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百山诗 五十二、九华山(安徽)

幽谷雅州

<h1>畅游天下名山 五十二、九华山(安徽)</h1> <h1>关注公众号:“重新爱”情感</h1> (一)<br>安徽青阳九华山,闻名遐尔震东南,<br>层叠壁嶂峰峦耸,峭峻奇嶙倚云天。<br>灵境嵯峨翠万壑,巍迤矗立临江边,<br>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美公园。<br> (二)<br>九华深翠映月明,诸峰巍峨倚轩楹<br>洞天七十二福地,东南第一美景呈。<br>上古学仙修圣道,葛洪传教洞山行,<br>十王宝塔显灵秀,七贤天台连星云。<br> (三)<br>层峦叠嶂九华峰,巍峨矗立吻长空,<br>近观五岭千嶂外,眺望群峦万壑中。<br>池水碧透潺潺波,流泉深邃处处通,<br>天河高悬挂绿淿,灵山秀出金芙蓉。<br> (四)<br>九华翠碧隐苍茫,万年禅寺施佛光,<br>观音地藏道场地,福祐恩泽慧山乡。<br>神宗颁赐印刻本,经卷血经寺中藏,<br>古壁灵山留遗韵,井炼丹砂传妙方。<br> (五)<br>莲台峰簇万花红,群峦春荫漾晓风,<br>天河秀出芙蓉艳,神仙地造鬼斧工。<br>层林暗藏云豹吼,谷壑猕猴戏猫熊<br>登顶眺望心豁达,踏云放歌诗意浓。<br> (六)<br>碧水清徐九青莲,群野空明自浩然,<br>李白游历名诗赋,众僧修道盼成仙。<br>微风吹佛腾龙海,浮云缠绕插峰天,<br>却是东南第一景,不枉畅游来人间。<br> (七)<br>九华山雄露翠巍,群峰云涌涛浪飞,<br>禅寺临空夕晖掩,游仙畅游不愿归。<br> (八)<br>九华山腾云,禅寺舒翠屏,<br>极目远眺望,雄奇险峻凌,<br>峦野碧穹峭,怪石悬嶙峋,<br>宫观庙宇多,庵堂藏圣经。<br>莲台蕊花艳,峰峦涛风清,<br>层林云豹吼,猴戏小猫灵,<br>松鹤闲乱飞,燕鸟暗传音,<br>劝君畅游来,定是不须行。 九华山的地理位置:九华山位于安徽青阳县境内,距青阳县城二十公里,南望黄山,北瞰长江,东监太平湖,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5A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世界地质公园。<br> 九华山山麓至天台峰,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七十八座,佛像一千五百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一千三百余件,属于稀世珍品。<br>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相传是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佛教认为地藏菩萨是“大孝”和“大愿”的象征。<br> 九华山全山以化城寺为中心,有化城寺、东崖寺、甘露寺、百岁宫、祗园寺,是上古学仙修道圣地之一。据《福地考》载,九华山位列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中,居第三十九位。最早在此进行宗教活动的是道教,现存“真人峰、葛仙丹井、葛仙洞”被认为是葛洪等人修行的遗迹。<br> 九华山有十王峰、七贤峰、天台峰、中峰、罗汉峰、宝塔峰、莲台峰、大古峰、上莲花峰等。九华山体的中山多为绝壁危崖环绕,且山巅、坡上多有怪石。<br> 九华山属于北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雨集中,梅雨显著。山区气候,地形地势影响而形成的阴、凉、湿的山区气候特点。<br> 九华山在辛亥革命后,各寺院互有兴衰,仍保持着佛教名山局面;抗日前夕,原有佛寺一百七十处,除已废圮的五十三处外,尚有一百一十七处; 抗日战争期间,许多古刹被战火焚烧,法华寺、九莲庵、佛陀里、东崖禅寺等佛寺、殿宇化为灰烬,寺院损失惨重。 解放后寺院、名胜古迹得到保护,佛寺珍藏的历史文物得到妥善保管,宗教活动恢复正常。<br> 九华山明《藏经》是万历十四年颁经为明正统五年刻本,共六千七百七十一卷,用不同花纹和颜色的织锦装裱。是明神宗之母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所赐。其颁经谕文已于清嘉庆二年不慎毁于火;万历二十七年,神宗颁赐“万历戊戌年七月奉旨印造”本,经卷规格与正统版相仿。颁经谕文(圣旨)保存完好。经书现藏化城寺藏经楼。<br> 九华山贝叶经是古印度佛教徒用贝多罗树叶制成,厚如铜钱,以刀在叶面刻写经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br> 九华山《血经》是明代高僧海玉,字无瑕,在百岁宫苦修,一共耗去二十八年时间,以舌血调研银珠濡笔恭书《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有《血经》和《明代血经》之称。崇祯三年,明思宗朱由检派员朝圣并敕封无瑕和尚肉身为“应身菩萨”,装金供奉。这部《血经》遂即被僧众护如至宝,倍加珍藏。现为国家一级藏品。<br> 九华山山高林密,利于野生动物繁衍、栖息,有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梅花鹿、黑麂、白颈长尾雉、云豹、金钱豹等;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猕猴、短尾猴、穿山甲、小灵猫、苏门羚、大鲵等。<br> 九华山植被属安徽南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皖南山地丘陵植被区,植被是中国东南地区植物荟萃之地。有保护植物金钱松、银杏、香果树、毛红椿、鹅掌楸等。九华山的九华黄精、素斋、佛茶、素饼天下驰名。<br> 九华山地下水属于基岩裂隙水类型,以大气降水为主,并多以泉水的形式成为九华山涧溪的源头,在山间盆地的四周,节理裂隙发育,温泉以群带的形式出露,水质味甘美,是饮料上等廉价原料,浅层孔隙水分布在青通河、九华河、喇叭河的河谷平原中,水量颇丰。 九华山的主要景观:九华山有真身宝殿、十王峰、天柱峰、莲台峰、芙蓉峰、插霄峰、天台峰、大悲宝殿、甘露寺、百岁宫、东崖寺、谛听等主要景观。<br> 九华山真身宝殿:俗称“肉身殿”,又称“肉身塔”,坐落在九华山神光岭(老爷顶)上,为佛教徒朝谒九华圣地的主要场院所,供地藏菩萨。<br> 九华山肉身殿:举目仰望,南门厅上两块匾额:上额书“肉身宝殿”,下额书“东南第一山”。大殿四周回廊上方雕梁画栋,仙鹤、麋鹿、牡丹、灵芝等。是典型的宫殿建筑。<br> 九华山十王峰:雄奇灵秀,群峰争峙,山中奇峰叠起,怪石嶙峋,涌泉飞瀑,溪水潺潺。位于天台峰南侧,海拔一千三百四十二米,为九华山第一高峰。西南有“钵盂峰”,西北有“罗汉峰”,西有“宴仙台”。植被繁茂,有杉木林、黄山松,有珍稀动物猕猴、穿山甲、鹰嘴龟、娃娃鱼等。 <br> 九华山天柱峰:清代《九华山志》载:“天柱峰耸拔千仞,如柱倚天,此华东第一峰也”,位于青峭湾西北,周边群峰环拱,南侧有“响石崂、大古峰”;东北为翠峰滴翠;西北屏立五老峰;西南为列仙峰,峰顶多奇石。<br> 九华山莲台峰:五大磐石高叠成峰,峰腰悬石错列,架空成洞,洞空旷,有“四门”可以进入。位于罗汉墩东北。曾有僧人栖居,大厅、禅堂可容百人。<br> 九华山芙蓉峰:北起九华之首,上、中、下三座莲花峰,连绵拔起,石色青紫,状如莲花,又名华山西峰、莲花峰。清人汪管诗云:“群峰可自五丁开,剖就芙蓉可乱栽。常怪九华山上客,纷纷不为看山来”。 <br> 九华山插霄峰:该峰峻峭高耸,两侧悬崖孤削,横截九华街东,花潭涧和龙溪夹峰奔流,汇于龙池,九华山名峰之一。西南为化城盆地,东北为闵园峡谷。每当云雾从龙池涌起,触该峰则分成两股云团分别涌向九华街和闵园谷地。<br> 九华山天台峰:又名“天台正顶”,九华山第三高峰。峰顶有天台禅寺,东南有一山脊,由裸露的花岗岩构成,呈黛色。传说金地藏当年向闵公借地,在该峰一展袈裟,袈裟随风飘飞,竟遍覆九十九峰。<br> 九华山罗汉峰:位于天台峰西北,山体的花岗岩十分密致、坚硬,抗风化、流水冲蚀能力强,故形成浑圆顶状的山峰。峰西有罗汉墩,是山脊上一大片空旷地,遗有古庙基址。<br> 九华山大悲宝殿:1988年重建山门后扩建,此殿由旃檀林主持慧深和尚发宏愿而建,整个工程设计仿古典雅,雄伟壮丽,主楼高达六丈三尺,殿堂正中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供奉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佛教协会设在此寺,是大型佛事活动的场所之一。<br> 九华山甘露寺: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禅林,甘露寺外景寺院主要有山门、大雄宝殿、韦驮殿、祖师殿、玉佛楼、禅堂、法堂、客堂及方丈寮等。寺内还设有“九华山佛学院”。整座寺庙依山布局,楼阁整齐。寺旁有定心石,是玉琳和尚当年歇息之处。甘露寺是全国重点寺院。<br> 九华山百岁宫:百岁宫初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始建于明代。与祗园寺、东崖寺、甘露寺同为“四大丛林”。百岁宫也是第二座肉身殿,建筑依山势而建,上下相连,左右贯通,形成整体。有山门、大雄宝殿、斋堂和寮房等,大殿内供有无瑕肉身像,该寺为全国重点寺院。<br> 九华山化城寺:始建于唐至德初年,由当地乡绅请新罗僧人金乔觉入居,是九华山的开山主寺。建中初年唐德宗敕赐寺额名“化城寺”。贞元十年金乔觉九十九岁圆寂后,僧众视其为地藏菩萨化身,化城寺遂成为地藏菩萨道场。清圣祖、高宗或颁藏经,或御书匾额,并赐金修葺。咸丰七年,除藏经楼外,寺宇皆毁于兵火。光绪年间重建。<br> 九华山东崖寺:唐开元末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初来九华山常在此晏坐清修,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唐至德二年,山下居士诸葛节发心为金地藏修建化城寺,为其居住。明正德年间建“晏坐堂”,以祀金地藏。明万历年、清同治九年重建,后被焚。其后移建于化城寺东,称东岩下院。<br> 祇园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又名祇树庵,是九华山规模最大的寺院,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东寮之一。清嘉庆年间成为十方丛林。咸丰年间被毁,后又重建。1932年建大雄宝殿,为全山四大丛林之首。此外,还有天台寺、月身宝殿、旃檀林、甘露寺、上禅堂、慧居寺、二圣殿、翠云庵、翠峰寺、潮音精舍等寺院。<br> 九华山铜铸独角兽“谛听”:传说金乔觉当年是骑着这种独角兽渡海由新罗国来九华山的。这件铜器重二百五十公斤,是明朝皇帝御赐。历代帝王赐给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金、玉印,每颗金印上都刻有“地藏利生金印”六字。清康熙赐予御书“九华圣境”。乾隆皇帝赐御书“芬陀普教”,皆九华山珍贵文物之一。 九华山的主要特色文化:主要有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词赋文化等特色文化。<br> 道教文化:九华山是上古学仙修道圣地之一。据《福地考》载,九华山位列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中的三十九位,曾有不少高道在此修炼,今仍在九华山流传着许多与道教有关的故事和诗文,九华山不少地名都与道教人物和传说有关。今九华山的“真人峰”“葛仙丹井”“葛仙洞”被认为是葛洪等人修行的遗迹。九华山道教在唐代处于兴盛时期。唐开元年间,朝廷特许道教信众在九华山营建开元观。今观冲,即是开元观遗址。天宝年间建有仙坛宫,乾宁年间高道赵知微建延华观,富丽堂皇。建于南唐大顺年间的保宁观、崇贞观等,都在宋治平年间得朝廷赐额。九华山道教在两宋时期,曾兴旺发达的延华观被佛教徒改建为“沙弥庵”,贞元年间修建的“甘贽道庄”也被改建成“龙门寺”。明清时期,九华山虽然修建了云峰堂、玄夷堂、九华正院等观,在太极洞、古仙洞、伏虎洞等古老的岩洞处有道人聚居,但道教的势力日趋衰微,活动范围日益缩小。在清至民国时期,道教的影响更为减少,还出现了僧道杂居的特殊现象。<br> 佛教文化:自唐开元年间新罗僧盘乔觉卓锡九华之后,九华山为地藏菩萨应化道场,佛教日渐兴盛,信众云集,寺庙林立,香火不绝。据旧志载,佛教初传九华,始于晋隆安五年,天竺僧杯渡来山创建茅庵,传经布道,但影响甚微,至唐开元末,新罗僧金乔觉卓锡九华,应化为地藏灵迹,遂成道场。从此,僧众云集,寺庙林立,香火不绝,九华佛山日益兴盛。五代以后,特别是明清以后,中国汉地佛教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时盛时衰,而九华山佛教却“衰”中见长,影响与日俱增。地藏大愿的感召力,使九华佛山名闻遐迩。地藏是大乘经中所说的他方世界的菩萨,他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发下宏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人们尊之为“地藏大愿”。他出家后航海来九华,“遂证道于斯”。其后,佛子们认为地藏菩萨“应化在阎浮东土之九华,此东土众生莫大之幸,更九华莫大之幸也”。并颂扬地藏“功德无量无边,名号亦无量无边”。<br> 故地藏在民间有众多的崇拜者,如明嘉靖《池州府志》所言,九华“远近焚香者,日以千计,叫呼膜拜,不绝于道”。不少达官贵人也“至诚”来九华朝山进香,捐款建寺,修桥补路,以期“赎罪积德”。九华山的庵堂寺院多为私人募建,却无皇家直接敕建的寺院,但历代统治者往往利用佛教巩固自己的统治,粉饰太平,也给予多方面的关注和扶持,促进寺院经济的发展。据说,元末明初四十年内无和尚。清咸丰三年太平军攻陷池州、青阳一带,随后占据九华山,庙宇几乎全部烧光。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进山扫荡,九华山佛教再度濒临绝境。建国前夕,寺庙一片残败,昔日“莲花佛国”之盛况,已不复存在。<br> 民俗文化:九华山庙会,亦即地藏庙会,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为纪念地藏菩萨生日而兴起的大规模民间朝觐节日活动。传统庙会内容丰富精彩,唱目莲戏、傩戏,举办龙灯狮子灯会,举办阴骘大会、水路法会、地藏法会等各种经忏佛事活动,山上一时云集土特产品,成为商贸集散地。七月三十日当天,朝拜信众涌向地藏肉身殿,燃香膜拜,祈福许愿,不分昼夜绕着地藏塔打转,口念佛、菩萨名号。九华山传统庙会于1983年恢复,并连续举办了29届,已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十二个对外公布的旅游节庆活动之一。于2006年12月登录《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登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r> 词赋文化:九华山自晋唐起,有众多文人墨客游历,存有历代名人雅士的诗词歌赋五百多篇。从唐代李白开始至晚清的一千二百年间,赞颂九华山的诗歌,可以查到的总共有八百余首。九华山,古属陵阳山区,号九子山。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曾由金陵上秋浦,更九子山名为九华”。清人王琦考证,李白于天宝十三年冬,应友人韦权舆、高霁的邀请,聚会于九子山西麓的夏侯画家,互相吟唱,写了《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在诗序中说:“青阳县南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按图征名,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绝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他吟唱的“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成了九华山的“定名篇”。 九华山的交通指南:乘火车:乘火车可到池州、铜陵北、合肥火车站转车至九华山;池州火车站邻近的汽车站乘大巴或公交直达九华山换乘中心。铜陵北高铁站可乘铜陵至九华山大巴车;合肥火车站也可乘公交、出租车到合肥旅游汽车站或南门换乘中心,转乘大巴车至九华山。<br> 乘飞机:乘飞机至池州九华山机场或合肥新桥机场转车至九华山。池州九华山机场有大巴直达九华山;合肥新桥机场可转乘机场大巴、出租车至合肥旅游汽车站或合肥南门换乘中心后乘至九华山大巴。<br> 乘汽车:乘汽车可到合肥旅游汽车站、池州汽车站、青阳汽车站乘至九华山的班车。合肥旅游汽车站、合肥南门换乘中心至九华山有循环班车;池州汽车站可乘大巴或公交直达九华山。青阳汽车站可转乘20路公交至九华山。具体班次可咨询汽车站,根据需要自由选择。<br> 自驾:按导航沿G3京台高速公路至青阳九华山出口处,经青阳县城绕城318国道西行,至五溪镇后转至九华山。也可沿G50沪渝高速公路(沿江高速)至九华山出口处,沿318国道东行至九华山。还可沿318国道自驾至九华山。 <h1>关注公众号:“重新爱”情感</h1> <h1>文字:原创<div>图片:网络 明谢原作者</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