历,写出了他们的艰辛、困苦及迷茫。中国有近2.5亿农民和梁庄打工者一样,他们是中国特色农民,长期远离土地,长期寄居城市,他们对故乡已经陌生,对城市未曾熟悉。然而,他们构成完整的农村与城市,构成完整的中国。他们是一个共同体的存在样态,我们是如何思考并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了他们的生态发展?这本书主打就是一个真实,笔者读后很久不能从沉重的心情中走出来。笔者也是卑微生命中的一个,与之共情也是对自己的自怜自悲吧!希望世界越来越有温度,祝天下的穷苦人不再穷,不再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好书一本,极力推荐。</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8,《阿嘉莎.克莉丝蒂小说选(三):生性懦弱而又心地善良的人,往往最容易背信弃义。一旦他们对生活抱有怨恨,他们原有的一点儿道德力量便会被怨恨消耗殆尽。单纯的善良最易变质。( 英国 阿嘉莎.克莉丝蒂 杨月荪译 小说集 华文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一月阅读一本《阿嘉莎.克莉丝蒂小说选》按搬就搬进行中。这是阅读第三个月的第三本,书中入选了阿婆的两个名篇和一个偏冷的小说,即《底牌》、《葬礼之后》和《加勒比海岛谋杀案》。日本阿婆推理小说的研究专家霜月苍给了我看好的《底牌》两星,给《葬礼之后》五星,而给了并不如我眼的《加勒比海岛谋杀案》五星。笔者觉得所谓权威未必就掌握真理,又是还是要听从自己内心,相信自己的判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底牌》在今年前半年已经阅读过,也有读书感,这里不做赘述。《加勒比海岛谋杀案》是马普尔小姐系列的一部。也许是偏见,对于阿婆的这个系列,笔者不怎么看好,整体质量也不如波洛系列看着更有逻辑性和故事性。这本小说属于药物犯罪类型的一种。阿婆在做作家之前学过医,这对她日后从事写作犯罪题材的小说,尤其有关毒药部分的写作大有帮助。这本书主角马普尔小姐的存在感不强,直到小说三分之二后才发力,之前竟是爱八卦的少校一个人的逼逼叨,(《葬礼之后》的波洛出场也是这样)然后他就苟了。案件从少校谈起的连环杀妻案和少校的被杀展开。两案必有联系,凶手就是藏在海岛度假的那几个人当中。阿婆在这本小说中比较收敛笔锋,案情也在比较平静的氛围中推进。结果自然是意外又合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葬礼之后》相比《加勒比海岛谋杀案》出场的人物比较多,加之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复杂,很容易把人搞得云里雾里。笔者晕晕乎乎之间读完前半部,到了后边,随着熟悉了人物面孔之后,慢慢跟上了作者的叙事节奏。最后谜底揭开大有拨云见日的快感。喜欢这篇小说。笔者把它排入波洛系列中的十佳。</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9,《 和诺贝尔文学奖较劲》:(薛华栋 编 文评 学林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不记得是何时在什么样的心境下买的这本书,总之它在书架上落灰很久了,每次在书架前踌躇看那本书的时候,总因为书名很碍眼。这次拿下来读就是想了解它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和诺贝尔文学奖较劲》,书名很土。打开来翻了几页对其基本有了判定。这是一本大杂烩,是编者不知从那个犄角旮旯搜罗来的各种文章做的一锅乱炖。在这本书中与诺贝尔文学奖唯一有关联的东西就是收集了几位诺奖得主的八卦新闻和一些作家对其人其文的看法,有几篇甚至和诺贝尔文学奖八竿子打不着,比如有纪念和批评萧红、张爱玲和金庸的文章。那些文章不存在对那个奖项的批评,甚至还有褒扬。至于文章的类型题材更是五花八门不拘一格。笔者挑了几篇感兴趣的文章读了,越发感觉这本书变得粗糙文不对题。引用李敖批评龙应台的话,“闻着知道是臭鸡蛋,就没必要亲口去吃“。</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0,《五个街角》: 他太穷了,穷得没有资格拥有自尊心。 ( 秘鲁 略萨 侯健译 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略萨的书不好买,国内他的几本最出名的书都绝版了,《酒吧长谈》、《公羊的节日》品相好一点儿的二手书几本上都炒到原书价值的十倍,因此大有相识恨晚之慨。好在市面上他的书还有几本容易入手,于是就有一本买一本,先后也读了七八本,总体印象就是不愧是大师,佩服!而今略萨也将近九十高龄,大概也不会再有新作出版,一方面祝愿老爷子寿比南山,一方面希望他多给中国读者一些了解他的机会,能有他的中文全集出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五个街角》是略萨2016年他八十岁时推出的一部小说新作。这部小说很“朴实”,不炫技,不摆结构迷阵,就是平铺直叙老老实实讲故事,因此这本书读者很轻松,两天搞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对于一个八十岁的老人来说,写出《五个街角》这样的思路清晰,语言依旧老辣睿智的作品,已属不易。这本书的开头很让人上头,开篇就是两个闺中密友的床上戏,很香艳,也很略萨。这个老色皮保持他一贯的“不正经”,不管多么严肃的题材都能夹带私活弄些少儿不宜的内容。当然这和他混乱的男女关系的现实经历有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本以为这只是一本写原始情欲的小说,第二节笔锋一转就是政治阴谋案,血雨腥风里尽显人性的残忍冷酷和智利社会的动荡。转而成了一部反应南美普遍存在的政治独裁和腐败的社会小说。书中有个翻转,就是被执政党党魁控制的八卦政治小报记者“扒皮女”的政治反水有点儿生硬突兀。初次之外无大硬伤,综合水平在作者的写作及格线上。笔者认为此书值得一读,但还离优秀有段距离。</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1,《幽灵之家》:阿尔芭觉得周围的东西仿佛是玻璃做的,脆弱德就像一声叹息。 (智利 伊萨贝尔.阿连德 笋季英译 小说 译林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拉美文学大爆炸”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向传统老牌欧美文学的一次颠覆性的挑战,此风暴对世界文学的格局起着革命性历史意义。此后拉美文学成为世界文学走向的主导,自此后它便没有沉沦和消亡,至今仍是唯一可以和欧美文学分庭抗礼的一股力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智利是个不起眼的小国,人们知道它多半是它是世界铜储备量最多的国家。而熟悉文学的认识它则是从国民作家波拉尼奥、诗人聂鲁达开始的。智利盛产作家,两位大师失去之后,仍有新锐不断涌现,其中最杰出优秀的便是被誉为““穿裙子的马尔克斯”的伊萨贝尔.阿连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其实笔者不赞同文学评论界给她冠以德这个称号。马尔克斯是马尔克斯,阿连德是阿连德,他们之间没有多少相似之处。固然他们的文风都属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流派,但马尔克斯文字更飘逸华美,想象力更肆意张扬。阿连德小说德魔幻更沉郁和怪诞,给读者有爱伦.坡的煞气。阿连德可以自成一派,完全可以开宗立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伊萨贝尔.阿连德出身显赫,他们家世代在智利政治社会圈里都有极大德影响,叔父萨尔瓦多.阿连德更是智利德第一个民选总统,后来因为损害了美国的利益,策划了皮诺切特军队兵变,阿连德在军事政变中以身殉职。伊萨贝尔.阿连德则流亡去国外,并于1981年发表了轰动文坛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幽灵之家》走上文学道路,该小说被誉为“二战后世界文坛最优秀的小说之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幽灵之家》是本可以恒久流传德经典小说。笔者被惊艳震撼到,认为给它再多杂的文赞誉之词都不为过。小说的前半部分瑰丽奇绝,展现了作者超人的想象力。后半部稍微收敛,从魔幻转为现实,用写实的笔法写了智利最黑暗的民主被践踏的那段历史(她的叔父被军政府残忍杀害)。笔者相对更喜欢小说中写埃鲁特瓦第一代的那些章节,那是一种非常怪异的阅读感受,作者的非凡想象才能在这部分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新年伊始读到如此好的一本书,只能说是福气!</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2,《梁庄十年》:我们要走了。大胜母亲紧抓着大姐的手,她不愿我们离开。在她眼里,我清晣地看到死亡的阴影,看到她的恐惧。这是我从小到大在许多村庄老人眼睛里看到的。在村庄,死亡就是一次次公开的教育,让你对生命产生敬畏,同时,也慢慢习惯这样的无常。( 梁鸿 纪实 上海三联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作家 梁鸿赖以成名的作品就是她的非虚构文学“梁庄三部曲”,《中国在梁庄》、《梁庄十年》和《出梁庄记》,其中《中国在梁庄》还获得了“人民文学奖”。此后她的写作转型创作了了小说小说写了《神圣家族》、《梁光正的光》和《四象》,但其实内容还是写梁庄、吴镇、穰县那些事。而反响却大不如她的“梁庄三部曲”。一个作家如果被禁锢在一个领域中难以突破或不愿突破的话,很容易就被读者遗忘,这个世界非常世俗,人们不记得忘不掉的,很难记住硬塞在记忆里的东西,希望梁鸿能写出和“梁庄三部曲”比肩或更优秀的作品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说回梁庄。《中国梁庄》是“梁庄”的总纲,也是开篇之作,还原一个乡村的变迁史,直击中国农民的痛与悲,被称为现实中的《活着》,这也定下了此后两篇的基调。《走出梁庄》侧重写农民工的艰难存活史,折射出改革转型期的中国农民从耕地流失被逼进城到主动放弃土地和农民身份,去城市拼搏,最终又被社会激流卷回到故乡的变迁史。《梁庄十年》写了回归或留守在土地上的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一二章写梁庄女性,也就是农村被弱势的女性坚韧和不屈以及命运的不公。后几章写土地、房屋、老人养老和生命的无常。应该说,这本书水准还是非常在线的,读过有种悲凉感。这个世界太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弱势群体的共情,这本书读进去的话,会心情低落很久走不出来。</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3,《一句顶一万句》: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 由此,我们忽然发现,中国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累。 这种累,犹如漫漫长夜,磨砺着我们的神经祖祖辈辈。( 刘震云 小说 长江文艺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刘震云属于受众相对多的作家,他之所以受读者喜爱的原因,是他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其次就是他语言得魅力。有多少人喜欢,也就有多少人诟病,批评他得人说他不好好说话,很简单一件事被他说复杂了,一件事说了两件事和若干事,就是说“绕”。在中原农村里,这样得人不在少数,他不喜欢对某件事或人明确表示是非好恶,他说的话模棱两可,是是而非,让你猜,让你掉进他说话的圈套里。不知道刘震云生活中是不是这样的人,他的小说确实事这样,比如《我叫刘跃进》、《我不是潘金莲》还有这本《一句顶一万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写“说话”,刘震云有两部小说写得都很好,一部是《手机》,一部是《一句顶一万句》。《手机》因为改变电影后卷进和崔永元的娱乐官司而毁于参半;《一句顶一万句》则因为拿了“茅盾文学奖”捧上了天。从写作的技巧和小说的架构上分析,两部小说就是一对“双胞胎”。它们同样分为上下半部,以时间线把两部分隔开,而以某一事件为中轴线,非常规整地以故事的对称形式呈现。其中有一个人物贯穿和作为两个故事的衔接。比如《手机》中前半部白孩儿的媳妇及后半部中的奶奶和《一句顶一万句》里前半部中巧玲及后半部中的牛爱国他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一句顶一万句》里边人物庞杂,他们操着不同的职业,姓着不同的姓,然后或是话痨或是闷葫芦,然又极有城府心机都在算计中。这本书看似是一部世俗百人百面图,其实写的就是人性和根植在人骨子里的那点文化基因。这本书说它好读也好读,如果只看故事,说它不好读也不好读,里边写了孤独、执念、伦理以及撕扯不清的痛苦和迷茫。</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4,《守望果园》:现在,他们都走了。逃走了,被死亡放逐,被流放,遗失了、颓败了。大地上,日光仍然炙烤着树,风仍然撼动着草。那些人没有留肉体,没有残存子嗣,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此后,在居住于此的那些人的嘴唇之间,他们的名字是神话、传奇,以及尘埃。(美国 科马克.麦卡锡 黄可译 小说 河南文艺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这是麦卡锡老爷子的处女作,也是他打出属于他自己一片天地的头一炮。周公所周,老麦是他南方老乡福克纳的崇拜者,《守望果园》便被看作是致敬偶像的一部烙上福氏印记的西部风情画,并且出版后获得福克纳基金会“值得关注的小说处女作”奖项。小说从结构上多重视觉叙述的特点,而语言则是自己独特的简洁凝练粗犷赋有画面感的短句式,而起跳跃性思维和意识流技法的运用增加了阅读的难度,而一旦读进去的话有不失吸引力,很难让人释卷。小说以亚瑟•奥恩、马里昂•希尔德和约翰•卫斯理•拉特纳老中青三条并行穿插的叙事线展开,其中三条叙事线的切换看似突兀随意,其实之间隐藏着必然的联系。作为一位作家初涉文坛的处女作,技巧运用能达到如此娴熟自然已经不是合格,而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守望果园》算不上老麦的最好作品,但一定是他写作风格定调的重要作品。此后他基本延续了这种文风,形成了超出前辈的影响力。此后评论界称他为“海明威与福克纳唯一的继承者”,并与托马斯·品钦、唐·德里罗、 菲利普·罗斯一起,列为当今时代美国最主要的四大小说家。</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