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百山诗 五十一、雪窦山

幽谷雅州

<h1>畅游天下名山 五十一、雪窦山</h1> <h1>关注公众号:“重新爱”情感</h1> (一)<br>雪窦山秀誉四明,位于宁波溪口镇,<br>陆上天台观瑶池,海上蓬莱望月升。<br>东有五雷翠诸峰,西立峭壁矗风屏,<br>天马象鼻乳石笋,中间开阔阡陌横。<br> (二)<br>应梦圣境雪窦山,弥勒高座祐人间,<br>晨钟暮鼓传经声,古刹高耸锁云烟。<br>天下禅宗佛教地,信徒香火存千年,<br>灵峰峦野阡陌横,飞瀑龙腾跃九天。<br> (三)<br>雪窦山娇独自裁,飞瀑千丈天外来,<br>徐凫岩雄立峭壁,瑞雪飘渺上高台。<br>烟云一抹悬崖处,百鸟争鸣杜鹃开,<br>三隐潭水映月明,众多墨客赋诗怀。<br> (四)<br>赵祯梦游此山群,理宗追书如亲临,<br>二皇心生多偏爱,应梦名山御赐存。<br>东坡畅游佳诗留,骚客赋词圣景真,<br>奎阁凌霄文昌阁,众多仙境醉游人。<br> (五)<br>千丈瀑布任飞流,隐潭徐凫属溪口,<br>峰洞泽溪涧一体,奇险峻峭舒灵秀。<br>好似鸳鸯戏水来,尤如龙腾拢月勾,<br>时隐时现云雾起,半遮半掩彩虹瞅。<br> (六)<br>仙灵雪窦银桂香,烟云武岭丰镐房<br>风情剡源山峦茂,瑰宝遗韵露珍藏。<br>学良将军幽禁地,溪口小筑涵斋房,<br>介石少时游山处,建有墓道蒋祠堂。<br> (七)<br>雪窦峦野气势雄,胜景自然鬼斧工,<br>兼有天台山雄伟,敢与雁荡比芳蓉。<br> (八)<br>雪窦逶秀灵,寺立诸峰顶,<br>弥勒倚山座,峦野阡陌深。<br>柳翠水碧潺,孤鸟清音频,<br>静气弥幽谷,翠岚遮烟云。<br>岩飞千丈雪,竹绿拂苔茗,<br>月照古寺巍,溪流弄桥横。<br>瀑悬深处去,松花伴日薰,<br>不到此仙境,何为旅游人。 雪窦山的地理位置:雪窦山位于浙江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西北,为四明山支脉的最高峰,海拔800米,有“海上蓬莱,陆上天台”之美誉,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5A旅游景区,誉为“四明第一山”,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弥勒佛的道场。<br> 雪窦山以雪窦古刹和千丈岩瀑布为中心,四周环列,东有五雷、桫椤、东翠诸峰;西有屏风山;南有天马、翠峦;西南有象鼻峰、石笋峰、乳峰;中间是广阔的平地,阡陌纵横,山水秀丽,气候宜人,有千丈岩飞瀑、妙高台、徐凫岩峭壁、商量岗林海、三隐潭瀑布等景观。<br> 雪窦山因北宋仁宗皇帝赵祯梦中到此一游而得名“应梦名山”,南宋理宗皇帝赵昀追书“应梦名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著称,标志性景点包括千丈岩、雪窦寺、三隐潭、徐凫岩、妙高台以及全球最高的铜质坐姿弥勒佛造像。 <div> 雪窦山雪窦寺,创于晋、兴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历史,千百年来,香火旺盛,高僧辈出,是弥勒佛的道场。雪窦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中国五大佛教名山。<br> 雪窦山可有观赏景点五十三处,分溪口镇、雪窦山、亭下湖3个特色的景区,以独有的人文景观和集山、湖、瀑于一体的自然景观著称,佛教圣地弥勒道场,名闻海内外。</div> <br> 雪窦山,苏轼赋诗赞曰:“高怀却有云门关,好句争传雪窦风。”现代地理学家张其昀称“兼有天台山雄伟,雁荡山奇秀,天目山苍润”。诗人王心鉴登临作《溪口雪窦山》道:“静气弥幽谷,绿竹拂苔路。山月照古寺,翠岚湿天柱。桥横松溪外,瀑悬云深处。凭栏妙高台,尘心由此渡”。<br> 雪窦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有上隐潭、中隐潭、徐凫岩,属溪口至江口的雪窦山余脉,较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如今在千丈岩和下隐潭仍能看到岩层流动状痕迹。森林茂密、动物繁多、危崖耸立、幽谷飞瀑的景象。<br> 雪窦山是佛教名山,雪窦寺在宋朝时名列天下禅院“五山十刹”之一,明朝时位居“天下禅宗十刹五院”之一,在佛教史上居于重要地位。唐宋时期,雪窦寺先后受几代皇帝的四十一道敕谕,至今寺内尚存“钦赐龙藏”的经书五千七百六十本、玉印、龙袍、龙钵、玉佛等。宋宗赐“雪窦资圣禅寺”额匾,理宗追书“应梦名山”。蒋介石题写“四明第一山”。2008年10月,露天弥勒大佛造像落成。<br> 雪窦山弥勒道场,是身携布袋袒胸露腹的笑和尚模样。原型是五代后梁时期奉化岳林寺的契此和尚,因为一口布袋不离身,被称为“布袋和尚”,被认定为弥勒化身。弥勒成长地长汀村,出家和圆寂的道场在岳林寺,讲经弘法道场在雪窦山,筑塔埋骨处封山三塔寺。因此为弥勒道场,与普贤道场峨嵋山、文殊道场五台山、观音道场普陀山、地藏王道场九华山并称五大名山。 雪窦山的主要景观:雪窦山有徐凫岩瀑布、崖顶涧间、三隐潭、龙王庙、千丈岩、雪窦寺、弥勒宝殿、大雄宝殿、弥勒大佛、弥勒道场、张学良幽禁地、蒋母墓道、武岭门等诸多景观。有“仙灵雪窦、烟云武岭、风情剡源、瑰宝遗韵”等四大景区。<br> 雪窦山徐凫岩:位于雪窦寺西,崖石巨石外突,传为仙人骑凫徐徐升天,故名远望巨石,酷似石猴倚天,以鞠猴岩为中心,两边绝壁亘延数百米,形如斧凿刀削,色黛赭相杂。壮观、秀丽,胜于千丈岩。绝壁凿有“鞠猴岩”三大字。<br> 雪窦山崖顶涧间。有古朴洞桥横跨,涧水自踌躇岭林间潺潺流来,渐而湍急澎湃,过桥后飞流直挂,声震山谷。瀑布落差一百一十六米,无岩石阻断,一流至底。瀑下有潭,烟云弥漫,令人沉醉。水自潭流出,成溪流沿谷底逶迤而去。<br> 雪窦山三隐潭:因隐匿山谷,又有三处潭潭,所以叫三隐潭。隐潭之水,源自东岙村,形成三级瀑布,全长约一千六百余米。从上到下分别叫作:上隐潭、中隐潭、下隐潭,是雪窦山中三折瀑布组成的景观。<br> 雪窦山上中下三隐潭:因瀑布循崖倾泻,高约四十米,发出哗哗响声,雾气弥漫,水沫溅衣,凉气逼人。中隐潭巨石横卧,瀑布从巨岩中俯冲而下,水沫随风飞溅,若雾若雨,诗情画意,溪谷野趣,以清秀取胜。下隐潭风光集峰、洞、潭、涧于一体,分外秀丽。瀑布称“鸳鸯瀑”。巨石称“石笋峰”,峰在潭上,潭在峰底,半遮半现。建有龙王庙。<br> 雪窦山千丈岩:从御书亭经百步阶,水击成潭,潭水碧透,寒气袭人。清光绪二十年,潭旁筑仰止桥、午雷亭,后年代重修,抗日战争时期又被破坏,1986年复修。伫立桥上,水气弥漫,余沫扑人,仰望飞瀑,惊心动魄。<br>  雪窦山雪窦寺:寺庙历史悠久,晋时开山时叫“瀑布院”,有宋真宗敕赐“雪窦资圣禅寺”寺额。南宋列为“五山十刹”之一。宋理宗赵昀御书“应梦名山”,遂有“应梦道场”的盛誉。山门蒋介石题写“四明第一山”。<br>  雪窦山天王殿:正中是弥勒化身布袋和尚塑像,两边是千尊形态不同的弥勒,内后是“弥勒宝殿”,背景是佛教的五大名山、五大道场,即:文殊道场,普贤道场、观音道场、地藏道场和弥勒道场的背景图。<br> 雪窦山大雄宝殿:法堂前有两株楠木,是爱国将领张学良亲手所种,因此人们称它为“将军楠”。法堂是高僧讲经谦逊法的场所,楼上是藏经楼。1937年4月,冯玉祥将军来溪口,送蒋介石胞兄蒋介卿出殡,曾上雪窦寺,他为太虚大师题了“抗日救国”的横福。 <br>  雪窦山弥勒道场:露天弥勒大佛位于雪窦寺后山的山坡上。整座大佛用五百多吨锡青铜制造,用一千余吨钢架支撑,与整个岩体连成一体,稳固坚实,宏伟壮观,气势非凡,是全球最高的坐姿铜制弥勒大佛造像。<br>  雪窦山张学良幽禁地:1936年12月12月,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把蒋介石在西安软禁了十三天,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被军事法庭判十年徒刑;然后赦免,交军委会“严加管束”,实行无限期的软禁。溪口雪窦山成了张学良将军的第一个软禁地,蒋令“东不出镇海口,西不过曹娥江”。<br> 雪窦山蒋母墓道:蒋母王采玉的坟墓,构建宏大,包括“石牌坊、下轿亭、墓庐、八角亭、坟墓和卵石路等群体建筑。“石牌坊”有三个门洞,中门上面刻着“蒋母墓道”。<br> 雪窦山武岭门小庵堂。蒋介石的母亲笃信佛教,常到这里念经拜佛。后被蒋介石改建为三间两层的武关式城门建筑,门额两面都镌“武岭”题字。仿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武陵”景象。<br> 雪窦山文昌阁:初建于清雍正九年,因阁内供奉首奎星,故名“奎阁”,有“奎阁凌霄”之称,是清代溪口十景之一。民国蒋介石重建,画梁雕栋、飞檐翘角。1939年12月12日,六架日军侵华战机轰炸溪口,文昌阁被夷为平地。1987年原样重建,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雪窦山小洋房:建于1930年,结构小巧,所用建筑材料水泥时称“洋灰”,因而得名“小洋房”,又称“剡溪小筑”、“涵斋”。位于文昌阁东侧,露天走廊连接文昌阁。小洋房一楼里有一块“以血洗血”的石碑。<br> 雪窦山蒋氏宗祠:溪口是蒋姓进行宗族活动的传统场所,祭祖、庆典、嫁娶、出丧等都在此举行。这里供奉着蒋家自元末蒋士杰始祖迁居溪口后的历代祖宗神位。祠堂门口牌楼上有“忠孝传家”四字为蒋介石亲笔所书。<br> 雪窦山溪口博物馆:坐落于溪口镇上玉泰盐铺西侧,武岭路中心地段,馆设“仙灵雪窦、烟云武岭、风情剡源、瑰宝遗韵”四大展厅。形象展示“四明第一山”、弥勒圣地、唐宋诗路、应梦名山、经典传说、蒋氏父子的史事诠释、浙东民俗民风、荟萃溪口奉化五千年遗世的文物精品等。 雪窦山的主要特色文化:主要有弥勒文化、名人文化、自然地理文化、建筑文化等特色文化。<br> 弥勒文化:雪窦山是弥勒菩萨的道场,弥勒菩萨是“人道主义者”,重视人性人情,主张建立“人间净土”,弘扬“人间佛教”。弥勒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弥勒菩萨是“乐观主义者”,他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容可掬,让人感受和睦、和乐、包容、大度、和善、和谐,便会产生不尽的幽默和快乐。弥勒菩萨有对新的事情、面对新的挑战“勇猛精进”的境界。弥勒菩萨总是笑口常开,乐观向上。弥勒菩萨是“面向未来者”,着眼未来、看重未来,而且对未来充满希望,老百姓称弥勒是“未来佛”,能带来未来的光明和希望, 弥勒文化是放眼未来的文化。<br> 佛教界认为弥勒菩萨有爱国护生、佛法无不融摄、无不契合、无不包容;敢于荷担、勇于承诺、殷护后学、热情引导、虚心求教;安忍不辩、自我亮短、精进修证、不耻下问、追求智慧;不舍人间、共建人间净土的精神。雪窦山以特定的佛教信仰,弥勒的化身—布袋和尚,一千多年前就出现在奉化。弥勒菩萨浓缩了中国老百姓的情感、信仰、智慧、追求。人们在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弥勒身上,寄托着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期盼和希望,弥勒文化渊源久长。 名人文化:雪窦山作为浙东的唐诗高地之一。刘长卿、贺知章、孟郊、施肩吾、陆龟蒙、皮日休、崔道融、方干等百余位唐朝诗人,让雪窦山充满无限诗意。如方干就在《游雪窦寺》中大赞,“地高春色晚,天近日光多。流水随寒玉,遥峰拥翠波”。雪窦山徐凫岩瀑布,以高瀑直泻、绝壁齐云的壮美景色蜚声江南。南宋王时会在《徐凫岛》中写道:“绝壑搀空云与平,横飞寒瀑万年声。杖藜平过人间险,独向千山顶上行”。飞雪岩,崖壁如削,高千仞,一挂白练直泻谷底,蔚为壮观。<br><br> 宋真宗赵恒曾赐名“东浙瀑布”。北宋王安石在《观瀑诗》中赞千丈岩瀑布:“拔地万重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据传“唐宋八大家”的曾巩,写下了“玉虬垂处雪花翻,四季雷声六月寒。凭栏未穷千里势,请从岩下举头看”的绝句。南宋文人楼钥赞道:“惊见银河空外翻,湍流千丈有余寒。下流不用长劳望,只向悬崖顶上看。”南宋诗人郑清之也留下:“圆峤移来东海东,梵王宫在最高峰。试将法雨周沙界,千丈岩头挂玉虹”的绝句。雪窦山是海上蓬莱、陆上天台,千百年来,此处名人络绎,演绎了雪窦山的名人文化大剧,构成了雪窦山奇峰秀色的浪漫情怀。 自然地理文化:雪窦山因北宋仁宗皇帝赵祯梦中到此一游而得名“应梦名山”,南宋理宗皇帝赵昀追书“应梦名山”。雪窦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中国五大佛教名山。雪窦山景区以雪窦古刹和千丈岩瀑布为中心,四周环列,东有五雷、桫椤、东翠诸峰;西有屏风山;南有天马、翠峦;西南有象鼻峰、石笋峰、乳峰,中间是一片广阔的平地,阡陌纵横,山水秀丽,气候宜人,有千丈岩飞瀑、妙高台、徐凫岩峭壁、商量岗林海、三隐潭瀑布等景观。以优美的自然风光著称,标志性景点包括千丈岩、雪窦寺、三隐潭、徐凫岩、妙高台以及全球最高的铜质坐姿弥勒佛造像。雪窦山心的雪窦寺,创于晋、兴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千百年来,香火旺盛,高僧辈出,是弥勒佛的根本道场。雪窦山以独有的人文景观和集山、湖、瀑于一体的自然景观著称,名闻海内外。现代著名地理学家张其昀称雪窦山“兼有天台山雄伟,雁荡山奇秀,天目山苍润”。 <br> 建筑文化:雪窦山有许多古建筑和寺庙,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的美。雪窦寺、报恩寺、御书亭等寺庙。御书亭来源于北宋皇帝宋仁宗赵帧,是历史上比较仁义的皇帝,手下的很多大臣都名垂青史,如(王安石、包公、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等等),梦中到雪窦山一游,见雪窦山“双流效奇,珠琳挺秀”。二百多年后,宋理宗赵昀为了满足先帝遗愿,亲书“应梦名山”四个大字,雪窦寺僧人隧建立御书亭,将“应梦名山”四字供奉于亭内。雪窦寺全称为雪窦资圣禅寺,因雪窦山而得名,依山而筑,山环水绕,环境幽雅,建筑物梯次层进,颇具气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弥勒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法堂)等,建筑风格独特,文化渊源深厚。 雪窦山的交通指南:乘火车:乘火车到宁波火车站。然后乘988路公交直达雪窦山溪口景区。还可沿温福铁路北上或从沪杭甬动车南下,至甬台温铁路的奉化站,再乘公交至奉化南站,再乘奉化至溪口的车即可,到溪口可参观蒋氏故居,若上山可乘溪口雪窦山旅游公司的大巴。<br> 乘飞机:乘飞机到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机场距溪口景区约二十公里,驱车二十分钟即可到达。<br> 乘公交:从宁波市区前往雪窦山在宁波火车站南广场公交总站、轻纺城站乘988路公交直达雪窦山,车程约三十五公里,半个多小时即到雪窦山游人中心。此外,溪口与奉化、余姚、新昌等地有中巴流水发车往返。景区内部交通:到溪口汽车站,可购买一张当日的汽车联票,然后可在景区内乘任意一辆车转向下一景点。<br> 自驾:从宁波市区出发上高速—宁波奉化,按导航和公路指示牌走县道即到雪窦山溪口。 <h1>关注公众号:“重新爱”情感</h1> <h1>文字:原创<div>图片:网络 明谢原作者</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