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寒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斗指癸,太阳黄经达285度,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冷暖变化的节气,因为小寒时节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还处于散失状态,白天吸收的热量少于夜晚散发的热量,导致北半球的气温持续降低,所以小寒时节虽说寒冷,但还没有达到极点,故称“小寒”。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北方地区“小寒”比“大寒”更冷,处于“二九”、“三九”时段,有“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说法,而南方地区最冷则是在“四九”时段,即大寒节气期间,这就是南、北方寒冬节气的明显差异,究其原因,是因为北方的地表“余热”相对较少,时至“小寒”已基本释放殆尽,而南方的地表热量强盛,“小寒”之时其余热尚未完全释放完毕,所以造成了北方“小寒”最冷,南方则“大寒”最冷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我国南北地域跨度很大,不同地区小寒时节的农事活动就会有不同的重点。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田间已经没有太多的农活,都进行歇冬了,主要任务是在家做好菜窖、畜舍的保暖和造肥、积肥等工作,而南方地区则要抓紧给小麦、油菜等作物施加冬肥,海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则主要是做好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等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寒三候是:一候雁北乡(此处应念xiang第四声,即“趋向”之意)。大雁是一种随阴阳变化而迁徙的候鸟,小寒时节北方虽然还是一片白雪皑皑,但它们已感知到阴阳的顺逆变化,开始准备向北迁移。二候鹊始巢。古人认为喜鹊是种灵鸟,能感知阴阳、识别星象,此时的喜鹊已感知阳气开始萌动,识别到星位的变化,于是到处都可以见到喜鹊忙忙碌碌地开始筑巢,准备孕育后代。三候雉始雊(g<span>ǒ</span>u第四声“鸣叫”的意思)。“雉”即野鸡,也是一种阳鸟,此时的野鸡也感到阳气滋生而高声鸣叫,开始发出求偶信号,由此可见,此时的世间万物都在<span>蠢</span>蠢欲动,静候春天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本讲开始,又涉及到一个“花信风”问题。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一句俗语“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意思是说,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的,并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所以花信风的“信”字就是诚信、守信之意,而且很准时,也就是说,所谓花信风,就是指应花期而来的风,始于“小寒”,终于“谷雨”,涵盖了从隆冬到盛春的八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候,于是形成了“二十四番花信风”。那么为什么别的节气不讲花信风呢?我查阅了很多资料,都没有说清其原因,只好作罢,我特别期盼哪位朋友、行家赐教。小寒节气的三候花信风是:一候梅花,因其本性凌霜傲雪,气质孤芳高雅,位居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和赞颂;二候山茶花,它性耐霜雪,四季常青,自古以来就是极负盛名的木本花卉;三候水仙花,它婀娜挺拔、清雅馨香,花期又恰逢新年,素为我国人民推崇的传统名花。在此我要特别强调的是,本节气的梅花、山茶花和水仙花都在我国的“十大名花”之列,尤其是梅花,号称“花中之魁”,所以本讲的“课堂互动”都是以梅花出题,请大家多多关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寒节气的主要民俗有以下几项:</p><p class="ql-block"> 习俗一、腊祭。这是一个古老的民间传统习俗,小寒就是腊祭的一个重要节点之一。所谓“腊祭”,就是人们用打猎获得的猎物或自己养的家禽家畜,或在家中,或到宫庙,或到祠堂去拜天地、敬百神、祀祖先,以表达人们对自然、对祖宗的感恩、崇拜和敬畏,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就是腊祭的初心和本意,所以我历来不赞成把各种祭祀活动都斥之为封建迷信活动,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span>。</span>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态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习俗二、腌制腊肉。腌制腊肉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食品制作技艺,一般须在冬至、小寒期间方可腌制,并经腌渍、晾晒、熏烤等多道工序精心操作而成。制成后的腊肉香气四溢,风味独特,是冬季和春节期间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习俗三、踏雪探梅。小寒时节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于是人们便纷纷约上几位亲朋好友、知己或闺蜜,或情侣,选一处梅花盛开的好去处,踏雪寻梅、吟诗唱歌、谈天说地、拍照合影,细细地<span>赏</span>玩,确实让人<span>赏</span>心悦目,其乐无穷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习俗四、冰嬉。我国北方各省,特别是东北,入冬之后天寒地冻,尤其是冬春<span>之际</span>,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人手持划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而行。有些冰面厚实的地区,大多还设有冰床,供行人游玩,也有穿冰鞋在冰面上竞走比赛的,古代称之“冰嬉”或“冰戏”,至今依然为民众所喜爱,它有助于人们消闲过冬,调节生活情趣,又可锻炼身体,亲近自然,何乐而不为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习俗五、熬制腊八粥。腊月初八日为“腊八节”,它与小寒节气也是仅有三、五天之差,所以人们特别喜欢在这段时间熬制“腊八粥”食用,并形成一种传统习俗。腊八粥是用糯米、莲子、桂圆、红枣、核桃仁、花生、芝麻、青果等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在寒冷的冬季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可以驱寒保暖,滋补身体,此俗北方尤甚,有的地方还在腊八粥里加入一些豆腐皮、豆腐干之类的豆制品,使粥的口感更加鲜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习俗六、烤火取暖。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冬天没有暖气装备,过去也没有空调或取暖器,给人一种“干冷”的感觉,为了抵御寒冷,人们就点燃炭火或烧柴火,一家人及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喝茶嗑瓜子,也是别有一番情趣。我们宜昌地区的广大农村,过去那种老式民居,堂屋后面就有一间专门用来烤火的房子,叫“火笼屋”,或直接称“烤火房”,人们就在“火塘”上面吊着一个可以升降的烧水壶烧水,屋梁上还<span>挂</span>着一串串腊肉、腊鸡、腊蹄子和鱼,借助烟火熏烤。男人们边喝茶抽烟边聊天,谈古论今,喜笑怒骂,天文地理,生老病死,无所不谈;女人们则在火塘边缝缝补补、纳鞋底、打毛衣,什么锅碗瓢勺,油盐酱醋,家长里短地喋喋不休说个够,好一派和谐欢乐的农家风味,我年<span>轻</span>时曾在宜都工作了二十多年,每逢冬季下乡,即可品尝到这种烤火乐趣,至今依然历历在目,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习俗七、节气特色的传统饭菜。小寒节气全国各地的传统饭菜很多,数不清,说不完,下面重点介绍三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吃糯米饭。糯米饭是一种由糯米、腊肉、香菇等食材组成的传统美食,香气扑鼻,营养丰富,小寒时节食之,可以起到驱寒保暖,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广东人的小寒糯米饭特别讲究,糯米与香米的配比是6比4,加入的腊肉、腊肠要先切碎、炒熟,花生米也要炒熟、凉脆,再准备一些细葱白,饭熟后,将它们拌在饭里一起吃,吃后感觉浑身暖和,非常有利于驱寒散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吃黄芽菜。黄芽菜是天津特产,也是当地小寒节气的传统食俗,它是用黄芽菜制作而成的。黄芽菜的培育是“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6厘米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个月后即可取食,脆嫩无比。如今比较著名的黄芽菜有“六十日”、“菊花心”、“大包头”、“小包头”等,其共同特点是:白皮包心,顶叶对抱,黄化程度高,煮则汤若奶汁,炒则嫩脆鲜美,且耐于储藏,可为冬令常备蔬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吃菜饭。小寒时节南方地区都有吃菜饭,也叫咸饭的习俗,如南京人吃的菜饭,内容很丰富,有矮脚黄青菜、咸肉片、香肠片和板鸭丁,再加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特产,是地地道道的南京饭菜。又如上海菜饭、福建菜饭、台湾菜饭,也都很有名气,因为菜饭是将菜肴与主食结合在一起,制作方便,又味道鲜美,所以深受人们喜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寒节气的养生保健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饮食调理。小寒时节人体的阳气开始升发,应当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少吃寒凉性食物。二是睡眠保健。起居要有规律,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睡觉时要特别注意保暖,切勿受凉,建议戴帽、穿睡衣和睡袜入睡。三是注重运动锻炼,提高免疫力,但户外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要量力而行。四是注意防寒,出门时要穿厚外套,系围巾,戴帽子、手套和口罩等防寒物品。五是调节情绪。阴冷的天气容易让人产生忧郁、烦闷、沮丧的情绪,一定要善于自我调节,保持心情愉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讲“课堂互动”题为两道问答题(简答即可):</p><p class="ql-block"> 一、下列四句带有“梅”字或“梅花”二字的古诗,其创作朝代、作者和诗作标题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p><p class="ql-block"> 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p><p class="ql-block">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p><p class="ql-block"> 4.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span>满</span>四山中。</p><p class="ql-block"> 二、成语“梅开二度”的出处、含义是什么、讲的是谁的故事呢?</p><p class="ql-block"> 答完后,请将答案发送到社区“党员温馨家园”微信群上。</p><p class="ql-block">作者 | 林柏松</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